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复习

合集下载

(整理)大地测量学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大地测量学考试复习资料

大地测量学考试复习资料㈠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绘图题、计算题㈡名词解释: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和描述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等行星体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地球信息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2.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主题解算。

3.大地主题正算: 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P1至P2的大地线长及其大地方位角,计算P2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线在P2点的反方位角。

4.大地主题反算:已知椭球面上两点的大地经纬度求解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度与正反方位角。

5.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元素(包括坐标,方位和距离)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研究这个问题的专门学科叫地图投影学。

6.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没有风浪、潮汐及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把这个海水面伸延到大陆下面,形成一个封闭曲面,在这个面上都保持与重力方向正交的特性,则这个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7.球面角超: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相应平面上的内角和与(n-2)×180°的差值(或答为球面三角形和180°也可)。

8.底点纬度:在y =0时,把x直接作为中央子午线弧长对应的大地纬度B,叫底点纬度。

9.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的高程差。

10.水准标尺零点差:一对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之差。

11.总椭球体:总椭球体的中心与地球的质心重合,其短轴与地球的地轴重合,起始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而且与地球体最佳密合的椭球体。

12.子午线收敛角:高斯投影面上任意点子午线的投影线的切线方向与该点坐标的正北方向的夹角。

13.水准标尺基辅差:精密水准标尺同一视线高度处的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之差。

14.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15.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大地测量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大地测量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地测量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1.垂线同总地球椭球(或参考椭球)法线构成的⾓度称为绝对(或相对)垂线偏差2.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3.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个真太阳⽇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上中天(上⼦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4.以格林尼治平⼦夜为零时起算的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5.原⼦时是⼀种以原⼦谐振信号周期为标准6.归算:就是把地⾯观测元素加⼊某些改正,使之成为椭球⾯上相应元素。

7.把以垂线为依据的地⾯观测的⽔平⽅向值归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向值⽽加的改正定义为垂线偏差改正7.⼤地线椭球上两点间的最短程曲线。

8.设椭球⾯上P点的⼤地经度L,在此⼦午⾯上以椭圆中⼼O为原点建⽴地⼼纬度坐标系; 以椭球长半径a为半径作辅助圆,延长P2P与辅助圆相交P1点,则OP1与x 轴夹⾓称为P点的归化纬度u。

9.仪器加常数改正因测距仪、反光镜的安置中⼼与测距中⼼不⼀致⽽产⽣的距离改正,称仪器加常数改正,包括测距仪加常数和反光镜加常数。

10.因测距仪的基准频率等因素产⽣的尺度参数成为乘常数。

11.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相差⼀个常数301.55cm,称为基辅差,⼜称尺常数12.控制⽹可靠性:控制⽹能够发现观测值中存在的粗差和抵抗残存粗差对平差的影响13.M是椭球⾯上⼀点,MN是过M的⼦午线,S为连接MP的⼤地线长,A为⼤地线在M点的⽅位⾓。

以M为极点;MN为极轴;P点极坐标为(S, A)⼀点定位,如果选择⼤地原点:则⼤地原点的坐标为:多点定位,采⽤⼴义弧度测量⽅程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相应的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缺限:①椭球参数有较⼤误差。

②参考椭球⾯与我国⼤地⽔准⾯存在着⾃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的倾斜,在东部地区⼤地⽔准⾯差距最⼤达+68m。

大地测量试题集

大地测量试题集

大地测量试题集《测量学》基础知识试题――测绘出版社一、单选试题(23 题)1.水准面是处处与()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

A.重力B.地球引力C.法线D.正常重力1.答案:【A】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5 页。

水准面是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

2.建筑工地上常采用假定高程求建筑物的高度所用的基准面是()。

A.大地水准面B.平均海水面C.旋转椭球面D.任意水准面2.答案:【D】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8 页。

3.普通测量工作中,在半径()km 的圆面积内进行长度测量,可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

A.5B.10C.15D.203.答案:【B】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11 页。

4.在下列地理要素中,属于地形图上地物要素的是()。

A.湖泊B.陡坎C.高山D.等高线4.答案:【A】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13 页。

凡地面各种固定性物体,以及江河、湖泊、森林、草地及各种人工建筑物,称之为地物。

地面起伏主要是自然形成的,如高山、深谷、陡坎、悬崖峭壁及雨裂冲沟等,称之为地貌。

5.地形图测绘时,比例尺大小的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A.成图时间B.测量费用C.现状详细D.工作需要5.答案:【D】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17 页。

6.地形图图廓下方所绘三北方向中的真子午线是该幅图()的真子午线。

A.最左侧位置B.中间位置C.最右侧位置D.任意位置6.答案:【B】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31 页。

7.由()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以方向线的角度,称为该方向线的方位角。

A.基本方向线B.坐标纵线C.真子午线D.磁北线7.答案:【A】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34 页。

凡方位角的计算以真子午线方向为基本方向者称为真方位角;以磁北线为基本方向,则称磁方位角。

8.水准仪在正常情况下,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轴处于()位置。

A.水平B.铅直C.倾斜D.任意8.答案:【B】解析:详见《测量学》测绘出版社第42 页。

w-11《大地测量学》测绘师培训及复习共159页

w-11《大地测量学》测绘师培训及复习共159页
3 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编写实施方案,选择满足设计 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检验,并依据设计 的作业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获 得合格的观测成果。
要点: 1)项目实施方案; 2)外业观测计划(时间安排、仪器安排、人员安
排); 3)掌握“点连接”、“边连接”、“同步环”、
5 物理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用物理方法(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 重力场。主要内容:包括位理论,地球重力场,重力测量及其 归算,推求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科目:测绘案例分析考试目的】
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 绘综合能力》科目在实务应用时体现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际执业 能力。
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解读
1 根据国家、区域和工程测量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满 足要求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边 角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等空间框架基准,并应 充分考虑到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要求。 要点:1)大地测量控制网的等级、分类、观测技术(GPS,全 站仪,水准仪),技术方案设计。重点是:卫星定位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经典大地测量的技术手段是使用光电仪器进行地面几何测量 (边角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地面重力测量。其主要任 务是建立国家或大范围的精密控制测量网。
2 大地测量的任务与作用
主要任务:建立国家或者大范围的精密控制测量网(一等、 二等、三等、四等大地控制网)
主要内容:包括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 重力测量、惯性测量、卫星大地测量以及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处理 等。
5)熟悉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19),编写技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考试资料】-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重点

【大学考试资料】-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重点

《大地测量学基础》1.大地测量学是通过在广大的地面上建立大地控制网,精确测定大地控制网点的坐标,研究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学科。

现代大地测量学包括空间、物理和几何大地测量学2.现代大地测量的三个分支是几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物理:用物理方法(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

空间:以人造地球卫星及格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3.大地测量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

是一门地球信息学科。

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

4.人类认识地球阶段地球圆球阶段,首次用子午圈弧长测量法来估算地球半径。

这是人类应用弧度测量概念对地球大小的第一次估算。

地球椭球阶段,在这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在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证实地球为椭球学说之后,开始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长度单位的建立2)最小二乘法的提出3)椭球大地测量学的形成4)弧度测量大规模展开5)推算了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

这个阶段为物理大地测量学奠定了基础理论。

大地水准面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发展:1)天文大地网的布设有了重大发展,2)因瓦基线尺出现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1)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理论的提出2)提出了新的椭球参数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以地磁波测距、人造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其长基线干涉测量等为代表的新的测量技术的出现,使大地测量定位、确定地球参数及重力场,构筑数字地球等基本测绘任务都以崭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

由于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的研究成功和使用,有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高精度重力网,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最小二乘法的配置法的提出和应用。

5.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传统方法:几何法和物理法。

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又产生了卫星法。

6.大地测量基本任务是技术任务:精确测定大地控制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它的运动速度场,建立精密的大地控制网,作为测图的控制,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科学任务: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提供地球的数学模型,为地球及其相关科学服务。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是2010年5月1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祥元。

图书简介:该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批准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武汉大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编写,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用教材,也可供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研究生等参考。

图书目录:序第二版前言前言第1章绪论1.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1.1.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1.1.2 大地测量学的地位和作用1.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1.2.1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1.2.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1.2.3 大地测量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1.3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及展望1.3.1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1.3.2 大地测量的展望第2章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2.1 地球的运转2.1.1 地球绕太阳公转2.1.2 地球的自转2.2 时间系统2.2.1 恒星时(ST)2.2.2 世界时(UT)2.2.3 历书时(ET)与力学时(DT)2.2.4 原子时(AT)2.2.5 协调世界时(UTC)2.2.6 卫星定位系统时间2.3 坐标系统2.3.1 基本概念2.3.2 惯性坐标系(ClS)与协议天球坐标系2.3.3 地固坐标系2.3.4 坐标系换算第3章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3.1 地球及其运动的基本概念3.1.1 地球概说3.1.2 地球运动概说3.1.3 地球基本参数:3.2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3.2.1 引力与离心力3.2.2 引力位和离心力位3.2.3 重力位3.2.4 地球的正常重力位和正常重力3.2.5 正常椭球和水准椭球,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3.3 高程系统3.3.1 一般说明3.3.2 正高系统3.3.3 正常高系统3.3.4 力高和地区力高高程系统3.3.5 国家高程基准3.4 关于测定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3.4.1 关于测定垂线偏差的基本概念3.4.2 关于测定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3.5 关于确定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3.5.1 天文大地测量方法3.5.2 重力测量方法3.5.3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第4章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4.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相互关系4.1.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4.1.2 地球椭球参数间的相互关系4.2 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4.2.1 各种坐标系的建立4.2.2 各坐标系间的关系4.2.3 站心地平坐标系4.3 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4.3.1 子午圈曲率半径4.3.2 卯酉圈曲率半径4.3.3 主曲率半径的计算4.3.4 任意法截弧的曲率半径4.3.5 平均曲率半径4.3.6 M,N,R的关系4.4 椭球面上的弧长计算4.4.1 子午线弧长计算公式4.4.2 由子午线弧长求大地纬度4.4.3 平行圈弧长公式4.4.4 子午线弧长和平行圈弧长变化的比较4.4.5 椭球面梯形图幅面积的计算4.5 大地线4.5.1 相对法截线4.5.2 大地线的定义和性质4.5.3 大地线的微分方程和克莱劳方程4.6 将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4.6.1 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4.6.2 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至椭球面4.7 大地测量主题解算概述4.7.1 大地主题解算的一般说明4.7.2 勒让德级数式4.7.3 高斯平均引数正算公式4.7.4 高斯平均引数反算公式4.7.5 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方法4.8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4.8.1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意义和投影方程4.8.2 地图投影的变形4.8.3 地图投影的分类4.8.4 高斯投影简要说明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9.1 高斯投影概述4.9.2 正形投影的一般条件4.9.3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4.9.4 高斯投影坐标计算的实用公式及算例4.9.5 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公式4.9.6 方向改化公式4.9.7 距离改化公式4.9.8 高斯投影的邻带坐标换算4.10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和高斯投影族的概念4.10.1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概念4.10.2 高斯投影族的概念4.11兰勃脱投影概述4.11.1 兰勃脱投影基本概念4.11.2 兰勃脱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4.11.3 兰勃脱投影长度比、投影带划分及应用第5章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5.1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1.1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5.1.2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5.1.3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5.1.4 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简介5.2 国家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2.1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2.2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方案及精度要求5.2.3 水准路线的设计、选点和埋石5.2.4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5.2.5 我国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概况5.3 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3.1 工程泓量控制网的分类5.3.2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3.3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5.3.4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5.4 大地测量仪器5.4.1 精密测角仪器——经纬仪5.4.2 电磁波测距仪5.4.3 全站仪5.4.4 GPS接收机5.4.5 TPS和GPS的集成——徕卡系统1200-超站仪(system1200-SmartStation5.4.6 精密水准测量的仪器——水准仪5.5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5.5.1 一般概念5.5.2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5.5.3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5.5.4 电磁波的波道弯曲5.6 精密角度测量方法5.6.1 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及影响5.6.2 精密测角的一般原则5.6.3 方向观测法5.6.4 分组方向观测法5.6.5 归心改正5.7 精密的电磁波测距方法5.7.1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5.7.2 N值解算的一般原理5.7.3 距离观测值的改正……第6章深空在地测量简介主要参考文献。

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题

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题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题第1章思考题1、什么是大地测量学?它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普通测量学和大地测量学有何区别和联系?常规大地测量学和现代大地测量学主要有哪些分支?现代大地测量学有何特征?3、了解大地测量的发展过程。

4、为什么说现代大地测量是以空间测量技术为代表的?第2章思考题1、简述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2、掌握岁差、章动、极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术语。

3、什么是国际协议原点?4、研究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的两个含义?作为时间基准的周期运动应满足哪三项要求?5、掌握恒星时、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的基本概念。

6、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有何特点?7、什么是总地球椭球体和参考椭球体?8、什么是高程异常和大地水准面差距?9、掌握天球上的主要的点、线、面的定义。

10、何谓大地测量参考系统和大地测量参考框架?11、掌握大地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的定义。

12、质心和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定义的?13、什么是椭球定位和定向?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定向满足的两个平行条件? 14、什么是参考椭球一点定位和多点定位?15、什么是大地原点及大地起算数据?16、熟悉1954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基本情况。

17、掌握二维直角坐标变换的四参数公式和三维直角坐标变换的七参数公式。

第3章思考题1、了解描述地球基本形状的基本数据。

2、地球大气如何分层?每层的基本特性?3、什么是地球引力、离心力、重力?重力的单位是什么?4、什么是位函数?引力位和离心力位的具体表达式如何?5、什么是重力位和重力等位面?重力等位面的性质有哪些?6、什么是正常重力位?为什么要引入正常重力位?的正常重力公式?并搞清各项的意义,高出椭球面H米的正常重7、顾及α和2力如何计算?8、地球大地基准常数的意义?9、什么是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对几何水准测量影响如何?10、掌握正高、正常高、力高的定义、基准面及计算公式。

(完整word版)《大地测量学》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汇编

(完整word版)《大地测量学》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汇编

大地测量学第一章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大地测量学与普通测量学有哪些主要区别?大地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研究地球表面和外部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学科。

区别在于:(1)测量的精度等级更高,工作更加严密。

(2)测量的范围更加广阔,常常是上百平方公里乃至整个地球。

(3)侧重研究的对象不同。

普通测量学侧重于研究如何测绘地形图以及进行工程施工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侧重于研究如何建立大地坐标系、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大地控制网并精确测定控制网点坐标的理论和方法。

2.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简述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一·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1.在地球表面的陆地上建立高精度的大地测量控制网,并监测其数据随时间的变化;2.确定地球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测定和描述地球动力学现象;3.根据地球表面和外部空间的观测资料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

二·主要研究内容:1.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

2.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

3.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4.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5.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6.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三·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1)为地形测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控制;(2)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作用;(3)大地测量学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4)大地测量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5)大地测量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测量学发展简史
1.地球圆球阶段
2.地球椭球阶段
3.大地水准面阶段
4.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
大地测量的展望
1.GNSS,SLR,VLBI是主导本学科发展的主要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2.空间大地网是实现本学科科学技术任务的主要技术方案
3.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是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发展目标
4.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建设工程已经启动
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
ITRS: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包含VLBI、SLR、GPS、DORI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世界协调时
以原子时秒长为计量单位、在时刻上与平太阳时只差小于0.9秒的时间系统。
天球
以地球质心为中心,以无穷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
天轴与天极
地球自转轴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为天极。
目前采用水准椭球。
正常位水准面与重力位水准面可平行/相交/相切吗?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可以,重力位是不规则曲面。正常水准面之间可平行,重力位水准面之间都不可以(否则重力位与位置无关,与定义矛盾)。
重力位水准面:当g与l垂直时dW=0,W为常数,当给出不同常数值得到的一簇曲面;
正常位水准面:由正常位水准面公式给出不同常数值得到的一簇曲面。
极移
地轴相对于地球本体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
国际协议原点CIO
国际上五个ILS站以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
时间的计量包括哪两大元素
1.时间原点。
2.度量单位。
计量时间的方法满足的条件(3点)
1.运动是连续的;
2.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运动是可观测的。
春分点
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
2015级地信班方游游
第一章
大地测量学定义
在一定时间空间的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以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大地测量学作用
1.在国民经济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作用。
2.在防灾减灾救灾以及环境监测、评价和保护中发挥着独具风貌的特殊作用
3.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证
4.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1.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作用: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和垂直折光。
2.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往测,奇数后前前后,偶数前后后前;返测,奇数前后后前,偶数后前前后)作用:消除或削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
某点纬度越高,其法线与短轴的交点越低。(B在上方,BbA在AaB上方)
第五章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有?目前主要采用?
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天文测量法、GNSS测量、VLBI、INS等。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法。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2.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
恒星日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真太阳时
真太阳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不均匀)。
平太阳日
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间隔。
世界时
以格林尼治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
原子时
在零磁场下,铯-11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签约辐射919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
什么是参考椭球?
具有确定参数、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IERS的主要任务
1.维持ICRS和ICRF;
2.维持ITRS和ITRF;
3.为当前应用和长期研究提供及时准确的ERP;
第三章
重力是如何定义的,与物理学的重力有何区别?
重力:地球引力及由于质点绕地球自转周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两者的合力称地球重力。区别在于物理学中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的单位
5.是测绘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特点
1.测量范围大
2.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表面深入到地球内部构造及动力过程
3.观测精度高
4.测量周期短
大地测量学基本内容
1.确定地球形状以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球形变,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
2.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
高程基准面是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水准原点是为了长期、牢固地表示出高程基准面的位置,作为高程传递的起算点而建立的而稳固的水准起算点。
根据1952~1979年19年验潮资料推求平均海平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第四章
什么是卯酉圈?
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其中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其他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什么时候水准测量需要加测重力?为什么要加测重力?
高程大于4000m或水准点间隔平均高差为150m-250m的地区,一、二等水准路线上的每个水准点应加测重力。高差大于250m的测段,在地面倾斜变化处应加测重力;
高程在1500m-4000m或水准点平均高差为50-150m的地区,一等水准路线上重力点间平均距离应小于11km;二等水准路线上应小于23km;
第二章
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1.行星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行星运动中,与太阳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绕轨道运动周期的平方与轨道长半轴立方之比为常数。
岁差
由于日月等天体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长周期运动。
章动
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周期圆周运动,振幅为9.21″。
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边境等有较大重力异常的地区,一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
在由青岛水准原点至国家大地原点的一等水准路线上,应逐点测定重力;
水准点上重力测量,按加密重力点要求施测。
因为精密水准测量成果需进行重力异常改正,正常位水准面与重力等压面不一致会引起高程差。
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有何作用?
子午线、平行圈、赤道、卯酉圈中哪些属于法截线弧?为什么?
平行圈仅当它为赤道时属于法截弧,其它都是法截弧。
因为它们可以看做经过其上的点的法截面与椭球体的交线。
卯酉圈半径N与B有关,随B的增大而增大。
B=0°时,卯酉圈变为赤道,N=赤道半径a;
0<B<90时,N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B=90°时,卯酉圈变为子午圈,N=极点的曲率半径c。;
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什么是垂线偏差
地面一点上重力向量g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n之间的夹角。
垂线偏差与大地坐标、天文坐标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B=φ-ξ(垂线偏差在子午圈上的分量)
L=λ-ηsecΦ(η为垂线偏差在卯酉圈上的分量)
什么是高程基准面?水准原点?水准点起算高程如何确定?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
通过地球质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
包含天轴并通过地球上任一点的平面;它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时圈
通过天球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
黄道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黄极
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
子午线收敛角
高斯投影面上任意点子午线的投影线的切线方向与该点坐标的正北方向的夹角。
什么是总地球椭球?
除了满足地心定位和双平行条件外,在确定椭球参数时能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
什么是惯性坐标系?
在空间固定不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
P岁差旋转矩阵
M极移旋转矩阵
N章动旋转矩阵
E地球自转
协议天球坐标系、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瞬时真天球坐标系的定义
协议天球坐标系岁差和章动改正后的指向作为Z轴,以对应的春分点作为X轴的指向点,XoZ的垂直方向作为Y轴尖利的直角坐标系;
协议地球坐标系:采用协议地极方向、国际通用的地固坐标系;、
瞬时地球坐标系:采用瞬时地极方向的地球坐标系;
关系:两者的差异是由于极移引起的。[xyz]cts=M[xyz]t,其中[xyz]cts为采用协议地极方向的协议地球坐标,M为极移旋转矩阵。
如何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的转换?
借助瞬时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天球坐标系的指向相同来实现。
3.每一测段的往返测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返测时,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重新整置仪器。作用:削弱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什么是椭球定位与定向?
椭球定位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分为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
椭球定向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
椭球定向一般要满足哪些条件?(双平行条件)
1.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
2.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
恒星时
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真恒星时等于真春分点的地方时角,平恒星时等于平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与协议有岁差差异):以此瞬时北天极和平春分点方向为Z轴和X轴方向……
瞬时真天球坐标系(与协议有章动、岁差差异;与平天球有章动差异):以瞬时北天极和真春分点为参考建立的天球坐标系。
什么是地心地固坐标系?
原点与地球质心重合,固定在地球上与地球一起旋转的坐标系。
如何定义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两者关系如何?
3.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密度。
4.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从高到低,逐级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