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组织结构
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及具体描述

华为公司组织及财务系统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图示一、华为公司管理职位设置及职责本公司管理职位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公司总裁”第二层次:各大系统,职位名称“系统总裁”第三层次:各一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总监”第四层次:各二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经理”决策、协调委员会组成人员:公司总裁、各系统总裁、各部总监及各有关专业资深顾问。
主要任务:a)确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经营理念;b)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的战略规划;c)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运用策略;d)财经管理;议事方式:a)常规会议议事:每两周一次;b)临时会议议事:由各委员提议;主任委员视议题缓急之轻重程度予以批准后即可召开;会议须有议程;各委员会前须有准备;会议结论力求确定可行。
总裁办公室职位名称:[总裁办公室主任]主要任务:协助公司总裁,完成各项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总裁与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负责各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管理工程部职位名称:[管理工程总监]主要任务:承担公司管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公司各业务系统及部门提供专项管理辅导。
审计部职位名称:[审计总监]主要任务:在公司总裁的直接领导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司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公司的目标。
法律事务部职位名称:[法律事务总监]主要任务:负责公司日常法律事务的处理,公司对外纠纷、诉讼事宜的处理,为公司的对外投资各项制度改革等重大事宜提供法律意见,起草或审订公司重要的法律文件。
研究开发系统职位名称:[研究开发系统总裁]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系统总裁统率所属部门,在公司总裁指挥下,综理本公司产品和技术之研究、开发、试验之事务。
其主要分项任务如下:a)依据公司产品战略发展规划拟订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及产品中试计划;b)督促所属部门按项目管理程序组织产品开发工作及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c)督促所属部门组织和实施设计验证、设计评审和设计改进工作;d)签订研究开发系统之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变动;e)在公司总裁授权下,发展各类研究和开发专业人才,以及决定本系统人员之考核、加薪及晋升水准;3f)指挥及支援本系统所属部门完成指定之工作目标;g)主持研究开发系统会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冲突;h)出席公司之决策及协调会议;i)评核本系统各部门主管之工作表现,并做必要之目标修订及人员改派;j)其他由公司总裁指定及自行发展之工作。
华为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

华为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内, 华为已经成为了一家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其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华为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治理结构1. 董事会华为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组织,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决策。
董事会由多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执行董事通常是公司高管,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决策。
而非执行董事则更多地从事监督和指导的角色,保障公司的合规运营。
华为的董事会在决策过程中秉持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同时注重董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董事会会议定期召开,就公司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决策。
2. 公司高管团队公司高管团队是华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高管团队通常由CEO、CFO、CTO等职位组成,他们协助董事会执行公司战略,管理公司整体业务,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技术研发进行监督与决策。
华为的高管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
3. 监事会监事会是华为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构,其成员由公司股东或员工代表组成。
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审计公司的财务报告,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监事会和董事会相互制衡,在公司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监事会的存在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结构1. 分业务部门华为的组织结构被划分为多个业务部门,包括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和运营商业务等。
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负责对应领域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
这些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与协调关系,共同推动华为在不同领域的业务发展。
分业务部门之间也存在竞争与合作,促进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
2. 矩阵式管理结构华为采用了矩阵式管理结构,将各个业务线和地域市场相互横向联系,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组织结构。
华为组织结构

华为是一个大型的电子产品公司,以事业 部制作为主要的组织结构,同时华为的组 织结构也可看做矩阵制结构,但不会是一 个稳定的矩阵结构。当该结构网收缩时, 就会叠加起来,意味着华为要精简部门、 岗位和人员;当其扩张时,网就会拉开, 就要增加部门、岗位和人员。在这一过程 中,流程会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轮值CEO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在日 常管理决策过程中,对履行职责的情况及时向董事会成 员、监事会成员通报。
轮值CEO由三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轮值期为6个月, 依次循环。2013年,每位轮值CEO轮值期安排如下:
全球化
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更加贴 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 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 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 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 研究开发,使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 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优点: 高度中央集权,防止因权力分散而造成 失控 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
中期:事业部制
产品 顾客 市场……
后期:二维组织结构 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 按地区划分的地区公司事业部
战略事业部
地区公司
事业部在公司规定的经营 范围内承担开发、生产、销 售和用户服务的职责
地区公司在公司规定的区 域市场内有效利用公司的资 源开展经营
华为一直奉行的是中央集权,但在
此基础上进行层层有序的分权。应环 境和自身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 己的分权之道和授权之术。
成立初期:直线型组织结构
决策层 职能层
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
华为组织架构

华为总体组织架构
华为董事会及相关执行机构(战略机构)
任正非 CEO 创始人
董事会 孙亚芳 董事长
人力资源委员 会
胡厚崑
财经委员会 郭平
战略与发展委 员会 徐直军
审计委员会 梁华
• 董事会成员共13名,包括:董事长孙亚芳, 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 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
各专业委员会构成
委员会 成员
职责
人力资源 财经
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共19名,由董事、高级 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华为组织、人才和文化
业务主管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主任为胡 等组织能力核心要素的综合管理和提升者。
厚崑,成员为郭平、徐直军、徐文伟、李杰、 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丁耘、孟晚舟、李健、查钧、何庭波、张平安、关键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以及执行监管,
CEO为余承东,EMT成员暂未确定。
任正非 CEO 创始人
董事会 孙亚芳 董事长
人力资源委员 会
胡厚崑
财经委员会 郭平
战略与发展委 员会
徐直军
审计委员会 梁华
CFO 孟晚舟
COO 郭平
首席法务官 宋柳平
CTO 马特.布罗
海思 何庭波
企业业务BG 徐文伟
运营商业务
BG 丁耘
消费者业务
BG 余承东
华赛 张平安
2013各BG及其EMT成员
BG
EMT成员
运营商 企业业务 消费者业务
CEO、EMT主任为丁耘,EMT核心成员为 李杰、梁华、查均、邓飚、方惟一、彭博、 汪涛
CEO、EMT主任为徐文伟,BG COO、 EMT副主任为张平安,EMT核心成员为张 顺茂、汤启兵、陈军、谯能东、郑叶来、 何利扬、陈弈泉、刘少伟
华为公司组织架构模板

华为公司组织架构模板1. 公司概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华为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社会的建设。
2. 组织结构2.1 公司层级华为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
公司整体分为以下几个层级:•董事会•首席执行官(CEO)•执行委员会•部门/业务单元2.2 董事会华为的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发展方向,并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运营。
董事会成员包括高管和非高管董事。
2.3 首席执行官(CEO)首席执行官是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领导整个组织并执行董事会制定的战略。
CEO 直接报告给董事长。
2.4 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CEO及其他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的运营策略和管理决策。
执行委员会成员通常包括以下职能部门负责人:•营销•研发与工程•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财务2.5 部门/业务单元华为的部门/业务单元按照产品线或功能划分,每个部门/业务单元都有一个负责人。
各部门/业务单元之间通过协作合作,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以下是华为公司常见的部门/业务单元:2.5.1 营销部门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和销售策略制定。
该部门通常包括以下职能团队:•市场研究团队:负责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产品营销团队:负责产品推广、品牌建设和市场份额增长。
•销售团队:负责与客户接触、销售谈判和订单管理。
2.5.2 研发与工程部门研发与工程部门负责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设计。
该部门通常包括以下职能团队:•研发团队: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工程团队:负责产品设计、测试和验证,并提供技术支持给客户和销售团队。
2.5.3 供应链管理部门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物流、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该部门通常包括以下职能团队:•采购团队:负责与供应商谈判、合作和采购物料。
华为组织结构图

华为的发展战略
• 1 全球化经营战略
•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
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伙计市场已经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目前,华为在海 外建立了8个地区100多个分支机构,这使华为可以更加贴 近客户,聆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同事华为在美国、印 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每个研 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以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 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 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华为还 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了技术人员, 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竞争与合作战略
• 华为作为一名出色的通信设备商,在整个通信领域内面临着 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不断的竞争和挑战。为此,华为公司与 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 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 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 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产的安全发 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的为全球客户创造 价值。 • 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止2006 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法国电信、中国移动、英国电 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 为作为合作伙伴。
营销部门组织结构
营销部门
国内营销部
国际营销部
区域机构 管理部
产品行销部
客户关系 管理部
各事业部 的市场部
华为公司的具体战略
• 华为公司将继承“以客户为中心”,机遇客户需求, 逐步建立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业务领域的 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 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提升宽带竞争力和降低总成 本,实现商业成功。
华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历程

华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历程华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时期(1987年-1996年):华为成立之初是一个小型的技术咨询公司,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
创始人任正非亲自管理和决策。
2. 集团化管理(1997年-2003年):华为逐渐发展壮大,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开始采用分公司管理模式,设立多个分公司负责不同的业务板块,如网络、终端、IT解决方案等。
每个分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业务管理和决策权。
3. 大区域管理(2004年-2010年):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华为采取了大区域管理模式。
公司将全球分成多个大区域,每个大区域设立一个区域总部,负责管理和决策该区域内的业务。
实施上下级授权,加强了本地市场开发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4. 业务群管理(2011年-至今):华为进一步调整了组织结构,采用业务群管理模式。
公司将各个业务板块划分为不同的业务群,如运营商业务群、企业业务群、消费者业务群等。
每个业务群设立一个总裁,负责该业务群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同时,华为设立了战略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和协调公司的全球战略。
华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历程可以总结为由创始人个人管理逐渐向集团化管理、大区域管理和业务群管理等多级和分权的方式转变。
这一系列的调整旨在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和扩大国际业务的需要,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华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历程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创业阶段(1987年-1992年):在这个阶段,华为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公司规模较小。
创始人任正非以及少数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运营和决策。
2. 建立基本组织结构(1993年-1997年):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华为开始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
公司分为技术、销售、行政等不同部门,并引进中层管理人员来负责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
3. 业务板块分化(1998年-2005年):在这个阶段,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扩大业务领域,华为将业务板块细分为网络、终端、IT解决方案等若干部门,并设立相应的负责人,实行分业务负责人管理的模式。
华为的组织结构模式

案例一华为by Luwak华为的组织结构:矩阵式结构。
背景:华为的组织架构是它所在的行业决定的。
华为所在的电信行业,每隔3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技术革新,所以华为必须采取措施应对技术的改变,这就需要一个灵活机动的组织结构。
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模式,分职能制显得过于累赘,各部门之间协调起来不够默契。
况且华为的战线拉得很长,在海外拥有很大的市场,华为就更需要一个扁平的、可变化的、灵活的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直线职能式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它由职能部门系列和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从而同时实现了事业部式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特征的组织结构形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也可以称之为非长期固定性组织结构。
就是说,当出现某项新的市场业务需求时,就会从各个职能部门抽出一些人员组建成一个临时的事务部门来应对,当该业务进入常规化的运行的时候,临时事务部门的人员就会回到原部门。
华为每次的产品创新都肯定伴随组织架构的变化,而在华为每3个月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技术创新。
这更类似于某种进退自如的创业管理机制。
一旦出现机遇,相应的部门便迅速出击、抓住机遇。
在这个部门的牵动下,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形,但流程没有变化,只是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的次数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但这种变形是暂时的,当阶段性的任务完成后,整个组织结构又会恢复到常态。
组织结构的优势:1人力资源的调整灵活性强华为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当出现某项新的市场业务需求时,就会从各个职能部门抽出一些人员组建成一个临时的事务部门来应对,当该业务进入常规化的运行的时候,临时事务部门的人员就会回到原部门。
这就保证了一方面华为在面对市场机遇时,能较快的作出反应抓住机遇。
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企业有序的运作。
2业务处理更有效率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方式使得华为在处理问题时一方面信息获取更加及时,另一方面处理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使得业务进行更加有效率。
华为还建立起了一个表态结构、一个动态结构和一个逆向求助系统的组织结构,为信息交流资源调配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与检验
质量验证
投放市场
生命周期管理
BOM结构设计:计划、商务配置算法设计 机械设计、包装设计
市场推广、营销 用户工程、技术支援
生产
概念评审
计划决策
市场发布 决策
量产决策评审点 品类管理评审点 (建议IRB评审) (建议IRB评审)
注:阴影为中试相关业务
6
团队关系简图(2005)
IRB C-PMT C-RMT ITMT C-TMT
PDT PDT
7
团队关系简图(技术团队)
IRB
C-PMT
ITMT C-TMT
跨产品线 TMG
PL-IPMT PL-IPMT PL-TMT PL-PMT
产品线内部 TMG
PF-BMT/PDT PF-BMT/PDT
8
H公司组织“概念图”(Mobile版,2012)
9
H公司组织“概念图”(PC版,2012)
跨产品线 TMG
PL-IPMT PL-IPMT PL-TMT PL-PMT PL-RMT PF-BMT …… PF-BMT PL-RAT PL-RAT
TMG
跨产品线 跨产品线 TDT/TRT TDT/TRT
跨产品线 PRT 跨产品线 PRT
PDT/TDT/PRT TDT/PRT /TRT
PDT PDT
...
X X 产 品 测 试 中 心
X X 产 品 试 制 中 心
...
X X 产 品 试 制 中 心
技术支援不在研发体系内。
2
研究管理部组织结构
产品线管理办公室
软件工程室(软件总监) 硬件工程室(硬件总监) 测试工程室(测试总监)
交换接入网 业务部
研究管理部
干部部 总体办 研究计划处
智能业务部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多媒体业务部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北研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基础 公用资源
预研部技术管理处 标准处
预研计划组
预 研 项 目 组 预 研 项 目 组 预 研 项 目 组 预 研 项 目 组
…
…
4
中间试验部组织结构图
中间试验部
产品线管理 办公室 中试计划处 产品定型鉴定中心 技术管理处 中试干部处
测试中心
工艺试验 中心
装备开发 中心
物料品质试验 中心
产品数据管 理中心
试制中心
结构造型设 计中心
产品优 化中心
交换产品线 无线产品线 传输产品线 智能产品线 多媒体产品线 数据通信产品线
5
产品结构化开发过程
概念形成 立项/计划
开发计划 概念形成 总体方案 硬件设计及调试 维护及优化 软件设计及调试 规格说明 单元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方案 器件认证 工艺方案 装备方案 工艺设计 装备设计 物料品质试验 工艺实验 试生产 装备试用 系统测试
无线业务部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传输业务部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硬 软 测 件 件 试
交换产品部 无线产品线 传输产品线 智能产品线 多媒体产品线 数据通信 产品线
3
预研部组织结构
预研部
合作项目部 预研计划处 对外合作处 联合实验室 管理部
交 换 预 研 分 部 无 线 预 研 分 部 传 输 预 研 分 部 智 能 预 研 分 部 多 媒 体 预 研 分 部 数 据 通 信 预 研 分 部 基 础 预 研 分 部
PF-BMT
PDT TMG TDT PRT TRT MM OR ISC IPD TPD
Product Family- Business Management Team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Technology Management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am Product Research Team Technology Research Team Market Management Offering Requirements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Platform Development
W公司组织介绍 演进
W公司研发组织架构(可能是比较早的版本,大约1999年前)
研发与行销委员会
研发管理办公室
预研部
产品线管理办
研究管理部
中间试验部
预研计划处 对外合作处
技术管理处
产品计划处 PM管理处
总体办 市场技术处
研究计划处 干部处
技术管理处
计划处 干部处
总体办
XX业务部 管理办 总体组
……
XX业务部
测试中心
试制中心
……
XX业务部预研部
XX业务部产品线 管理部 项目管理处
XX业务部软件部
XX业务部硬件部
XX业务部测试部
预研计划组
预研 项目 组
...
预研 项目 组
产品 开发 项目
...
产品 开发 项目
研 究 部
...
研 究 部
研 究 部
...
研 究 部
软 件 测 试 心
10
华为的价值观,2009年总结,取自2012-10-3华为网站
11
华为的业务和愿景战略(2012年10月3日华为网站)
12
公司治理结构(2012年10月3日华为网站)
13
职业发展
14
产品管理体系决策/规划/研发团队总览
Abbreviations 缩略语 IRB PL-IPMT C-PMT C-RMT PL-PMT PL-RMT PL-RAT ITMT C-TMT PL-TMT Investment Review Board Product Line- 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 Corporate-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 Corporate-Requirement Management Team Product Line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 Product Line -Requirement Management Team Product Line -Requirement Analysis Team Integrated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am Corporate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am Product Line -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am Full spelling 英文全名 Chinese explanation 中文解释 投资评审委员会 产品线集成组合管理团队 公司组合管理团队 公司需求管理团队 产品线组合管理团队 产品线需求管理团队 产品线需求分析团队 集成技术管理团队 公司技术管理团队 产品线技术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