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的功效和作用

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ml(相当于生药2钱),每日2次,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副作用:少数患者有轻微耳鸣及便秘,不影响治疗。

用于制止针麻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鼓肠现象:试用厚朴粉于术前12小时1次吞服,体重50kg以下者5-7.5g,50kg以上者7.5-10g。按此剂量用于36例手术,结果仅1例在手术过程中肠曲鼓出,使手术无法进行而改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在切开腹膜后肠曲不鼓,少数轻度鼓起,但轻轻一推即可将肠曲推上。术后一般在24-36小时间有肛门排气现象出现,自诉无其他不适。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该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该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痰饮喘咳。该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

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

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该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厚朴的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②《药性论》:忌豆,食之者动气。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妊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利;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泻反胃,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厚朴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厚,褐色,不开裂;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幼时有绢毛;顶芽大,狭卵状圆锥形,无毛。叶大,近革质,7-9片聚生于枝端,长圆状倒卵形,长22-45厘米,宽10-24厘米,先端具短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而微波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灰色柔毛,有白粉;叶柄粗壮,长2.5-4厘米,托叶痕长为叶柄的2/3。

花白色,径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长柔毛,离花被片下1厘米处具包片脱落痕,花被片9-12 (17),厚肉质,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宽4-5厘米,盛开时常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长8-8.5厘米,宽3-4.5厘米,基部具爪,最内轮7-8.5厘米,花盛开时中内轮直立;雄蕊约72枚,长2-3厘米,花药长1.2-1.5厘米,内向开裂,花丝长4-12毫米,红色;雌蕊群椭圆状卵圆形,长2.5-3厘米。

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长9-15厘米;蓇葖具长3-4毫米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应用半夏厚朴汤医案三则

应用半夏厚朴汤医案三则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张玉岭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原文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此病女性多见。陈宝贵教授扩大了此方的应用范围,将其随症加减广泛治疗胃痛、梅核气、胸痹等,疗效卓著,现介绍如下。 胃痛案 沈某,男,37岁。2012年5月21就诊。主诉:间断胃脘部胀满疼痛半年余。患者诉半年来胃脘胀满疼痛,饭后加重,吐绿水,自服兰索拉唑、六味安消等药物症状稍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现胃脘胀满,饭后加重,恶心,嗳气,口淡无味,平素寐安,便溏,次数正常,舌苔白厚,脉沉。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HP(-)。辨证为中焦虚寒,痰浊阻胃。治以健脾化痰,理气和胃。方药:半夏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干姜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陈皮10克,川连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7剂。 2012年6月11日二诊:胃脘部胀满疼痛、嗳气、口淡无味、早饱等症状明显好转,偶有胃脘部不适。原方不变,14剂善后。 按:此病病机为中焦虚寒,气机不利。治当健脾化痰,理气和胃为主。以半夏厚朴汤加味。方中半夏、茯苓、干姜温中散寒、降逆化痰;厚朴、枳壳、佛手、香橼理气宽中、消除胀满;陈皮、川连理气开胃、清热燥湿;白术、甘草益气补虚;延胡索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益气补虚之功,故收效颇好。

梅核气案 沈某,女,57岁。2012年5月14日就诊。主诉:间断咽部梗塞感1月余。患者于1月前出现间断咽部梗塞感,偶有咽干、咽痛,情志不舒时症状明显,伴见胸胁胀满,纳差乏力,二便调,寐可。舌红少苔,脉弦数。辨证为痰气郁结,治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方药:沉香5克,郁金10克,半夏10克,瓜蒌15克,厚朴10克,连翘15克,菊花15克,茯苓15克,苏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7剂。诸症消失。 按:此案为痰气郁结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胸闷善太息等,故选用半夏厚朴汤以 化痰散结,理气降逆,宽胸解郁,并随症加减而获良效。半夏、瓜蒌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连翘、菊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苏梗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全方辛苦并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胸痹案 王某,男,40岁。2010年9月20日初诊。素体痰盛,10日前出差外地,气候突然转冷,恶寒,骨节酸楚,3日后胸闷胀痛,舌苔白滑,脉浮弦滑。辨证为外感寒邪,痰浊痹胸。治宜解表散寒,化痰宽胸。方用: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苏叶10克,枳壳10克,生姜4片(自备)。水煎服,日l剂。服7剂,胸痛止,余症随之消失。 按:本案为胸中素蕴痰浊,外受寒邪,卫阳被遏,痰凝气滞,遂发胸痛。半夏厚朴汤方中苏叶、生姜辛温芳香,外散寒邪;枳壳理气宽胸;半夏、厚朴行气化痰宽胸。此病以半夏厚朴汤加减,古方新用,切中病机,以行气解郁化痰法治疗胸痹,收到良好疗效。

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制厚朴严格来讲额可以算是一种中药,所以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但是对于中药,一般人都是不了解的,就算有了解的也不会了解这么多东西,一般人都只会了解常见的以及比较重要的。制厚朴这种药材对于很多人也许是没有听过,但是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也确实是经过验证出来的。 要说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就必须要对制厚朴做个全面的了解,这种了解应该是多方面的。制厚朴除了一般的促进消化的作用以外,还有很多作用的,很多对于人体都是很好的。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下制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ml(相当于生药2钱),每日2次,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副作用:少数患者有轻微耳鸣及便秘,不影响治疗。用于制止针麻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鼓肠现象:试用厚朴粉于术前12小时1次吞服,体重50kg以下者5-7.5g,50kg以上者7.5-10g。按此剂量用于36例手术,结果仅1例在手术过程

中肠曲鼓出,使手术无法进行而改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在切开腹膜后肠曲不鼓,少数轻度鼓起,但轻轻一推即可将肠曲推上。术后一般在24-36小时间有肛门排气现象出现,自诉无其他不适。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该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该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痰饮喘咳。该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该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文章目录*一、半夏厚朴汤概述*二、半夏厚朴汤功能主治*三、半夏厚朴汤服用方法*四、半夏厚朴汤副作用*五、半夏厚朴汤注意事项*六、半夏厚朴汤药典记载 半夏厚朴汤概述 1、定义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2、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厚朴半夏汤。 3、组方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4、制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即得。 5、性状液体,色褐,味甘香。 半夏厚朴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金匮要略方论》方之半夏厚朴汤功能行气开郁,降逆化痰[1].主治痰气郁结核气,咽中如有炙脔,咯吐不出,

吞咽不下,及胸胁满闷,或湿痰咳嗽,或呕吐等症;近代也用于食 管痉挛,癔病,胃神经官能症而见上症者。 2、临床应用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半夏厚朴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加减: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半夏厚朴汤副作用本方药物多为苦辛温燥之品,易于伤阴助热。 半夏厚朴汤注意事项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生活小常识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对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这样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药物选择上,都是不能随意进行,要跟医生建议使用最佳。 厚朴的功效 1、行气化湿 ①用于湿邪阻遏胃气、湿郁感冒,症见恶寒发热,身体沉重,头痛如裹,胸闷脘痞,恶心欲吐,舌苔厚腻,可与藿香、半夏、生姜同用。 ②用于湿困脾胃,症见腹胀,恶心欲吐,纳呆,便溏,小便混浊。若属脾胃寒湿,可与生姜、半夏等同用,如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若属胃中湿热、气滞胀满便秘者,可与枳实、大黄同用,如厚朴三物汤。 ③湿邪遏阻膜原,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可与槟榔、草果同用,以开达膜原、透

达盘踞之湿浊。 ④用于湿热中阻,症见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恶心,心中烦闷,苔黄滑腻,可与茯苓、半夏、青蒿等同用。 2、温中止痛 ①用于食滞腹痛,症见腹痛脘胀,嗳气吐酸,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与焦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同用。 ②用于外邪犯胃之急性胃炎,症见突然呕吐,头身疼痛,胸脘满闷。可与藿香、陈皮、半夏、生姜等同用。 ③用于肝气犯胃之胃炎,症见腹痛胀满,暖气不畅,可与川楝子、元胡、苏梗同用。 3、降气平喘 用于湿痰壅肺、咳嗽气喘,可与杏仁、石霄、细辛、干姜、五昧子、麻黄、半夏等同用。 治痰湿内阻,肺气不降,咳喘胸闷之证,常与半夏、橘皮、紫苏

子等燥湿化痰,降气平喘之品配伍。若痰饮化热,胸闷气喘,烦躁不安,常与石膏、麻黄、杏仁等清热宣肺药配伍。若宿有喘疾,又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常与桂枝、杏仁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品配伍。 厚朴的作用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厚朴煎剂离体肠管活动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 厚朴碱静脉注射在体小肠张力下降;对抗组胺致十二指肠痉挛。 2、抗溃疡作用 厚朴生品、姜炙品抗实验性胃溃疡。 3、抗菌、抗病毒作用 厚朴煎剂腹腔注射能延长感染炭疽杆菌豚鼠的生存时间。 厚朴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表癣菌。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痰多咳嗽:姜半夏性燥可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性温,也可治寒痰,可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又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姜半夏有辛散温通、化痰、燥湿之效,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如寒热互结,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姜半夏可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白术功效与作用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与白术健脾益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其燥湿利水功效与利尿作用有关;而安胎功效与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白术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白术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炒白术功效很多,食用方法也很简单,但常常用于食疗,有预防的作用,炒白术属于中药,我们都知道中药一般无副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白术进行食疗,作用明显、取材方便,是值得推荐的食疗药材,体虚的人们都不妨试一下。 枳实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破气,散痞,泻痰,消积。临床常用于治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等。响石潭下面详细说一下枳实的功效与作用。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主产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苏等地。5~6 月间采集自落的果实,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洗净、闷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用法用量】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较平和。

厚朴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厚朴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摘要中药厚朴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其药理功效非常明显,对厚朴中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介绍,总结了其提取方法并对其开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厚朴;活性成分;药理活性;提取方法;应用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是木兰科木兰属的一种乔木,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从中,其芽、叶、花、果、种子均可入药。中药厚朴是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有燥湿消痰、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中的活性成分丰富多样,其生理活性显著,随着对厚朴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中有更多的成分被开发利用,厚朴中活性成分提取研究尚多,可为厚朴活性成分的充分利用提供帮助。 1 厚朴的活性成分 厚朴中的活性成分有酚性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及其他物质。研究表明其含量不仅与采取时间有关,还与其加工方法有关,煮后“发汗”的厚朴、蒸后“发汗”的厚朴质量较佳。 1.1 酚类物质 中药厚朴中酚类物质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主,其他物质还有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冰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和厚朴酚、厚朴三醇、异厚朴酚等。 1.2 挥发油类物质 厚朴挥发油中有多种成分,经GC-MS鉴定出48种化合物[1],以桉叶油醇及其异构体为最多,占挥发油总量的40%~50%,其次是聚伞花素,占挥发油总量的10%~20%,其他成分还有1-甲基-4-异丙基酚、γ-松油烯、龙膑烯醛、胡椒烯、邻-异丙基酚、γ-依兰虫烯、乙酸龙脑酯、乙酸芳樟醇酯、石竹烯、香橙烯、别香橙烯、α-雪松烯、榄香醇、愈创醇等。从厚朴挥发油的分析表明,同一厚朴植株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以枝皮中较高,而树龄不同,挥发油含量也不尽相同,以十五年生和二十年生者为高,对具有强生物活性、芳香性味的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做了定性分析[2],对这些物质的深入研究,可为厚朴挥发油开发提供帮助。 1.3 生物碱类物质 厚朴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主要为厚朴碱,还有木兰花碱、武当木兰碱、白兰花碱、木兰箭毒碱、氧化黄心树宁碱、N-降荷叶碱、罗默碱、番荔枝碱、鹅掌楸碱、

半夏厚朴汤巧治梅核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5992779.html, 半夏厚朴汤巧治梅核气 作者:李刚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08期 李女士,55岁,初诊诉两个月前和邻居吵架后出现喉头似有物堵塞,咽部似有痰,但无 法咳出,症状时轻时重,但不影响饮食。饮食较少,低热,腰酸,脘腹胀满,近期经常失眠多梦,大小便正常,咽喉镜检查未见异常,舌苔腻,脉弦滑。取疏肝理气导滞、散结除痰一法,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十剂煎服,十天后二诊诉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喉头偶感有物堵塞,再予上方十剂,患者痊愈。随访至今未发。 李女士患的病属于中医所说的梅核气,梅核气是指以咽部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 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尽管不影响呼吸、吞咽等正常生理功能,但由于咽喉的异物感,常令患者忧心忡忡,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中医属“郁病”范畴,多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有关。以忧思伤脾或肝郁日久、横逆犯脾为发病基础,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为其病机。临床以咽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贴棉絮,或如虫扰,或如丝如发,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痒,不碍及饮食。多于隋志不舒、心情郁闷时症状加重。 笔者通过对208例梅核气患者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发现此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病变复发率低。现将《金匮要略》所载半夏厚朴汤介绍如下: 组成:制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滑。 方剂解析:本方证因痰气郁结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呕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中满闷,或咳嗽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厚朴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性味】: 苦;辛;性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大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太热。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入药部分】: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产地和分布】: 1.厚朴:喜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2.庐山厚朴: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现已有栽培。 【形态特征】:

1.厚朴:落叶乔木,高5-15m。树皮紫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冬芽粗大,圆锥形,芽鳞被浅黄色绒毛。叶柄粗壮,长 2.5-4cm,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2/3。叶近革质,大形,叶片7-9集生枝顶,长圆状倒卵形,长22-46cm,宽15-24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发绿色,被灰色柔毛。花单生,芳香,直径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轮3片绿色,盛开时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红色;雌蕊多数,分离。聚合果长圆形,长9-15cm,(艹骨)(廿突)果具2-3mm 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庐山厚朴:本种与厚朴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叶先端凹缺成2个钝圆的浅裂片。聚合果基部较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②《药性论》:忌豆,食之者动气。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泡酒配方大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 其主要功能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 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半夏想泡好药酒?这些问题是你必须要注意的 泡药酒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保健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泡酒有着很大的学问:用 什么酒泡?酒要多少度?用什么容器泡好?每一步都有讲究,如果掌握不好,不仅起不到 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伤害到身体。 下面,笔者从一个泡酒爱好者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一、半夏泡酒用什么样的白酒好? 最近权威媒体接连报道,市场上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成(符合 国家标准)成本原因,中低端更达95%以上,很多打着纯粮酿造的酒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而食用酒精酒与纯粮酒区别在于,纯粮酒是自然发酵酿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 然物质,而这些天然物质会和半夏发生反应,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 酒因为添加剂原因本身对人体就没有好处,还会破坏药材的功效。因此,半夏泡酒一定要 选用无添加的纯粮酒,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 谷养康纯粮酒,真正无添加纯粮酒,适合半夏泡酒。 二、半夏泡药酒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 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这种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白酒具有很强腐蚀性,尤其是高度白酒,会把塑料成分腐蚀到酒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玻璃瓶或陶瓷 瓶装酒,不能选择塑料桶装酒。 三、半夏泡酒要用多少度白酒合适 稍高度数的白酒更易于杀死半夏的细菌和病菌。半夏中水分的渗出也会稀释酒精度,而且 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酒的度数会下降,酒精度过低,长时间存储容易变质。因此半夏泡 酒60度的优质纯粮酒最佳。 四、半夏泡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

症状:慢性咽炎反复发作。 用料:半夏9克、厚朴6克、茯苓12克、生姜3片、苏叶2克。 方法:煎服,早晚各一次。 辅助方法:①服用中成药逍遥丸;②每天用莲子心、薄荷叶泡水喝。 请注意:1.慢性咽炎又痰多的朋友,请在用料里加入瓜蒌10克、贝母6克;2.若兼有咽部滤泡增生的朋友,则在用料里加入玄参、牡蛎各12克。 要想根治慢性咽炎,先祛除心中的压抑情绪 每当我们说起林黛玉,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感物伤怀的性格。其实,林黛玉的身体像弱柳扶风般娇弱也与她的这种性格是分不开的。她整日都双眉紧锁、难见一笑,心情如此忧愁压抑,怎能不生病? 生活中,许多慢性咽炎朋友身上也有一些和林妹妹一样的性格。有些人经过治疗后,咽炎不再犯,有些人却老是反复发作。为什么呢?当医生问他最近是否顺心时,他就会回答说:“最近心里很堵” 这是什么不良情绪在做怪呢?一个字——悲。大家想一想,林妹妹是一种什么性格,她是喜也悲、怒也悲、笑也悲、哭也悲。所以,悲伴随了她的一生,肺病、咳嗽也伴随了她的一生。 我的一个患者是大学老师,虽30岁刚出头,但她的慢性咽炎史却已经有了五六年了。药吃了一大筐,但病就是不见好。后来我了解到,她平时非常容易发怒、还爱生闷气、心眼儿小、遇事也想不开,还特别爱哭。针对她这种情况,我就给她开了一副药方:半夏9克、厚朴6克、茯苓12克、生姜3片、苏叶2克。我告诉她,把药用水泡上30分钟后,捞出来倒入盛有300毫升水的砂锅中,然后用武火煎至沸腾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每次喝150毫升。第一次煎完后的药渣不要倒掉,晚上可以再煎一次。这个女患者连着喝了半个月,喉咙里的异物消失了,慢性咽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也消失了。她告诉我,上课的时候,她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清嗓子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以前,她双眼没神,眼皮儿也耷拉着,现在,她的眼睛看起来很亮。还对我开玩笑说:“王大夫,我的睛睛看上去像贴了…亮眼贴?吧。” 慢性咽炎伴其他症状的驱除法 如果慢性咽炎朋友还伴有多痰症状,可再加入瓜蒌10克、贝母6克;如果是兼有咽部滤泡增生症状的,则可加入玄参、牡蛎各12克,因为这两类药都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这个方子非常普通,也没什么危险性,大家可以放心服用。如果您有上面说的苦恼,可以自己煎几副药试试。另外,中成药逍遥丸对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也非常好,而且价格也不贵。 在生活中,由于情致不畅而导致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还可以用莲子心、薄荷叶泡茶喝,饮食上可多吃些苦瓜,凉拌、清炒都可以。

厚朴的作用与功效

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为著名中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芽作妇科药用。 药品概述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作用: 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ml(相当于生药2钱),每 日2次,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副作用:少数患者有轻微耳鸣及便秘,不影响治疗。 用于制止针麻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鼓肠现象:试用厚朴粉于术前12小时1次吞服,体重50kg以下者5-7.5g,50kg以上者7.5-10g。按此剂量用于36例手术,结果仅1例在手术过程中肠曲鼓出,使手术无法进行而改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在切开腹膜后肠曲不鼓,少数轻度鼓起,但轻轻一推即可将肠曲推上。术后一般在24-36小时间有肛门排气现象出现,自诉无其他不适。 .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该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该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 . 痰饮喘咳。该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 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该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标题] 篇一: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半夏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 【炮制】 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45克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30克赤茯苓30克紫苏叶30克诃黎勒皮45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90克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30克射干30克牛蒡子(微炒)30克杏

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22克羚羊角屑22克桔梗(去芦头)22克昆布(洗去咸味)22克槟榔22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5克赤茯苓22克甘草(炙微赤,锉)15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桂心30克人参(去芦头)30克白术30克当归30克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枳实(麸炒微黄)15

探究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的效果及药理分析

探究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的效果及药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9T13:32:25.32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作者:朱迪霞 [导读] 相较于西医,中医使用厚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肠麻痹病症的有效恢复,且恢复更快。 临湘市中医医院湖南岳阳 4143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材厚朴在肠麻痹中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具体药理。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肠麻痹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为患者分组:以西沙必利作西药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以厚朴作中医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92.5%)高于对照组(72.5%),其肠鸣音、排气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中医使用厚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肠麻痹病症的有效恢复,且恢复更快。【关键词】中药材厚朴;肠麻痹;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西沙必利 肠麻痹是腹部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西医一般使用西沙必利等药物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排便功能的恢复,但是西药对机体刺激较大,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因此不宜做临床首选药物;相比之下,中药可以有效调节肠胃功能,对机体刺激较小,且极少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是临床首选方案。本文选择中药材厚朴与西药西沙必利,为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肠麻痹患者分别使用,并对比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肠麻痹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为患者分组:以西沙必利作西药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以厚朴作中医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①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84岁,平均(59.43±13.56)岁;肠麻痹发作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3小时,平均(7.37±1.28)小时。②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85岁,平均(59.85±13.88)岁;肠麻痹发作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12小时,平均(7.42±1.31)小时。两组患者就肠麻痹发作时间、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注:诊断标准:符合《黄家驷外科学》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肠麻痹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气滞证标准;②符合“无法排气排便,无肠鸣音,无腹膜刺激,腹胀感明显”的西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主要器官有严重病变;②妊娠哺乳期女性;③精神病患者;④药物过敏者;⑤非手术原因引起的肠麻痹者[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先接受常规治疗,补液以平衡水电解质,行药敏试验并服用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基于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使用西沙必利(生产厂商:锦州九泰药业;国药准字:H20059173;规格:5mg/片)进行西医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2片,连续口服3日;研究组使用中药材厚朴进行中医治疗,取10g以水煎之,分别在术后第6个小时和第18个小时口服100mL,连续口服3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肛门恢复排气和排便功能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等指标。其中,疗效的判定标准为: (1)治愈:恶心、呕吐、腹胀等肠麻痹症状全部消失,肛门的排气排便功能与肠鸣音均恢复正常; (2)有效:恶心、呕吐、腹胀等肠麻痹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肛门的排气排便功能与肠鸣音有所恢复,但未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3)无效:心、呕吐、腹胀等肠麻痹症状没有任何减轻迹象,患者依然处于肠鸣音消失、无法排气排便、腹胀不适的状态[2]。 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治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7.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研究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5.541,P=0.019<0.05)。

半夏厚朴汤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半夏厚朴汤的作用 导语:半夏是一种药用植物,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它的作用有很多,合理的利用它也会对很多的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半夏 半夏是一种药用植物,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它的作用有很多,合理的利用它也会对很多的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半夏厚朴汤,看看它都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希望这些可以提高大家对它的认识,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半夏的功效及作用

半夏的功效及作用
清半夏(半夏炮制后) 别名异名 羊眼半夏(《唐本草》),地文、水玉(《神农本草经》),守田、 示姑(《名医别录》),和姑(《本草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 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 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 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 志》),捉嘴豆子、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 鸹眼、 麻芋子( 《山东中药》 ), 地雷公、 老瓜蒜、 狗芋头( 《中药志》 ), 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 徽《土农药介绍》)。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1、燥湿化痰,半夏辛、苦、温。辛可发散,苦能燥湿,温以散 寒。又入脾经,故可用以温化寒痰,祛除湿痰。 2、降逆止呕,半夏味辛,气平,辛则开结,平则降逆,为治呕 吐之要药。 3、消痞散结,半夏其味辛、苦;辛具走串之性,有发散、行气、 行血作用;其苦可通泄。故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气滞,痰凝,血瘀等 证。 鉴别应用 法半夏偏于燥湿健脾;清半夏长于化痰;姜半夏善于止呕;半夏 曲化痰消食;竹沥半夏化痰清热;生半夏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 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收集 中药缓解抑郁症代茶饮 【组成】夏枯草 10 克、清半夏 10 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一天重复加水饮用。 【功效】治疗轻度的抑郁症。

【注意】半夏有小毒,需要用炮制过的,此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 【出自】中华医药 20160420 摆脱慢性病困扰 药材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要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 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口服煎剂 0.6 克/公斤对 1%碘溶液注入猫 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比口服 l 可待因毫克/公 斤的效力略差,药效能维护 5 小时以上,静脉注射 0.5~1 克/公斤 亦有明显止咳作用。狗口服 1 克/公斤,不能增强呼吸道粘膜分泌, 认为无祛痰作用。给家兔熟半夏粉剂灌胃或 50%乙醇浸出液及水浸 剂腹腔注射均能减少毛果芸香碱引起唾液分泌。亦有报告家兔 El 服 煎剂,唾液分泌先增加,后渐减少,唾液中固形成分亦增加,因而对 咽喉痛有缓和作用,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2、对大鼠实验性矽肺防治效果,给大鼠气管内注入含石英尘 40 毫克的生理盐水混悬液 1 毫升能产生矽肺膜型, 每天或隔天腹腔注射 姜半夏 1.5‰盐酸提取的混悬液或 60%酒精提取液一个月, 对矽肺 的进展有抑制作用,表现在肺干重、湿重较低,全肺胶元蛋白含量较 少,病理改变较轻。早给药效果较好,晚给药较差,对矽肺组织二氧 化矽含量没有明显的作用。95%乙醇提取的姜半夏制剂则无效。姜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方源〗《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运用〗 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4.使用注意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转帖如下: 半夏厚朴汤2009/06/21 08:15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化痰开郁气自舒。 半夏厚朴汤是主治咽喉部异物感的专方。这种异物感常常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前贤谓之“梅核气”,妇人尤其多见。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据此,可以看出本方经典主治的两大特点:一是病位多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我感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2012-05-18 11:06阅读:36517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半夏。半夏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半夏,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半夏的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半夏。半夏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半夏,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半夏的药性】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半夏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外用可消肿止痛。 【半夏的临床应用】

1.半夏治疗呕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尤宜,半夏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配黄连,则治胃热呕吐;半夏配石斛、麦冬,则治胃阴虚呕吐;半夏配人参、白蜜,则治胃气虚呕吐,如大半夏汤(《金匮要略》)。近代以半夏制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种呕吐。 2.半夏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半夏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半夏治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贝母等;半夏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或毒蛇咬伤,可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3.半夏治疗湿痰,寒痰证。半夏味辛性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半夏治痰湿壅滞之咳嗽声重,痰白质稀者,常配陈皮、茯苓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湿痰上犯清阳之头痛、眩晕,甚则呕吐痰涎者,则配天麻、白术以化痰息风,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今医鉴》)。痰饮内盛,胃气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4.半夏治疗心下痞,结胸,梅核气。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半夏治痰热阻滞致心下痞满者,常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半夏若配瓜蒌、黄连,可治痰热结胸,如小陷胸汤(《伤寒论》);半夏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配紫苏、厚朴、茯苓等,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的用法用量】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外用适量。 【半夏的应用禁忌】 半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半夏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现代研究】 1.半夏药理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博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显着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水煎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煎剂可降低兔眼内压,半夏蛋白有明显的抗早孕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