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解剖及病理

合集下载

小讲课腹主动脉CTA

小讲课腹主动脉CTA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平 第三腰椎及第三腰椎间盘高度,外径平均4 毫米,分支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 直肠上动脉,供应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上段的血液。
肠系膜下动脉
腹主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 脉 直肠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 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 脉
B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起 自 腹 主 动 脉
肝动脉
---迷走肝右动脉示意图
C迷走副肝右动脉 起 自 肝 左 动 脉
肝右动 脉
迷走副肝右动 脉
肝左动 脉
肝动脉
---迷走肝右动脉示意图
D迷走副肝右动脉 起 自 胃十二指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在第一腰椎的中1/3平面 (腹腔动脉下1厘米左右)起自腹主动脉的 前壁,外径平均6.5毫米, 肠系膜上动脉供 应所有小肠、右半结肠、大部分横结肠
腹主动脉CTA
影像中心 马海鸿
仁爱 和谐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Kashgar Prefectur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博学 精医
1
正常主动脉解剖
腹部血管解剖与变异
腹腔动脉(腹腔干) 肝动脉 脾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肝总动脉
脾动脉
右肾动脉
肝总有动 脉
肝动脉
---肝总、肝固有动脉变异示意图
C替代性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起自 肠系膜上动脉,无肝固有动 脉。 肝左动 脉
肝右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肝动脉
---肝总、肝固有动脉变异示意图
D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 肝左动脉 肝右动 脉
肝固有动脉

腹部的血管解剖

腹部的血管解剖

肝固有动脉
副肝左动脉
腹部的血管解剖
肝总动脉
第40页
肝动脉
---肝总、肝固有动脉变异示意图
F副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 脉。
肝左动脉
副肝左动脉
腹部的血管解剖
肝总动脉
第41页
肝动脉
4.肝右动脉: 肝右动脉为肝固有动脉分支者占 70.54%-92%,发自肝总动脉占3%-16.96% ,起自其它动脉迷走肝右动脉占8%-20.5% ,包含迷走替换性肝右动脉和迷走副肝右 动脉。迷走替换性肝右动脉半数以上由肠 系膜上动脉发出,其余可自胃十二指肠动 脉、腹腔动脉、腹主动脉或胆囊动脉发出 。迷走副肝右动脉起始多为肝左动脉和胃 十二指肠动脉。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69页
Rionlan吻合支
Rionlan吻合支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70页
谢谢!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71页
肝左动脉 腹腔动脉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第8页
腹腔动脉
----分型
依据腹腔动脉三大分支组合共干情况, 将其分为各种类型, 通常有七分型法和四分 型法2种。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9页
腹腔动脉
----七分型法
Ⅰ型: 胃左动脉、肝总 动脉、脾动脉组成胃 肝脾干,为常见型。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10页
腹腔动脉
----七分型法
Ⅱ型: 肝总动脉与脾动 脉组成肝脾干,胃左 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 。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11页
腹腔动脉
----七分型法
Ⅲ型: 肝总动脉、脾动 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组 成肝脾肠系膜干,胃 左动脉由腹主动脉发 出。
腹部的血管解剖
第12页

人体解剖 胸、腹、盆腔、下肢的动脉

人体解剖 胸、腹、盆腔、下肢的动脉

进入课件
末页
系统解剖
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aorta) 胸主动脉(
起始、行程: 起始、行程: 分支: 分支: 肋间后动脉(9对) 肋间后动脉( 壁支 肋下动脉(1对) 肋下动脉( ※ 膈上动脉(2~3支):分布于膈上面后部 膈上动脉(2~3支):分布于膈上面后部 支气管支(动脉) 支气管支(动脉) 脏支 心包支(动脉) 心包支(动脉) 食管支(动脉) 食管支(动脉)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
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 artery) 髂内动脉(
壁支: 壁支: 闭孔动脉:分布于髋关节、 闭孔动脉:分布于髋关节、大腿内侧肌群 臀上动脉:分布于臀中、小肌、 臀上动脉:分布于臀中、小肌、髋关节 臀下动脉:分布于臀大肌、臀部、 臀下动脉:分布于臀大肌、臀部、股后部皮肤 髂腰动脉:髂腰肌、 髂腰动脉:髂腰肌、盆腔后壁 骶外侧动脉: 骶外侧动脉:骶管内的结构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后动脉( artery)
沿小腿后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 沿小腿后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 方入足底,主要分支: 方入足底,主要分支: 腓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上页
图片
下页
系统解剖
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后动脉( artery)
上页 图片 下页
系统解剖
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aorta) 胸主动脉(
返回
系统解剖
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orta) 腹主动脉(
起始、行程: 起始、行程: 分支: 分支: 腰动脉(4对) 腰动脉( 壁支 膈下动脉→ 膈下动脉→ 肾上腺上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约L1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的 肾动脉:在L1、2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肾动脉: 脏支 睾丸动脉(精索动脉)/卵巢动脉 睾丸动脉(精索动脉) 不成对的

腹主动脉瘤解剖分型

腹主动脉瘤解剖分型

腹主动脉瘤解剖分型腹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腹部发生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主动脉壁的异常扩张。

根据研究和观察,我们将腹主动脉瘤分为以下几种解剖类型。

1. 无瘤型(Type 0):主动脉壁扩张,但未形成真正的瘤袋。

这种类型的腹主动脉瘤通常较难被检测到,因为没有明显的外部膨胀。

2. 上腹主动脉瘤型(Type I):主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的上部,接近肾动脉的起始点。

这种类型的瘤袋通常与主动脉的外壁相连。

3. 下腹主动脉瘤型(Type II):主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的下部,接近髂动脉的分叉点。

与上腹主动脉瘤类似,下腹主动脉瘤的瘤袋也通常与主动脉的外壁相连。

4. 腹主动脉瘤型(Type III):主动脉瘤涉及腹主动脉的整个腹部段。

这种类型的瘤袋通常比上述两种类型更大,可能与腹膜后组织相连。

5. 鈎狀主動脈瘤型(Type IV):主动脉瘤发生在主动脉弓降支与腹主动脉相连接的部位。

这种类型的瘤袋常常与主动脉的内壁相连。

6. 分叉主动脉瘤型(Type V):主动脉瘤位于髂动脉分叉点。

这种类型的瘤袋通常与主动脉的外壁相连。

这些不同的解剖类型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病变的位置和程度,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复、腔内修复或药物治疗。

此外,了解瘤型还有助于预测瘤囊破裂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腹主动脉瘤的解剖分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瘤囊的生长和破裂风险。

通过科学的分型和个体化的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腹主动脉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③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趾变黑、坏死(梗死、坏疽)。

左下肢肌肉变细(缺血性萎缩)。

左大脑内囊大片出血(脑出血)。

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3、(1)高血压→左心室克服外周阻力→代偿肥大扩张(2)缺血性萎缩4、脑出血。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

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

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

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麻醉科】 ppt课件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麻醉科】  ppt课件

3
下进行14例骶尾部巨大肿瘤切除术,
其结论是:单次下段阻断小于
90min有一过性损伤,但可恢复。
罗怀灿等曾报道成功应用该技术, 4 平均单次阻断1.6h。
Security time limit
综上所述:
为防止阻断后与开放后 综合征等问题,一次性持续 气囊阻断法应控制在小于
30min为佳,大于45min应慎
ppt课件
开放时
外周阻力骤降
Make it big, Just like this
7
血流动力学变化
Make it big, Just like this
start
↑近心端动脉血压 ↑左室壁异常 ↑LV壁张力 ↑CVP ↑PCWP ↑肺动脉压
↓远心端血压 ↓心输出量 ↓心脏射血分数 ↓肾血流量
腹主动脉 动脉高血压是夹闭腹主动脉最直接的后果。 MAP和体循环血管阻力上升50%。 阻断时 原因是心脏后负荷升高。.
效的控制 。
位置:腹主动脉远端、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上方ppt2课件~ 3cm。
4
阻断时与阻断后血液动力学、 生化、病理等变化的问题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安 全时限的问题
临床预防与治疗 的对策
PART one
血流动力学变化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和开放所致的总 外周阻力骤然变化和再灌注损伤是 体内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始因.
introduction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以及世界性的血液资源的缺乏, 无血外科理念应运而生,在大大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
也大大的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腹主动脉球囊 阻断术(Abdominal Aorta Baloon Block)因能
有效的预防性的控制和减少其阻断平面以下的外科手 术中致命性大出血,故能有效的保证阻断平面以下各 种外科手术在基本无血的视野下安全的进行。

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

动脉瘤的定义: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

因此, 如果精确定义腹主动脉瘤, 需要计算同一个人正常腹主动脉和扩张动脉的比例, 还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体表面积等影响因素进行校正。

通常情况下, 腹主动脉直径>3cm可以诊断腹主动脉瘤。

以横膈膜为界,主动脉被分为胸主动脉与腹主动脉。

主动脉壁组织可分为3层,分别是由内皮细胞覆盖的血管内膜组织,富含血管平滑肌、层状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的血管中膜以及由胶原、血管滋养血管、淋巴管组成的血管外膜。

作为血管,主动脉具有循环通路的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位于主动脉弓与升主动脉处的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可以起到调节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的作用。

主动脉压力升高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的降低,而降低会升高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

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期扮演着「二级血泵」的功能,即Windkessel效应。

这项功能对于诸如冠脉灌注等在内的多项心血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成年人的主动脉直径不超过40 mm,且随着下行逐渐变小。

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及血压在内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主动脉直径。

一般来说,男性每10年主动脉直径扩张0.9 mm,女性为0.7 mm。

这种生理性扩张造成脉压升高,机制或与胶原/弹性纤维比例有关。

最新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于主动脉根部重构的影响十分有限,其影响上限为男性40 mm,女性34 mm。

病因:动脉瘤的发生机制很复杂, 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 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

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破坏中膜弹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分类:(1)分类:病理性分类①真性动脉瘤:瘤壁各层结构完整,病因多为动脉硬化性。

②假性动脉瘤:为动脉破裂后形成,无完整动脉壁结构,瘤壁由部分动脉内膜和纤维组织构成,瘤腔内血流通过动脉破口与动脉真实管腔相交通,临床多见于创伤性动脉瘤。

③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破裂后,动脉血流经动脉内膜及中膜间穿行,使动脉壁分离、膨出,瘤体远端动脉内膜可另有破口,与动脉真腔再相通,呈夹层双腔状。

腹主动脉阻断术ppt

腹主动脉阻断术ppt

1
血,其结论是:暂时阻断20-
25min是控制术中大出血安全有效
的方法.
美国Eisenkop等报到在13例卵巢 2
癌手术中采用腹主动脉(26-60min),
平均阻断45min,未见与阻断相关
并发症。
-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clinical research
临床研究
Make it big, Just like this
start
↑近心端动脉血压 ↑左室壁异常 ↑LV壁张力 ↑CVP ↑PCWP ↑肺动脉压
↓远心端血压 ↓心输出量 ↓心脏射血分数 ↓肾血流量
腹主动脉 动脉高血压是夹闭腹主动脉最直接的后果。 MAP和体循环血管阻力上升50%。 阻断时 原因是心脏后负荷升高。. -
-
静态 动态
PART four
阻断安全时限
-
动物或临床 实验证据
对于腹主动脉阻断安全时限, 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多 取决于各研究机构对动物或临床的 实验证据。
-
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1、曲度等进行一项犬的前瞻性
研究中证明:犬常温下腹主动脉
阻断的安全时限为25min;
-
分子层次
核基因调控转录
动态时空场
1 2
电子层次
细胞层次
自由基激活和释 放
3
亚细胞层次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细胞凋亡或死亡
4
5
机体层次
神经-内分泌反应
-
广义生命时空场论
动态时空场疾病观
各种病因作用于某一病人机体后,其体内各 种随时空轴而演变的多层次多系统复杂的病 理生理阶段性变化,均可在该病人同一生命 时空场上予以高度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瘤体增长率的估计 < 4 cm 4-5 cm > 5 cm
破裂风险
0.6% 10% 19% 35% 51%
增长率
0.2-0.4 cm 0.2-0.5 cm 0.3-0.7 cm
瘤体大小
12 | MDT Confidential
自然病程
破裂性AAA的发病率 年龄大于65岁的发生率为35.5 / 100,000 男女比例为3:1 (完整性AAA的男女比例为4:1) 美国AAA修复的比例为11-12% 总体死亡率71-77%(院外+院内) 外科手术的死亡率 48%(所有在1955-1998年之间报导 的荟萃分析显示)
19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DSA
主动脉的实际口径无法测量出来。 牢记:DSA显示的仅仅是动脉管腔
20 | MDT Confidential
治疗
治疗指导 目标 缓解症状 防止动脉瘤破裂 防止动脉瘤破裂后死亡
对于无症状的未破裂AAA的修复手术是具有预防性
21 | MDT Confidential
缺点 • 放射性 • 造影剂肾病
17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CT 扫描
18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DSA DSA治疗AAA的时候,作用有限
DSA的缺点:有创,容易增加并发症
DSA适应症 无法进行CT三维重建 严重的髂动脉闭塞性疾患 疑为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疾患 罕见的脉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剖异常(例如马蹄肾)
AAA的自然进程:扩张和破裂 80%以上的小动脉瘤都会增长 增长方式是不可预见,而且断断续续的。 (例如,停止-发展) 过去的增长不能预计未来的增长 50%病人由于其他原因死亡(大部为心血管疾病) 50%病人死于动脉瘤破裂
11 | MDT Confidential
自然病程
破裂风险
破裂危险的估计(每年) 4.0-5.4 cm 5.5-6.4 cm 6.5-6.9 cm 7.0-7.9 cm 8.0 cm
AAA定义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腹主动脉 永久性扩张,当扩张的腹主动脉 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2倍,称为 腹主动脉瘤。
4 | MDT Confidential
AAA定义
主动脉瘤壁全层均有病理 改变,多由于中层坏死(马凡综 合征)或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5 | MDT Confidential
AAA形态学分类
临床表现和诊断
腹部的超声检查 安全、无创 可以广泛应用
快捷
经济的 准确率〉90%
Normal
longitudinal
axial
16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CT 扫描 金标准:省时,静脉内的造影增强,薄层,螺旋 技术 优势 • 快速(16/64多拍检测,15-30秒,中 度吸气状态时屏气一次) • 小于1毫米的空间分辨率、 3维重建 • 通常独立操作 • 准确:测量,解剖学(尺寸的/结构的)
23 | MDT Confidential
治疗 开放手术
24 | MDT Confidential
开放手术:缺点
• • • • • • •
腹部有明显的切口 30-90分钟主动脉阻断(有截瘫并 发症潜在的风险) 手术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 许多病人有禁忌证 1-2天的重症监护 7-14天的住院治疗 完全康复需要4-6星期
腹主动脉解剖及病理
Abdomen anatomy and pathology
解剖
腹腔干
肝固有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左肾动脉
右肾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髂总动脉
2 | MDT Confidential
Arterial Anatomy动脉解剖
3 | MDT Confidential
Copyright 1989. Novarti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Atlas of Human Anatomy, illustrated by Frank H. Netter, M.D. All rights reserved.
25 | MDT Confidential
开放手术: 缺点

许多病人并不适合开放手术 – 麻醉高危险性 – 明显的心功能不全 – 以前做过腹部的手术/腹部不适病史 病人恢复困难 – 无法自理的危险 – 再次手术的危险 – 阳萎危险

26 | MDT Confidential
治疗
开放手术后的结果
手术死亡率 5% (范围: 2%-8%) 手术风险与年龄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相关 与性别相关的风险 女性>男性
28 | MDT Confidential
EVAR

利益 – 微创 – 降低死亡率 – 避免在外科手术中出现的严重 问题 – 术后无需在ICU监护 – 康复快 – 改善身体机能
29 | MDT Confidential
EVAR

缺点 – 并发症和再次介入的比率较高 • 内漏 • 支架移位 • 支架扭结 – 大部分并发症是良性的,而且可以用血管内介入技术进行治疗 – 使用新一代腔内覆膜支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长期临床数据有限
34 | MDT Confidential
14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破裂性AAA 外科急诊手术 大部分包含(腹膜后血肿) 任由破裂将导致必然的死亡 血液动力学稳定或不稳定 即刻显像 超声或CT 目的 • 明确诊断 • 是否符合腔内修复的解剖学要求 • 异常解剖学结构,例如马蹄形肾、主 动脉后肾静脉
15 | MDT Confidential
30 | MDT Confidential
手术器械
31 | MDT Confidential
EVAR Vs Surgery
32 | MDT Confidential
EVAR

要求 – 合适的血管解剖条件
• 血管通路
• 主动脉的瘤颈 • 成角 • 钙化
– 测量精确
• 扫描层厚3mm – 必须有良好的成像设备 – 强烈建议病人每年进行复查
• AAA两种主要分类:
梭形
囊形
6 | MDT Confidential
解剖分型
分型 肾下型(> 90%): 肾动脉开口下缘距瘤体上缘有 15-20mm非扩张的主动脉 Juxtarenal近肾动脉型 肾上型 胸腹主动脉瘤 20%的腹主动脉瘤合并有髂动脉瘤 (髂总>髂内)
7 | MDT Confidential
J Vasc Surg 2003;37:285-92
27 | MDT Confidential
治疗
EVAR 1991年Parodi进行了第一例血管腔内治疗AAA的修复术 死亡率 择期手术比例:1-2% 破裂比率:15-20% 并发症 20-30% 再次介入治疗 10-15% 终身随访
J Vasc Surg 2005;42:1-10
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22 | MDT Confidential
治疗
开放手术
1951年Dubost进行了第一例开放修复手术 并发症(60%) - 假性动脉瘤(3%)
勃起无力(〉80%) 主动脉肠瘘(1—2%) 移植物血栓(2%) 移植物感染(1-2%)
危险因素
肾功能不全(Cr >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年龄每增加十岁 女性
33 | MDT Confidential
选择标准-解剖学考虑

近端主动脉的瘤颈 – 支架直径应较近端颈部血管实 际内径大10%~20% – 近段瘤颈至少要1.5cm长

角度/迂曲 – 成角的短瘤颈,短而宽的瘤颈 或严重的AAA扭曲将导致不良 的结果

髂动脉的通路 – 足够的直径保证18F-24F输送 系统可以通过(髂动脉分叉处 直径需要7-8mm)
危险因素
AAA危险因素 年龄>65岁 性别:男性>女性(4:1) 家族史: 20%的病人其一代亲属存在腹主动脉瘤表现 吸烟 :每年大于十包 外周动脉瘤: 股动脉瘤,腘动脉瘤,胸主动脉瘤 高血压 有无糖尿病 白种人AAA的发生率较高
8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大部分病人无症状 通常在使用彩超,CT,MRI或超声对有慢性背痛或肾结 石的患者检查中意外发现 已知AAA或搏动性包块的病人表现为后背,腰背部, 腹部疼痛,此种情况称为有症状的AAA。这时需要尽 早请血管外科会诊 物理检查 敏感性和特异性20-90% 根据物理检查确定AAA的大小是不准确的。 筛查方式:彩超
13 | MDT Confidential
破裂结果
快速的循环衰竭导致死亡率很高
动脉瘤直径大于> 5.5 cm而未治疗的病人,五年内死亡率高达50%。
50%的急诊病人到达急诊室时是活着的;其中,做常规AAA外科修复手术的病 人,存活率为50%。 破裂的AAA在美国死亡率排名第13位(前几年统计)
9 | MDT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有症状的AAA AAA可以是没有破裂的也可能是 已经破裂的 罕见的,严重的,持续的背部或 腹部疼痛 涉及睾丸痛(通常被误诊为疝气 或绞痛 触诊时发现轻微的动脉瘤
症状=即将破裂 紧急外科会诊
10 | MDT Confidential
自然病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