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单幢古民居宏琳厝
闽清宏琳厝

闽清宏琳厝
宏琳厝位于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由药材商人黄作宾于清乾隆乙卯六十年(1795年)始建,至其子宏琳时建成,前后历时28年。
宏琳厝占地面积17832.28平方米,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至今,老宅已沐风雨二百年,厝内子孙繁衍七代,最旺时住有一百多户、一千余人。
纵观这座方形木结构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严密的防御系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使宏琳厝主人引为自豪的,是悬挂在厝内的三块匾――... >>更多
自助游攻略
车程:福州出发约1.5小时左右可到达(此次去由于修路而绕道其他镇的乡间小路走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口水,估计没修路绕道的话要快不少)
线路指引:
散客游:乘坐福州——闽清方向中巴,至终点站下车(绿皮的,约18元/人);然后在终点站乘坐闽清——坂东方向的小巴(约7元/人),跟售票大姐说到宏林厝下就OK了【注:该线路本人未亲身走过,为其他网站摘录】
自驾车:可从316国道福州往南平方向(或从福州西高速入口进入,至闽清金沙出口出高速),左转往坂东镇的方向(右转是往白中镇的方向,此次就是由于往坂东方向修路而改走此线)
票价:25元(不含厝内4处景中景的票价,景中景的票价为5元/人●处)
提示:
1、如果自驾车或者搭班车到宏琳厝景点已是中午时分,可在宏琳厝旁的小店内午餐,我们今天的就餐地点位于大门右侧的一家小店,完全是当地村民自己开炉灶煮的那种,饭菜味道尚可,价格尚可。
2、周边貌似无酒店,要过夜的得自个想办法了,或者到闽清县城,或者去黄楮林住酒店顺带泡下温泉。
关键词:行者无疆。
福建闽清古民居《宏琳厝》——人文建筑的体现

福建闽清古民居《宏琳厝》——人文建筑的体现作者:何青青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摘要:建筑本身不单纯是供给人类栖息的场所,它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的每一现象都体现文化的根基,福建省闽清县民居《宏琳厝》自然也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它的空间布局、造型特征无不在向人们讲述它那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福建民居;宏琳厝;建筑与人文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93-01闽地风光,锦绣风情。
这里山环水绕绿阴深深,山川奇石瀑布小溪数不甚数,随手拈来的就有泉州清源山,宁德白水洋,南平武夷山,永泰青云山……与之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人文景观当推建筑民居了。
虽然福建的民居总体上都有着区别于北方民居的普遍性,然而不同的地域分区也有其自身依附于地势地貌的独特性。
例如提起福建民居,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位于福建闽西南一带的土楼,它以圆形等特有的形式让人们所喜爱,国外友人还惊呼它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它是福建民居中的典范。
福建的民居不仅有土楼,还有很多气势宏伟的“尚书第”、“大夫第”等大型府第,以及形态多样的民间住宅等。
福建民居,以其浓郁的神秘色彩给前来光观的中外学者及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它们历史悠久,造型奇特,是世世代代的福建人辛勤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一、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古民居《宏琳厝》的建筑背景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厝》是民居中的典范。
它享有“皇宫当游紫荆城,民居应览宏琳厝”之美誉。
清乾隆年间由药材商人黄作宾于1795年起建,前后间隔28年,至其子宏琳时方建成,由于黄作宾本人体弱多病所以就以其长子宏琳名字命名为宏琳厝。
据《闽清县志》记载:宏琳厝的占地面积为17823.28平方米,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北京的皇宫共999间,当时规定普通的民居房间不能超过皇宫的三分之二)、花圃25个、天井30个(其中大天井3个,小天井27个)、风火墙36堵,水井4口,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共采用木材7万多根,厝内廊回路转、雕梁画轩,是一座结构精巧工艺精湛的民居建筑。
福建闽清古民居_宏琳厝装饰审美特征

傅宝姬 Fu Baoji内容摘要:本文选择福建闽清古民居宏琳厝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装饰的审美 特征。
指出在宏琳厝的装饰中具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工艺技术的朴实和繁复 美,装饰材质的朴素美和沉静美,以及装饰色彩的传承美和庄重美。
关键词:宏琳厝、装饰、审美特征福建闽清古民居装饰,因明清两朝的 繁盛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 那个时代非同寻常的重要物证之一。
在装 饰的创造中,倾注了闽清民众由来已久的 审美观念和审美思想,并应用于民居建筑 实用性的创造之上,二者完美地交织融合 在一起。
饰艺术中已独具一格,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作用,给闽 清民居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大大 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
以宏琳厝代表闽清古民居工艺美风格 主要表现在:古民居装饰纹样雕刻风格古 拙和精巧并存,造型浑圆而结实,质感清 丽而淳实。
其雕刻纹样手法,尤其木雕, 其风格近似汉代画像砖,刀法简练挺拔, 以追求精细完美为时尚,浅浮雕、深浮雕、 圆雕,又增加了凹雕、浅刻、多层雕,还 出现了透雕。
最为常见的当属多层雕,有 的甚至有七八层之多。
画面边框的处理常 常打破单一的方框模式,以八宝奇珍或花卉叶蔓等各种装饰纹样组合,具有极佳的立体视觉美感。
木雕纹样大多不施髹漆, 以显示木质的天然纹理之美,它与粉墙黛 瓦的周围古民居建筑,共同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感觉。
有些木 雕即使用髹漆,色彩也十分单纯,一般只 用红、黑及金色,这样的色彩处理,更显一、宏琳厝装饰工艺的朴实和繁复美并存在闽清,众多的彩绘和雕刻能手活跃 于明清艺林,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 了宏琳厝这样的不朽民居,宏琳厝是目前 全国发现最大的单体的古民居。
闽清各地 的民居住宅,祠堂、庙宇、牌坊、亭、塔、 桥、墓等建筑上的许多构件和局部,都不 同地饰以精美的木、石、砖雕和绘制装饰。
常见的如牌坊、石狮、石马、石鼓、报鼓石、 须弥座、鸱吻、角兽、脊饰、座门、门罩、漏窗、梁枋、斗拱、轩昂、雀替、柱、门窗、 隔扇、檐栏、挂落、栏杆等;其他诸如神龛佛像,家具杂件,民俗用品以及工艺摆设等等,也无一不靠石、木、砖三雕装饰纹样增其光辉。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去了闽清的宏琳厝古民居一趟,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过去,而且还是一场超级有趣的穿越之旅呢。
刚到宏琳厝的大门前,我就被它那种古朴的气势给震住了。
那大门就像一个威严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好像在给每一个来访的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里面,哇塞,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一间间屋子挨得密密麻麻的,却又井井有条。
我在那些小巷子里穿梭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个探险家,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藏着惊喜。
古民居里的建筑细节真是绝了。
那些木雕、石雕、砖雕,精致得不得了。
我看到一个木雕的花窗,上面的花朵雕得就像真的要从窗子里伸出来一样,栩栩如生的,我都忍不住伸手想去摸一摸,当然啦,只是轻轻碰一下,可不敢太用力,毕竟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
再说说这里的布局,感觉以前住这儿的人可太有智慧了。
不管是采光还是通风,都考虑得很周全。
走在里面,虽然房子很古老,但并不觉得压抑,阳光从那些小小的天井里洒下来,有一种很宁静祥和的氛围。
我还想象着以前的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小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玩耍,大人们坐在门口做着手工活儿,唠着家常,那画面可真温馨。
而且宏琳厝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把好多过去的文化习俗都保存了下来。
我看到一些房间里展示的老物件,那些古老的农具、生活用品,都让我对以前人们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感觉就像是和过去的人们来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他们用这些物件告诉我,以前的日子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不过呢,这古民居也有一点点小“傲娇”。
因为它太古老了,有些地方看起来有点脆弱,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需要精心呵护一样。
但是这也让我更加觉得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可以继续把这些故事传承下去。
总的来说,这次宏琳厝之旅就像是打开了一本活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
它让我看到了过去的生活模样,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啦。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前几天去了闽清的宏琳厝古民居,那可真是一场超有趣的体验啊。
刚到宏琳厝,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那大宅子,规模大得吓人,就像一个小城堡一样。
从外面看,它的建筑风格特别古朴,墙壁上的砖头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
那大门啊,又厚又重,感觉就像守护着一个神秘的宝藏世界。
一走进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一间间屋子,一条条走廊,看得我眼花缭乱。
而且啊,这些屋子的布局可讲究了,每一间都有它的用处,客厅、卧室、厨房,划分得明明白白。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这儿瞅瞅,那儿看看,心里想这以前的人可真会过日子。
在宏琳厝里,我看到了好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
那些雕刻啊,细致得不得了。
有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就像要从木头或者石头里蹦出来一样。
我就在想,以前的工匠师傅们得多有耐心啊,换做是我,估计没刻两下就没耐心了。
而且这些雕刻还不只是为了好看,它们还都有寓意呢,什么吉祥如意啊之类的,满满的都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有啊,那古民居里的庭院,感觉特别宁静。
阳光洒在院子里,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我能想象以前的人在这儿喝茶聊天,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的场景。
这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里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家都关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哪有这种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啊。
不过呢,宏琳厝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有点小可惜的地方。
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有些地方看起来有点破旧了。
但是这也正是它的历史痕迹嘛,就像一个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每一道都有故事。
总的来说,宏琳厝古民居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它让我看到了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
这一趟下来,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趣的历史课。
以后有机会啊,还想再去感受一下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朋友们!我去了闽清的宏琳厝古民居,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让人惊叹的体验啊!一到那儿,宏琳厝就像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巨人,稳稳地站在那儿。
它的规模大得让我咂舌,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
那一排排的屋子,一间连着一间,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会在里面迷路,转着转着就穿越回古代去了。
走进宏琳厝,就像打开了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
那些古老的建筑材料,摸起来粗糙又带着岁月的温度。
墙上的雕刻可真是一绝,我在那儿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眼睛都看直了。
花鸟鱼虫、人物故事,都被工匠们刻得栩栩如生。
我就想啊,以前的工匠那可真是有耐心又有才华,哪像现在的我们,有时候连个拼图都拼不好。
看着那些雕刻,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小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大人们坐在屋子里谈天说地。
再说说宏琳厝的布局,那可真是讲究。
什么前庭后院的,感觉每一块地方都有它的用处。
我在院子里走的时候,就想象着以前下雨天,雨水从屋檐上落下来,滴滴答答地打在院子里的石板上,那肯定是一种很宁静又很美好的声音。
而且这里的采光也很有意思,虽然屋子很多,但阳光还是能照进来,给这个古老的地方增添了不少生机。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遗憾。
有些地方因为岁月的侵蚀,看起来有点破旧了。
但是这也正好说明了它经历了很多风雨啊。
就像一个老人,脸上的皱纹虽然多了,但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
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保护这个地方,让更多的人能来感受它的魅力。
总之呢,闽清宏琳厝古民居就像是一颗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明珠。
我从那里出来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它的样子,感觉就像做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美梦。
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好地方,来这里感受一下古代建筑的魅力,说不定还能找到一点自己内心深处的宁静呢。
闽清县的主要旅游景点及介绍

闽清县的主要旅游景点及介绍有全国单幢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世界稀有中华之最”的黄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八闽岳祖”白岩山及黄楮林、大明谷温泉等人文、自然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温泉-古民居”黄金旅游项目。
自然景观:八闽岳祖白岩山、八闽第一丛林白云山、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大明谷温泉村、际上凤凰山等。
人文景观:华东最大的水电站——水口电站、全国最大古民居宏琳厝、四乐轩。
八闽岳祖白岩山:白岩石位于闽清县东南部三溪乡境内,距闽清城43公里,为县境东南的天然屏障。
白垩纪的火山活动使白岩山从四周低山突兀而起,形成海拔1237米的白岩山。
白岩山的得名源自山顶色白如玉的石峰。
这是一套发育最为完整、典型的火山岩系,地质上此类地貌即以白岩山主峰石帽峰命名,称为“石帽山群”。
白岩山景区以悬崖陡壁、层状方山和岩洞著称,有108处类人类物、惟妙惟肖的天然岩景。
龙洞、珍珠帘、悬鱼洞、观音岩、南蛇出洞、观音岩、仙人迹等奇特的景观都溶注着无数优美动人的传说;千年古刹白岩寺及白玉泉、一家仙、林小妹祠、达摩禅殿等古迹名胜无不记录着八闽文明的精华。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对白岩山情有独钟,在其为避学禁舍官归田的十五年间,曾多次登临并留下“八闽岳祖”的题刻。
历史诸多文人墨客在尽览白岩胜景之后,热情讴歌并勒石铭颂。
位于主峰之巅的“威镇南疆”题刻,更显示白岩山作为八闽岳祖的宏大气魄。
白岩山为闽东地区海拔最高的胜地之一,与四周形成6-7℃的温差,夏季为避署胜地,冬季可一睹南疆的北国冰雪奇观。
白岩山多杜鹃花,红黄白紫多色错杂,灿漫多彩,故又有杜鹃山美称。
白岩山的日出和云海波澜壮阔、绚丽多彩,雾中岩景更是迷离扑朔、腾挪生动。
更为神奇的是白岩山的云瀑,若梦若幻的云雾流成的瀑布,让人想到她的上游肯定连接着天河。
放睛时分,站立山顶,前的东海、闽江、省城福州,后有戴云、鹫峰莽莽群山,游目骋怀,大可荡涤胸襟。
八闽第一丛林白云山:位于闽清县中部,戴云山脉前段,地跨白樟、雄江、梅溪三镇,距闽清城关20公里。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

闽清宏琳厝古民居观后感去了闽清的宏琳厝古民居后,我就像穿越到了过去,那感觉,可太奇妙了!一到那儿,我就被那庞大的建筑规模给惊到了。
宏琳厝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四合院,但比一般四合院要厉害太多了。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儿,像一个慈祥的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那房子一间连着一间,回廊绕来绕去,我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在走迷宫一样。
一会儿从这个小院走到那个小院,一会儿又穿过长长的走廊,要不是跟着指示牌走,我估计得在里面转晕咯。
建筑的风格也是相当有韵味。
那些木雕啊,精美得不像话。
每一刀都像是雕刻师傅在木头上施展魔法,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全都栩栩如生。
我凑近看的时候,就感觉那些小木雕里的人物好像下一秒就要跳出来跟我打招呼似的。
还有那些窗户,花样可多了,镂空的设计既通风又好看,透着一股古雅的气息。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的时候,地上就会出现斑驳的光影,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走进一间间屋子,我仿佛能看到以前的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玩意儿,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仪式感。
大人们坐在堂屋里谈天说地,小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
我想,那时候的家庭聚会一定很热闹,不像现在,大家都抱着手机各玩各的。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也有一点小遗憾。
有一些地方因为岁月的侵蚀,看起来有点破旧了。
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它经历的风风雨雨啊。
就像人老了会有皱纹一样,宏琳厝的这些痕迹也是它历史的见证。
我觉得宏琳厝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它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
它把闽清的历史、文化、民俗都融合在了这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之中。
从这里,我们能了解到以前的建筑工艺有多高超,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而且,它也提醒着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就消失了。
这次的宏琳厝之旅,就像是一场与历史的约会。
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感慨离开了那里,心里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民居---宏琳厝摘要:“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虽然坐落在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的宏琳厝不能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山西的乔家大院,丽江古城等中国国内著名的建筑和国外其他建筑相媲美,但其在闽清县,甚至在福州地区还是小有名气的,其建筑风格和特色也是别有韵味,值得建筑学家们研究和各地游客观光旅游的。
关键字:宏琳厝,古民居,建筑。
在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一大片老式的房屋,内部陈设豪华,规模宏大,有人把它比作《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这便是宏琳厝。
宏琳厝由始祖黄作宾于清乾隆乙卯六十年(公元1795)始建,到1823年方全部落成,前后历时28年。
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有住房666间,建筑为土木结构,对称翼券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是一座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这座房子的始祖黄作宾,是著名的中医和药材商人,而自己却体弱多病,他就用长子宏琳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房子。
宏林厝居住着黄姓家族,迄今已历11代了,族居上百户人家,形成一个自然村落。
我就是一个闽清人,我很庆幸我生长在坂东这块好地方,虽然坂东的经济不是很发达,但跟闽清县的各个乡镇来比坂东还是很有名气的,虽说与全国的有名城镇相比未能与其媲美,但我身为一个闽清人我还是很以自己的家乡为豪的。
坂东镇在以前是一个重要的商镇,在现代它仍为福州市的一个重要商镇,就拿每年一次的“闽清县坂东镇十八坂”来说,其吸引了来自闽清县各个乡镇的人前来赶集,甚至是其他县各个乡镇的人前来赶集,这已经成为了坂东这个地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时的镇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街上人山人海,车辆禁止通行,好不热闹,加上近年来“闽清县坂东镇十八坂”的持续时间从以前的三天延长到现在将近半个月,现在这时期的各类商品买卖已经拓展到了宏琳厝周围,这使的宏琳厝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
我在高中时就读于县里的闽清县第二中学,其与宏琳厝相隔很近,所以周末时经常和同学们到宏琳厝前的广场去玩,我曾两次买票进入到宏琳厝里面参观过,中央电视台曾在宏琳厝里取过景,这也就足以说明宏琳厝其本身有特别之处,其内部结构精细复杂,布局合理,有其特有的建筑风格,与其它的建筑相比有其特别之处。
宏琳厝正门外边的围墙上写着: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
宏琳厝由药材商人黄作宾于清乾隆年间始建,至其子宏琳时建成,前后历时28年,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厝内廊回路转、整体结构精巧。
至今厝内子孙繁衍七代,最旺时住有一百多户、一千余人。
纵观这座方形木结构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严密的防御系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宏琳厝外围为方形结构。
由虎头门直入三进,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
过雨亭中轴对称,建下马间两间,下马间再向外延伸为横街,内厝均为木结构,8堵夹火墙都以9根立柱,用横枋贯穿而成。
整个宏琳厝布局严谨:中间正厅,两旁各建正、二、三官房和火墙弄。
左右书院各3间,中为书院厅,两旁为书房。
正厅与后厅以屏风相隔。
二、三进后厅隔后天进为厨房,正中为厨房厅,左右各建厨房4间。
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家人进出十分方便。
站在过雨亭下,行走在大块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长长横街上,恍若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马褂长袍的年代。
宏琳厝内部生活与防御设施相当齐全。
外墙东南角与西北角各建一间兔耳(望哨),用来观察四周动态。
墙脚以及厝内两条横街上设有许多镂空小花格,这些看似装饰的花格。
日常用来通风、排水,遇匪盗时,又可作攻击眼,出其不意攻击敌人。
厝内每个房间的门少则3个、多则6个,进出自如,外人初入厝内,如走迷宫,不知东西南北。
厝内古董众多,有夜明珠一颗,有可珍藏各种金银细软的木枕,有特殊的储钱柜,有至今不知材质的朝珠,有百年前的蝇头小楷,有各式各样的描金雕花楠木大床、梳妆台、箱柜盒等家具,有传统的美人靠、满族式的坐椅,有刀枪及各种进口大炮,有当年德国进口的无影灯,有长柄勺子状的最早的熨斗、锈迹斑斑的早期缝纫机,有女人的三寸金莲绣花鞋、一百多年前精致的真丝衣衫等。
宏琳厝内也有数不清的牌匾,大门口的“宏琳厝”匾,是福建省委书记在1993年宏琳厝奠基200周年时应邀书写的;二进大厅上方挂的1940年郭沫若先生的题字:“庄敬国强”;在第三进的大厅上方,悬挂着清咸丰皇帝为宏琳厝写的匾:“紫薇銮驾”。
宏琳厝以纵向中轴布置直入三进的正屋:第一进由家中的小字辈居住;第二进由家中的中字辈居住;第三进由家中的老字辈居住。
这种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华民族“长幼有序”的伦理规范。
以正屋为中轴对称旁开的建筑物称“横厝”,是女仆人生活的场所。
横厝再向外扩展的建筑称“外横厝”,是男家丁居住的场所,体现了“主从有别”。
街、廊、弄、墙贯穿其间,既前后呼应,又左右逢源。
一次性设计、施工,一气呵成,建筑专家们认为宏琳厝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优秀范例。
宏琳厝虎头门前的街称虎头门横街,一边是庭院门墙,一边是榴齿石砌就的矮墙。
门墙矮墙之间用平栏相连,支撑平栏的是石制九根竹节。
九,数之最大;竹节,竹解心虚的寓意。
矮墙外竖两根华表。
华表,诽谤之木的孑遗。
平栏和华表两个建筑小品的组合谱就了一曲凝动的乐章,体现出闽清宏琳厝雍容华贵的气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
宏琳厝的弄显得细腻得多。
从大厅连接后厅的弄,称进冥弄。
原先不经常走动,从一进大厅到二进,要从火墙弄迂回。
因为习俗的原因,人们居多从迎面右边进冥弄出入,左边进冥弄仅供棺材抬出来时用,因此很少有人走动。
正屋三官房外、风火山墙内的弄,习惯叫火墙弄。
火墙弄原先是家族祭祀进出的通道,也是家内万一发生火险,家丁扑灭火险的通道和家族老幼疏散的必经之路;倘若发生匪患,是家中武装进能攻、退能守,周旋迂回的场所。
火墙弄的一物多用,令人赞叹。
宏琳厝第一进与第二进、第二进与第三进过渡地段的建筑,叫过雨亭。
过雨亭的建筑功能是给居民生活起居带来方便,它潜在的建筑功能是作为消防设施。
由于古建筑材料多为可燃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家长便组织家丁将起火附近的风火山墙下面的门洞用土墩堵塞住,然后再推掉过雨亭建筑,这样断掉火源,又有宽宽的隔离带,可以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
宏琳厝是一座由7万多根木头建起的大房子,故其防火分区和消防给水设施非常合理。
在宏琳厝有36扇风火墙,将整个建筑分隔成20个独立的消防单元。
风火墙墙体厚0.70米,利于防风、防火、防匪盗。
墙下有门,门后备有土墩,一旦遇上火灾,用土墩将门洞堵住,可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
即使发生火灾的单元烧为灰烬,也不会殃及其他房间,起到丢车保帅的作用。
令人称奇的是,宏琳厝地下纵横的下水道和安排得当的窨井相联成整体。
宅旁的消防渠保持清水畅流,窨井多设在上下沟的交汇处。
整座房屋的47口窨井按统一的位置设计,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就近取水灭火。
由于下水道互相贯通,水就会根据人的意志,直达救火前沿。
窗的位置偏高,是为了保证室内生活的隐蔽性;窗屉的设计上下左右推拉,将窗扇活动空间缩小到最大程度,给生活起居带来许多方便。
大家族里人口众多,往返活动频繁,窗扇向室内外开户过大难免会造成人丁无为的碰撞伤害。
大家族与小家庭居住情况迥异,窗扇的开户情况也不能同日而语。
由于窗屉板活动的空间仅限于墙体内部,没有受到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损害,宏琳厝的窗二百余年来依然如故。
宏琳厝由虎头门直入三进,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
过雨亭中轴对称,建下马间两间,下马间再向外延伸为横街头。
内厝均为木结构,8 堵夹火墙都以9 根立柱枋贯串组成。
中间正厅,两旁各建正、二、三官房和火墙弄。
左右书院各3 间,中间为书院厅,两旁为书房。
正厅与后厅以屏风相隔。
第三进正厅设祭祖公妈神龛。
二、三进后厅隔后天井为厨房,正中为厨房厅,左右各建厨房4 间。
该建筑为土木结构,且十分讲究对称。
翼檐卷仰, 飞鸟革,雕梁画栋,工艺精湛。
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目前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宏琳厝的家训是:“勤俭崇文”。
始祖黄作宾于1 7 5 5 至1 8 1 5 年创建了“崇文学堂”,即如今的闽清县第二中学(文泉中学)的前身。
黄氏家塾扩充为全史沧桑,校舍虽然几变异,然而办教育的热情始终如一,历数黄氏家族,一个辈分就办一所学校,至今已办7 所学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闽清县政府已将宏琳厝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被称为全国最大单幢古民居的宏琳厝,历经200余年岁月风雨仍然屹立,自1998年6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始终以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众多中外游人惊喜的目光。
宏琳厝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学、建筑学、哲学、历史、书法、风水堪舆学等诸多内容。
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正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如今宏琳厝的门票比起几年前已经涨了好几倍,其以其自身的魅力正在不断吸引闽清各乡镇和福州地区的人前来观光旅游。
相信不久的将来其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熟知的,期待那天的到来!以下谨附上一些关于宏琳厝这一宏伟建筑的照片,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也对这座古民居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行,赶紧整理好包裹,朝福建福州闽清县出发吧,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个宏伟建筑群的魅力所在,还在等什么,朝目的地出发吧!宏琳厝全景咸丰皇帝题匾“紫薇銮驾”宏琳厝内会客厅具有浓郁巴闽风格的廊柱郭沫若的题字“庄敬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