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水污染实例分析
水污染案例及法律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水污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水污染的法律问题,以期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介绍2018年,某化工厂因生产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水,导致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铬、镉、汞等重金属,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水污染的法律问题1. 环境污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超过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造成了环境污染,应承担环境污染责任。
2. 环境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侵权人应当赔偿损失。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化工厂应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3. 环境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超过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应受到环境行政处罚。
4.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含有重金属,严重污染环境,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化工厂相关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水污染事故介绍

水污染事故介绍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一、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
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
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
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
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野猪、狐狸等陆地动物纷纷死亡、植物渐渐枯萎,一些特有的生物物种将灭绝。
本次世故还导致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给多瑙河沿岸居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蒂萨河沿岸世代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丧失了生计。
国内外水污染实例分析

国内外水污染实例分析摘要本报告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水污染事件,包括泰晤士河水污染事件和首尔清溪川水污染事件等五大国外水污染实例。
简要描述了其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等。
有的事件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分析该事件来得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方法。
有的事件是水污染长期积累而爆发的污染事件,通过分析该事件来得出治理国内水污染的方式,增强国家治理水污染的信心。
引言联合国于1997年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地区性的水危机预示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全世界水环境污染异常严重,全球污水排放量已达1-2×1012m3/a,每年有500-10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
至今距1997年的警告已接近20年,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是难以避免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控制水污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下面几个经典案例将告诉我们,只要人们认真负责的对待这些问题,水污染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的。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一)水环境问题分析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
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
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
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
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
水污染法律案例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某市作为长江沿岸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均依赖于长江水资源。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该市长江段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二、案例描述2019年5月,某市长江段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业废水排放事件。
某化工厂在未取得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至长江,导致长江某段水质急剧恶化,严重超标。
当地居民在饮用长江水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渔民捕捞的鱼类也出现了死亡现象。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水污染。
- 第四十条: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将含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
-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四、案件处理1. 调查取证- 当地环保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对某化工厂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证据。
- 调查发现,某化工厂确实存在未经批准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且排放的废水严重超标。
2. 行政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环保部门对某化工厂作出如下处罚:- 责令立即停止排放废水。
- 处以罚款50万元。
- 责令整改,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 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某化工厂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当地公安机关对其负责人进行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例评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中,某化工厂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擅自排放废水,反映出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国际社会对水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水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外典型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启示。
一、荷兰的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荷兰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洪涝和水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水污染和洪涝问题,荷兰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
首先,荷兰建立了严格的雨水收集和利用制度,通过收集并利用雨水,减少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其次,荷兰注重水资源的分散管理,通过建设水库和湖泊等水源涵养区,实现了水资源的平衡供应。
此外,荷兰还通过建设储水设施和加强防洪工程,有效减少了水灾的发生频率和损失。
从荷兰的经验可以看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规划和细致的管理。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有效治理。
二、美国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美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然而其河流生态系统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首先,美国加大了对河流污染源的治理力度,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和减少工农业排污,有效改善了河流的水质。
其次,美国注重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通过引入和保护濒危物种,修复湿地和保护河道,实现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持续发展。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才能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三、新加坡的水循环与再生利用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循环和再生利用措施。
首先,新加坡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水库,实现了雨水的再利用。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发生过水污染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十个关于水污染的典型案例:1、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导致多个核反应堆泄漏。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中,污染了海洋和地下水。
这场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人类影响,包括损害健康和导致动植物死亡。
2、深圳沙河水库污染2017年9月,深圳沙河水库发生了被称为“史上最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是一家化工企业在处理废水时违法排放,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库。
此次污染超标的物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3、印度恒河河水污染恒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但它也是最受污染的河流之一。
众所周知,许多城市和工业省份将废水排放到恒河中,导致其水质受到极大影响。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沿岸地区的饮用水和农业,还污染了恒河的一些重要宗教场所。
4、加拿大亚尔兹河蛤死亡事件199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亚尔兹河出现了大规模蛤死亡的情况。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在水中发现了过多的肉刺线虫所导致的。
这种线虫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与化学品或有毒物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指示物。
5、美国佛州红潮事件红潮是指一种由海洋中一种大量繁殖的小型有机质形成的红色的水体现象。
这些有机体含有毒素,可能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常发生红潮,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和2005年的事件,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渔业。
6、尼日尔尼日河污染事件尼日尔的尼日河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在该地区进行的石油开采和农业发展,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多年来,该河的水质一直受到严重威胁,向下游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健康和生计问题。
7、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旨在向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提供更多淡水的工程,涉及了多个省份和地区。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10
8
m
3
/a,今后拟将城市污水处
理厂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
IV类标准,并增加再生水用水量
至6.0×10
8
m
3
/a。(见表2)
从北京市的经验看,在进
行城市污水厂布局时应考虑的原
则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大中小
相结合,厂址选择应上下游相结
合,布局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要考虑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回用。
摘要:本文扼要分析与研究了国内外水污染治理取得成功的若干案例,包括:北京、上
海、香港、日本东京、琵琶湖、英国泰晤士河、莱茵河和美国切萨皮克海湾等。在20世纪下
半叶,这些城市、河流及海湾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但由于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成立了强有
力的管理机构、投入了巨大的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终于使环境污染得到了控
污水处理厂。到2006年初,包括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在内的9座污
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城市
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5万m
3
/d,
污水处理率实现了超越90%的承
办奥运既定目标。其余5座污水
处理厂也已开始建设,污水处理
能力占城市污水处理任务总量的
7%。
如今,北京市规划市区的城
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0%以上,北
京市郊区和新城区城市污水处理
人口、资产高度集中地区的街道
积水问题的解决放在首选地位;
积极实施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
逐步提高处理水平,扩大高级处
理的范围;改善大城市下水道机
制,不断提高其质量;积极提倡
水循环,建设再生及回用水系
统;加强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及
综合利用,已防止二次污染。
近三年水污染事件

近三年水污染事件近年来,水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在过去三年里,全球各地相继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就近三年来的水污染事件进行综述和分析。
2019年,巴西深受水污染事件的困扰。
巴西圣保罗地区的泰坦尼克号航运集团公司的油船发生泄漏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进入海洋。
这起事故对巴西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污染物侵入了海洋食物链,对渔业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巨大影响。
数百种海洋动植物受到威胁,石油残渣沉积在沙滩上,影响了巴西著名的旅游业。
2020年,印度的恒河也遭受了重大的水污染事件。
这条被印度人民奉为圣河的恒河遭受了大量工业废水和污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急剧下降。
水污染不仅危害了当地人民的健康,还对恒河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严重破坏。
印度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加强对工业废水的监管。
2021年,中国遭遇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水污染事件。
位于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一起金矿废水泄漏事故,导致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入了当地的河流和水源地。
这场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汶川县及周边地区的居民饮水困难,农田受到污染,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这次事件也对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金矿行业的监管力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近三年来的水污染事件提醒我们,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目睹了许多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严重威胁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针对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立法和监督,加强对企业的执法力度,确保其合规运营。
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也应承担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废水排放。
同时,公众教育也非常重要,人们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水污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水污染实例分析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国内外水污染实例分析
摘要本报告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水污染事件,包括泰晤士河水污染事件和首尔清溪川水污染事件等五大国外水污染实例。
简要描述了其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等。
有的事件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分析该事件来得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方法。
有的事件是水污染长期积累而爆发的污染事件,通过分析该事件来得出治理国内水污染的方式,增强国家治理水污染的信心。
引言联合国于1997年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地区性的水危机预示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全世界水环境污染异常严重,全球污水排放量已达1-2×1012m3/a,每年有500-10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
至今距1997年的警告已接近20年,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是难以避免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控制水污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下面几个经典案例将告诉我们,只要人们认真负责的对待这些问题,水污染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的。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
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
企业必须申
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
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
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
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
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
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
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着,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
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
仅
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
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
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50年代,政府用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
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
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
二是全面截污。
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
三是保持水量。
从汉江日均取水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
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公里、宽30-200米。
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
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
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
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
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
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万立方米。
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
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
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
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
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
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
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一是严格执法。
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
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
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着增加。
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3.结语我们应该认识到面对生态灾害,要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治理污染需要花时间,也得需要金钱,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难以调和。
环境保护,每个人都有责任。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珍惜水资源,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再长远的目标、规划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白纸。
郑瑾茹
给水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