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集下载

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合作思维、斗争思维、结果思维的·感想

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合作思维、斗争思维、结果思维的·感想

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合作思维、斗争思维、结果思维,这五种思维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同的时候可能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五种思维方式,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一种以长远目标为导向的思考方式,它要求我们全局性地考虑问题,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和谋划。

在个人生活中,战略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制定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工作中,战略思维可以帮助组织和团队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进行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

在实现战略思维时需要考虑到整个过程,如何让目标与手段相结合,用长久之计应对眼前之事。

2.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以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它要求我们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系统思维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避免片面或表面地对待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工作。

3. 合作思维合作思维是一种在团队中重视合作、沟通和协作的思考方式。

合作思维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并通过协同来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目标。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合作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能够充分利用团队的优势,实现整体任务的最佳结果。

合作思维的重要在于,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4. 斗争思维斗争思维是一种对抗性的思考方式,它强调竞争和对抗,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竞争与挑战,必须具备一定的斗争思维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然而,斗争思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他人对立,而是要善于把握机会,保护自己的利益,从竞争中发展壮大。

5. 结果思维结果思维是一种注重结果与效益的思考方式,它强调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

战略性思维养成术

战略性思维养成术

超 过 2 年 的 CE H 理 人 员 更 有 可 能 会 看 重 “ 导 一 0 O ̄ 管 领
项 重要 项 目” 和 “ 对 组织 机 构 生 存危 机 ” 。此 外 , 直
l 参与组 织机构 的战略性 计划 ;
2 领 导一项 主要 的组织项 目;
比 起其 他 管理 人 员 ,C EO会 更 多 地 “ 与 组 织 机 构 战 参 略 性 计 划 的 制 定 ” 和 “ 控 绩 效 指 标 ” 。 研 究 还 试 图 监 调 查 工 作 资历 是 否 会影  ̄ @CE O的 工 作 经 历 , 结 果 发 现
在不同组织机构工作的 经验. 理问 处 题的能力. 领
导并管理重大项 目的经验 自身的行动力
8 0・中国医院院长 l HIA H P T LC O N OS IA E C
HE 栏 专
Ie l e e - at ar I h F cte _ ui , x v
链接
要 性 超 出平 均 水平 。 与其他 工 作 经历 相 比 , “ CEOZ
受 到 重 要 同行 的挑 战 常 是 一 对 一 的 . 为管 理 者 提 供 新 的视 角 与 想 法 通
监控结果 基准
参与战略性计划
发生比较频繁 .并有赖于 多个 比较 性指标 的应 用
定期发生 ( 常是循环式的 ).主要专注于单一主 通 题 .并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战 略 性 思 维 的 重 要 性 不 言 而 喻 , 而 如 何 培 养 战 略
作经 历 ” 、 “ 对组 织 机 构 生存 危 机 ” 、 “ 导一 项 应 领
战略性思维调查问卷
调 查问 卷对 战 略性 思 维 的描 述 如下 :战略 性 思维 是 使 组 织 受益 的个人 思维 活 动 , 目的是探 索并 发展 组织 未 来 定

胜者思维读后感1500字

胜者思维读后感1500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金一南先生继《苦难辉煌》后的又一力作《胜者思维》,感触良多,序言中提到,“什么都可以替代,胜利无法替代”,这是一种对胜利的渴望,或者说这是一种对胜利的需求。

所谓胜者思维,就是在我们到达梦想的彼岸的路途中,遇到最黑暗的时刻仍然出现在眼前的那一线微光。

时势造英雄,逆境出将军 温室里的花朵纵然娇艳美丽、楚楚动人,却经不起风雨的洗礼,终究是人们观赏的玩物,而山巅松柏在傲雪斗霜中成长,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书中的第一章介绍了关于将军的产生,“战争会撕去一切假面,当战争来临之时,会淘汰一大批和平时期的将领”,和平时期培养出来的将军和战争时培养的将军相比较,这与“纸上谈兵”和“身经百战”相比较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需要的是带来胜利的将军,没有一次出征是为了失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壮豪迈纵然值得歌颂,但项羽当年起兵绝不是为了自刎乌江,很显然,身经百战的将军更能够为我们带来胜利。

这与金一南先生著作《苦难辉煌》的理念不谋而合,苦难铸就辉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人们一直以来纠缠不休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逆境、危机、挫折、苦难可以激活一颗渴望胜利的心,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将军之道,无畏无惧 中国古代兵书《六道》中记述,“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

领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强将手下无弱兵”说的就是一个团队指挥者的重要性,如果指挥者英勇无比、足智多谋,那么他的团队就会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反之则会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著名军事家韩先楚在解放海南岛战争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众人认为作战计划推迟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之际,韩先楚曾多次向上级请战,并使全体将士保持高昂的斗志,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上级同意了他的请示,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同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如果不能在朝鲜战争之前解放海南岛,那么我们今天面临的不仅仅是台湾问题了,还要加上海南岛问题。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思维技能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各种观点和决策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如何培养这一重要的技能呢?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推理的思维方式。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否定或质疑,而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避免被错误的信息和偏见所误导。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有些甚至是故意编造的谣言和虚假内容。

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我们很容易就会被这些虚假信息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其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就有可能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再者,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己独立的观点和价值观。

不盲目跟从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基于理性和证据的个人见解。

二、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1、逻辑推理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石。

通过学习和运用逻辑规则,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信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认知偏差了解常见的认知偏差,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等,有助于我们在思考过程中觉察并避免这些错误的思维模式。

3、知识储备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储备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前提。

只有对某个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实践1、学会提问在面对信息时,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例如,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证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合理?通过不断地提问,深入挖掘信息背后的逻辑和真相。

2、多角度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包括正反两面、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避免片面和狭隘的观点。

工作中要树立几种思维方式

工作中要树立几种思维方式

工作中要树立几种思维方式
在工作中,树立多种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思维方式:
1. 创新思维,在工作中,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进展。

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高效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2.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在工作中,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工作,避免片面性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指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目标。

在工作中,战略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性的行动,从而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4.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能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在工作中,分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
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几种思维方式在工作中都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发展目标。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树立这些思维方式,不断提
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人教统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解析版)

人教统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解析版)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一、夯实基础1.识音驾驭.()压榨.()汲.取()罗迦.()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言而喻.()【答案】驾驭(yù)压榨(zhà)汲取(jí)罗迦(jiā)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锲而不舍(qiè)不言而喻(y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释义(1)汲取:(2)孜孜不倦:(3)行之有效:【答案】(1)吸取。

(2)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实行起来有成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掌握。

二、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模.式(mó)渊.博(yuān)孜.孜不倦(zī)B.汲.取(jī) 压榨.(zhà) 持之以恒.(héng)C.机械.(jiè) 路径.(jìnɡ) 根深蒂.固(dì)D.探求.(qiú) 典型.(xín) 锲.而不舍(qiè)【答案】A【解析】B.“汲”应读作“jí”;C.“械”应读作“xiè”;D.“型”应读作“x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凡成功人士必定有超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C.“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仍然根深蒂固....。

D.武大靖2018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短道速滑的冠军奖杯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

【答案】B【解析】“不言而喻”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这里用来形容熟知别人的故事不恰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浅谈杨汉军“123”精神

浅谈杨汉军“123”精神

浅谈杨汉军“123”精神2000字杨汉军是一位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123”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了许多中国企业家追求的目标。

那么“123”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123”精神的内涵“123”精神包括了三个要素,分别是一心、二意和三力。

一心指的是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做到真正的专注。

二意强调要有“两个思维”,即要在经营中有常态性思维,也要有战略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三力则指的是要有努力的力量、创造的力量和共享的力量。

这三种力量相互支撑,共同助力企业的发展。

二、“123”精神的重要性1.提高竞争力。

企业家和员工们如果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经营中去,做到全力以赴,那么企业就会更有竞争力。

因为只有真正投入到经营中的人,才能够留意市场变化,准确掌握消费者需求,快速调整战略。

2.激发创新活力。

只有有“两个思维”,才能够对于各种市场因素保持敏感,从而产生创新灵感。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能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点。

3.加强企业凝聚力。

有共享的力量,企业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团结向心的氛围,达到企业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奋斗,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如何养成“123”精神1.培养专注力。

要做到专注,就要做到心无旁骛,关注细节。

同时要学会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推导解决方案。

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管理。

2.增强战略意识。

企业家和经理们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各方面信息,时刻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做出全局性决策。

3.倡导共享文化。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和推动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大家专注于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123”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养成“123”精神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加强企业凝聚力,提升整个企业的创新活力。

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才能够真正做到“123”精神。

通过专业型、战略型、核心人才看人才和战略的关系

通过专业型、战略型、核心人才看人才和战略的关系

人才和战略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也听过很多观点,看过很多论述,但始终觉得雾里看花。

粗略说来,对于这一问题大约有三类观点:第一类是先战略后人才,由战略决定组织系统和组织能力,再决定人才标准和人才管理举措,这种思路比较务实,对于大多数企业都适用。

第二类是近年流行的新提法,先人才后战略,即先找对人,再发明战略,因为外部环境VUCA,长期战略不靠谱,转而强调人的能动性和经营方针的敏捷性。

这种思路与其说是强调人才的价值,不如说是消解了战略的价值,表面上是长期主义,其实质却是极其短视的。

第三类是学院派的严谨说法,如“人才和战略双向驱动”,本质上是对前两种观点的综合和扬弃。

这些说法在逻辑上都有合理性,都可自圆其说,但也都有片面之嫌。

人才和战略的关系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实际出发,辩证思考一下。

1、企业组织和人才个体对于人才工作的需求有着天然的矛盾一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大约在30到40年,而当今企业设定一个战略的周期常常是3年或5年。

人的职业生命周期远比战略的生命周期要长。

从这个角度看,完全基于战略的要求去考虑人才管理问题至少是不全面的。

不过,换到企业的视角来看,恐怕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多少员工会把整个职业生涯忠诚地奉献给一个组织。

企业基于自己某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来进行人才的塑造和管理又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

看来,人才和企业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并不是完全匹配的,甚至有时候是矛盾的。

2、三类人才:专业型人才、战略性人才、核心人才为了剖析这一矛盾,更好地回答战略和人才的关系问题,我们试着学习古人的“格物而致知”,先对人才分分类。

基于回答问题的需要,我们粗略地、不严谨地把人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型人才,即在某个专业细分领域比别人熟练精通,能高效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

不管是高大上的学者院士,还是一技傍身的普通劳动者,都属于这类人才。

这类人才在组织中数量最多,发挥个人价值的外部条件最为简单,即仅需为其提供所擅长的问题和所需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思维一直被视为领导力的必要元素,加拉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性思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最成熟、最微妙的人类思维,有时候甚至是人类的潜意识。

”他需要一个长期的、高层次的观点,不仅包括对过去的反思,也包括对未来的构想。

战略性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培养战略性思维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们所做的研究旨在确认有助于培养战略性思维的具体经验与经历。

这项研究参考了2005年针对战略思维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医疗保健领导者培养战略思维的9项工作经验。

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医疗保健领导者相关工作经历的53个问题,被调查者只需回答“是”或者“否”,结果回答“是”,还需要为这项工作经历的重要性打分。

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这些问卷被分发给美国医疗保健领导者学院(ACHE)所组织的10个教育项目的参与者,被调查者是自愿匿名参与的,但需要注明他们在医疗管理中所任的职位。

研究最后收集到有效反馈为207份。

研究采用SPSS统计分析来分析收集的数据。

研究分析包括被调查者工作经历的频数分布表格和他们对工作经历重要性的评分。

研究使用卡方检查来审查人口统计群组与工作经历之间的联系、工作经历特点与工作尽力重要评分之间的联系。

被调查者包括:41%为首席执行官(CEO)或者首席运营官(COO),24%为副总裁,25%为主管,10%为其他管理人员。

他们的工作资历是:10%少于5年,7%为6~10年,17%为11~15年,12%为16~20年,54%超过20年。

54%的被调查者为男性,46%为女性。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30%的被调查者而言,“CEO工作经历”和“应对组织机构生存危机”较少发生,但是9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两项对培养战略性思维的中性超出平均水平。

与其他工作经历相比,“CEO工作经历”、“应对组织机构生存危机”、“领导一项重要项目”这三项被视为其他工作经历更重要。

此外,被调查者还列出了问卷选项之外的有助于培养战略性思维的其他13项经历,其中10项与教育有关,从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到部队训练,不一而足;其中3项包括参加活动或自愿兼职董事会成员等。

职位和工资资历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工作资历超过20年的CEO核管理人员更有可能会开重“领导一项重要项目”和“应对组织机构生存危机”。

此外,比起其他管理人员,CEO的会更多地“参与组织机构战略性计划和制定”和“监控绩效指标”。

研究还试图调查工作资历是否会影响CEO的工作经历,结果发现资历不同的CEO其实并无太多差别,这说明CEO 工作经历要比工作资历重要得多。

2005年的研究曾指明两项对于培养战略性思维非常重要的经历:“拥有较大的自由来实施措施或行动”和“处理对组织影响较大的事件”。

此次研究再次向被调查者排除这两个问题:“我非常愿意享受较大的决策自由权,就像我在管理自己办的企业一样”和“我曾经处理过会对组织产生重大经济、政治、质量或安全影响的事件”。

结果一半的被调查者回答“经常”、“频繁”或“没错”。

此次研究还调查管理者继续教育对培养战略性思维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医疗行业内的会议,并阅读医疗行业的专业杂志。

虽然他们认为这两项很重要,但是比不上任何一项工作经历。

其中10%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两项的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

根据这项研究,医疗保健管理者们应当在自己的管理发展计划中纳入培养战略性思维的具体行动,同时注意保证这些工作经历的特点对于培养战略性思维要有价值。

管理者们还应当多多参与继续教育,包括参与行业内/外的会议,并阅读专业/非专业杂志。

组织应当考虑为重要项目指派人员、应对危机和决定计划基准过程的不同之处。

最后,战略性计划时间还应当定期重审,以确认是否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