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重要结构组件。

其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

设计范围: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地域、抗震等级等方面。

首先,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抗震支架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桥梁、电力设施等结构对抗震支架的要求更高。

其次,建筑物的功能也会影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

例如,医院、学校、消防设施等关键公共设施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

第三,地域特点也是抗震支架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地质条件等都对抗震支架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最后,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还与抗震设防等级相关。

不同的抗震等级要求不同的抗震支架设计。

技术要求:1.抗震支架的选材要求高强度、抗腐蚀、耐久性好。

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混凝土以及玻璃纤维等。

2.抗震支架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连接件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并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3.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支架的布置应合理,满足抗震要求。

5.抗震支架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

使用合适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可以准确计算出支架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6.抗震支架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施工质量。

7.抗震支架的维护和检修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

定期检查支架的连接件、腐蚀情况等,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确保其长期可靠的工作状态。

总之,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合规的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安装抗震支吊架是为了在地震中给予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

很多朋友问我,抗震支吊架是怎么设计的,有何安装步骤和相关原则呢?1.设计范围:≥DN65的给水、热水、消防、空调水管道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他设备,风管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管径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或重力不小于150K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3.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

4.每段水平直管应在两段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5.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等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6.每段水平直管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

安装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勘查并与施工图进行比对。

同时要配合其他工种的安装进度。

按施工图纸勘查现场后,需进行放线、定位的工作。

同时标记出管道、桥架、风管等吊挂物需要爬坡及转弯处的位置,留出支吊架安装的空间。

多种管线集中在一起时,要按照小让大,有压让无压,常温让保温的原则。

支吊架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安装间距、安装方式、安装角度进行安装。

抗震支架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单水管系统、单风管系统、单桥架系统、组合系统。

一、单管抗震支吊架安装步骤根据单管的安装类型,单管的安装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二、风管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以矩形风管为例,根据风管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三、桥架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根据桥架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四、组合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组合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安装的步骤基本一致,现已水管组合为例来进行安装,根据组合的安装形式,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槽钢的安装、水管的固定→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

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

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1.工程概况略。

2.抗震支架设计依据:主要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21)(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型技术条件》(cj/t476-2021)(4)《抗震支吊架加装及环评规程》(cecs420:2021)(5)《混凝土用收缩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2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1)(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21)(8)《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型技术条件》(cj/t476-2021)3.设计范围:(1)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等系统;(3)矩形横截面面积大于等同于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同于0.7m的风管系统;(4)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5)严防冷却系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有关设备;(6)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此设计范围内,(5)是必须执行的,规范内的强条。

4.抗震支架设计建议4.1基本要求(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当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2)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首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12m设置侧向支撑。

(3)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当至少设置一个横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横向抗震支吊架距离少于最小设计间距时,应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8.2.3条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

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36m,按最大24m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

(4)刚性相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连的修整点间容许横向偏转,水管严禁少于最小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严禁少于其宽度的两倍。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最新版】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最新版】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1. 抗震支架抗震支架应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此地震力为主要荷载,改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以及抗震斜撑组成。

2. 下列情况需要安装抗震支架(1)重力大在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

(2)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方木与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防排烟风管、事故通风风管以及相关设备。

(3)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大于或是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8~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直线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抗震措施,直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采取抗震措施。

(4)内径绝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以及重力绝不小于150N/m 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3.安装注意事项(1)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缆梯架、电缆托盘与电缆槽盒的抗震支吊架侧往最为大间距为12m,纵向最为大间距为24m。

(2)新建工程非金属电缆梯架、电缆托盘与电缆槽盒的抗震支架侧向最为大间距作为6m,纵向间距为12m。

(3)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为大设计间距12m,纵向抗震支撑最为大设计间距24m;柔性管道与改建、扩建工程管道参数作为刚性管道的一般。

(4)抗震支架厂家生产的抗震支架各部件除了工厂自检之外,没批次产品应送国家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测试,以此确保结构安全。

(5)其他参数以及实施要求应满足国家响应规范。

没有规矩绝不成方圆,借以更进一步保障人民的住房安全,加强对于抗震支架的质量控制,我国对于抗震支架做了一些越来越详细的规范,上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抗震支架适用范围作为整个项目机电管线(包括但是不限在所有水、电、通风、空调)供货以及安装;成品支架只适用在整个地下室机电管线(包括但是不限在所有水、电、通风、空调)供货以及安装。

1.对位于抗震支架设防烈度作为6的地区除了甲类建筑之外的机电工程设施,可绝不作抗震计算。

2.机电设备绝不应设置于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且防止设备与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抗震支架适用范围

抗震支架适用范围

抗震支架适用范围
高层楼宇机电设备及管道需要安装抗震支架的要求
1、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安装抗震支架。

2、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应安装抗震支架;
3、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应安装抗震支架;
4、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应安装抗震支架;
5、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应安装抗震支架。

6、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采用抗震支架。

7、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架。

8、对于内径不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安装抗震支架
9、对于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安装抗震支架
10、消防喷淋支管小于DN65时不需要设计支管的抗震支架,主管大于DN65需要设计抗震支架
11、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超过25kg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架。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其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其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筑面积:2、设计范围:A、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7.1 (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0.4 (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1)设计范围:三DN60的电气配管,重力三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2)对于重力小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1^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1^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 12m。

4、设计要求(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3条要求,并满足表8.2.3规定;(3)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4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0.5时取0.5,超过0.5按实际计算值;(4)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3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6、力学验算(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2)抗震构件验算指标:承重吊杆长细比三100;斜撑杆件长细比三200;锚栓抗拉/抗剪荷载;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 - 60° );(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WR。

《抗震支架》解析

《抗震支架》解析
目录
一、抗震支架的作用 二、设计范围 三、相关标准 四、抗震支架使用的材料 五、抗震支架的图片 六、抗震支架的价格 七、品牌
一、抗震支架的作用
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 风、空调、电力、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 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机电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 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 组件或装置。(原有施工的支吊架并不取消而是 根据实际及规范要求来增加抗震支架)
2、空调、通风管路系统抗震设计范围:所有矩形截面积大于 等于0.38㎡的矩形风管;所有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
3、电力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抗震设计范围:内径大于等于 60mm的电气配管;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桥架、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 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强制实施;
2、案例分析:北京顺义区政府办公楼8层,建 筑面积17万平米,抗震支架造价462万元,单方 27元/m2.(北京雅士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七、品牌
国产品牌:北京雅士格、天津安固士、深圳 优力可、深圳置华。 合资品牌:喜利得、慧鱼
谢 谢 大 家!
材料是保证抗震支吊架质量和安全的基础。鉴于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有 施工单位直接采用角铁、长螺杆等现场拼凑成所谓的“抗震支吊架”。这种“ 抗震支吊架”最大荷载不清楚,也没经过第三方验证,节点荷载没有进行验 算等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此条中明确规定,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 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 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加工,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安装;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抗震支架是一个重要的结构组件,用于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设计抗震支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求:1.地震设计参数:首先,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设计参数确定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

这些参数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最大地震位移等,以确保支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构件材料:抗震支架的构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选择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耐久性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3.结构形式:抗震支架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地震作用特点进行选择。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剪力墙、框架、筒体等。

不同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支架布置:抗震支架的布置要合理,以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均匀受力。

支架之间的间距和布置密度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5.强度和刚度:抗震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以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不会过度变形或发生破坏,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6.连接方式:抗震支架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应选用适当的连接件,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连接件的性能要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疲劳等要求,以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

7.抗震评估:抗震支架的设计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地震动力学分析或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评估支架的抗震性能,并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8.建筑施工:在抗震支架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

确保支架的安装质量和连接质量,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9.定期检测和维护:抗震支架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是保证其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支架的变形、裂缝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加固,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最后,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地震作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提高抗震支架的抗震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筑面积:2、设计范围:A、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7.1(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1)设计范围:≥DN60的电气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2)对于重力小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 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2m。

4、设计要求(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3条要求,并满足表8.2.3规定;(3)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4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0.5时取0.5,超过0.5按实际计算值;(4)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3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6、力学验算(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2)抗震构件验算指标:承重吊杆长细比≦100;斜撑杆件长细比≦200;锚栓抗拉/抗剪荷载;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 60°);(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R。

B、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1、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7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需补充设置抗震支吊架的范围:≥DN65的空调水管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截面面积≥0.38m2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空调风管,所有防排烟管道、事故通风管道及其设备。

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不得超过12m。

风管侧向间距不得超过9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8m。

抗震支吊架应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遵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深化设计。

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处理。

C、给排水工程1、抗震支吊架设置范围:≥DN65的给水管道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

2、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不得超过12m。

3、抗震支吊架应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深化设计要求遵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4、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处理。

3、成品抗震支吊架设计范围:3.1生活给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管道。

3.2桥架。

3.3风管、采暖管道、空调水管道。

4、成品抗震支吊架设计依据及要求:4.1建设单位发送的施工蓝图(电子版)4.2 GB 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4.3 JG/T 202-2007《工程管道用聚氨酯、蛭石绝热材料支吊架》4.4提供完整的深化设计计算书、深化完成的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大样图)、设计预算(含工程量及价格等)4.5若生活给水、污水排水、雨水排水、桥架、采暖管道、空调水管道按图纸和规范要求不用设计时、可不进行深化设计5、抗震支吊架产品技术要求5.1 总则5.1.1说明本章说明本工程的机电工程抗震系统及其抗震支吊架的规格和安装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第3.7.1条及第13章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1.0.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有提供所有抗震深化方案、力学计算与验算以及现场技术支持的能力的供应商。

5.1.2一般要求1).所有送抵工地的抗震支吊架产品均应是全新的成品构件,并着有标示以利辨认不同的规格等级。

2).所有抗震支吊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焊接方法,双拼槽钢应采用激光焊接技术,不可点焊或连接件拼接。

3).所有抗震支吊架应按深化设计施工图纸安装。

4).配合施工进度计划,提交有关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资料。

5.1.2 产品供应商要求1) .产品供应商需有已经完工的三个以上的工程案例。

2). 产品供应商需提供投标产品商标注册证书或制造厂商唯一授权。

5.1.3质量保证1) .所有管道和设备的抗震支吊架安装人员均应通过相关厂家培训。

5.1.4资料呈审1) .提交本工程机电工程抗震的布点及工程量清单详图供审批。

5.2 抗震支吊架产品5.2.1 技术要求1) .技术性能:抗震支架所选各构件必须采用成品构件,所有材料要有标准的设计荷载及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基准荷载8600N(45度角安装),所选产品的型号、数量有各投标单位根据自身设计方案来配置,每个抗震支架节点的构件荷载应大于设计荷载,抗震连接件要求灵活性高,可满足斜撑角度要求。

2) .材料要求:1、抗震支吊架系统采用工厂预制成品构件,应包括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抗震斜撑及管道连接件等组成,现场装配式安装。

2、U型槽钢为冷弯成型槽钢,截面尺寸为41×41mm、41×62mm等,长度为3m或6m的标准型材,钢材材质为Q235及以上级别,槽钢理论壁厚不低于2.5mm。

3、抗震支吊架U型槽钢内缘须带齿牙,且齿牙深度不小于0.9毫米,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机械咬合实现,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

4、支吊架组装过程中,应做到可视化检测。

5、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具备权威机构第三方检测报告,包含以下内容:①抗震连接构件、管束等应逐个具有力学性能检测报告,确保管束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安全;②管束应具备降噪性能,降噪指数不低于20db。

采暖、空调系统的管道(热水管道)的管束须具有绝热性能,具体绝热性能:其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05W/m.K,抗压强度不小于4.5N/mm2,抗折强度不小于3.5N/mm2,吸水率不大于0.01g/cm2,依据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标准,燃烧性能等级达到B级。

③抗震连接构件应按CJ/T476-2015进行国家级的部件荷载性能检测,确保抗震连接构件的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安全。

④抗震支吊架组件应按CJ/T476-2015进行国家级的循环加载检测,确保组件达到设计的安全荷载。

⑤抗震连接构件表面应采用锌铬涂层进行处理,涂层平均厚度不低于15µm。

⑥槽钢锁扣应进行防滑测试,防滑性能不应低于5kN,抗拉承载力不应低于23kN。

⑦槽钢表面应采用热浸锌处理,镀层应满足GB/T 13912的要求。

所有规格成品槽钢材质应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并具有相关国家级的材料性能(应包含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抗拉强度不低于370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26%、涂层厚度不低于60µm,并同时具备三面抗压检测)报告。

⑧支吊架产品应进行酸性盐雾试验,试验时长不低于240h。

⑨支吊架组件应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疲劳次数不低于200万次。

⑩支吊架组件应进行防火性能检测,试验时间不低于180min。

○11 抗震支吊架组件应进行地震模拟测试报告,且模拟试验地震设防烈度7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

6、制造商所提供的支吊架系统必须是获得国际FM测试认证,且认证项目必须为《Seismic Sway Brace Components for Pipe, Tubing and Conduit》的抗震支吊架项目的产品。

3) .抗震连接构件要求;1、抗震连接构件应便于安装及检查,连接螺栓采用拧断式结构,螺栓采用一次性拧断式结构,安装后不可拆卸;应便于检查及验收,抗震构件需有权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2、抗震连接构件的连接铰链采用一次性铆固横销,不得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抗震连接构件与结构主体锚固,不得采用膨胀型锚栓。

抗震支架系统采用自切底锚栓,且自切底锚栓应有抗震测试认证和开裂混凝土测试认证报告, 抗震支架系统及自切底锚栓采用同一厂家产品以确保力学性能一致。

3、安装用于槽钢与配件连接的部件,必须采用一体式锁扣,不得采用分体式弹簧螺母与螺栓组合的形式,固定过程中不能偏离正常安装位置。

5.2.2 抗震支吊架设计要求1) .深化方案:有相关专业公司提供产品及深化设计方案,其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产品性能。

同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抗震规范,满足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提供详细的抗震解决方案。

2) .设计依据:机电抗震设计需以《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要求为主要技术依据,结合自身产品性能,提供优化的抗震支架系统深化方案。

3) .设计范围:本项目机电抗震支架系统包括: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空调、消防排烟、空调水等管道系统。

4 ) .深化设计:在确认材料供应商后由其进行深化设计,并提供节点力学计算书,校核承载力。

深化方案报甲方及设计院审核。

应提供深化设计后详细的施工图纸抗震支架平面布置图、抗震支吊架布点图、支吊架大样图,并提供BIM配合,以便施工的开展和后期验收的开展;基于深化设计,应提供抗震支吊架材料清单、供货计划及技术服务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衔接;基于深化设计,编制抗震支架系统施工组织方案和验收组织方案,以便施工和验收的顺利进行。

5.2.3 抗震支吊架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权威机构认证报告及资料,以确保使用安全;1) .应提供螺栓的扭力测试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