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病人观察护理

合集下载

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常规

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常规

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常规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

大咯血时血液自口鼻涌出,常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护理评估】要点1、观察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速度。

2、监测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意识状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3、密切观察窒息的发生。

4、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常见护理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与咯血不畅阻塞气道、喉头痉挛有关。

2、恐惧与突然大咯血或反复咯血不止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1、按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1)休息和体位:少量咯血者以静卧休息为主,大量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患者,取患侧卧位。

(2)饮食:大量咯血时禁食,少量咯血者宜进食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或加重咯血。

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腹压增加引起再度咯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病人口鼻腔的血液,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

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鼓励病人轻轻咳出气管内积血,嘱不能屏气。

3、症状护理(1)大咯血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和予止血药物,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床旁备好气管插管、吸痰器等抢救用物。

必要时可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详见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护理常规。

(2)观察咯血是否通畅,有无屏气现象,及时发现窒息。

当出现咯血不畅,情绪紧张、气促、胸闷、面色苍白、大汗、烦躁不安时应紧急处理。

迅速连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清除呼吸道内积血。

4、用药护理(1)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大咯血的首选药物,一般静脉注射 3-5 分钟起效,维持 20-30 分钟。

常用方法为 5-10U 加 5%葡萄糖注射液 20-4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约 15 分钟注射完毕,维持以 10-20U 加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 500ml稀释后静脉输液,遵医嘱控制滴数。

在给药期间。

密切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

咯血的急救护理

咯血的急救护理

咯血的急救护理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的急症之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等而造成死亡,因此,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咯血方面的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发生大咯血的抢救流程1、轻拍背部,协助病人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让患者趴在床上,抬高脚部,轻拍背部,迅速排除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必要时提起患者双腿,患者一侧肩部可靠在床沿上,上半身向下,与地面呈45;90度,并托起头部向背曲。

3、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的,用开口器或筷子,金属汤匙等撬开牙关,再用开口器将患者的口张开,用舌钳拉出舌头,迅速负压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呼吸道畅通后,高压吸氧并服用适量的呼吸兴奋剂,改善缺氧。

大咯血的护理对策一.一般护理活动期的患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特别不宜与儿童接触,病情稳定后最好独居一室,室内要阳光充足,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防止受凉感冒。

餐具要定时消毒,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痰液最好吐在放有消毒液的痰盂里,也可吐在纸上进行烧毁,切忌随地吐痰。

当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机体恢复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起进行深呼吸运动和扩胸运动,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又可预防感冒,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体位护理大咯血患者体位非常重要,以保持呼吸道通常和保持健侧肺功能为原则。

立即嘱患者头低足高患侧卧位,避免血流向健侧,医护人员托起患者下颌拍击背部,使血尽量排出。

三.防窒息的护理让患者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开放呼吸道,鼓励患者咳出积血,不要咽下,避免血流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鼓励患者维持正常呼吸频率,如患者想借屏气呼吸减少出血量,应进行耐心说明,屏气会造成喉头痉挛,使咯血不畅,有窒息危险,应准备压舌板、开口器、吸引器及急救药品,以便发生窒息时抢救。

四.大便的护理咯血时禁食,咯血停止后可给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少量多餐,用温热的砂糖水,有止咳及安抚患者心情的作用,饮食不能过热,以免诱发或加重咯血,鼓励患者多食水果和蔬菜,忌用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咯血病人护理常规

咯血病人护理常规

咯血病人护理常规咯血,即痰中带血。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多种原因相关,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损伤、结核病、肺癌等。

对于咯血病人的护理,需要遵循以下常规措施。

1.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一旦病人出现咯血症状,护士应立即了解病人的病史,并快速进行初步评估。

首先确保病人的呼吸通畅,保持气道通畅,如有需要,进行人工气道插管或其他相关处理。

同时,进行氧疗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2.病人定位:咯血病人应保持卧位休息,提供舒适的体位,并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位置,以减少肺部充血和气道压力。

避免翻身或过度活动,以防止出血加重。

3.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定期记录并与医生交流,以便根据病情作出调整。

4.密切观察病情:护士应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的咯血情况,包括咯血的颜色、量、时间和频率等。

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

如果咯血情况严重或加重,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咯血病人由于大量失血,可能会导致体液丧失和水电解质紊乱。

护士应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并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静脉输液和口服液体摄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6.提供营养支持:咯血病人由于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或进食困难的情况。

护士应注意病人的饮食摄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流质饮食、果汁和营养餐等,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7.告知病人和家属:护士应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解释咯血的原因、病情的发展以及治疗和护理措施。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安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并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和希望,以积极面对病情。

总之,对于咯血病人的护理,护士需要快速反应、紧急处理,提供舒适的体位、进行足够的氧疗。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营养支持,告知病人和家属,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导读: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主要的死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

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天后方可普通饮食。

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

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1.2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

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

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肺结核大咯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大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出现的一种急症,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钙化的患者。

大咯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重视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肺结核大咯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病情观察1.1咯血诱因的护理评估肺结核大咯血一般均有诱发因素。

①情绪激动后可出现大咯血;②烈日暴晒后可导致大咯血的发生;③异味气体刺激引起剧烈咳嗽,继而出现大咯血;④繁重劳累后可出现咯血的发生;⑤结核病灶较大合并感染后可出现大咯血。

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护士应注意密切观察病情是否出现异常变化,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避免大咯血的发生;一旦出现大咯血,应做好急救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2先兆症状的观察临床护理实践表明,多数肺结核病人在大咯血前可出现相应的先兆症状。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咽喉部发痒,出现异物感或梗塞感,剧烈咳嗽,胸闷、胸内发热,呼吸困难;其次是情绪异常,烦躁,紧张、恐惧感,恶心,呕吐或呃逆,口干,口渴或者口中怪味,皮肤瘙痒,上腹部疼痛等。

在上述表现中,较多出现的先兆改变为胸部或咽喉部不适感。

先兆表现后大咯血显现时间各不相同,口感咸或甜者咯血发生时间多在3~5min内,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发生咯血时间多在30min内,多数患者发生大咯血时间在先兆症状出现后1h 内,长者可达12h。

因此在病人入院后,护士要运用护理程序和沟通交流技巧,了解病人是否出现咯血先兆症状;要抓住每次护理机会,了解和询问病人的病情和是否有不适感,观察病人病情出现的任何异常变化。

一旦判定为咯血先兆症状,应立即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及时给予止血药物,使咯血得到早期治疗。

要注意观察窒息先兆征象:患者突然中断咯血,感到胸闷,烦躁不安,精神紧张,亟需坐起呼吸;患者呼吸突然急促,紧闭牙关;突然中断喷射性大咯血,呼吸较为困难,或少量血液从口鼻中喷出,张口瞳目;患者突然呼吸出现骤停,面色青紫,两手乱抓,神志不清,排尿、排便失禁。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一、概述•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占20 % ~90 % ,大量的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大咯血指一次咯血量在200ml 以上,或24 小时咯血总量在600ml 以上者。

肺结核大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钙化的患者。

多发生在秋季,其次发生在春季。

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从口鼻一起涌出,极易发生窒息。

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地防止肺结核患者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应对咯血患者合理施治,加强护理。

二、护理评估(一)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 .评估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以及患者对咯血症状的认识程度。

• 2 .评估患者咯血的诱因,多数患者咯血前可有剧烈咳嗽或过度劳累、着凉、感冒等诱因。

3 .咯血先兆的观察患者在咯血前常自觉胸闷、胸前区灼热感,心慌、头晕、咽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

• 4 .窒息先兆的观察临床征象如下:( 1 )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

( 2 )烦躁不安,患者急需坐起呼吸。

( 3 )咽部作响,突然呼吸急促,牙关紧闭。

( 4 )喷射性大咯血过程突然中断、呼吸困难或从口鼻腔中喷射出少最血液,张口瞳目。

( 5 )呼吸骤停,面色青紫,两手乱抓,神志不清,排尿、排便失禁。

• 5 .评估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

(二)辅助检查评估• 1 . X 线检查一般常规胸部摄片须在咯血停止2 周以上,待肺部余血清除后摄片,以免造成病灶播散的假象。

•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型等。

反复咯血的患者应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血块收缩时间,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等。

•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咯血原则上是绝对禁忌,若作为抢救治疗措施应慎重考虑。

咯血的护理常规范文

咯血的护理常规范文

咯血的护理常规范文咯血是指出现在呼吸道内的血液,常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部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咯血不仅会让患者感到恐慌和焦虑,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咯血的护理常规。

1.确认患者情况:在发现患者咯血后,首先要冷静自己,然后确认患者的情况。

询问患者呼吸道出血的时间、频率、量多少等情况,观察咯血的颜色、带异物或恶臭等特征。

2.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为了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需要让患者保持自然呼吸姿势,头部稍微仰起。

可以使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内的血块,避免阻塞呼吸道。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咯血是一种比较紧急的情况,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慌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安慰患者,告诉他们要保持冷静,协助他们进行深呼吸等放松方法,避免情绪激动导致咯血加重。

4.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例如,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出现咯血现象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由于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需要积极进行抗炎治疗等。

6.饮食护理:在咯血期间,患者的食物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适量的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7.休息护理:在咯血期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减少呼吸道出血的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并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有利于患者康复。

8.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咯血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总之,咯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肺结核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董翠霞李秀芹高辉顾丽娅韩冬娟朱智超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医院158100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大咯血更是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救治,易出现休克、窒息等,有猝死的危险。

经严密观察病情和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阻止了并发症的恶化,降低了病死率。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特点和观察1、咯血先兆咯血先兆临床表现为喉部发痒、胸部憋闷、欲吐不适、发热心慌等。

因此对病人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外,应特别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咳嗽、咳痰的情况。

咯血具有活动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所以对有咯血痰和咯血病史的病人,更应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观察病人的情绪,以便早期发现咯血先兆。

多数患者于清晨4∶00~6∶00及夜间8∶00~11∶00发生咯血,因此夜班护士务必提高对咯血先兆的认识。

避免由于夜班护士的疏忽,不在意病人倾诉,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致使病人大咯血,短时间内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

2、生命体征长期结核病和反复咯血常使病人出现慢性贫血而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后者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血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心率和呼吸加快、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所以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3、神志、瞳孔、行为的观察病史较长的肺结核病人体质弱,常并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咯血常使病情加重,出现肺性脑病、肺心病等,加之缺氧和水电解质的紊乱,临床表现为神志似清非清,答非所问,呼吸急促,紫绀加重,球结膜充血和水肿,双瞳孔大小不等,应注意与咯血窒息进行鉴别,特别是正在咯血的病人,尤其是年老体弱或并发症较多造成咳嗽无力的病人,若突然咯血停止,出现呼吸困难、浅促、面色发绀多考虑为窒息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4、用药的观察用药的观察脑垂体后叶素为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常用药,常静脉推注后并持续静脉点滴以维持,使用后应注意观测血压情况,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腹部不适或腹痛、呕吐、心悸、胸闷等,应减慢输入速度,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肺心病患者应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大咯血;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14-01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实质性病变引起的出血,经口腔咯出,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600mli,~上者为大咯血,大咯血可导致窒息、休克、感染和病灶播散、甚至危及生命。

而肺结核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完全钙化的病人。

国外报道大咯血死亡率50%以上,我们通过40例肺结核咯血病人护理过程中体会到病情的观察与抢救病人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均为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重8岁,最大70岁。

40例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出院。


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1 警惕窒息的发生。

在短时间内急性大咯血可引起窒息。

因此在抢救患者时必须注意观察病情、发现在大量咯血过程中,有骤然减少或终止,同时出现胸闷、极度烦躁、表情恐怖、精神呆滞、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虚汗淋漓、甚至有昏迷、抽搐、尿失禁等症状,为咯血窒息的表现,少数体质虚弱,咳嗽反射差或精神高度紧张或肺功能很差的病人,虽咯血量不大,也可发生窒息,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通知医生。

2.2 正确记录出入量。

正确的估计和记录失血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掌握病人的失血量和病情的进展,以便及时抢救。

如一次咯血达1500mi以上者,有立即发生休克的危险,短时间内持续失血2000ml以上者也可引起休克,通过记录出血量和出血的次数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3 观察咯血时伴随的症状。

为医生初步诊断大咯血的可能病因提供依据。

如咯血常伴有大量的浓痰或痰量多,咯痰和咳嗽随体位改变有关,多提示肺脓肿可能。

咯血常伴有其它出血倾向表现如皮肤紫绀、黏膜出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3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3.1 绝对卧床休息。

大咯血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最好取出血的一侧向下卧位,头部转向一侧,保持这种体位有利于血的咯出,并防止血液流向健侧肺部而引起的病灶播散。

如出血侧一时难以确定时,则可以取平卧位,但绝对不能取坐位、半坐位或头高位,以防止体位不当而导致咯血窒息发生。

3.2 大咯血期间要暂禁食。

咯血停止后也不能给予较烫的食物和饮料,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只能用温凉、清淡的流质饮食,要保持病人的大小便通畅。

3.3 大咯血窒息时,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躯干与床成45度-90
度角,拍击背部排出肺内的积血。

对一侧肺已切除余肺发生窒息者,将病人卧于切除肺的一侧,置头低脚高位。

立即清除血块,用开口器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咽喉部积存的血块或用大号注射器套上吸
痰管抽出鼻、口、咽、喉内的血块。

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高流量吸氧。

3.4 剧烈咳嗽妨碍止血时,可临时给予可待因15-30mg口服。

指导病人轻轻呼吸和咳嗽,不可屏气,务必将血咳出,不要咽下,用止咳药后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并作好人工通气的抢救准备。

3.5 咯血量较大的病人要密切观察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并保留一条大的静脉通道,以备抢救药物的及时输入。

有呼吸功能不全、咳嗽、排血困难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

对反复大量咯血的病人,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液,除可补充失血外,尚有促进止血作用。

3.6 大咯血有高热者,可用冰袋、冰敷患侧胸部,对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在肺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安宁剂,如鲁米那、安定等。

3.7 心理护理。

大咯血时病人常有精神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必须设法解除病人的顾虑,让其安心接受治疗。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