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无性繁殖与育苗的几种方法
甘薯塑料大棚育苗的应用技术要点

育苗是甘薯生产的重要一环,冀东地区的甘薯种植主要采用种薯苗床育苗移栽方式。
甘薯是喜温作物,早春的气温较低,大田不能栽培甘薯,通过人工加温育苗,当春季气温升高时,再移栽到大田,能延长甘薯生长时间,提高甘薯产量。
利用甘薯种薯块根培育秧苗再移栽大田,相当于用较少的种薯培育了几十倍的种苗,可节约甘薯繁种占用土地资源,降低种薯贮藏成本,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一、甘薯育苗的要求及标准培育甘薯苗要求做到适时培育足龄的壮苗,进而保证甘薯适期早栽、合理密植,实现苗全、苗旺、增产提质的目标,也为甘薯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甘薯壮苗比弱苗至少能增加产量10%以上。
壮苗要达到叶片肥厚,叶色较深,顶叶齐平,节间粗短,将秧苗剪断,剪口白浆多,而且秧苗不老化,也不能过嫩,根原基粗大并且数量较多,气生根少量或没有,不携带病菌、病毒及根结线虫等,苗长约20~25厘米,100株薯苗鲜重500克以上。
二、块根发芽和出苗的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1、甘薯繁殖的特点甘薯是一种短日照作物,通常所说的甘薯育苗是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培育秧苗。
甘薯的无性繁殖是利用甘薯的营养器官繁育秧苗进行大田生产种植,这种方法能保持甘薯的优良性状比较稳定遗传,一般能保持原有品种的良好特性。
根据甘薯营养器官再生能力的强弱,总结农民群众长期积累的经验,一般选择块根、茎蔓作为繁殖材料。
冀东地区春甘薯生产采用块根育苗再移栽大田,夏甘薯生产在7月份进行,此时春薯田的秧蔓生长旺盛,农户都是从春薯田剪取薯蔓进行栽插。
2、块根萌芽出苗的特征甘薯块根不存在明显的休眠时期。
甘薯收获时,薯块在根眼处已经分化形成了不定芽,每个根眼有2个以上的不定芽,一旦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不定芽就能萌动伸出。
甘薯块根具备顶端生长优势,根据试验数据,块根顶部萌芽出苗数目占薯块的发芽总数目的65.1%,中部占26.2%,尾部只占8.7%。
如果把块根横切成两段或三段,可打破顶端优势,导致薯块养分运转发生变化,刺激中部与尾部的出苗数目增多。
甘薯苗培育方法

甘薯苗培育方法甘薯苗培育方法传统的甘薯育苗技术是将秋季收获的甘薯通过储藏,在春季栽植培育薯藤,再将薯藤剪截成藤段扦插繁育成甘薯苗。
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费种薯,冬季的储藏技术不易掌握,影响翌年繁殖。
现给大家介绍三种甘薯育苗新方法:一、薯藤冬眠育苗法。
薯藤冬眠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藤留至第2年作甘薯苗。
1、剪藤:在秋季甘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
2、强制休眠:将剪好的薯藤放入浓度0.5%的安菲特林溶液中浸泡两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
3、筛沙:将普通黄沙用筛子过滤,去除大颗粒砂子和杂质,洒水,湿度以沙子捏紧后松开能散开为度。
4、沙藏:先在地面挖坑,长和宽不限,深度1.2米(视各地冬季冻土层的厚度而定,以储藏温度在5-10℃为宜)。
然后将薯藤采用一层藤一层沙的方法平放坑中,藤间留1厘米的间隙。
每层沙厚度不少于3厘米,最上一层沙厚不少于15厘米,在其表面盖以塑料薄膜,霜冻重的地区,薄膜上再覆盖秸秆或草帘。
到翌年春季甘薯栽种时节,将薯藤起出扦插即可。
薯藤冬眠育苗法可省去种薯育苗的占地和育苗期间的田间管理,经沙藏的薯藤取出后已经生有少量的新根,扦插后成活快,长势好,可使甘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20%。
二、薯根育苗法。
薯根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根通过移栽至温室内或楼房阳台处,通过整个冬季栽培甘薯藤,留作甘薯苗。
1、秋季甘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根,藤根上部的藤蔓从根部向上各留2-3节,除去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待用。
2、根据育甘薯苗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温室内采取开小沟(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沟心距80厘米,把甘薯根在小沟两旁按20厘米的株距进行栽种,一般每平方米栽种12株。
在房屋的阳台上可采用花盆栽种甘薯根,方法同温室栽培。
3、在温室内或房屋阳台地面的上方(距地面约1.6米),按甘薯根栽种的株行距拉14-16号的铁丝,并在铁丝上绑一些塑料绳或麻绳,绳子的一头绑在铁丝上,另一头绑在甘薯根上。
甘薯繁殖类型

甘薯繁殖类型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繁殖方式有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甘薯繁殖类型。
1. 茎头繁殖
茎头繁殖是指利用甘薯茎头进行繁殖的方式。
在甘薯生长过程中,茎头会不断地长出新的芽,这些芽可以用来繁殖新的甘薯。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茎头切下来,插入土壤中,等待新的芽长出即可。
这种繁殖方式简单易行,适合家庭种植。
2. 块根繁殖
块根繁殖是指利用甘薯块根进行繁殖的方式。
块根是指甘薯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较大的根茎,可以将其切成小块,然后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
这种繁殖方式适合大面积种植,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
3. 叶片繁殖
叶片繁殖是指利用甘薯叶片进行繁殖的方式。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甘薯叶片切成小块,然后插入土壤中,等待新的芽长出即可。
这种繁殖方式适合在温室中进行,可以提高甘薯的繁殖效率。
4. 组织培养繁殖
组织培养繁殖是指利用甘薯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的方式。
具体操
作方法是将甘薯的茎、叶、根等组织切成小块,然后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等待新的芽长出即可。
这种繁殖方式适合在实验室中进行,可以提高甘薯的繁殖效率和品质。
不同的甘薯繁殖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种植规模和环境条件。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益。
甘薯育苗技术

甘薯育苗技术一、育苗的意义及壮苗标准意义:延长生长期;节约种薯;降低成本;减轻病虫害。
壮苗标准:叶片肥厚,叶色深绿,顶部三叶齐;节间短(3~4厘米),秧茎粗(0.5厘米);剪口白浆多,秧苗不老化不柔嫩,根原基多而粗大;无气生根,无病虫害;苗高20~23厘米,百苗鲜重500~750克。
二、育苗的生物学基础(一)繁殖特点1、有性繁殖:短日照作物,北纬23度以南开花结实,产生种子,自交不孕,遗传物质复杂,高度杂合性,用种子繁殖后代性状不一致,不能保持种性,且产量低。
2、无性繁殖:后代稳定,再生力强,产量高。
(二)块根发芽出苗习性1、甘薯块根没有明显的休眠期。
正常收获后,在适当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定芽即能发芽。
2、块根不同部位与发芽关系:顶端发芽快而多,中部次之,尾部少。
据试验,分别占65.1%、26.2%、8.7%。
阳面比阴面早而多,育苗排薯时要头向上,阳面向上。
3、不同品种:薯皮薄,出苗快而多,反之则少。
徐薯18号等,出苗快而多;烟薯l号等,出苗慢而少。
4、种薯大小:在生产上一般采用150~250克的薯块做种。
5、薯块来源:夏薯发芽快而多,春薯发芽慢而少;生产要用夏甘薯做种育苗。
6、贮藏条件:经过高温处理贮藏的种薯出苗快而多,在常温下贮藏的种薯出苗慢而少。
三、育苗方式(一)温床育苗1、酿热温床育苗:温床东西长5~7米,南北宽1.2~1.7米。
床墙北面高40厘米,南面高约7厘米,东西两边筑成北高南低的斜墙。
在北面床墙的下部,每隔1.5米留一个15厘米见方的通风眼,东西墙也各留一个15厘米见方的通气孔。
床底深度50厘米,挖好床底后,在床底挖两条17厘米见方的东西向通气沟,南面的一条离墙约17厘米,北面的一条离墙约33厘米。
2、火炕育苗:一般采取回龙火炕育苗,其优点是保温好,省燃料,增温快,温度均匀,管理好时25天左右即可采苗。
火炕一般长6米,宽2米,墙厚40厘米,高约43厘米。
在炕内挖3道沟,沟宽43厘米,中间一条沟在炕头靠墙处挖深93厘米,离炕墙30厘米处,挖深63厘米,炕尾挖深30厘米,沟底挖成斜坡,在沟底的中间向下挖去烟道,深17厘米,在炕头与炉膛的进火口相接处挖宽17厘米,在炕尾逐渐加宽到23厘米,以利提高炕尾的温度。
甘薯无性繁殖与育苗的几种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保持品种优良性状
通过无性繁殖,可以保持 甘薯品种的优良性状,如 高产、优质、抗病等。
快速繁殖
利用甘薯无性繁殖技术, 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甘 薯植株,提高生产效率。
培育新品种
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培育 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苗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提高繁殖系数
扩大种植面积
利用甘薯无性繁殖技术,可以扩大甘薯的种植面积,提高甘薯的 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快速繁殖甘薯植株,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 经济效益。
促进产业发展
随着甘薯无性繁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甘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提高甘薯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05
甘薯无性繁殖与育苗的 实践案例分析
播种
适宜的播种深度和密度,一般深度为510cm,密度为每平方米200-300株。
种薯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进行晒种、催芽 、消毒等处理。
苗期管理
及时浇水、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大棚育苗技术
搭建大棚
选择适宜的地点搭建 钢架大棚或竹木大棚 ,面积一般为30平 方米左右。
苗床制作
在大棚内制作苗床, 一般使用土壤和有机 肥料混合制成。
通过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 方法,提高甘薯无性繁殖 的系数,如增加分株数、 提高成活率等。
加强病虫害防治
针对甘薯无性繁殖中出现 的病虫害问题,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提高甘薯的 产量和质量。
基因工程的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 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型甘 薯品种,如高糖、高产、 抗逆等。
无性繁殖与育苗技术在甘薯生产中的前景展望
甘薯品种对无性繁殖与育苗的影响
甘薯繁殖类型

甘薯繁殖类型
甘薯的繁殖类型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花粉与雌蕊结合,形成种子后繁殖。
而无性繁殖则是指通过甘薯茎头或茎下地下茎的生长和分枝,或是通过分根或分蔓来繁殖。
在有性繁殖中,甘薯的花朵和果实都具有观赏价值。
但实际上,由于甘薯花朵的花瓣和雄蕊都很小,所以其结实的种子数量很少。
因此,甘薯的育种主要依靠无性繁殖。
在无性繁殖中,可以通过甘薯的地下茎和地上蔓延伸出来的侧枝来繁殖。
这种方式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容易实现的繁殖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将甘薯茎头插入土壤中生长,或是将甘薯分成小块并在土中种植,也可以实现繁殖。
总的来说,甘薯的繁殖方式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无性繁殖更为常见和有效,也更容易实现。
- 1 -。
甘薯种子生产的生物学基础—甘薯的繁殖及萌芽出苗特性

一、有性繁殖
甘薯为短日照作物,北纬23度以南开花结实,产生 种子,自交不孕,遗传物质复杂,高度杂合性,用种子 繁殖后代性状不一致,不能保持种性,且产量低。除杂 交育种外,在生产上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甘薯块根、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能 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根、茎蔓等无性繁殖。
二、萌芽特性
(四)变异性 甘薯芽变体出现的频率很高,产生与原种在形态、
生物学特性不同的变异,这些变异表现在秧苗、地上部 的叶脉色、蔓色、顶叶色,地下部薯皮色、薯肉色等性 状上,如蔓变长、小薯增多等。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课件
《薯类种子种苗生产技术》
甘薯的繁殖方式
主要内容
一 有性繁殖 二 无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三)叶片繁殖 利用带叶柄叶片,或者叶带节栽于大田(亦称叶插
法)。这种方法使入土部分发生的不定根膨大成薯块。 叶片繁殖生长期短,薯块较小,因而在生产上也极少应 用。
二、无性繁殖
(四)薯块直播繁殖 直播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或者使小薯浅播而大半露
出土表,使其母薯木质化而控制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 不定根膨大成子薯。但薯块直播繁殖用种量大,切块易 受病菌浸染,故生产上甚少应用。
春薯以块根发芽育苗为主。夏薯以剪蔓栽植为主。
二、无性繁殖
(一)薯块育苗繁殖 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
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 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植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
二、无性繁殖
(二)茎蔓繁殖 剪取春薯田苗作秋冬薯苗插植或剪取秋薯田苗插植
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华南南部冬 暖地区应用较普遍。
甘薯育苗方法

甘薯育苗方法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甘薯的育苗是甘薯种植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甘薯育苗的方法。
一、选种选种是甘薯育苗的第一步,选用优质的种薯是保证甘薯育苗成功的关键。
选种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种薯的大小应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同时,还要注意种薯的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二、处理种薯处理种薯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种薯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处理种薯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浸泡、热水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其中,浸泡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将种薯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可以促进种薯的发芽。
三、准备育苗土育苗土应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二铵等营养物质,提高育苗土的肥力。
育苗土应先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保证育苗的健康生长。
四、育苗将处理好的种薯插入育苗土中,种薯的深度应为种薯直径的2-3倍,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而定。
育苗后应保持育苗土湿润,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五、移栽甘薯育苗期一般为30-40天左右,当甘薯苗长到10-15厘米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前应先将苗子适当浇水,使其根系湿润,然后将苗子从育苗盘中取出,轻轻拍掉育苗土,再将苗子移植到田间地块中。
六、管理甘薯移栽后,要加强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同时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促进甘薯的生长发育。
在甘薯生长期间,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甘薯的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甘薯育苗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育苗方法,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更多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无性繁殖与育苗的几种方法
甘薯可从天然杂交和人工授粉杂交所得种子进行繁殖,由于杂交种子培植的实生苗后代,性状高度分离,群体变异极大,大多不能保持原种特性,故在大田生产上很难直接应用,一般只用于选育新品种。
由于甘薯各营养器官再生能力强,均可作为繁殖器官用,故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薯块育苗繁殖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殖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
此法虽然对劳力、土地利用不经济,但易获得优良苗。
二、薯块直插繁殖利用小薯直接插种于大田,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窝瓜),或者小薯浅插,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质化,控制母薯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小薯(窝瓜下蛋)。
这种方法用种量大,易感染病菌,生产上应用较少。
三、茎蔓繁殖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在华南南部冬暖地区应用较普遍。
这种方法,操作粗放,可节省劳力土地,比较经济。
如能注意良苗选择未必比苗床苗差。
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育苗,更新一次。
有些地区用薯尖越冬育苗,方法与华南藤蔓育苗相似,因这些地方冬季寒冷,繁殖苗地须用温床或冷床薄膜保温,薯苗才能安全越冬。
薯块育苗法可分为植薯法和植苗法两种,植薯法是用种薯繁殖,采苗后直接供本田栽培用,此法在短期内容易育成多量苗,但所育成苗较细弱,植苗法是先由种薯育成薯苗,经采苗假植繁殖后,供本田栽培用,在此种情况下所育成的薯苗强壮,且选择优良苗机会多,因此产量可以增加。
假植田可选用土质较肥沃田块,起平畦,双行或3-4行栽植,采用多次少量追肥方法,既能促进薯苗生长,又便于控制不致徒长,待薯苗长到一定时间(具体情况需配合供苗时间及天气温湿条件等决定),有意识地控制肥水,使薯苗生长较缓慢,节间变密,育成外貌坚实,内质壮嫩的优良薯苗,剪苗插植前3-4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速效氮肥,待苗叶出现青绿时,便可剪苗栽植于大田,每次剪
苗后必须追肥促其腋芽生长,这样一块假植田可采苗2-3次,但必须配合大田生产供苗要求事前做好安排。
育苗排种用种量,一般春薯每亩用种75公斤,约需苗床3.5-4.5平方米,育苗种薯须具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大小适中,无病害,冻害,渍害及破伤等。
排种前可用温水(50-54摄氏度)浸种10分钟消毒或用药剂(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2配制1500-2000倍液等)浸种10分钟消毒种薯。
排种时间依育苗方法和栽插时期而定,露地育苗须在土温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排种,夏薯露地育苗一般在4月初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