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 ] 周谨 , 3 王仲迪 . 老年糖尿病用 药从性差 的原因及对策研 究 [] 护 J.
理进修杂志 ,0 2 1 ( ) 1 . 2 0 ,7 1 :3 [] 刘克嘉 , 4 邬勒 娥 . 激 与应激 性疾 病 [ . 应 M] 北京 : 民军 医 出版 人
社 , 9 1 3 —4 . 1 9 :6 6
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 影响家庭关 系 , 理压力 较大 。针 对 以上 心
原因和表现 , 们 同患者 真情 交流 , 我 建立 良好 医患关 系 , 得 取
患者信任 , 高患 者对 疾病 的认 识 , 强战胜 疾病 的信心 。积 提 增
[ ] 洪炜 . 5 医学心理学 [ . M]北京 : 未清 醒者 予去枕 平卧 , 头偏 向一 侧 , 防止 呕
1 2岁。先天性巨结肠 4例 , 股 沟斜 疝 1 腹 3例 , 急性 阑尾 炎 3 例, 先天性 幽 门肥厚 8例 。经 过 术 前 准备 , 术后 精 心 细 致 护
理, 所有患儿未 出现任何并发症 , 均痊愈 出院 。
其他正常。
3 讨 论
极取得社会 和家庭 的支 持 , 立患者 良好 的 生活 环境 。通 过 建 有效 的心理护 理 , 本组 2 8例患 者态 度均从 拒 治变 成顺 遂 , 很 快病情稳定 , 明心理护 理 干预在 复 治糖尿 病合 并肺 结核 患 说
者治疗 中是 十分重 要的 。 参考文献 :
2 1 心理护 理 .
腹 腔镜作 为外科 微创 技术 , 多数 家长 , 大 尚
喂养。 留置 胃肠减压期 间做好 口腔护理 。
不了解 。术前 由护士 向家长详细介 绍该项 技术 的优 点及 安全 性, 可能发生的并 发症 及预 防措施 , 后 注意 事项 , 术 向他们 介 绍成功病例 。消除其 陌生感 和 紧张感 , 少患 儿 家长 焦虑 情 减
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手术领域,如消化道、妇科、泌尿系统等。
腹腔镜手术的恢复期相对较短,但仍然需要专业的护理来确保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以下是关于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详细介绍。
一、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与患者进行术前交流,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过敏史及手术需求等,并告知患者关于手术的注意事项,如饮食禁忌、禁水时间等。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检查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确定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3.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或结肠清洗,保持术前空腹和饮食禁止,帮助患者更换手术服,并移除患者的装饰品和假牙等。
4.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步骤、风险等,并确保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有充分的了解后,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术中护理1.患者安全:协助医生正确认识患者,核对患者的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个人信息,确保手术部位标识正确。
2.协助手术准备:帮助医生和护士准备手术器械、材料等,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和整齐,确保手术无菌操作。
3.生命体征监测: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4.注射药物: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注射,如术前预防抗生素、镇痛药等,同时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5.协助手术操作:协助医生进行腹腔镜手术操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给予局麻或全麻。
三、术后护理1.观察术后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伤口渗液和排尿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出现并发症的处理:对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肺部感染等,及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3.伤口护理: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伤口的护理,包括更换敷料、伤口冲洗、伤口引流等,并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
4.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维持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反应。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前言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疝囊。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成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常规方法之一。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小儿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术后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帮助护士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术前准备1.了解手术的基本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2.护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卫生防护,佩戴手术口罩、帽子、手套,并进行手洗消毒等操作。
3.对小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等,同时了解小儿的基本病史及家族病史等,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4.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腹腔镜器械、切口器械、吸引器、止血钳等。
术中护理1.腹腔镜手术需要全麻,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
2.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帮助医生照看腹腔镜,提供必要的支持,操作合理并确保安全。
3.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监测小儿的体温,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预防小儿体温过高,影响手术效果和小儿健康。
术后监护1.手术结束后,将小儿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密切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
2.对小儿的切口进行必要的观察,并在需要时更换敷料。
3.对小儿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
4.在小儿恢复时,进行呼吸道清洁和吸氧,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小儿恢复后,护士应对病史、家族史、与手术相关的医疗操作等进行必要的记录,为以后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便利。
注意事项1.在护理小儿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心,尽量减少小儿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小儿的生活质量。
2.在必要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家属及时沟通,了解病情、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小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3.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过程、手术器械以及各种急救技能,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应对工作。
4.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拒绝高危操作和不安全的护理行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腹腔镜检查护理常规

腹腔镜检查护理常规1. 简介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检查方法,通过腹腔镜器械引入腹腔,对腹腔内器官进行观察和操作。
下面是腹腔镜检查的常规护理步骤。
2. 准备工作2.1 环境准备- 确保手术室内温度适宜,维持通风良好。
- 确保手术室内无积尘和异味,保持干净整洁。
2.2 设备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腹腔镜和必要的镜头、器械等。
- 检查腹腔镜及器械的完好性和清洁度,避免损坏和交叉感染。
2.3 病患准备- 根据医嘱,患者需保持空腹状态,通常在术前6至8小时禁食。
- 病患的身体清洁需在手术前完成,包括皮肤消毒等步骤。
3. 手术操作3.1 腹腔镜器械引入- 医生和护士协作,将腹腔镜引入腹腔。
- 确保引入过程中缓慢、平稳,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3.2 观察和操作- 医生通过腹腔镜器械观察腹腔内器官的状况。
- 根据需要进行生活组织取样、病灶切除等操作。
3.3 照片和记录-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拍摄腹腔内器官的照片,用于后续诊断和记录。
- 护士负责记录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4. 手术后护理4.1 观察和记录- 病患苏醒后,护士定期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4.2 术后饮食和活动- 根据医嘱,护士指导患者术后的饮食和活动,遵循医生的建议。
4.3 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以便患者能够做好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以上是腹腔镜检查的常规护理步骤,护士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小儿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的影响和护理措施

小儿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的影响和护理措施【摘要】在小儿腹腔镜术中,控制二氧化碳气腹压对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二氧化碳气腹会影响小儿患者的生理功能,可能引起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紊乱和呼吸困难。
监测和控制二氧化碳气腹压是关键,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手术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气腹情况。
针对二氧化碳气腹引起的问题,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十分重要,包括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保持体温稳定等。
术后的护理及观察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管理二氧化碳气腹压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术、二氧化碳气腹压、影响、护理措施、并发症、监测、控制、注意事项、术后护理、恢复、管理1. 引言1.1 小儿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的重要性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正确管理二氧化碳气腹压是非常重要的。
二氧化碳气腹是一种通过在腹腔内充气来提供良好可视化的一种技术。
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通过二氧化碳气腹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操作视野,帮助医生准确进行手术操作。
如果二氧化碳气腹压过高,会对小儿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正确管理二氧化碳气腹压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过高的气腹压会增加小儿患者的心脏负担,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术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及时监测和调节二氧化碳气腹压,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灵活调节二氧化碳气腹压,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正文2.1 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患者的影响二氧化碳气腹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手术区域,并且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
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患者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二氧化碳气腹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过度通气。
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小儿来说,他们的呼吸系统相对不够成熟,更容易受到影响。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配合

生、 家长陪伴进入手术室, 家长始终陪伴在患儿身旁, 待患
儿经 麻醉诱 导入 睡 后请 家 长 离 开手 术 室 , 能有 效 的缓 解 紧
张情绪 , 分散注意力 , 明显减轻对穿刺等不 良刺激的反应 。 我们常选用贝朗公司的 2 — 4G安全 留置针进行静脉穿 2 2 刺, 并用贴膜固定好。 22 3 巡回护士的配合 .. 检查仪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 , 使 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将电视监测系统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
避免移位或变换体位时脱落 ; 患者管道引流不畅时 , 可出现 呕吐、 发热 , 要及时报告 医生 ; 如果导管阻塞用生理盐水进 行管道冲洗, 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展, 冲洗中注意严格无 菌操作。 24 3 引流液的观察 .. ①准确记录冲洗与引流量 , 密切观
察引 流 液 的性 质 、 颜色 、 有无 坏 死 组织 , 现异 常 及 时 报告 发
l 8例。彩超报告为腹腔内睾丸( 内环 口处 )8例 , 3 7例未探
及 睾丸 回声 。
2 手术 护理 配合
2 1 术 前 护 理 .
丸血管 , 使其有足够长度 , 术中可试将游离的睾丸拉至对侧
巡 回护士 于 术前 1 天到 病房 探 视 患儿
2 11 术前 访 视 ..
内环 口, 若能够将睾丸拉到对侧内环 口, 睾丸放置至同侧阴 囊底部不会有张力。如患儿睾丸已进入腹股沟管内, 此时 递剪刀切开患儿内环 口处腹膜, 再切开睾丸韧带 , 充分松解 精索 , 将睾丸牵入腹腔 , 使睾丸能无张力地到达对侧 内环 口 水平…。分离同侧阴囊肉膜 , 于阴囊底部切开一小 口, 在阴 囊皮肤与肉膜间分离一个容纳睾丸的间隙。利用腹腔镜吸 引器作为指引 , 直达阴囊底部, 再结合血管钳 由阴囊向腹腔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优缺点。
说明有充分的安全
保证,并以成功病例向病人证实,而且优点大于缺点,让病人愉快的接受手术。
2、常规手术前检查:凝血,乙肝,肝、肾功,艾滋,梅毒,丙肝等,心电
图,胸腹透,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3、皮肤准备: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脐部或脐周穿刺,因此既要彻底清除脐内
污垢,又要保证脐内皮肤及手术区皮肤完好无损,大腿外侧皮肤也需准备,用于手术贴电极片。
4、肠道准备:因麻醉需要,手术前一天下午口服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当
晚流食,22:00以后禁食水。
手术当日晨清洁灌肠,排空肠道,以保手术顺利进行。
5、术前留置尿管。
肌注术前针。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作者:李霞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9期作者单位: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通讯作者:李霞【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护理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臻成熟的腹腔镜技术迅速普及到外科的各个领域。
腹腔镜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由于患儿父母对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小儿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成功完成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394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94例。
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12岁,平均4.2岁;男360例,女34例;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247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47例,394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好。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饮食护理小儿胃排空时间短,禁食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幼儿术前4 h开始禁食,婴儿可以在2~3 h前饮少量糖水。
2.1.2 皮肤准备重点是脐部,除按腹部手术常规准备外,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消毒液洗脐孔数次,除去所有可见皮屑。
因为消毒不当,可能出现刀口感染。
小儿皮肤细嫩,动作要轻,防止损伤。
2.1.3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前1 d访视患儿,了解其术前检查情况,询问过敏史,有无感冒、咳嗽,牙齿有无松动。
由于患儿认知、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有限,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1]。
腹腔镜手术较新颖,患儿家属可能有心理顾虑和不理解,因此应将进入手术室须知、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大概过程、手术的优越性及手术所需时间予以介绍,解除家长的心理压力。
2.2 器械的准备 OLYMPUS:OTV-S7腹腔镜、CLV-S40冷光源、UHI-3气腹机、SONY液晶监视器。
JAPAN直径5 mm 30°腹腔镜及全套设备,包括直径5.5 mm、3.0 mm穿刺套管各1个,1.5 mm气腹针1个,3 mm操作钳1个,1.5 mm自制雪橇针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
摘要回顾总结336例小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配合过程,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重视健康教育,给家长和患儿有效的心理支持,是患儿有效配合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护理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臻成熟的腹腔镜技术迅速普及到外科的各个领域。
腹腔镜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由于患儿父母对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小儿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
我院于2009年8月~2010年11月成功完成小儿腹腔镜手术336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6例。
年龄最小的8月,最大的14岁,平均年龄4.7岁。
疝囊高位结扎术181例(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76例,左侧腹股沟斜疝64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1例),鞘膜积液96例,阑尾切除术59例,3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儿认知、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有限,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有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1]。
因此,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望患儿及家长,详细向他们介绍腹腔镜的有关知识及其优点,消除顾虑,使家属及患
儿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1.2 器械的准备三晶片电视成像系统,气腹装置,以及超声刀、高频电刀、高压冲洗器。
腹腔镜特殊器械术前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常规器械高压灭菌。
其他准备充足的碘伏棉球除供消毒皮肤外,还可用来擦拭腹腔镜镜头减少雾化。
准备足量的CO2。
2.1.3息儿人手术室后,再次进行三方核查,巡回护士取22~24号导管针于左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麻醉后协助摆好体位,一般取平卧位,臀部垫高30。
以利于操作。
术中负压吸引始终保持在功能状态至患儿离开手术室。
2.1.4 麻醉护理协助麻醉医生行行麻醉诱导,插入喉罩,机控呼吸,然后及时观察气道压力变化,注意观察喉罩是否移位,随时注意患儿黏膜及皮肤色泽,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术中护理
2.2.1巡回护士配合首先,根据手术要求摆相应的手术体位,其次,根据主刀医生所站位置摆放摄像系统(一般在主刀医生对面)。
然后与术者及洗手护士配合将摄像系统、冷光源、高频电刀、超声刀、中心负压吸引连接好,接通电源将各部分机器的参数调节至与患儿年龄相匹配的参数,调试摄像系统的平衡,以最清晰的图像供术者进行操作。
2.2.2洗手护士配合术前将腹腔镜特殊器械安装好。
递11号刀给主刀医生,在患儿脐下缘皮肤做切口,长度约等于穿刺套管的直径,主刀和助手在脐两侧捏住皮肤抬高腹壁,插入脐部套管,开始接气腹注入CO2,根据不同手术要求在不同位置穿刺套管。
密切观察主刀医生
的手术进程,递予相应的腹腔镜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
3 体会
3.1小儿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扩大操作空间。
但是由于小儿心功能代偿能力差,术中人工气腹造成的腹压增高,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患儿呼吸和循环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患儿的心功能。
因此严格控制气腹压力,预防术中大量吸收CO2,造成高碳酸血症。
在注气开始时不宜采用高压、高流量快速注入。
建立气腹后开始采用流量0.5L/min~1.0L/min,进气压力
3mmHg~4 mmHg(1 mmHg=0.133 kPa)缓慢注气。
观察患儿脉搏、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无异常变化后再适当调高至流量
1L/min~2L/min,新生儿和小婴儿耐受的最大腹压为6-8mmHg;幼儿用8-lOmmHg的压力即能完成多数手术;青少年耐受的压力为
lO-12mmHg[2]。
3.2腹腔镜器械选择上也有较高的要求,小儿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更细的穿刺套管和更精密的器械。
因小儿腹腔小、腹壁薄,用成人的器械会妨碍术野,再者医生感觉器械太长不灵活。
短套管与短器械配合使用才最有效。
腹腔镜手术主要依赖仪器设备,其状态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术前准备仪器时应检查每件器械的功能,确保腹腔镜设备能正常运转。
3.3注意保暖和预防压疮。
婴幼儿体温调节应机制不完善,受冷时小血管易痉挛引起微循环障碍,因此,术前垫予电热毯保温,另外还有利于预防术后低温导致复苏困难的情况。
婴幼儿皮肤细嫩,因此,估
计时间较长的手术,摆手术体位的同时垫于柔软、舒适的嗜哩垫,预防术后压疮。
3.4稳妥固定静脉通道及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婴幼儿体型小、血管细,术中无菌敷料覆盖下很难暴露肢体再进行穿刺,因此应确保术中静脉通畅。
婴幼儿心肺功能发育不完善,若静脉输液速度过快,轻者引起水肿,重者可引起心衰、肺水肿。
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3]。
3.5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使用的各种器械、物品达到灭菌。
限制手术间人员的数量,手术中所需要的物品准备齐全,尽量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和人员走动,减少空气污染,预防患儿术后感染。
3.6根据患儿的年龄、体型选择合适的小儿电灼机负极板并固定稳妥,预防电灼伤。
由于婴幼儿体型小、肢体短、肌肉稀薄,应选择臀部及背部等肌肉丰富的部位放置负极板;如果婴幼儿很瘦弱,最好用绷带将负极板固定在婴幼儿身上,使负极板与婴幼儿皮肤完全接触[4]。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医护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
2 王秋生,张阳德主译.内镜腹腔镜外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55.
3 薛松梅.新生儿静脉给药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3,9(85):774.
4 李文姬马育璇韦南茉等.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配合体会,当代护士,2006,1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