如何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41页PPT
中国共产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ppt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抗日战争的第二战场 2、敌后抗战的卓越斗争 3、敌后抗战的重大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 力量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在对 日作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按照党 的“两个先锋队”的先进性要求,成为实 践和体现民族抗战精神的模范群体。
70年前,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浴血奋 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八年全国 抗战,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捍卫国家独立,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 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 际,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民族救亡的强烈历 史使命,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并推动国民党抗 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力量基 础,永载史册。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
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要求,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前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组织发动者、中流砥柱和英明的领导者——这是抗日战争全过程所反映的事实。
一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全面了解而又尊重历史事实的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都公认不疑。
1.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后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妥协退让,中国共产党则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了日本侵占东三省的目的,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
随后,以抗日为共同目标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1。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时期。
2.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2。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力促国共和作。
3.提出持久的战略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3。
论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
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
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
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
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作用与地位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作用与地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
抗日战争是全中国的战争,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国民党政府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与地位。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下进行的。
历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度合作,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事情中间虽有许多曲折,但从全局着眼,我认为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有伤于民族元气。
全中国在面对日本侵略面临民族存亡的时刻,实现了国共的再度合作,共同抵御日寇,这应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和中华复兴的根本所在。
首先来说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忠实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促进和发展国共两党以及全国爱国军队爱国党派之间的合作,推动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抵抗。
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结束以后,共产党独立自主的领导沦陷区人民在地后方发动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创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为发展革命力量,扩大抗战优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达到了三百九十余万人,其中武装力量达一百三十多万人。
建立了陕甘宁,晋察冀等十九个解放区,为中国民众的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以及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才是战胜侵略者,克服国民党妥协消极倾向的决定力量。
首先来看西安事变,这是开启国共合作的关键点之一。
共产党提出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联合对外的明确主张。
这样,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即由分裂内战到统一抗战的新起点。
这种形势是与共产党在此次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分不开的。
其次看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除了正面战场以外,共产党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建备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也就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这极大的推动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不仅扰乱了敌人的进攻方向,也在某种层面上压制了敌人的全面进攻,给抗日战争的路线留下了更多的方向!第三来看抗日战略相持阶段的中国共产党。
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作者:岳思平来源:《祖国》2015年第17期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国抗战问题关注度极高。
其中,关于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成为不可回避的最为敏感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有的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说成是国民党抗战、共产党不抗战,或者说是国民党及其军队与正面战场发挥了主要作用,蒋介石是第一号的抗日民族大英雄等等。
这既是历史问题,又成为现实性很强的政治问题,成为了政治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在如何评价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即谁抗战谁不抗战、谁抗战地位高低和作用大小之前,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解答的,就是国土如何丢失的,日本是如何从沈阳柳条湖打到北平卢沟桥和上海虹桥机场的?换句话说,日本为什么在侵占东北后,进而侵入华北、华中和华南的?除了敌强我弱的根本原因外,就中国内部来说,则与国共两党两军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
全国抗战时期,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战略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对抗战是比较积极的。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表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同时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显而易见,即使著名的庐山谈话,蒋介石仍存在与日和谈的幻想;尽管如此,毛泽东还是予以积极的评价:“这个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宣言,因此,受到了我们和全国同胞的欢迎。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4页。
)直至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其抗战方针和政策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先后进行了淞沪、太原、徐州和武汉会战等,发挥了主战场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课程_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ppt

1.政府抗战有着标志和象征 的意义。 2.政府的动员力。国民政府 抗战 3.军备实力.国民党是当时 中国第一大党 控制最有实 力的军队
1.政府抗战有着标志和象征的意义
中国政府存在着并且抗战着,标志 这个国家没有亡国。如果这个政府投 降了,成为傀儡政权,标志着这个国 家已经不是独立的国家,已经亡国。 同时也是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作出联 共抗日的决定的具体体现。其实,在 全面抗战初期,自建立全国性政权以 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上表现出了 前所未有的进步。它丢掉了自1931 年以来就一直执行的先安内后攘外的 政策,允许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进行抗日活动。更主要的是它实行了 联共抗日的国策,建立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2.对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贡献
(1).破解敌人以分散对分散的意图 (2).破解速胜速胜意图.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
三.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消极影响
1.从国军的构成来看,国民革命军从来不是一支军令统一、 纪律严明的军队。 2.抗战初期,国民党自己不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抗战,更害怕 共产党发动群众,因而压制群众的抗日。 3.抗战行进过程中,国民党的“单纯防御”而不是机动作战使 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损失惨重。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 的地位和作用
制作小组:蒋冬梅 曾小 倩 罗俊 张丽 吴金红 付萍 刘武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 的地位和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的政治作用.
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积极表现.
三.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消极影响
一.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 的政治作用
1. 国民革命军从来不是一支军令统一、 纪律严明的军队。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题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因为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要想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站在有大量国、共、日、美、苏等几方的确凿史料的基础上。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能力,可是我想在这里表明我的观点:虽然战争初期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虽然蒋介石一心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虽然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敢于以下犯上将自己抓起来的张学良等人恨之入骨……可最后的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共同奋斗的功劳,中产党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但国民党的贡献我们不能忽视。
抗战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也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他拥有几百万那个的庞大军队,也由此他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当时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弱小,无论从兵力、武器装备等都与日本有着较大的差异。
抗战前期,正面战场是抗抗战的主战场,而国民党的抗战主要集中于正面战场。
国民党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中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没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坚持抗战,牵制敌人大部分兵力,就不可能有中共开辟的抗日根据地的敌后活动。
但同时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使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丧失了大片领土。
抗日战争后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集中精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导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39年初,国民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大转变。
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蒋介石集团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但是,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但并未放弃抗日,积极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
正因为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正面战场大溃败,损失了大量兵力,丧失了大量国土。
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高举抗战的大旗,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共两党的抗战ppt

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勿忘国耻,勿忘历 史,壮我中华
谢谢
注:蒋介石---“你关了我三天,我要关你一辈子!”这句对 张 学良说的话老是让人想起慈禧那句“谁让我一时不 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
西安事变---评价因立场而异
1、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评价: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 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 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 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 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 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死 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 乱。
一、谢晋元,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 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 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的迷 梦。 二、杨惠敏, 女童子军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 一位十七岁中国女童子军泅水游过苏州河,勇 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了整个上 海战区和租界民气军心。
国难当头---团结是我们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后
三、高志航 首创八一四空战大捷的空军战神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 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五、张自忠 英烈千秋的中国陆军战神
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
沂大捷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二战三巨头对中国抗战的评说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 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