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丝印油墨

PCB丝印油墨
PCB丝印油墨

PCB丝印油墨

原则上不可能脱离以上几大组分的组合。玻璃涂料品质优异,PCB 油墨品质是否优异。配方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环保性的综合体现。其体现在

即流体流动的剪切应力除以流层方向的速度梯度,粘度是动力粘度(dynamicviscos简称。一般用viscos表示。国际单位为帕/秒(PaS或毫帕/秒(mPaSPCB生产中是指油墨受到外力推动发生的流动性。

粘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PaS=10P=1000mPaS=1000CP=10dpa.s

仍坚持其变形前的性质。油墨的可塑性有利于提高印刷精度可塑性指油墨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后。

而受到震动时粘度发生变化的一种性质,触变性(thixotrop油墨在静置时呈胶状。又称摇变性、抗流挂性;

向四周展开的水平。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流动性(流平性)油墨在外力作用下。流动度与油墨的塑性和触变性有关。塑性和触变性大

的流动性就大;流动性大的则印迹容易扩大。流动性小的易出现结网,发生结墨现象,亦称网纹;

被剪切断裂的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要求油墨变形速度快,粘弹性指油墨在刮板刮印后。油墨回弹迅速才干有利于印刷;

而希望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之后,干燥性要求油墨在网版上的干燥愈慢愈好。则要求越快越好;

PCB油墨一般小于10μm细度的大小应小于网孔开度的三分之一细度颜料及固体料颗粒的大小。;

丝状的油墨拉伸不断裂的水平称为拉丝性。墨丝长,拉丝性用墨铲挑起油墨时。油墨面及印刷面出现很多细丝,使承印物及印版沾脏,甚至无法印刷;

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

根据用途和要求的不同,对于PCB油墨。对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也提出各种要求。一般来说,线路油墨、导电油墨和字符油墨,都要求有高的遮盖力。而阻焊剂则比较灵活。

油墨的耐化学品性

相应要求对酸、碱、盐和溶剂等要求都有严格的规范PCB油墨根据使用目的不同。;

油墨的耐物理特性

以及达到各种严格的电气性能要求PCB油墨必需符合耐外力划伤、耐热冲击、抗机械剥离。;

油墨的使用平安和环保性

PCB玻璃颜料要求具备低毒、无臭、平安和环保型。

而其中在网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我归纳了十二个PCB油墨的基本性能。与操作者密切相关的粘度问题。粘度的高低,对丝印的顺当与否,关系极大。所以在PCB油墨技术文件和QC演讲中,粘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指明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类型的粘度测试仪器等。

如果油墨粘度偏高,实际印刷过程中。会造成漏印困难,图形边缘锯齿严重,为了改善印刷效果,就会加入稀释剂,使粘度达到要求。

但不难发现,很多场合下,为了想获得理想的分辨率(解像力)不论你采用什么粘度,都始终无法实现。为什么呢?经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油墨粘度是个重要的因数,但并非唯一的还有另一个相当的重要因数—触变性。也在影响着印刷精度。

丝印网版制作步骤

PCB丝印网版制作步骤 一、绷网 绷网步骤:网框清理--水平检校--涂底层胶--拉网--测张力--涂粘胶--下网、封边--储存 作业说明: 1.因网框重复使用,网框四周有残存之粘胶、网纱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网纱与网框之 粘合力。 2.将网框放置于平台(需水平)检查网框是否变形,如有变形则需进行整平处理。 3.将清理好,未变形网框与网纱接着面溥而均匀的涂一层不加硬化剂的胶水以便增强拉网后网纱与 网框粘合力。 4.待第一次涂胶约10分钟后,将网框放置于拉网台,并调整好相对之位置及高度 5.选择网目,松开四周夹嘴,将网纱平铺在框上,然后将网纱均匀夹进夹里,不能有起皱,注意四 角要有较松余网纱,夹嘴一定需锁紧,夹子与夹子之间不能有间隙(自动升架、手动拉网为例)。 6.绷网:第一次张力26,静置5分钟张力为24;第二次张力28,静置5分钟张力26;第三次张力 32,静置5分钟张力为30;第四次校正5点张力32,静置20分钟后上胶张力30;15分钟胶固化下网张力28,静置72小时后方可制作网版(以一米×一米全自动生产线使用网版为例)。纵向横向同步拉开,一直拉到所需张力时则刷胶,常用网网纱张力为(100T、110T、120T均为30±2牛顿)(77T、51T均为35±2牛顿)(24T为50±2牛顿) 7.将已调好的胶水用小毛刷均匀地刷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不可将胶水掉进网版中间部位,待 胶8分钟干燥后,可用刮刀胶在涂胶面将未完全贴合之地方压紧贴合约10分钟左右胶水彻底干燥后(应采用开放式吹风加强干燥)才可下网。 8.使用裁纸刀去除网版四周多余网纱,并在网版边框注明,日期,网目及下网时张力(以便观察张 力变化)为了防止洗网水(防白水)的渗入,在网框的内角用红胶水密封,然后用防水胶带封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同样防止药水的渗入。 二、晒网 1.洗网:用磨网膏去油脂(新网),鬼影膏去图形(旧网),除浆粉去网浆、蓝油,用防白水洗杂物, 用清洁剂冲洗网,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2.烘干:--烤箱设定温度应小于48摄氏度。 3.使用贴水菲林方法:洗干净的网再用纯净水清洗一次。按工程菲林拼片图形加大20%左右选取水 菲林,用三角尺压住水菲林一端在网上,随即用三角尺慢慢往上刮平,再用胶刮刀轻压刮平,毛巾擦多余水份烘干。 4.使用感光胶(网浆):烘干网版再上感光胶,使用刮盒,将刮到网上,其中丝印绿油需上浆三次, (约每隔10分钟以上一次)丝印其他的抗腐蚀油墨则二次,丝印可剥离胶(兰胶〕先上50微米水菲林撕去胶片,再上2次网浆,每次刮三次,上浆完成后烘干。 5.网纱的选用情况一般线路包含字符油墨的丝印、及抗腐蚀油墨(绿油、底油、面油)用120T、100T、 110T网纱,碳浆(碳油)51T,丝印可剥离油墨(蓝胶〕24T丝印感光线路及热固化油墨用77T。

移印,丝印油墨知识

丝网印刷与胶印 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 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 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 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编辑本段塑料丝印油墨分类与应用 (1)按承印物分类按承印物化学名称可分为:聚乙烯、聚丙烯(非极性)油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极性)油墨。按承印物的形态可分为软质塑料油墨和硬质塑料油墨。(2)按干燥方式分类有挥发干燥型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氧化干燥型油墨。①挥发性干燥油墨:是丝网印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油墨。墨膜的成分主要是高分子物质,印刷后溶剂挥发,其高分子物质就形成墨膜。这种挥发干燥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干燥墨膜可使用溶剂再溶解。油墨转移到承印物后,会有溶剂的油墨墨膜,首先发生溶剂的挥发。油墨中的溶剂因蒸汽压的作用扩散在大气中,在墨膜表面形成液膜,然后通过液膜挥发。在这种干燥过程中,一般内部干燥较慢,有时需吹风加速干燥的进行。挥发型油墨,易使用,干燥一般较快,因此被广泛应用。②紫外光固化型油墨(UV油墨):紫外线油墨能产生光化学反应,在很短的几秒钟之内,即可完全固化,在塑料印刷中用的越来越多。油墨的主要成分是光聚合树脂、引发剂、色料及助剂,原则上不会用有机溶剂。③氧化干燥型油墨:油墨中含有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在空气中氧化,通过热、光或反应性物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高分子膜。这种油墨在印刷到承印物表面后,一般需要加热促进硬化。2.塑料丝网印刷油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油墨在印版上不应干燥结膜,而当印刷到承印物表面的要求能迅速固着干燥,并且有很好的附着牢度。②油墨应具有松、短、薄、滑的特性,以保证油墨在印版上容易涂布均匀。在受力小的条件下易于过网。要求印品图文清晰,没有粘脏现象。 ③油墨在印版上涂布时,油墨的粘度、粘性、稠度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印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印刷的顺利进行。④印刷结束后,印版上的油墨要便于清洗干净,以保证印版能重复使用。⑤要保证印品有一定的色浓度。对于彩色图案,要保证其有正常的色调。3.塑料丝网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1)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颜料在油墨中除了显色作用外,还使油墨具有遮盖力。另外对于油墨的耐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的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稠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 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油墨中颜料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不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很好的触变剂,需要更高的触变性时,则使用比表面积更大的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是四氯化硅在氢-----氧焰中水解而成的:SiCl4+2H2+O2 SiO2+HCl 3. 屈服值。

PCB丝印网板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PCB丝印网板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一.绷网 绷网步骤:网框清理--水平检校--涂底层胶--拉网--测张力--涂粘胶--下网、封边--储存 作业说明: 1.因网框重复使用,网框四周有残存之粘胶、网纱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网纱与网框之粘合力。 2.将网框放置于平台(需水平)检查网框是否变形,如有变形则需进行整平处理。 3.将清理好,未变形网框与网纱接着面溥而均匀的涂一层不加硬化剂的胶水以便增强拉网后网纱与网框粘合力。 4.待第一次涂胶约10分钟后,将网框放置于拉网台,并调整好相对之位置及高度 5.选择网目,松开四周夹嘴,将网纱平铺在框上,然后将网纱均匀夹进夹嘴里,不能有起皱,注意四角要有较松余网纱,夹嘴一定需锁紧,夹子与夹子之间不能有间隙(自动升架、手动拉网为例)。 6.绷网:第一次张力26,静置5分钟张力为24;第二次张力28,静置5分钟张力26;第三次张力32,静置5分钟张力为30;第四次校正5点张力32,静置20分钟后上胶张力30;15分钟胶固化下网张力28,静置72小时后方可制作网版(以一米×一米全自动生产线使用网版为例)。纵向横向同步拉开,一直拉到所需张力时则刷胶,常用网网纱张力为(100T、110T、120T均为30±2牛顿)(77T、51T均为35±2牛顿)(24T为50±2牛顿) 7.将已调好的胶水用小毛刷均匀地刷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不可将胶水掉进网版中间部位,待胶8分钟干燥后,可用刮刀胶在涂胶面将未完全贴合之地方压紧贴合约10分钟左右胶水彻底干燥后(应采用开放式吹风加强干燥)才可下网。 8.使用裁纸刀去除网版四周多余网纱,并在网版边框注明,日期,网目及下网时张力(以便观察张力变化)为了防止洗网水(防白水)的渗入,在网框的内角用红胶水密封,然后用防水胶带封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同样防止药水的渗入。 二.晒网 1.洗网:用磨网膏去油脂(新网),鬼影膏去图形(旧网),除浆粉去网浆、蓝油,用防白水洗杂物,用清洁剂冲洗网,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2.烘干:--烤箱设定温度应小于48摄氏度。 3.使用贴水菲林方法:洗干净的网再用纯净水清洗一次。按工程菲林拼片图形加大20%左右选取水菲林,用三角尺压住水菲林一端在网上,随即用三角尺慢慢往上刮平,再用胶刮刀轻压刮平,毛巾擦多余水份烘干。 4.使用感光胶(网浆):烘干网板再上感光胶,使用刮盒,将刮到网上,其中丝印绿油需上浆三次,(约每隔10分钟以上一次)丝印其他的抗腐蚀油墨则二次,丝印可剥离胶(兰胶〕先上50微米水菲林撕去胶片,再上2次网浆,每次刮三次,上浆完成后烘干。 5.网纱的选用情况一般线路包含字符油墨的丝印、及抗腐蚀油墨(绿油、底油、面油)用120T、100T、110T网纱,碳浆(碳油)51T,丝印可剥离油墨(蓝胶〕24T丝印感光线路及热固化油墨用77T。 6.菲林的选用线路用18K水菲林(不用感光胶用感光胶上网容易不均匀会产生:如毛边(狗牙)等问题),其他抗蚀油墨(绿油、底油、面油)选用感光胶(网浆),碳浆(碳油)选用50微米的水菲林 7.用所需工程图形菲林贴在网板选取的位置,放置于爆光机上进行爆光,时间的选用(3000W聚光灯),线路一般在60-80秒、绿油在80-100秒、底面字符油40-60秒、碳油、兰胶350-400秒

油墨丝网印刷的印前准备

(1)承印材料的适性处理。丝网印刷材料种类很多,而且性能千差万别,为了使不同的承印物表面能满足印迹牢固、套印准确的要求,必须对承印材料进行处理,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尺寸稳定处理。对温、湿度敏感的承印物,如纸张应进行晾纸处理,使纸张的湿度与印刷车间的湿度相平衡,并清除灰尘、杂物,防止填网。对于某些柔软、容易变形的材料,如纺织品最好应进行裱贴片基等的加工,以确保定位和套印准确。对有些翘曲不平的硬塑料片材,如有机玻璃等为使其平整,还须做热定型处理。 ②黏附性处理。塑料及其制品属于非极性材料,化学稳定性高,表面光滑,对油墨吸附性差,为了满足其印刷要求,应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其方法包括机械、物理或化学的粗化、氧化和极性化处理等,如塑料的电晕放电处理。 ③去脂、涂装处理。金属、玻璃、陶瓷及其制品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印刷油墨的吸附力,应彻底清除表面的油脂或污脏,尤其是金属制品为了适应印后的加工,还应进行涂装处理,如铝板的底面涂层和铁板的刷漆等,以提高印迹的牢固和耐加工性等。 (2)油墨的调配。油墨调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与原稿相一致的色彩,并确保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调配时根据样品或色标,在标准的光源或自然光条件下进行,并正确计算耗墨量,避免浪费。对于某些特殊的油墨,如玻璃、陶瓷油墨,印刷完成后,还应经过烧制,其色相会产生变化,更要掌握其变色的规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调配出正确的色彩。除此之外,调配时还应根据承印材料的性质、丝网的目数和类型、墨层厚度的要求、承印材料、印刷速度和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或溶剂,以调整油墨的黏度、流动度、表面张力和干燥速度等。总之,调配油墨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难度大,既要有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也需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平时应多进行研究。

丝网印刷与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

絲網印刷與印制電路板制作技朮(一> 熊祥玉 摘要回顧了絲網印刷應用于印制電路板制作地發展歷程,列舉了近十年來網印機材地進步,其中對部分國產PCB印料作了較為詳細地介紹.指出只有絲網印刷材料、設備和工藝地創新才能使其向高科技領域拓展,在PCB制造業中占有優勢.對目前PCB工藝地缺陷和新地工藝地設想也作了論述.關鍵詞絲網印刷印制線路板印料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screenp rintingused in PCB produc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reen printing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Some China made PCB printing past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points out that only by creating new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can screen printing grow into high-tech field and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in PCB industry. It also expounds some shortcomings inpresent PCB process and some new tentative ideas about process are offered. Key words screen printing。 PCB 。 printing paste 一、關于印制電路板 了解印制電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簡稱PCB>首先要了解何謂印制線路和印制電路. 所謂印制線路是指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地導電圖形,它不包括印制元件. 所謂印制電路是指在絕緣基材上,按預定設計制成印制線路、印制元件或由兩者組合而成地導電圖形. 印制電路或印制線路地成品板稱為PCB. PCB是電子工業重要地基礎電子部件.几乎每一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表、計算器,大到每秒鐘運行億萬次地巨型電子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以及宇宙飛行器,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為了它們之間電氣互連,都離不開PCB.可以說在一切電子產品特別是智能化電子產品地研制過程中,最基本地成功因素是該產品地PCB設計、文件編制和制造技朮. PCB在各種電子設備中有如下功能. 1 提供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固定、裝配地機械支撐. 2 實現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之間地布線和電氣連接或電絕緣.提供所

丝印件检验规范

丝印件检验规范 1.0目的 1.1规范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完全满足相关客户的要求。 1.2规范产品质量缺陷的统一描述,确保内/外部的品质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 1.3针对相关质量缺陷,分析改进现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 1.4确保生产和检测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所有丝印车间所有丝印产品的检测。 2.2适用于外购、外加工或客供丝印产品的检测。 3.0丝印件质量缺陷分类 4.0丝印件质量缺陷判定等级:

5.0丝印件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5.1颜色错误---调制的油墨颜色与工程技术要求的完全不一致;或工程技术要求与客 户要求的完全不一致(颜色偏差特别明显,或者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 油墨颜色)。 5.2颜色偏差---调制的油墨所丝印出来的颜色与工程技术要求或客户要求有一定的 偏差,通过分光测色计读出的Lab△E值与规定和要求的偏差值在客户接收范围内,或超过了客户的允收标准。 5.3油墨脱落---承印物的表面被化学污染,导致丝印油墨附着不牢固;丝印层干燥条件不足,丝印油墨未彻底干透;油墨本身附着力差;原材料本身无图层;油墨与原材料起化学反应。 5.4丝印偏位---网版拉伸尺寸误差过大;作业员操作方法不当,造成丝印定位(套位)不准;丝印的产品来料定位面边缘变形或呈锯齿状;网版变形;承印物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明显,导致丝印第二对位或套位不准;定位片破损,造成丝印套位偏位。 5.5补油不良---丝印漏油点,实施人工补油后的视觉效果差,补油局部形成积油或油墨厚度不均、或光泽度不同的现象。 5.6光泽不均---油墨稀稠度不均匀;承印表面不平整造成着墨不均;胶刮有刮痕造成 印刷油墨不均匀。 5.7字体变形---静电过大,造成承印物粘网;承印物表面起皱不平、网板变形。 5.8墨膜龟裂---承印物表面受到其它化学溶剂的污染;油墨干燥温度过高;油墨配方中的溶剂与某种溶剂发生了化学反应。 5.9表面异物---车间防尘控制不足;承印物静电吸附力过大。5.10飞墨拉丝---油墨研磨不匀,印刷时刮板离版慢,印刷图像周围的余白少,产生静电,导致油墨拉丝;丝印刮板力度过小;油墨浓度高。

PCB电路板设计的一般规范步骤

PCB设计步骤 一、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 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如电路版比较简单,已经有了网络表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原理图的设计,直接进入PCB设计系统,在PCB设计系统中,可以直接取用零件封装,人工生成网络表。 2、手工更改网络表将一些元件的固定用脚等原理图上没有的焊盘定义到与它相通的网络上,没任何物理连接的可定义到地或保护地等。将一些原理图和PCB封装库中引脚名称不一致的器件引脚名称改成和PCB封装库中的一致,特别是二、三极管等。 二、画出自己定义的非标准器件的封装库 建议将自己所画的器件都放入一个自己建立的PCB库专用设计文件。 三、设置PCB设计环境和绘制印刷电路的版框含中间的镂空等 1、进入PCB系统后的第一步就是设置PCB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版层参数,布线参数等等。大多数参数都可以用系统默认值,而且这些参数经过设置之后,符合个人的习惯,以后无须再去修改。 2、规划电路版,主要是确定电路版的边框,包括电路版的尺寸大小等等。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对于3mm的螺丝可用6.5~8mm的外径和3.2~3.5mm内径的焊盘对于标准板可从其它板或PCB izard中调入。 注意:在绘制电路版地边框前,一定要将当前层设置成Keep Out层,即禁止布线层。 四、打开所有要用到的PCB库文件后,调入网络表文件和修改零件封装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灵魂,也是原理图设计与印象电路版设计的接口,只有将网络表装入后,才能进行电路版的布线。 在原理图设计的过程中,ERC检查不会涉及到零件的封装问题。因此,原理图设计时,零件的封装可能被遗忘,在引进网络表时可以根据设计情况来修改或补充零件的封装。 当然,可以直接在PCB内人工生成网络表,并且指定零件封装。 五、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也称零件布局 Protel99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如果进行自动布局,运行"Tools"下面的"Auto Place",用这个命令,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布线的关键是布局,多数设计者采用手动布局的形式。用鼠标选中一个元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住这个元件到达目的地,放开左键,将该元件固定。Protel99在布局方面新增加了一些技巧。新的交互式布局选项包含自动

丝印作业指导书58582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丝印作业的作业规范及注意事项,确保丝印质量与效率。 2. 范围: 适用于UPS车间丝印作业。 3. 作业规范: 3.1 操作规范: 3.1.1来料自检:检查产品有否漏工序、喷涂等不良,尤其是在丝印内容20mm范围内不允许有任 何表面缺陷,若有不良,明确标示后放置于不良品区,并通知班组长处理。 3.1.2 选择网版:依图面对照检查网版字体、字号、字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版是否有破损。 3.1.3 调配油墨:自干固化油墨与硬化剂10:1混合,再用开油水按5-15%调到合适粘度。使 用调色油墨前需将油墨充分搅拌,对油墨进行确认后方可使用。 3.1.4 将网版定位后,再用卡尺/卷尺检查定位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1.5 定位时保证网版有离工件有一定的间隙(依网版大小、松紧程度,通常约为2-4mm) 3.1.6 印刷手法:托起刮刀,让其与网版成45°-50°角匀速拉起,刮刀在行驶中两端受力均衡。 印刷方向与调整位置时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3.1.7 丝印首件依图面严格检验丝印位置尺寸,并检查图案有无漏印、错印、干网、多尘、毛边、 缺油断线、漏油及油墨污染其它部位等不良现象。 3.1.8 丝印颜色与标准色卡、客户确认色板比对,目视无明显色差。 3.1.9 烘烤:加热硬化条件下,通常产品烘烤温度控制在115℃~120℃x20分钟,一些产品有特 殊要求的按要求烘烤。 3.1.10 产品在印刷前需试样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后进行,并预留首件产品在旁边,方便生产时比对 调整位置尺寸,丝印颜色等。 3.2 丝印性能标准检测方法: 3.2.1 附着力试验标准胶带(3M或普通透明胶带)贴于丝印内容上,用布抹平,5分钟后,与丝 印面成45°方向迅速拉起,丝印内容不可有脱落。 3.2.2 耐溶剂性试验: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在软布上加载1KG 的压力和1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丝印表面同一位置20次后。目测丝印表面应无失 光,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伤的迹象。 3.2.3 以下两种试验,若客户有特别要求时才列入检验项目内。 3.2.3.1 耐磨性试验:ф6.35mm圆行橡皮放置于丝印内容表面并垂直加载约1.6Kg,在25.4mm 的行程内以往返30次/min速度磨擦,丝印表面无变化。 3.2.3.2硬度试验:在硬度不低于HB级,规格为ф3mm的铅笔,在丝印表面以1Kg的力成45° 角向前推动,不可在相同部位测试2次,丝印图案不可有剥落割痕现象。

PCB设计流程简述

PCB设计流程简述 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 一.前期准备 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元件库可以用peotel 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 的元件库。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 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二.PCB结构设计 PCB设计中首先考虑外形尺寸,这是PCB最终装配的尺寸。与PCB安装壳体进行尺寸核实后确定PCB板的外轮廓尺寸,在CAD中将外轮廓尺寸画好后导入PCB图纸中,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其次要考虑禁止布线尺寸,改尺寸影响到器件安装和绝缘耐压问题,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测试调整。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围属于非布线区域)。最后考虑异形板尺寸,尽可能使用规则外形,有利于拼板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浪费。

三.PCB布局 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 Nets)。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 1.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 (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 2.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 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 3.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 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4.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 5.时钟产生器(如: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 6.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 石电容);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7.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

丝印作业指导书

丝印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作业程序,使丝网印刷符合品质要求,避免因不规范操作造成不良品;确保高效率、高品质生产。 2.适用范围 手动丝网印刷 3.工作环境 室温,清洁,通风。 4 .职责 4.1车间主管:按产品工艺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准备好工装夹具,确认丝印具体要求,检验网版,助剂、油墨的调配,首件品的试制,根据产品种类监督、指导和管控丝印及丝印的检验相关过程等,还包括异常的处理。 4.2操作员:按产品工艺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及在车间主管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5.作业准备 5.1准备好生产材料(所印物)、网版、刮板、油墨和其它工具等。 5.2 将丝印工具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5.3检查丝印网版各部件是否正常。

5.4将所印物表面清理,有膜的用塑料片在定位板撕膜孔画好后将膜撕掉. 6.作业程序 6.1封版定位 6.1.1按照生产指令单和产品样品、核对网版内容,检查网版,依图面对照网版字体、字号、字距或图案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版是否有破损。 6.1.2选好用那个图案,把网版其他图文四周用单面胶正反面封好,以免印刷时漏墨。 6.1.3在承印物上定好位置把网框放在承印物已画好的位置上对好,用木块与网版对接对好位先用胶水固定好木块后用螺丝固定(定位时应靠边准确)。 6.2调版定位 6.2.1抬起网版,将承印物置于台面中央位置,约略对准印刷图案。用木块进行定位,定位高度应与承印物同高。 6.2.2用适当尺寸的刮板、刮板的中点要与印版对准。 6.2.3将油墨和783稀释剂按1比3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以手动方式试印,视其印刷情形再予以调整,确认符合印刷条件后,开始作业。 6.2.4印刷手法:托起刮板,让其与网版成45°-50°角匀速拉起,刮板在行驶中两端受力均衡。印刷方向与调整位置时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设计PCB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用PROTEL99制作印刷电路版的基本流程 一、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 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如电路版比较简单,已经有了网络表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原理图的设计,直接进入PCB设计系统,在PCB设计系统中,可以直接取用零件封装,人工生成网络表。 2、手工更改网络表将一些元件的固定用脚等原理图上没有的焊盘定义到与它相通的网络上,没任何物理连接的可定义到地或保护地等。将一些原理图和PCB封装库中引脚名称不一致的器件引脚名称改成和PCB封装库中的一致,特别是二、三极管等。 二、画出自己定义的非标准器件的封装库 建议将自己所画的器件都放入一个自己建立的PCB 库专用设计文件。 三、设置PCB设计环境和绘制印刷电路的版框含中间的镂空等 1、进入PCB系统后的第一步就是设置PCB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版层参数,布线参数等等。大多数参数都可以用系统默认值,而且这些参数经过设置之后,符合个人的习惯,以后无须再去修改。 2、规划电路版,主要是确定电路版的边框,包括电路版的尺寸大小等等。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对于3mm 的螺丝可用6.5~8mm 的外径和3.2~3.5mm 内径的焊盘对于标准板可从其它板或PCB izard 中调入。 注意:在绘制电路版地边框前,一定要将当前层设置成Keep Out层,即禁止布线层。 四、打开所有要用到的PCB 库文件后,调入网络表文件和修改零件封装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灵魂,也是原理图设计与印象电路版设计的接口,只有将网络表装入后,才能进行电路版的布线。

丝网印刷油墨的选择和调配

丝网印刷油墨的选择和调配 在金属上丝印离不开金属丝印油墨,用于金属丝印的油墨习惯上又称为金属油墨,金属油墨按其用途又可分为普通金属油墨和抗蚀金属油墨。 抗蚀油墨和其他油墨一样都是由连接剂、色料、溶剂及辅助剂组成。 (1)色料:色料的作用使油墨具有色彩便于识别印刷后的图文质量是否合格,这里所用的色料一般都是采用无机颜料而很少会使用到有机染料。 (2)连接剂:连接剂是成膜的主要物质,抗蚀油墨的抗蚀性能及脱膜性能都是由连接剂决定的。所以对抗蚀油墨的连接剂要求具有抗酸、抗碱、抗氧化剂等化学性能,同时也要求这种连接剂干燥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热性能,能承受由蚀刻机喷射蚀刻液的压力及在加热蚀刻条件’下抗蚀剂保证不脱落、不形变。同时还需要这种连接剂易于去除。 (3)溶剂:丝印中常用的溶剂,主要有:脂肪族烃类、酮、酯、醇、二乙醇迷等。溶剂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在配制生产油墨时溶解所需要的聚合物。根据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力的大小可分为三类:①真溶剂,能单独使用且有效地溶解聚合物;②助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力小,与其他溶剂配合使用,町充分发挥其效力;③稀释剂,虽不能溶解聚合物,但可以和真溶剂或助溶剂混合使用。 (4)辅助剂:辅助剂在这里主要用于抗蚀油墨的干燥性及黏度的调节,比如各种稀释剂、慢干剂、催干剂、消泡剂等,或其他旨在改善提高油墨抗蚀性及可印性的辅助成分。 (5)油墨稀释剂:油墨稀释剂也叫标准溶剂,它与油墨内在的溶荆组成基本相同。正规的油墨生产厂家生产的油墨黏度比较大,需要用稀释剂调稀后才能用于丝印,这就必须使用与油墨相对应的稀释剂来调稀油墨。调稀的油墨在丝印过程中,油墨中的稀释剂挥发快,在丝网版油墨面上的油墨,黏度会越来越稠,产生粘网、堵网,造成承印物印刷图文不清晰。这时也要用稀释剂加以调稀。在调节油墨黏度时,不宜调得过稀,过稀的油墨,印刷后的线条变粗,甚至严重扩散。对于非精细的图文印刷,一般用稀释剂调稀油墨,在丝印过程中不会产生什么问题,若线条很细,就需要配合慢干剂来调稀油墨,否则细线条随着印刷的进行而变得越来越细,直至堵网。. (6)油墨慢干剂:慢干剂一方面能起稀释油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干燥过快,造成油墨干固堵网。慢干剂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调节油墨表面干燥速度变慢之后,线条边缘锯齿减少,墨层表面流平光滑,能减少表面网纹的出现.实际上起到了促变剂的作用。因此慢干荆和特慢干剂也广泛用于做稀释剂,对于丝印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冬季也要使用慢干剂来调稀油墨。 (7)油墨消泡剂:在一些丝印中,承印物墨层表面出现小气孔,如果油墨干燥速度快,墨层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更严重,造成印刷图文质量下降,如用于抗蚀,经腐蚀后图文表面出现腐蚀砂眼。解决办法:在油墨中加人少量消泡剂,加入量为油墨质量的O,3%~1%即可,加得太多会影响墨层的附着力。常用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正丁醇也有不错的消泡效果。 对于金届抗蚀油墨,根据去除油墨的方式,可分为溶剂型抗蚀油墨和碱溶性抗蚀油墨。溶剂型抗蚀油墨具有较好的抗蚀效果,特剐足能抗碱性腐蚀,最后要使用溶剂去除防蚀油墨层。这种油墨主要用于铝合金的碱性腐蚀及氧化阁文保护使用。这类油墨使用较少,价格较贵,自配的配方不多,其代表配方有以下两种: (1)在过氯乙烯清漆中加入抗蚀沥青,沥青在过氯乙烯清漆中溶解完全后,加入适量幔干剂和消泡剂,可用松节油,松节醇作慢干剂,正丁醇作消泡剂。再用300日的丝网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町使用,这种油墨抗酸抗碱性能好.对金属的结合力较强。稀释剂用过氯乙烯稀料。

丝印网版制作的办法及详细顺序解析

丝印网版制作的办法及 详细顺序解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网版制作的方法 制版方法 使用材料 直接制版法 感光浆感光膜片 直间接制版法 感光膜片 间接制版法 间接菲林 1、直接制版法 ⑴感光浆直接制版法 方法:在绷好的网版上涂布一定厚度的感光浆(一般为重氮盐感光浆),涂布后干燥,然后用制版底片与其贴合放入晒版机内曝光,经显影、冲洗、干燥后就成为丝网印刷网版。 工艺流程:感光浆配制已绷网——脱脂——烘干——涂膜——烘干——曝光——显影——烘干——修版——最后曝光——封网 各工段的方法及作用 脱脂:利用脱脂剂除去丝网上的油脂使感光浆和丝网完全胶合在一起才不易脱膜。 烘干:干燥水分,位避免网布因温度过高而使张力变化,其温度应控制在40~45℃。 感光浆配制:将光敏剂用纯净水调匀后加入感光浆中搅拌均匀,放置8小时以后再用。涂膜:利用刮槽将感光浆均匀地涂在丝网上,按涂膜方式分为自动涂布机涂膜和手工涂膜,涂膜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涂膜时首先应涂刮刀面,目的是先将网纱间地空隙补满,避免气泡产生,接下来才涂布印刷面(与PCB接触的一面),目前使用的自动涂布机每涂布一次约可增加膜厚3um,故阻焊网版涂布方式大多选择为:刮刀面涂布两次——烘干——印刷面涂布三次——烘干——印刷面涂布三次——烘干——印刷面涂布三次——烘干。 涂膜方法正误说明: A.正确的涂膜刮刀面、印刷面厚度适宜,符合要求。 B.薄的涂膜(印刷面)缺点:耐用性差。 C.刮刀面涂膜太厚缺点:因刮刀面感光浆太厚,使感光不均,显影时水冲洗后,表面粗糙油墨灌入膜层,使膜层脱落,导致网版寿命减短。 D.刮刀面涂膜太薄缺点:耐用性差。 烘干:使感光浆干燥均匀,避免感光浆外干内湿,温度过高会让外面感光浆先干而里面未干,而使网版寿命减短,其温度应保持在40~45℃,时间10分钟左右,根据不同的膜厚适当调整烘干时间。 曝光:适当的曝光可使感光浆感光聚合,通过底版显影出清晰的图像。 影响网版质量的因素: A.正确的曝光能量 B.曝光及的抽真空度 C.曝光机玻璃的清洁 一般曝光能量用曝光时间来调节,制作中应根据网版目数、膜厚采用分级曝光法通过使用曝光测算片来测定各类网版的正确曝光时间。 测算片使用方法: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 GB/T 15962油墨术语 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 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 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解释 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 3.1 油墨 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 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 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 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 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 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PCB丝印网板制作工艺介绍

PCB丝印网板制作工艺介绍 先来说一下拉网的步骤:网框清理--水平检校--涂底层胶--拉网--测张力--涂粘胶--下网、封边--储存 作业说明 因网框重复使用,网框四周有残存之粘胶、网纱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网纱与网框之粘合力 将网框放置于平台(需水平)检查网框是否变形,如有变形则需进行整平处理 将清理好,未变形网框与网纱接着面溥而均匀的涂一层南宝权脂(无需加硬化剂)以增强拉网后网纱与网框粘合力 待第一次涂胶约10分钟后,将网框放置于拉网台,并调整好相对之位置及高度 选择网目,松开四周夹嘴,将网纱平铺在框上,然后将网纱均匀夹进夹嘴里,不能有起皱,注意四角要有较松余网纱,夹嘴一定需锁紧,夹子与夹子之间不能有间隙(自动升架、手动拉网为例) 拉网:第一次张力26,静置5分钟张力为24;第二次张力28,静置5分钟张力26;第三次张力32,静置5分钟张力为30;第四次校正5点张力32,静置20分钟后上胶张力30;15分钟胶固化下网张力28,静置72小时后方可制作网版(以一米×一米全自动生产线使用网版为例)。 1、纵向拉开收回3、纵向拉开收回 2、横向拉开收回4、横向拉开收回

纵向横向同步拉开,一直拉到所需张力时则刷胶,常用网网纱张力为(100T、110T、120T均为30±2牛顿)(77T、51T均为35±2牛顿)(24T为50±2牛顿) 将已调好的胶水用小毛刷均匀地刷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不可将胶水掉进网版中间部位,待胶8分钟干燥后,可用刮刀胶在涂胶面将未完全贴合之地方压紧贴合约10分钟左右胶水彻底干燥后(应采用开放式吹风加强干燥)才可下网 去除网版四周多余网纱,并在网版边框注明,日期,网目及下网时张力(以便观察张力变化)为了防止防白水的渗入,在网框的内角用红胶水密封,然后用防水胶带封在网框与网纱接着面上方,同样防止药水的渗入 2、网晒 洗网:用磨网膏去油脂(新网),鬼影膏去图形(旧网),除浆粉去网浆、蓝油, 用防白水洗杂物,用清洁剂冲洗网,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烤网--烤箱设定温度应小于48度C。 贴水菲林:洗干净的网再用纯净水清洗一次。按工程菲林拼片图形加大20%左右选取水菲林,用三角尺压住水菲林一端在网上,随即用三角尺慢慢往上刮平,再用胶刮刀轻压刮平,毛巾擦多余水份烘干 使用网浆:烘干网板再上浆,使用刮盒,装网浆之盒刮到网上,其中绿油三次,(约每隔10分钟以上一次)底油,面油则二次,兰胶先上50K水

丝印网版制作的方法及详细步骤解析(69476)

网版制作的方法 制版方法 使用材料 直接制版法 感光浆感光膜片 直间接制版法 感光膜片 间接制版法 间接菲林 1、直接制版法 ⑴感光浆直接制版法 方法:在绷好的网版上涂布一定厚度的感光浆(一般为重氮盐感光浆),涂布后干燥,然后用制版底片与其贴合放入晒版机内曝光,经显影、冲洗、干燥后就成为丝网印刷网版。 工艺流程:感光浆配制已绷网——脱脂——烘干——涂膜——烘干——曝光——显影— —烘干——修版——最后曝光——封网 各工段的方法及作用 脱脂:利用脱脂剂除去丝网上的油脂使感光浆和丝网完全胶合在一起才不易脱膜。 烘干:干燥水分,位避免网布因温度过高而使张力变化,其温度应控制在40~45℃。感光浆配制:将光敏剂用纯净水调匀后加入感光浆中搅拌均匀,放置8小时以后再用。涂膜:利用刮槽将感光浆均匀地涂在丝网上,按涂膜方式分为自动涂布机涂膜和手工涂膜, 涂膜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涂膜时首先应涂刮刀面,目的是先将网纱间地空隙补满,避免气泡产生,接下来才涂布印刷面(与PCB接触的一面),目前使用的自动涂布机每涂布一次约可增加膜厚3um,故阻焊网版涂布方式大多选择为:刮刀面涂布两次——烘干——印刷面涂布三次——烘干——印刷 面涂布三次——烘干——印刷面涂布三次——烘干。 涂膜方法正误说明: A.正确的涂膜刮刀面、印刷面厚度适宜,符合要求。 B.薄的涂膜(印刷面)缺点:耐用性差。 C.刮刀面涂膜太厚缺点:因刮刀面感光浆太厚,使感光不均,显影时水冲洗后,表面粗 糙油墨灌入膜层,使膜层脱落,导致网版寿命减短。 D.刮刀面涂膜太薄缺点:耐用性差。 烘干:使感光浆干燥均匀,避免感光浆外干内湿,温度过高会让外面感光浆先干而里面 未干,而使网版寿命减短,其温度应保持在40~45℃,时间10分钟左右,根据不同的膜厚适当调整烘干时间。 曝光:适当的曝光可使感光浆感光聚合,通过底版显影出清晰的图像。 影响网版质量的因素: A.正确的曝光能量 B.曝光及的抽真空度 C.曝光机玻璃的清洁 一般曝光能量用曝光时间来调节,制作中应根据网版目数、膜厚采用分级曝光法通过使用曝光测算片来测定各类网版的正确曝光时间。 测算片使用方法: ①预先估测的曝光时间再加一倍的时间进行曝光,以正常方式显影,显影后选出效果最

丝印之操作要求

规定丝印之操作要求,提高作业员操作技能及自检能力。 一、丝印的定义及其特点 1.1、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为材料制成的印版,油墨能透过印版上的网孔,漏印在产品上,其余部分被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产品上形成的空白。也可以说丝印是一个图像的复制。 1.2、丝网印刷的特点:版面柔软印压小,墨层厚,覆盖力强,印刷方式多样化,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限制,而且立体感强,图文层次丰富,耐候。 二、职责 2.1、领班:按产品工艺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准备并架设好工装夹具,确认丝印之具体要求,检验网版,助剂、油墨的调配,首件品的试制,根据产品种类监督、指导和管控丝印及丝印的烘烤、检验相关过程等,还包括异常的处理。 2.2、操作员:按产品工艺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及在领班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3、全检员:按产品工艺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对丝印品外观进行全检;确保成品合格率。 2.4、巡检员:按产品工艺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对丝印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的抽检及判定、异常的反馈和改善后的验证。 三、操作及检验规范 3.1、来料检验:检查产品有否漏工序、电镀、喷涂、氧化等不良,尤其是在丝印内容20mm 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表面缺陷,若有不良,明确标示后放置于不良品区,并通知相关单位复检。 3.2、选择网版:依图面对照检查网版字体、字号、字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版是否有破损。 3.3、调配油墨:自干固化油墨与硬化剂10:1混合,再用慢干水按5-15%调到合适粘度。使用调色油墨前需将油墨充分搅拌,对油墨进行确认后方可使用 3.4、丝印操作及检验要求: 3.4.1、将网版定位后,再用卡尺,卷尺检查定位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4.2、定位时保证网版有一定间隙(依网版松紧,通常约为3-5mm) 3.4.3、印刷手法:托起刮刀,让其与网版成45°-50°角匀速拉起,刮刀在行驶中两端受力均衡。印刷方向与调整位置时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3.4.4、丝印首件依图面严格检验丝印位置尺寸,并检查图案有无漏印、错印、干网、肥油、多尘、毛边、缺油断线、漏油及油墨污染其它部位等不良现象。 3.4.5、丝印颜色与标准色卡、客户确认色板比对,目视无明显色差。 3.4.6、烘烤 加热硬化条件下,通常产品烘烤温度控制在115℃~120℃x20分钟,一些产品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烘烤。(注意:是烘烤到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记时,20分钟后才能取产品,否则温度就没烤够!并会产生附着力等等问题,切记。) 3.4.7、产品在试样时、检验OK后预留一个产品,方便后续生产时调整位置尺寸,丝印颜色等 四、丝印性能标准检测方法: 4.1、附着力试验 标准胶带(3M胶带)贴于丝印内容上,用布抹平,5分钟后,与丝印面成60°方向迅速拉起,丝印内容不可有脱落。 4.2、耐溶剂性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