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讲解)-2019高考化学难点剖析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三高考化学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课件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

高三高考化学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课件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

整合 (2)滴定终点c必点备为知饱识和AgCl溶液,c(Ag+)__=___
(填“>”“<”或“=”)c(Cl-)。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 反应终点c向___a___(填“a”或“b”,下同)方
向移动。
根据 Ag++Cl-===AgCl↓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为
整合 Ksp(Ag2CrO必4)备=知c2识(Ag+)·c(CrO24-)=(10-3)2×10-6=10-12,
A 错误;
在 T ℃时,Ag2CrO4(s)+2Cl-(aq) 2AgCl(s)+
CrO24-(aq)的平衡常数 K=ccC2rCOl-42-=ccC2rCOl-42-·c·c22AAgg++
1100--122mol·L-1=
整合 必备知识
在 Ag2Cr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K2CrO4 固体,可使沉淀溶解 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中 c(CrO24-)增大,c(Ag+)减小,不 可能由 Y 点到 X 点,D 错误。
整合 必备知识
2.FeAsO4在不同温度下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T2>T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为T2时,Ksp(FeAsO4)=10-2a B.c(FeAsO4):Z>W=X C.FeAsO4的溶解过程吸收能量
=KsKps2ApAg2gCCrOl4=2×101-01-2102=2.5×107,B 正确;
开始生成 AgCl 沉淀时所需 c(Ag+)=KscpCAlg-C l=2×101-02-10 mol·L-1=2×10-8 mol·L-1,
开始生成 Ag2CrO4 沉淀时所需 c(Ag+)= KscpACgrO2C24-rO 4= 10-5 mol·L-1,故先析出氯化银沉淀,C 错误;

2019届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5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练习

2019届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5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练习

专题54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1.(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2+2-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S和NaCO)),p(B)=lgc(S或-lgc(CO)。

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p(Ni)=-lgc(Ni3322时,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298K温度升高,NiS、NiCOKsp均增大))Ni(NO溶液产生两种沉淀(323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NiCO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3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C.对于曲线I,在b点加热(忽略蒸发),b点向c点移动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 MD.3C2- CO【答案】AgNO20mL0.1000mol·L年宁德市普通高.2(2018中毕业班5月1-浓度标准溶液分别滴加到的理综)常温下将3+1-c与滴定百分数(滴定所用标准溶液体pAg NaBrNaCl0.1000mol·L均为的和溶液中,混合溶液的[)]lg-(Ag 积相对于滴定终点时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百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滴定NaBr溶液-9.5K(AgCl) =1×10 B.sp+-++cccc(H) ))>时,50%NaCl溶液中>(Na) >(Ag(NOC.滴定至3++--c ccc)(H) +(OH(Ag) =(Br时,D.滴定至100%)+C【答案】2+2+2+2+所需),、Mn、Zn三种离子(M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训练)某温度时,可用3.(2018KS沉淀Cu22+2-2-)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gc(SS最低浓度的对数值)与lgc(M-20最小,约为1×10.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A2- c(S解的方向移动,)增大B.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例如: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②由图像 可得Fe3+、Al3+、Fe2+、Mg2+完全沉淀时的pH。
2.pC度的负对数,如图。
已知:pM=-lg c(M)(M:Mg2+、Ca2+、Mn2+),p(CO32-)=-lg c(CO32-) ①横坐标数值越大,c(CO32-)越小;②纵坐标数值越大,c(M)越小;③曲线上方的 点为不饱和溶液;④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⑤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 ⑥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数值越大,其对应的离子浓度越小。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反应终点c向____a____(填 “a”或“b”,下同)方向移动。
根据 Ag++Cl-===AgCl↓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为 0.040 0 mol·L-1×50.0 mL
=20.0 mL,反应终点 c 向 a 方向移动。 0.100 mol·L-1
pH
降低,由题图可以看出,cFe3+应增
大,B 错误;Kw 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C 正确;
b、c 两点均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因此溶液均达到饱和,D 正确。
对数型图像
导学
1.pH(或pOH)—pC图 横坐标:将溶液中c(H+)取负对数,即pH=-lg 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 越大,则pH越小,pOH则相反。 纵坐标:将溶液中某一微粒浓度[如c(A)]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 pC=-lg c(A),反映到图像中是c(A-)越大,则pC越小。
(1)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__1_0_-_1_0_。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知识考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知识考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知识考点梳理溶度积(Ksp)1. 概念: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An(s)? mMn+(aq)+nAm-(aq),溶度积常数:Ksp = c(Mn+)mc(Am-)n3. 溶度积规则:比较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Ksp时,生成沉淀;Qc=Ksp时,达到溶解平衡;Qc<Ksp时,沉淀溶解。

4. 影响溶度积的因素: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并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Ksp 。

5. 溶度积的物理意义: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则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但对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的电解质,则不能直接由它们的溶度积来比较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通过具体计算确定。

6.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以及溶解能力的比较【拓展提升】一. 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沉淀溶解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1) 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

反应如下:Fe3++3NH3·H2O===Fe(OH)3↓+3NH4+。

(2) 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反应如下:Cu2++S2-===CuS↓Cu2++H2S===CuS↓+ 2H+Hg2++S2-===HgS↓Hg2++H2S===HgS↓+ 2H+二. 沉淀的转化1.实验探究(1) Ag+的沉淀物的转化(2) Mg(OH)2与Fe(OH)3的转化2. 沉淀转化的方法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五年高考真题微测试 Word版含解析

沉淀溶解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五年高考真题微测试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备考之【五年高考真题】微测试专题36 沉淀溶解平衡(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2018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精准分析:A.选取横坐标为50mL的点,此时向50mL 0.05mol/L的Cl-溶液中,加入了50mL 0.1mol/L的AgNO3溶液,所以计算出此时溶液中过量的Ag+浓度为0.025mol/L(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1:1沉淀,同时不要忘记溶液体积变为原来2倍),由图示得到此时Cl-约为1×10-8mol/L(实际稍小),所以K SP(AgCl)约为0.025×10-8=2.5×10-10,所以其数量级为10-10,选项A正确。

B.由于K 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酸银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c(Ag+)·c(Cl-)=K SP(AgCl),选项B正确。

C.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mL0.05mo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4mol/L的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mL变为25×0.8=20mL,而a点对应的是15mL,选项C错误。

高考化学重难点考点: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解析版)

高考化学重难点考点: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解析版)
4:当温度发生改变,如果几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同时必须指明原来溶液是否等质量才能比较哪种物质析出的晶体多些。
5:在某一温度下如果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但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时,通常溶解度大的物质对应的溶质多,所需的水少,而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溶质多些而水少些,如要配制时给出的溶质等量,则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水更多些。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4: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得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当温度改变时不同的物质的溶质析出质量多少及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
【帮你归纳】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通常有三个含义:①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所对应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重、难点考点05—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
考点剖析:
此考点重点考查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图像中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溶解度的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

2019高考化学考点48 沉淀的溶解平衡及其应用Word版含解析

2019高考化学考点48 沉淀的溶解平衡及其应用Word版含解析

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②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K sp变大。

③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但K sp 不变。

④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 sp 不变。

以AgCl(s)垐?噲?Ag +(aq)+Cl -(aq) ΔH >0为例:(1)溶度积和离子积 以A m B n(s)m A n +(aq)+n B m -(aq)为例:(2)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以AgCl(s)Ag +(aq)+Cl −(aq)为例,已知K sp ,则饱和溶液中c (Ag +)=c (Cl −,结合溶液体积即可求出溶解的AgCl 的质量,利用公式S 100g=)((m m 质)剂即可求出溶解度。

(3)已知溶解度求溶度积已知溶解度S (因为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很少,所以溶液的密度可视为1 g·cm −3),则100 g 水即0.1 L 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的质量m 为已知,则1 L 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便可求出,利用公式即可求出K sp 。

(4)两溶液混合是否会产生沉淀或同一溶液中可能产生多种沉淀时判断产生沉淀先后顺序的问题,均可利用溶度积的计算公式或离子积与浓度积的关系加以判断。

2.溶度积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原理:当Q c >K sp 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就会生成沉淀。

方法:①调节pH 法。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可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课件

2023
知识回顾 重温经典 模型建构 名师导学 课堂练习
Ksp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中的应用 —对数~pH曲线
6.工业上以SrSO4(s)为原料生产SrCO3(s),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现有含SrCO3(s) 的0.1mol·L-1、1.0mol·L-1 Na2CO3溶液,含SrSO4(s)的0.1mol·L-1、1.0mol·L-1 Na2SO4溶液。在一定pH范围内,四种溶液中lg[c(Sr2+)/mol·L-1 ]随pH的变化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滴定曲线、溶度积曲线、直线类
2023
知识回顾 重温经典 模型建构 名师导学 课堂练习
Ksp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中的应用 —沉淀滴定图像
1.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 是C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
溶度积曲线
Ksp相差不大时,Ksp小的物质可以转化为Ksp大的物质。 增大CO32-浓度,BaSO4(s)→BaCO3(s)。
Ksp有关计算的角度 ①根据离子浓度求Ksp或判断沉淀的生成。 ②根据Ksp的大小进行沉淀先后判断或计算。 ③根据Ksp进行沉淀转化的有关浓度计算。 ④根据不同的Ksp,进行离子分离的pH范围计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反应SrSO4(s)+CO32- 的平衡常数K=
SrCO3(s)+SO42-
B.a= -6.5
C.曲线④代表含SrCO3(s)的1.0mol·L-1 Na2CO3溶液的变化曲线
D.对含SrSO4(s)且Na2SO4和Na2CO3初始浓度 均为1.0mol·L-1 的混合溶液,pH≥7.7时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考题再现
1.(2018课标Ⅲ)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答案】C
C错误。

D.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K SP(AgCl)应该大于K SP(AgBr),将50mL 0.05mo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5mol/L的Br-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因为银
离子和氯离子或溴离子都是1:1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a点变为b点,D正确。

2.(2017课标Ⅲ)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
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P (CuCl)
K的数量级为7
10-
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答案】C
二、考点突破
1、沉淀溶解平衡滴定曲线
案例1(2018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统一测试)某温度下,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 的Na2CO3溶液(此时不考虑CO32-的水解),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z 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
B.w、x、y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w点
C.若用等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则图像在x点后的变化如虚线部分所示
D.此温度下,Ksp(CaCO3)=1x10-8.6
【答案】D
2、不同金属离子的沉淀曲线
典例2一定温度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纵坐标p(M n+)表示-lg c(M n+),横坐标p(S2-)表示-lg c(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Ag2S的K sp=1.6×10-49
B.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SnS
C.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104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i2+、Sn2+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
【答案】C
3、沉淀转化的判断
典例3①已知t ℃时AgCl的K sp=2×10-10;②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的固体。

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KCl溶液,可以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
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在t ℃时,以0.01 mol·L-1 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 KCl和0.01 mo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 CrO42-先沉淀
D.在t ℃时,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 CrO42- (aq)的平衡常数K=2.5×105
【答案】A
【解析】A、用AgNO3溶液滴定过程中,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AgCl先沉淀出来,待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的一滴AgNO3溶液即与K2CrO4反应,形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则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时即达到终点,所以能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A正确;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仍为饱和溶液,点仍在曲线上,所以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B错误;C、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Ksp(CrO42-)
=c2(Ag+)c(CrO42-)=1×10-12;Ksp(AgCl)=c(Ag+)c(Cl-)=1.8×10-10,以0.01mol/L 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
KCl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合溶液,c(CrO42-)=0.01mol/L,得到c(Ag+)==10-5mol/L,0.01mol/L KCl
溶液中,c(Cl-)=0.01mol/L;依据溶度积计算得到:c(Ag+)=2×=2×10-8mol/L,所以先析出氯化银沉淀,C错误;D、在t℃时,Ag2CrO4(s)+2Cl-(aq)2AgCl(s)+ CrO42- (aq);离子浓度相同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和Ag2CrO4(橘红色)的溶度积计算,
K====6.25×107,D错误。

4、滴定曲线的判断
案例4(2018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某温度下,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0.1mol/L 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u2+)和-lgc(Zn2+)与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K sp(ZnS) > K sp(C uS),1g3≈0.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pH:a<b<e B.a 点的ZnCl2溶液中: c(Cl-)<2[c(Zn2+)+c(H+)]
C.a-b-e为滴定CuCl2溶液的曲线D.d点纵坐标小于34.9
【答案】C
【解析】A、a溶液中Zn2+和Cu2+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分别加入硫化钠生成沉淀,b点接近中性,c点为Na2S 溶液,溶液显碱性,故溶液pH:a<b<e,A正确;B. a 点的ZnCl2溶液显酸性,且存在电荷守恒有c(Cl-)= 2c(Zn2+)+c(H+)-c(OH-)< 2[c(Zn2+)+c(H+)],B正确;C、K sp(ZnS) > K sp(CuS),硫离子浓度相同时,-1gc(Cu2+)<lgc(Zn2+),故a-b-e为滴定Zn Cl2溶液的曲线,C错误;D. 10 mL浓度均为0.1mol/L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10 mL达到滴定终点,则-lgc(Zn2+)=17.7,K sp(ZnS)=10-35.4,d点时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