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韩国清溪川专题研究课件
首尔清溪川景观改造

•桥梁拆除与考古工程大抵在同一时间完成,之后开始进 行河道的建设,为此,工作团队先建立了一个水文模型, 控制水流的速度:太快会侵蚀河岸,太慢则容易产生污染, 也因此河道的上游与下游有20公尺的落差。同时污水管线 和行洪渠道也分开来,确保清溪川一定是一条洁净的河流。 同时考古团队挖掘出来的古桥梁建材,也在旧址进行 复原。由于新的河道比古河道稍宽,因此工程团队以古建 材为模型,仿造出一模一样的石材,穿插在古建材之间, 增加桥梁的长度,另外也增建由市民投稿并获选的桥梁, 形成一个古新兼备的水岸景观。 • 清溪川重建工程全长约5.8km,投资3600亿韩元(2005 年9月份的汇率,折合近3.6亿美元)。该工程于2003年7 月1日开工,2004年5月31日,古山子桥和两水桥率先通车, 2005年6月1日进行了正式的通水典礼,2005年10月1日~3 日,汉城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朝鲜战争后,经近20年的建 设,沿清溪川的河道上方建 成横贯首尔的高架道路,成 为交通的主要干道。而清溪 川本身也就成了彻底的城市 下水道,覆盖在水泥板下了。 桥上车流如织,桥下是杂乱 的建筑与密集的小商贩。一 副典型的发展中的都市景象, 与广州的石屎森林相比不遑 多让。
二、重获新生的清溪川
• 1、工程建设概况 2002年新市长李明博上任后,提出了拆除高架桥 复原清溪川的计划,将工业化时期的钢筋水泥还原为 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区,使清溪川成为首尔的城市 名片。 工程建设期 : 2003年7月~2005年9月。 工程建设范围: 清溪川路(太平路起点~东大门~新 踏铁桥)和三一路及其周边5.84km。 工程时间范围: 基准年为2003年、中期目标是到 2008年、长期目标是到2013年。 建设经费: 开工前对清溪川复原事业所需工程费 用预算结果为349,423百万韩元。由于工程进行过程中 的设计变更、物价上涨、追加课题的实施等。
2013年7月13日韩国清溪川专题研究121p

政府在经过认真细致的交通调查、市民调查以及在对项目有可能对交通产 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交通疏导以及限制措施:提供 新道路, 拓宽现有道路;交通分流,开设公共汽车专行道疏导市中心的交 通;鼓励人们少使用私家车。
由于市民积极配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交通只被延迟了10%, 大大好于预 期效果。因此,工程完工后虽然曾经一度出现过交通混乱的现象,但在短 时间内就消失了,原来大家担心的交通灾难并没有发生。
资料来源:大渝网
案例研究 —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
项目简介 清溪川的历史 总体规划
项目要点
项目总结
项目简介
韩国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首尔面积约为605平方公里 清溪川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全长5.8 公里,总流域面积59.83平方公里,汇入中浪川 后流往汉江。
清溪川是横贯城市东西的人工河道,起着重要的
资料来源:大渝网
个性建筑—“火锅筷子”楼
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
国泰艺术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 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 带,建筑造型来源于重庆湖广
会馆中的多重斗拱构件,由于
外形像很多红色的筷子,被网 友戏称为“火锅筷子”。
有人说重庆火锅筷子楼明显的 是抄袭中国馆,有人说它像火 锅里插满了签签、火箭炮、万 箭齐发、万箭穿心、串串儿香、 红刺猬......亲,重庆串串, 喊你来数签签了。
示专题,让市民通过手机实现随时随地登录网交会。
资料来源:四川在线
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
时
间:2013.8.20-10.20
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学术支持: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活动主题:美丽中国 — 我的城市,我的家 活动内容: 1、主题展(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展出27座超大型装置艺术作品): 国际大师城市景观作品(10座)
首尔清溪川景观改造57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清溪川景观改造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从韩国清溪川河流改造项目看城市滨水空间营建的意义

一、背景清溪川是流经韩国首尔中心区的人工河道,全长10.8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绝佳,是“市民生活的河道”,同时见证了韩国历经朝鲜时代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表1)。
2002年当选为韩国首尔市市长的李明博为提升首尔市城市形象,以将清溪川改造开发为旅游项目激化周边地区高价值地产这一举措,使得周边商业、办公用地比重攀升,周边地价上涨,主动替换了原有棚户房及地区低价值小市场、商贩用地,改变了原有的居住群体低下而造成江南北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犯罪率高、人口外流的现象。
为提高市中心道路的通行能力在清溪川上方架起的高架桥,因后期年久未修造成拥堵,带来的汽车尾气,不仅污染了清溪川的水质还造成该地区城市热岛效应明显,高架桥的大体量已严重破坏了城市肌理,给市民和环境都带来了安全隐患……种种的一切促使韩国首尔市政府力排众议开展一项围绕清溪川复原改造工程的综合系统工程(2002年3月至2005年下半年)。
在充分考虑清溪川所属区位生态环境的受损程度和可调节的潜力后,针对清溪川就河流承载的社会功能分区规划,就水体修复方面提出疏浚清淤,拆除高架桥,还原河道自然面貌;铺设截污管道全面截污并结合再生水净化处理城市地下水及汉江的地表水作为水源补充,增加了清溪川水体流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彻底贯彻执行了设计师希望水清可触、营造场所亲水性的初衷,达到场地长效保持水质优良的效果。
清溪川河流改造项目为增加场所的参与感与体验性,除了运用生态技术保持水体清澈和鱼鸟栖息地的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上运用不同形式的水体表现形式、利用桥下空间光线较暗的特点设计缓坡阶梯状的亲水平台预置河道空间,创造既可容纳大型活动又为日常所用的平台。
此项目周期虽短但并非只满足场所之外城市大尺度的宏观设计,而是处处着手于小尺度空间质感、考虑场所内人与水亲密触碰尺度的详细设计,更重要的是Miky-oung Kim事务所一个由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平面设计师、艺术家等组成的团队,比起设计风格,更注重挖掘不同场地的不同特性,为每个新的场地和项目找到专属的解决方案。
清溪川复原工程的方法和内容及得到的启示

计价签 证对 工程造 价 的影响控 制在 合理 的范 围 内。●
( 双方不 能就变 更工程 价格 达成 一致 , 3 ) 若遇 工 期紧
一
18 一 8
广东建材 21 年第 6 01 期
综合论述
展 提 供契机 ; 史上 几 次对 清 溪 川 覆 盖 , 广通 古桥 埋 够更 容易地 接触 到水 和 自然 , 历 1 将 保证 亲水 空 间。 于 地下 , 多历 史文 化 已逐 渐被 遗忘 , 要进 行挖 掘 , 许 需 以 1 . 源供 给 . 2水 4 教 育后代 。基 于以上原 因 ,0 3年在 首尔 市政府 的推动 20 河 流从上 游保 证水源 供给 。 了将 平时是 干河 的清 为 下进 行 了对 清溪 川 重 新修 复工程 。 I 溪 川 形 象 改变成 为亲水 生态 空 间的形 象 , I 需提供 维持 用 水 。 了在技 术上 克服 生活用 水 的问题 ( 境荷 尔蒙 、 为 环 气 味、 泡沫 等) 供 应清 溪川 的水先 由纛 岛净水 场 的废 沉 淀 , I
关 键词 :清溪川; 复原; 启示
1 韩国清溪川的复原
一
进入 2 1世纪后 ,清 溪川地 区 已经成 为 首尔发展 的
1 清溪川的历史概括[ . 1 1 1
清 溪 川 是 韩 国 首 尔 市 中 心 的 一 条 河 流 , 全 长 5 8 m 自西 向东 , .k , 流往汉 江 。在长 达 6 0年 的历 史发 展 0 过程 中 , 历 了多次 的建 设和 改造 。 经 朝鲜战 争后 , 国政 韩 府 于 15 9 8年开始 对清溪 川进 行 了人规 模 的建设 ,历 经 2 0年 时间 , 河 流覆 盖 成道 路 , 将 并建 成 了 2座 高架 桥 , 成 为首尔 一条重 要 的交 通干线 。
7韩国首尔清溪川的恢复和保护

终于, 人们回顾了清溪川的历史, 这条小河开始受到 众人审视, 并且影响了重大政治决策的制定。它的发展变 化折射了时代的需要。朝鲜王朝时期, 清溪川原本是用来 加强统治者对风水主义的控制的, 最终成为市民污水排 放的通道。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清溪川是从朝鲜往曼彻 斯特配运战备品的航道。日本计划的核心是因为不用出 钱买地而利用清溪川作为新的运输轨道, 将其开发成一 条新的运输道路。朝鲜战争之后, 清溪川被用来发展工 业 和 建 设基 础 设 施, 成 为 人 口增 长 、经 济腾 飞 的 标 志 。 如 今, 清溪川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
第四, 清溪川周边区域发展滞后。清溪川周边区域的 城市化进程已经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清溪川的南北不 能连接贯通, 是一个大难题。高架路下面的区域土地退 化 、人 口 数量 和 商 业活 动 减 少, 不 景 气 的市 中 心 经济 需 要 注入活力。这要求开发土地和发展经济互助互补, 使汉江 两岸的经济均衡发展。作为一个长期规划, 有助于南北经 济的均衡发展, 有助于首尔成功转型为有吸引力的东亚 经济中心。
4 施工过程
(韩)李京鲜 曾 玲 (South Korea )Kyung Sun Lee, ZENG Ling
摘 要: 21 世纪首尔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首尔的建设开始朝着改善市民生活的方向发展, 政府在努力保护和恢复城市空间, 创造
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一个成功的项目是 2005 年 10 月完成的首尔清溪川复原和再发展项目。这个项目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城市项目能
图 1 清溪川水系与首尔老城关系示意图
30 中国园林
滨河景观案例PPT课件

精选
新加坡河港
新加坡河港改1造8
精选
19
新加坡河港改造(Singapore River Wharf Area)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命脉.新加坡沿岸有许多极富历史意义的重要地标、建筑和 纪念碑,如鱼尾狮公园、国会大厦、亚洲文明博物馆、陈似宗祠和回教堂等。
精选
20
精选
21
精选
22
精选
23
精选
24
精选
25
精选
26
精选
27
精选
28
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红飘带)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 式。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 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
精选
9
清溪川生态景观设计元素
精选
10
精选
11
精选
12
精选
13
精选
14
精选
15
精选
16
精选
17
新加坡河港改造(Singapore River Wharf Area)
从1819年开埠以来到20世纪中期,新加坡河港区域一直是新加坡的经济命脉,货物运输的中心,两岸小码头和货仓林立,曼延三公里。随着 城市现代化与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河港区两岸经有序的改造过程,已把仓库区旧屋新用改变用途成为现代化的餐饮、娱乐和购物区。此外, 在仓库区嵌入了现代建筑作为住宅、办公、购物、文化用途,水上导入了沿河观光活动,形成了新加坡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区。
运河旅游开发案例——韩国清溪川

焕发新生的母亲河,文化传承与城市游憩完美融合
【概况】清溪川是韩 国首尔市的母亲河,全长5.8公里,有600多年历史。古代曾用以疏导河水,解决当时汉江引起的泛滥问题; 嘚嘚 2005年“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后,成为旅游热点、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
【借鉴】 结合城市格局分段打造
【区域升级】
推动经济
重建工程还在建设期间,周边的房地产就开始升 值,商家受益显著。
带动旅游开放后ຫໍສະໝຸດ 两年多时间里,接待游客6200万人次, 平均每日7.7万人次。
改善城市品质
首尔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步骤,清溪川区域 夏季温度明显下降,空气清新。
11
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构建城市休闲空间
• 上游(CBD):现代化的首尔; • 中游(RBD):古典与自然,精品商业与亲水游憩; • 下游:自然简朴的现代居住区。
• 文脉符号:14座形态各异的桥,文化雕塑; • 民俗活动:市民举行踏桥游艺、放风筝、莲灯活 动等的场所。
• 缤纷水体:跌水、喷泉、涌泉、瀑布、壁泉; • 亲水设计:多种河岸,可玩水、过溪; • 生态走廊: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复原
在拆除了覆盖在清溪川水体上的路面结构以及路上的高架桥后,面临的主要 是水体复原的问题。由于清溪川被覆盖在地下以后承载着排污的功能,因此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防止复原的水体重新被污染,建设了新的独立的污水 系统,对原来流入清溪川的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
此外,还要解决水源的问题,没有水源,清溪川将常年处于干涸状态,但是 如果全面恢复历史上的天然水系,由于涉及区域过大和造价过高,实施的可 能性不大。
(优选)韩国清溪川专题研究课件
项目简介
韩国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首尔面积约为605平方公里 清溪川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全长5.8
公里,总流域面积59.83平方公里,汇入中浪川 后流往汉江。 清溪川是横贯城市东西的人工河道,起着重要的 城市排水作用。 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是对改善首尔城市生态环境、 提升首尔城市品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项建设实践。
清溪川的历史
在1394年首尔还没有被指定为首都之前,清溪川尚属自然河川,长10.92km, 宽66m,是首尔最大的城市河流,从西向东穿过首尔城市中心。四周环山的地 理特点,使水流自然而然汇聚于首尔这座地势较为低平的都城中心。
清溪川是穿越市中心的城市河川,作为城市中心河,清溪川自然而然的功能就 是下水道功能。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雨水较少的春秋两季,清溪川大部分时 间便成为干川,相反,在雨水较多的夏天,稍有降雨就会洪水泛滥。由于清溪 川位于城市中心,周边商店和民宅密集,因此当洪水泛滥时,房屋被淹、桥梁 被毁、溢死等现象时有发生。
河道整体设计为复式断面,分为2~3个台阶,人行道贴近水面,达到亲水的 目的,中间台阶一般为河岸,最上面一个台阶即为永久车道路面。
同时,为减少水的渗漏损失以及减少水渗透对两岸建筑物安全的威胁,设计 中采用黏土与砾石混合的河底防渗层,厚1.6m,在贴近河岸处修建一道厚 40cm的垂直防渗墙。
此外,河道整治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如建设湿地, 确保鱼类、两栖类、鸟类的栖息空间,建设生态岸丘为鸟类提供食物源及休 息场所,建造鱼道用作鱼类避难及产卵场所等。
清溪川复原工程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于2003年7月开工,已于2005年下半年 完工。
改造前
改造后
建成后的清溪川
建成后的清溪川
总体规划
1. 这次设计施工的区域全长5.8km, 规划建成一 条从东到西的绿色水轴线与从南到北( 从首尔 市中心延伸到南山) 的绿色轴线相呼应。
2. 22 座跨河桥联系清溪川南北, 河流周边作 为主要景观。其中17座新桥车辆、行人共 用, 5座仅供行人使用。
清溪川的历史
2003年,首尔市政府开始实施清溪川内河的生态恢复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工程。 整个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历时两年多,拆除了5.8km的清溪川路和覆盖在上面已经 年久失修的高架桥,修建了滨水生态景观及休闲游憩空间,耗资3800亿韩元(折 合约3.6亿美元)。有清洁流水的清溪川作为内河重新出现在首尔市民的生活中。
然而,高架桥的修建在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汽车 尾气以及扬起的灰尘对周边地区产生的严重污染,而且高架桥的巨大体量也破坏 了首尔传统的街道结构,切断了城市中心区内部的联系。
清溪川的历史
进入21世纪.清溪川高架路已经有40余年历史,年久失修给市民和环境都带来 安全隐患,很显然,复原河道是对人和环境最安全的保护办法。由于高架桥曾 是高峰时最拥堵的高速路之一,所以当政府决定要拆除恢复清溪川原貌时,遭 到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认为会令已经很糟糕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
因此,朝鲜历代国王都很重视河道的疏通清理工作和防洪工程的建设。
清溪川的历史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10-1945 年),“开川”水系被通称为“清溪川”,放之际,清溪川的河床被污泥和垃圾所覆盖,沿着河边胡乱支起的肮脏 的木棚以及所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了河川。再加上韩国战争结束之后,为维持生 计而涌入首尔的难民中的许多人都聚居在清溪川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地上、 一部分人在水上建起木棚艰难度日。
政府在经过认真细致的交通调查、市民调查以及在对项目有可能对交通产 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交通疏导以及限制措施:提供 新道路, 拓宽现有道路;交通分流,开设公共汽车专行道疏导市中心的交 通;鼓励人们少使用私家车。
由于市民积极配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交通只被延迟了10%, 大大好于预 期效果。因此,工程完工后虽然曾经一度出现过交通混乱的现象,但在短 时间内就消失了,原来大家担心的交通灾难并没有发生。
为了保证清溪川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最终采用三种方式向清溪川河道提供水 源。主要的方式是抽取经处理的汉江水,另一种方式是取地下水和雨水,由 专门设立的水处理厂提供。第三种方式是中水利用,但只作为应急条件下的 供水方式。
河道修复
重建的清溪川还要面临夏季洪水的考验,因此泄洪能力设计为可抵御200年 一遇的洪水。建立了一个水文模型,利用河道的上游与下游有20公尺的落差 控制水流的速度。
沿着河边形成的肮脏木棚村和生活污水使清溪川加快了被污染的步伐,大量的污 水流淌于市中心,发出的恶臭令周边居民痛苦不堪,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受到了损 害。按照韩国当时的经济实力,解决清溪川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覆盖。
清溪川的历史
对清溪川的全方位填埋于1958年启动, 1961年完成。至此, 全长几千米,宽 16~54m 的清溪川流域被填埋了, 并在其上浇筑了混凝土路面。1967-1976年间, 整条河面的铺盖建设完工;一条长5.8km, 宽16m的清溪川城市快速路建成, 也是 一条新的高架道路,清溪川周边的木棚被拆除,建起了现代式样的商业建筑。
项目要点
交通疏导 水体复原 河道修复 景观设计
交通疏导
清溪川工程的实施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交通疏导问题,建于 1970年代的高架桥是双向汽车专用道,承载着大量东西方向的城市交通。
清溪川工程开始以前,很多首尔市民和民间利益团体都认为拆除高架桥将 会使首尔市中心原本就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