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合集下载

肌电图基础

肌电图基础
……
神经传导研究(NCSs)
MCV
正中神经 在腕部刺激,记录电
极(G1)在拇短展肌 (APB)肌腹,参考 电极(G2)放置在肌 腱。
Adapted from fig 3-1, Preston and Shapiro
CMAP
波幅(负向 波波幅或峰 峰波幅)
潜伏期(起 始潜伏期)
周围神经损伤病理类型
正常
华勒变性 节段性脱髓鞘 轴索变性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 Eighth Edition)
肌电图检查的目的
Preston and Shapiro,fig 1-2,
肌电图内容
神经传导速度(NCV) 针极肌电图(EMG) 重复电刺激(RNS) 单纤维肌电图(sfEMG) 皮肤交感反应(SSR) 瞬目反射(BR)
小力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UAP)
测定指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
异常MUAPs(1)
神经源性损害
时限增宽20% 波幅增高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异常MUAPs(2)
肌源性损害
时限缩短20% 波幅降低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大力收缩
正常
单纯相
病理干扰相
重复电刺激(RNS)
称?) 神经病变的病理是?(轴索性,脱髓鞘性还是混合的) 是否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家族史? 是否有相关的病史?(糖尿病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
,维生素缺乏,HIV等) 有无职业或中毒的原因?
电生理检查
1)证实周围神经病的存在 2)确定严重程度和类型 3)确定轴索,髓鞘的损害类型 4)最重要的,病理机制是轴索损害还是

肌电图基础学习资料

肌电图基础学习资料

Aβ Ⅱ类 35-75m/s
Aδ Ⅲ类 5-30 m/s
B C Ⅳ类 0.2-2 m/s
6-12μm 1-6μm
0.2-1μm
有髓躯体皮肤感觉传入(花蕊末梢、 Merkel触盘)以及α、γ神经元
有髓躯体感觉传入纤维(痛、温、压 觉)
有髓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无髓躯体(痛、温、重触觉)或自主 神经节后纤维
周围神经损伤病理类型
10 ms
Trig: 70uV
5.3/6s
New Muscle Other Side EMG Vol.SFEMG Stim.SFEMG IPA
12.1
静息状态
肌强直放电
肌肉自主收缩或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 波幅通常为10μV-1mV,频率为25—100Hz。放电过程中波幅和
频率逐渐衰减,扩音器可传出“飞机俯冲或摩托车减速”样声 音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肌强直
Adapted from Albers JW.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诊断标准(AAEM,1999)
肯定传导阻滞:
时限离散(TD)≤30%,CMAP的波幅下降: 上肢 > 50%,下肢 > 60%;
可能传导阻滞:
时限离散(TD)30~60%时,CMAP的波幅 下降:上肢 > 50%,下肢 > 60%;
时限离散(TD)≤30%时,CMAP的波幅下 降:上肢 > 40%,下肢 > 50%。
二. F波
F波图片

Rate: Switch:
Stimulator:
STOP 1
2 mV
F-SNS:

中国人诱发电位肌电图正常参考值

中国人诱发电位肌电图正常参考值

肌皮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皮N 潜伏期(ms)距离(cm)----------------------------------------------------------------------------------- MCV 年龄平均下限上限-----------------------------------------------------------------------------------------------------------------刺激15—74 2.0 1.3 2.6 7腑 2.3 1.6 3.0 92.6 2.03.3 112.9 2.33.6 13-----------------------------------------------------------------------------------------------------------------刺激 4.8 4.1 5.5 25锁 5.1 4.4 5.8 27骨 5.4 4.8 6.1 29上 5.7 5.1 6.4 316.0 5.4 6.7 33------------------------------------------------------------------------------------------------------------------速度(m/s) 波幅(mv)---------------------------------------------------------------------------------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 刺激15--24 70 60 78 17 9 32腑∣ 25--34 68 60 75 16 8 30∣ 35--44 65 58 73 15 8 28∣ 45—54 63 55 71 13 7 26↓ 55—64 60 53 68 13 7 24 Erb′s 65—74 58 50 66 12 6 22---------------------------------------------------------------------------- 刺激15—24 14 7 27锁25—34 13 6 26骨35—44 12 6 24上45—54 12 6 24 55—64 10 5 2165—74 9 5 19------------------------------------------------------------------------------------------------注:肱二头肌记录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值(表面电极)(X±1S)-------------------------------------------------------------------------------------------------------------------- 正中N 潜伏期(ms) 波幅(UV) 传导速度(m/s) ------------------------------------------------------------------------------------------------------ MCV 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 刺激腕 3.49 3.15 3.83 7.0 4.0 10肘7.39 6.7 8.08 7.0 4.3 9.7 57.7 52.8 62.6腋9.81 8.92 10.7 7.2 4.3 10.1 63.4 57.2 69.6---------------------------------------------------------------------------------------------------------------------- 注:记录在外展拇短肌。

肌电图正常值

肌电图正常值
>40.0
>40.0;45
胫神经
姆外展肌
踝部 腘窝
10
<6.0
>3.0
膝一一踝
>40.0
*皮肤温度应该保持在30C
下肢一一感觉
神经
活动电极
刺激部位
距离(cm)
起始潜伏期
(ms)
振幅
(卩V)
节段名称
速度(m/s)
腓肠神经
踝部外侧
腓肠肌
14
<3.8
>3.0
腓肠肌一
踝外侧
>40.0
股外侧皮神经
髂前上棘
内侧1cm
双眼潜伏期差
1.3 ms3
0—6ms
P100波幅
10.1卩V
3—21gV
双眼波幅差
1.6gV 50%
0—5.5gV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4.010+0.112
5.785+0.203
2.150+0.105
1.775+0.177

1.830+0.098
3.910+0.121
5.608+0.132
2.080+0.124
1.770+0.103
15-20岁

1.880+0.118
4.065+0.118
5.835+0.187
2.185+0.104
5.663+0.141
2.056+0.108
1.763+0.141

肌电图

肌电图

+
A-N
+
+
F反应
M
H反射
一、正中神经 记录电极:拇短展肌肌腹上; 参考电极:拇指远端; 刺激电极:腕部刺激位于桡侧腕屈肌和常 长 肌腱之间;肘部刺激位于肘 窝处 肱动脉正上方
神经电图诊断
F波的正常值及异常判断标准 1.F波的正常出现率80-100% 2.F波潜伏期:上肢(正中神经) 30ms 下肢(胫神经) 60ms 3. F波上下肢左右差值为3ms 4. F波离散度 神经传导速度一种快速,实用的手段, 轻度神经病时比CMAP和潜伏期更有价值
正尖波 positive sharp wave 波形为双相,起始为一正相,之后为一时 限较宽、波幅较低的负相波,形似V型。 神经损伤初期纤颤电位增多,后期正尖波 增多。
异常肌电图 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自发的完整的运动单位电位,肌肉处于 受激状态。形态与正常相似为良性束颤, 形态参数异常即为恶性束颤,表示运动单
轻收缩 中度用力 重度用力
肌电图-肌电图诊断指标
正常肌电图波形 一、insert源自onal activity 针插入或移动时 可诱发短于0.3s的电活动
正常肌电图波形
二、放松时肌电图 电静息 放松时正常情况下无任何电活动 electrical silence
正常肌电图波形
肌肉轻收缩 孤立MUAP 出现双相和三相电位,波幅和时限根据肌 肉的不同而异。
N 较强 刺激
+ +
M
+
低强 刺激
P-N
+
A-N
+
+
F反应
M
H反射
检测技术 刺激电极置于腘窝的胫后神经,记录电极 置于腓肠肌的肌腹上,采取俯卧位。 在检测时,H反射出现在M波后,在开始时 H反射波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加,但当 M波出现后,刺激强度再增大时,H反射的 波幅逐渐减小,消失被F波取代。 H反射 正-负-正三相波

肌电图诊断

肌电图诊断
位兴奋性增高,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受压的重 要特征。
异常肌电图 肌颤搐电位myokymia potential 相同运动单位以30—40hz,间隔0.1— 10秒重复规律的发放,伴有皮肤表面肌 肉蠕动,多见于周围神经损害。
异常肌电图 肌强直放电 myotonic discharge
肌肉自主收缩或受机械刺激后出现的节律性放电。波 幅10uV—1mV,频率25——100Hz,放电过程中逐渐 衰减。 见于萎缩性肌强直、先天性肌强直、瘫痪。
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 单相占15% 多相占<4%
正常肌电图波形
中度用力 MUAP 混合相
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 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
正常肌电图波形
重度用力收缩 MUAP呈干扰相
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 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异常肌电图
相、时限、波幅、极性、频率改变。 一. 插入电位insertional activity异常 prolonged延长—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无特 异性 minimal/no act.缩短:引出的电位少或无—肌 肉萎缩、肌肉纤维化和脂肪组织浸润
神经电图诊断
反射检查 H波(the H reflex) 刺激混合神经干而强 度尚不足以刺激运动神经引起M反应时, 即刺激了感觉神经,兴奋经后根至脊髓前 角细胞,引起兴奋,产生肌肉反应,即H 反射. 它是一种真正的反射,是用电生理方法刺 激胫神经后,由1a类感觉神经传入,经过 突触,再由胫神经运动纤维传出,从而导 致它所支配的腓肠肌收缩。
神经电图诊断
反射检查
特点:F波在M波之后;波形和潜伏时多变、波幅低;正 常F波出现率80-100%、潜伏时一般上肢30ms、下肢 60ms;出现率减少和潜伏期延长均提示神经传导异常 对于大多数多发性神经病来说,F波正常或轻度延长,但在 以神经根损害为主的病变,F波潜伏期则明显延长,如吉 兰-巴雷综合症,由于它是获得性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脱髓鞘最早发生于神经干,所以在早期,当常规传导速 度检查完全正常时,就会出现F波潜伏时延长或F波的消 失

单纤维肌电图(最新)

单纤维肌电图(最新)
3
SFEMG的记录电极
记录电极 SFEMG针电极直径为25m,记录半径
300um范围内的电位,正常时为1~2根肌纤 维电位。 同心圆EMG记录半径为1mm,5-12根肌纤 维。 侧孔优越性在于避免记录到进针时机械压 迫或损伤的肌纤维的电活动。
4
SFEMG检测内容
SFEMG检测中最有价值的参数是颤抖(jitter)和纤维密 度(FD)。
n-1
23
jitter的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1)不同的肌肉具有不同的正常值 (2)我实验室对68例健康受试者结果 伸指总肌7~57s,平均309s 胫前肌9~59s,平均3410 s
24
表1 68名正常人伸指总肌和胫前肌jitter(s)
(X+2.58s)
伸指总肌 胫前肌
<20岁
颤抖值(s) 21~40岁 41~60岁
13
测定方法--肌肉自主收缩SFEMG
④每次移动针电极的同时要观察在新的记录部位, 针电极所记录到的肌纤维数目,记录为纤维密度。
⑤在测定结束后,程序会自动计算出平均的颤抖 值和纤维密度,以及其他参数如:平均波间期 (interpotential interval, IPI)、平均连续电位差 (mean values of consecutive differences, MCD) (图8-2)。
10
记录参数
滤波频带500Hz~10KHz,使低频电活动的 干扰明显减少,而对动作电位的波形和波 幅及各项指标的分析无明显的影响。
而常规EMG的滤波频带为20Hz~10KHz。
11
记录部位
最常见的部位是伸指总肌、肱二头肌、肱 桡肌、三角肌、额肌、眼眶周围肌肉、胫 前肌及股四头肌外侧头等。

myo的正常值范围

myo的正常值范围

myo的正常值范围
MYO(肌电图)的正常值范围可以根据不同实验室和研究的标准略有差异。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是肌电图(EMG)的正常值范围:
- 静息状态下,肌电图的电活动应该非常低,即肌电图基线平均电压应该在0-5μV之间。

- 主动收缩肌肉时,肌电图的电活动会增加。

正常情况下,肌电图的幅值范围通常是5-20μV。

- 对于一些特定的肌肉,正常情况下,肌电图的幅值范围可以高达50-200μV。

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的正常范围还需要结合个体的情况和临床上的判断。

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和参考范围。

如果您对自己的肌电图结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 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5cm—腓骨小头下2.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