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八年级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下面两幅图都是日本明治的天 皇,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政策 的最好体现?
史料解读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 年3月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 么?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 观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③ 局限: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 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第20改革
(一)原因
1. 封建农奴制 阻碍了俄国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
地主在毒打农奴
(二)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 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 价格出钱来赎买。
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明 治 天 皇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建立近代化军队
巩固新政权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分析新人教版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如何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的含义:是指以沙皇为首的统治者为克服农奴制度危机,巩固统治,而被迫实行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从背景方面来看,1861年改革有它的必然性。
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
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统治者意识到,废除农奴制度势在必行,而且“这件事自上而下进行比自下而上要好得多”,于是被迫实行改革。
第二,从内容方面来看,1861年改革中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但农奴获得自由时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因此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奴的残酷剥削;第三,从影响方面分析,改革的主要内容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
因此,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例1.学生甲: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以对这次改革应以肯定为主。
学生乙:这次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所以应予以基本否定。
你的正确判断是()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B.甲对、乙错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D.甲错、乙对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但同时亦应看清其主流。
1861年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所以总体上应当予以肯定。
答案:B知识讲解2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868
诸君,我叫加藤和一, 诸君,我叫加藤和一,我是东京 一家小酒馆的老板, 一家小酒馆的老板,现在是明治二 1868年 的日本, 年(1868年)的日本,我有三个儿 一个女儿。太郎和次郎已成年, 子,一个女儿。太郎和次郎已成年, 在外做工,小儿子三郎在学校读书, 在外做工,小儿子三郎在学校读书, 小女儿美惠子刚满6 小女儿美惠子刚满6岁。
三府七十二县 三府七十二县
京 都 东 京 大 阪
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
日 本 赴 欧 美 参 观 团 出 港
1872年颁发“学制 年颁发“ 年颁发 令”,建立完整的小 中学、 学、中学、大学的近 代学校体制; 代学校体制;规定送 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 家长的义务, 家长的义务,小学校 的建立和维持费用由 居民担负。 居民担负。
请从加藤的经历分 析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皇 将军 大名 士 武士 农 工 商
在日本像我们这种开店 做生意的, 做生意的,属于社会最底 没人看得起我们。 层,没人看得起我们。
矛盾尖锐
大儿子太郎在纱场做 工,幕府将军不许他 们跟外国人做生意, 们跟外国人做生意, 工厂也快倒闭了。 工厂也快倒闭了。
闭关锁国
东京—横滨铁路通车图 东京 横滨铁路通车图
东京和横滨之间都修通了火车, 东京和横滨之间都修通了火车,以 后去横滨伯父家里过元旦节就更加 方便了。 方便了。
明治时期的日本街头
东京街头的燃气灯
东京街道上装上了燃气灯, 东京街道上装上了燃气灯,黑夜 有如白昼, 有如白昼,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会 找不到路了。 找不到路了。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世纪60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俄国现代化研究
初三历史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考察西方国家的政 治、经济等状况。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目的 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兴,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二) 内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
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 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3.3% 5% 3.8%
明治维新
进步性: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
道路);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世界强国。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 :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 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 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
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幕府:(源氏幕府,1192—1333)
室町幕府:(足利幕府,1338—1573)
江户幕府:(德川幕府,1603—1867) 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的家臣。武士从 将军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 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属于 职业军人,有佩刀特权,他们 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 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关于俄国]
® 1707.54万平方公里 ® 基辅罗斯时期-蒙古人统治-莫斯科时期- 彼得堡时期-苏维埃时期 ® 东正教 ® 农奴制 ® 普希金 柴科夫斯基 列夫 ·托尔斯泰 ®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制
度
封建农奴制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维 新 后 的 东 京 街 头 ( 18 72 年 )
明治维新对日本乃至亚洲带 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残余,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产阶 级侵略扩张的贪婪欲望和传统武士阶 层的冒险主义结合,把日本推向了对 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中国 和整个亚洲带来了灾难。
重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日本明治维 新。
难点
如何一分为二的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克里木战争激化俄国社会危机
工业革命
扩展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市场 自由劳动力 原料
俄国疆域辽阔,那么市场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很大、 自由劳动力是否充足呢?
农奴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 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农奴的 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日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得到广泛 发展。
结束
再见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地主在毒打农奴
贫困的俄罗斯农民
返回
克里木战争
农奴制的废除
农奴制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们应该如何分析这些内容呢? 1.农民有人身自由, 可以拥有财产、担 任公职和从事工商 业 2.农民可以使用 一定数量的份地, 但必须向地主缴 纳赎金。
满足了工业资本主义发 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 扩大了市场,从而促进 了资本主义发展。 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 主的利益,使农民背 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3.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 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的是( A )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原因: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农奴暴动频繁。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材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说的)。
二、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了解)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②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1861年改革)。
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第19课《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使用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8.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B C D 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10.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861年改革原因)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日本明治天皇
(1867—1912)在位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 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他们各 自采用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政体的过渡?
英国、美国、法国
英国、法国、 美国
战争
俄国、日本
改革
资 本 主 义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
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 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都以失败而告终
小孩:“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 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初中历史教案汇总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初中历史教案汇总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涉及到了仿佛不可能成为盟友的俄国与日本的重要决策。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中是不能被忽略的,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案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总结一下有关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的相关知识。
一、日俄战争的背景1. 外交上的因素了解日俄战争的前因后果,需要先从外交上的因素讲起。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向亚洲扩张,中国在列强的掠夺下面临着分割的危险。
日本虽然已经西化了,但是在亚洲列强中的地位还不够高,为了获取更多的领土和影响力,日本在思考如何维护其国家利益。
同时,俄国由于亚洲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力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两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存在着交叉和竞争的情况。
2. 经济上的原因经济因素也是引发日俄战争的原因之一。
1898年至1904年间,俄国大规模占领满洲地区,并在当地开辟了大规模的企业和矿产资源,随后在鸭绿江南北岸修建铁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这些行为让日本感到不安和生气,认为俄国在侵占他们的经济利益。
二、日俄战争的起因1. 缺乏有效的外交解决方式日俄战争的起因其实是由于两国在占领和发展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利益上发生冲突。
1910年1月,日本在青岛半岛封锁中国海岸线,这导致俄日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
此后,历时多年的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并因双方的纷争而中断。
2. 俄国内部政治动荡俄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也是导致日俄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
19世纪末,俄国经济增长缓慢,社会运动和革命运动呈现出高涨的趋势,使得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开始停滞不前。
这些内部问题对俄国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战前的政治危机加重之时。
三、日俄战争的经过1. 俄国未能挽救情势1904年2月,日本偷袭了俄国的东海舰队,迫使俄国向日本发动宣战。
日俄战争开始了,战争中双方都各出奇招,使得这场战争极其残酷和惨烈。
但俄国在战争中的作战计划无能,战斗力低下,最终未能挽救情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夺)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
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
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
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
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
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
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
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