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
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

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
温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地区,以下是珍惜的动植物及
其分布。
动物:
1. 白鹭:分布在温州市区、龙湾区等地,是宁波湾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 蛇颈龟:分布在温州、永嘉等地的平原水道、江河湖泊中,是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3. 麝香猫:分布在温州北部山区、苍南、文成等地的森林、丘陵地带,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植物:
1. 水杉:分布在苍南、文成、泰顺等地的山区中,是国际红皮书上的
珍稀濒危植物。
2. 溪畔千层:分布在温州市区、平阳等地的山谷、水边,是国家一级
保护植物。
3. 东南椒目:分布在瑞安、乐清等地,是中国独有的植物,产于温带
落叶阔叶林中,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
以上是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我们应该积极保护这些动植
物资源,让它们继续繁衍生息,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1. 绿草如茵型:就像一片柔软的绿色地毯,给人带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想想看,小区里有那么一片葱郁的草地,是不是就像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样啊!比如在草坪上设置一些休闲桌椅,居民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悠闲的时光。
设计要点呢,那就要保证草地的平整度和绿意盎然啦,可别搞得坑坑洼洼、枯黄一片哟!2. 繁花似锦型:这简直就是色彩的盛宴啊!各种花朵争奇斗艳,能不美吗?你难道不想在自己家楼下看到一片绚丽的花海吗?像那些精心布置的花坛,多漂亮呀!设计要点就是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花卉品种,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颜色和花期的花,让花开不断、美不胜收哟!3. 绿树成荫型:那一棵棵大树,不就像是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阳挡雨嘛!夏天走在下面,多凉快呀!比如小区里的那几排高大的梧桐树。
设计要点就是树木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还要注意修剪,让它们长得挺拔又美观。
4. 灌木丛林型:哇,走入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小丛林,多有趣呀!是不是感觉很新奇呢?可以像弄个造型独特的灌木丛迷宫呀!设计要点是要注意灌木丛的高度和密度,要营造出层次分明又富有神秘感的氛围哦。
5. 藤蔓缠绕型:那弯弯曲曲的藤蔓,就像在跳舞一样,多浪漫呀!瞧瞧那些爬满篱笆的藤蔓植物,多有诗意呀!设计要点是要给藤蔓提供合适的攀爬支撑,让它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美姿态。
6. 水生植物型:看着水中的那些植物,随风摇曳,多灵动啊!就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像小区里的池塘边种些荷花、睡莲,多美啊!设计要点是要保证水质的清洁,让水生植物健康生长,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我的观点结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真的太重要啦!不同类型都有各自的魅力和要点,好好设计就能给居民带来超棒的生活体验呀!。
温州瓯江口新区植物景观特色营造

温州瓯江口新区植物景观特色营造陈中乾1*,蔡晓1,金帆2,潘星雨1(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浙江温州325088;2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通过对瓯江口新区规划定位解读、绿地结构分析,提出“多彩绿带,花漫新城”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从特色开花植物品种的选择、微地形的营造以及主要绿带设计等方面,介绍了瓯江口新区与众不同、具有高识别度的植物景观特色营造,为类似新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瓯江口新区;特色植物景观;植物配置自然生态区域构建出绿色屏障,形成城市公共活动轴。
以北,建构以新兴战略产业及研发设计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走廊,集聚了众多入驻项目,打造海陆高新产业圈;以南,规划以城市居住与服务主导的生活走廊,培育一个以旅游休闲、滨海生活为特征的城市生活圈。
瓯江口新区起步及一期范围内绿地率为36.6%,绿地面积约437.2hm 2。
绿地系统主要是由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防护绿地、社区绿地共同组成,呈点、线、面的布局形式。
城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居住区公园、绿化广场等在规划区内均匀分布,形成绿化布局中跳动的绿点;沿主要道路及河流两侧规划布置了大量的带状公园绿地,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中通达的绿线,为营造滨海城区的高品质生活的良好形象,促进新区建设成为温州乃至区域范围内一处别具特色的标杆新区,提供优越的条件。
2特色植物景观营造2.1总体构思通过对总体规划及区域环境特征分析,按照“大气、多彩、成片”的指导思想,提出“多彩绿带,花漫新城”的设计理念,突出“一带一主题,一路一特色”的景观效果,打造具有瓯江口鲜明特色的花园城市景观。
瓯江口新区规划公园绿地基本沿河沿路呈带状布置,这些带状公园绿地是展示城市风貌景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梳理出了瓯江口新区道路及河道两侧共15条主要绿带(横轴8条,纵轴7条)。
根据各绿城市所处区域位置不同,其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亦不相同,其植被类型也有差异,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的植被群落与地形地貌,共同构筑了典型的地域自然景观,它们在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体现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基础。
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营造

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营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过多和能源危机的问题凸显。
园林景观建设在追求景观效果的同时也需要控制成本,而低成本景观设计,既是对景观行业社会经济因素的思考,也是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探索。
本文以盘锦中兴公园为例,结合对当代植物景观的考察和研究,对目前的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和总结了一系列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标签:植物景观;低成本景观;植物造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提倡“节约型园林”绿化道路,促进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高成本的景观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低成本景观设计。
低成本景观具有可操作性,在景观质量与投入权衡下,尽量做到最低的投入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消耗成本直接影响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目前就如何降低其造价以营造可期的植物景观效果,探讨了园林植物配置方面的技巧,为营造生态宜居的低成本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启发和借鉴。
一、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降低造价和品质,而是在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则上,结合当前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使景观设计达到景观效益最大化和景观成本的最低化的完美平衡。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消耗成本直接影响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就如何降低其造价以营造可期的植物景观效果,还在不断探索当中,假以时间,并必将走向成熟,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思想。
二、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控制造价的同时没有兼顾景观效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控制建设成本,又要保证能够达标的绿地率,经常大量使用绿篱和同规格小幼苗,没有注意植物之间的搭配,使建设项目各处绿化景观平淡无奇。
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低成本的植物景观,是以尊重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作为前提,确保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4.1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中心绿地名称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园内布局应有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明确的功能划和铺装地面等分设置内容要求最小规格最大服务半径(ha) (m) 1.0 800~1000 园内布局应有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小游乐园一定的功能规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划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单儿童设施等可灵活布置 0.4 400~500 0.04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
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
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 公共绿地指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4.3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
4.4 院落组团绿地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绿地南侧多层楼L≥1.5(L2) L≥30(m) S1≥800() 南侧多层楼L≥1.5(L2)L≥50(m) S1≥1200() 开放型绿地南侧多层楼L≥1.5(L2) L≥30(m) S1≥800() 南侧多层楼L≥1.5(L2) L≥50(m) S1≥1200() 1S2≥1000() S2≥1200() S2≥1000() S2≥1200() 其中: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O);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O)。
温州适合养什么花,市花和市树是什么

温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所以对于大部分常见的花卉,都比较适合在温州栽种。
比如蜘蛛抱蛋、金边吊兰、南天竹、爬山虎、旱金莲、百合、一串红、朱顶红、四季海棠、报春花、金盏花、蜡菊、玉兰、山茶花、栀子、杜鹃花、火棘、八角金盘、桂花、含笑、金丝桃、夹竹桃、六月雪、凤尾兰、络石、常春藤等。
一、温州的气候特点
温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所以对于大部分专家们熟知的花卉,都比较适合在温州栽种。
二、温州适合养什么花
通常来说,地栽植株受地域环境影响比较大,针对于温州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比较适合栽种蜘蛛抱蛋、金边吊兰、南天竹、爬山虎、旱金莲、百合、一串红、朱顶红、四季海棠、报春花、金盏花、蜡菊、玉兰花、山茶花、栀子花、杜鹃花、火棘、八角金盘、桂花、含笑、金丝桃、夹竹桃、六月雪、凤尾兰、络石、常春藤、海棠、红叶李、矮牵牛、三色堇等等。
三、温州的市花和市树是什么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
因为温州是专家国山茶花主要的原产地,茶花在温州的栽培历史也非常悠久,在温州风景区更是有1200多年树龄的山茶花,所以经温州市民投票,经人大常委决定将山茶花定为了该城市的市花,至于市树榕树(小叶榕),在温州也有特别悠久的生长历史,所以将榕树定为了温州的市树。
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

2 1 第 6期 0 0年
林 业科 学
城 市居 住 区 中的植 物( 京 林 业 大 学 园 林 学 院 。 京 10 8 ) 北 北 0 0 3
摘要
介 绍 了 城 市 居 住 区 中 绿 色 空 间 的 形 式 , 析 了居 住 区植 物 景 观 配 置 原 则 和 设 计 原 则 , 总 结 了 其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提 高 居 住 区 分 并 为
林植 物 有很大 关 系。
屋顶结 构负 重有 一定 的限度 , 屋顶 绿化 要在保 证安全 的
前提 下 才有 意 义 。 这是 屋顶 绿 化与 地面 绿 化 的重要 区别 。 因 此 , 根据 屋顶 的不 同负荷 量 制定 种植 层 高度 及植物 配 置 。 应
种植 土应选 用 轻质材 料 , 同时要 注意 防水 、 渗漏围 防 。
并 与城 市绿化 融 为一体 , 创造 出多 种生动 的装 饰效 果 。
14 屋 顶 花 园 .
了“ 园林 城 市” “ 市森林 ” 新 的概念 l 城市 景观 是 人 类 和 城 等 】 1 。 活 动 干扰 最 强 烈 的景 观 , 其结 构 和 功 能 与其 他 景 观 有 着显 著 的区别 , 而植物 景观 是柔 化城 市强 硬形 象 的最好 途径 。 在所 有 的植 物 中 , 种 植在 城 市 或 风 景 区 中 构成 园林 能 境域 的植物 一般 称 为园林 植 物 。 括 的说 , 概 园林 植物 具 有防 护 、 造和 美化 功 能 。 市或 风景 区 的环境 是 否 美观 , 建 城 与园
绿 化 面积 、 善城 市 生态环 境提 供借 鉴 。 改
关 键 词 园林 植 物 ; 市 居 住 区 ; 物 景 观 设 计 城 植 中 图 分 类 号 T 8 .2 U9 51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景观植物设计6-1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二)绿化指标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的绿
地率是衡量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数字。我国规定居住区绿地面积至少占总用地 的30%,新建居住区绿地率要在40%-6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能低于25%。建设 部提出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要点和技术导则》中还规定了一项指标: 每100m2的绿地要有3株以上乔木;华中、华东地区木本植物种类不少于50种; 华南西南地区木本植物种类不少于60种,以保证居住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景观植物设计
学习单元六 城市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
主要内容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二
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
三 居住区植物景观群落推荐
四 居住区公共绿地项目实施
五
总结和拓展案例
主要内容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
周的绿地,如居住区幼儿园、居 住区会所,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 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
居住区 公共绿地
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
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 中绿地。
公建 设施绿地
绿地 类型
宅旁绿地
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绿
地,其靠近城市干道,具有遮阴、 居住区
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
道路绿地
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
地,其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 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 本身的绿地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星域华府宅旁绿地实景
一 居住区绿地类型和绿化指标
3. 道路绿地 是指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其靠近城市干道,具有遮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温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区环境要求日渐提高,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式的设计,而朝着更生态化、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通过对温州地区部分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及借鉴。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造景居住区植物造景从早期作为建筑附属设计到如今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景观设计部分,温州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品质越来越被温州人民所重视,也成为了现代人买房购房时必须兼顾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者通过对植物的选择与运用,创造出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性化宅旁绿地,从而对提升居住区整体品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1.1植物物种的选择植物造景是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材料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制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1]。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一般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管理粗放并且能较快达到绿化效果。
以乡土植物为宜。
1.2乡土植物概念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
所谓乡土植物广义的可以理解为: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2]。
植物的乡土习性包括其观赏和生态习性以及它的文化地域性。
观赏、生态习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本身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而衍伸出的生理喜好和外观特征;文化地域性是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植物文化与其它门类文化相互影响、补充、融合的总和,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反映出绚烂多彩的传统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
利用乡土植物的外形特征、文化特征,能够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地域性景观,创造出中国式的园林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同时能够就近取材,减少运输开支以及管理和养护的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1.3配植注意事项1.3.1注意植物功能实用性小区绿化主要靠乔、灌、藤、草的合理搭配来实现,应尽量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病虫害少、便于管理或者适量的观赏性强的外来树种,并考虑居住区造景要求,选择有花有果、芳香类植物,或者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有助于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和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避免早衰、寿命短的树种,避免有枯枝、落果、花粉、飞絮、异味的植物。
1.3.2注意植物的寓意及风水禁忌中国古典园林常与文学相依存,文人用诗词咏赞自然与园林,又赋予园林以人性和灵气。
许多植物在民俗观念中也具有各种形象。
玉兰树、海棠树、迎春、牡丹、桂花为家喻户晓的“玉堂春富贵”象征着富贵绵长、吉祥兴旺;岁寒三友“松竹梅”亦表吉祥;松树有“松菊延年”之意;合欢寓意“合家欢乐”;槐树门前,招财进宝;桃花芬芳,桃果有“仙桃”的美誉;梅花五瓣,象征五福……此皆为趋吉避煞的植物,宜种于居住区宅旁,深得居民喜爱,亲切感倍加。
此外,在传统民俗中也有若干对住区植物的禁忌,“独树当门,寡母孤孙”,“门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杨树)”,“门对重杨,披发悬梁”,“门前桃杏,贪花洒性”……虽然许多为传统迷信说法,但是对人们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要避开。
1.3.3与建筑协调,整体风格统一,富有特色居住区种植设计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种植设计工程,设计时不能光考虑最佳效果而忽视了植物景观的初期效果。
此时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控制好速生树与慢长树的比例。
初期苗木通常小而密植,且一并设计好往后的树种更替问题。
植物的整体基调要统一、具有可识别性和观赏性;又要注重细节上的设计如宅间宅旁绿地,常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应各有区别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1.3.4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色彩的运用居住区植物配置应多应用不同花期、色彩、形态、质感和不同的排列方式的植物来丰富和刺激居民们的触觉、视觉、嗅觉等感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状、色彩、姿态均发生变化,可以多多利用植物的枝干和整形的树冠来塑造形态,不同花木的颜色造成的视觉差异,用乔木、灌木的轮廓线塑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
植物的色彩差异是视觉上最为显著的差异,能给人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吸引视线吸引儿童游乐,能清晰的划分和表达空间。
不同地域的居住区,植物色彩的主调应有不同的偏好。
位于市内的居住区一般占地面积较小,宜用偏冷的后退色来增加空间的深邃感,同时由于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所以色彩感不宜过分“软”,并注意大小面积的对比,有相应的变化来表达活泼的气氛;郊区住宅,通常面积大,视野较为开阔,空气相对清新,课选择相对暖的柔和色调与背景冷色调形成背景与主景的对比,营造轻松自然的气氛。
2温州地区居住区植物配置概况2.1 自然概况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频东海,南临福建,西及西北接丽水,北及东北面向台州。
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并有众多连片湿地,都为宝贵的“氧吧绿肺”。
山脉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层峦叠嶂,青翠欲滴。
温州地质原属华夏古陆一部分,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雨水较少,夏季气温较高,湿大雨多。
全年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8℃左右。
2.2 主要乡土植物温州乡土植物种类总的来说较为丰富,乔木有阔叶类的浙江樟、小叶榕、香叶树、桂花、银杏、白玉兰、广玉兰、枫香、丝棉木、三角枫、鸡爪槭、无患子、木荷等,针叶类的马尾松、金钱松、红豆杉、水杉、黑松、柏树等;灌木类的栀子花、山茶花、夹竹桃、龙柏、铺地柏、八仙花、大叶黄杨、木槿、瑞香、杜鹃、腊梅、海桐等;藤本类的爬山虎、牵牛花、金银花、凌霄、紫藤、扶芳藤等;竹类的毛竹、慈竹、紫竹、水竹、方竹等;草本类的玉簪、萱草、鸢尾、百合花、金盏菊、四季秋海棠、大丽花、海芋、美人蕉、天蓝葵、长春花、彩叶草、石竹、一串红、金鱼草等。
2.2 温州地区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分析温州的园林绿化建设其实今年才算真正的起步,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上,仍有许多不足。
乡土树种运用于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种类远远少于其本身数量,缺少地域特色。
植物种类相对较为单一,景观性较差,不同居住区景观雷同较多,植物景观搭配缺少色彩、层次的变化。
缺乏地被植物的运用,尤其是乡土耐荫地被植物,大多运用外来物种。
许多地区植物群落层次感不强,多样性不高,没有合理科学的配置而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生态群落结构也较为脆弱。
同时一些居住区设计者喜欢运用外来的热带植物,而这些植物往往长势较差,效果不佳。
温州作为一个江南水乡,雨水充沛,水生植物资源很多,但是它在居住区的水景中应用很少。
3对温州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建议3.1温州地域土壤的特性温州地处江南丘陵,山地土壤分布面积较大的为黄壤和红壤,属于酸性土壤,而沿海一带基本是盐碱池,属碱性土壤。
而市区园林用土基本以黄(红)泥土为主,由酸性、中酸性流纹岩、凝灰岩、火山碎屑风化发育而成。
3.2温州文化的体现温州文化灿烂悠久,白鹿跑过,洒下一片鸟语花香,造就了鹿城。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是南戏的故乡,而且是中国六大风水城市之一。
温州人民大多信奉风水学。
风水学是易学原理与环境地学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环境的优选,时空的优化。
所以在植物造景方向,也要讲风水学原理巧妙运用进去,例如用植物遮挡不雅建筑物,再有“东植桃杨,南植梅枣,北枣南柳,载种失宜,谓之邪淫”,“树木弯弯,清闲享福;桃株向门,荫庇后昆;高树般齐,早不云梯;竹木回绕,家足衣绿;门前有槐,荣华富贵”等。
风水学忌门前种大树遮挡阳光、阻挡气流;又讲究阴阳平衡,植物阴阳属性必须与其生长环境相匹配,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间都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大面积草坪与大型乔木、小型灌木间想平衡,在数量和色彩上、水平和竖向上保持一致,尽量体现变化,高低错落有致。
风水学的均衡原则要求植物造景中形态求吉,认为树木的形态影响着周围环境。
风水理论中植物种植的这些特殊要求,符合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而且满足改善居室小气候和人民的审美要求。
3.3温州植物四季的特点及色彩、形态的搭配温州常年温度适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水充沛,空气湿润,较为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
由于温州夏季台风盛行,所以乔木最好选用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能抵抗台风巨大的风力,从而减少因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冬季应增加阔叶常绿及半常绿树种,适量搭配叶片色彩鲜明的落叶乔木如银杏三角枫等做上层植物。
增加花灌木种类,并大量繁殖运用,把握好乔、灌、草,软质景观同硬质景观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设置模纹色块,切忌盲目跟风。
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段对植物色彩进行调和,使人产生好的审美愉悦。
居住区景观主要营造一种休闲的氛围,所以植物主色调倾向于冷色调,而中间点缀以小面积的暖色调,给人以一种变化的活泼感也能适当提高人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3.4新区老区的区别温州新区住宅的植物配置远胜过老区。
设计者已经开始逐步认识到植物配置应当具备其科学合理性,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
在植物物种的选择上也逐渐丰满,植物群落的层次感增强,四季景观也颇为丰富。
设计者也能够利用植物分割出一些私密性较强的空间供居民交流,休憩。
但仍有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噩待解决:3.4.1对乡土植物的利用仍旧不够全面,一些设计者仍然喜好运用名贵的外来树种,用树种的珍奇与否来体现居住区的档次而忽视“适地适树”的原则,依然追求打造所谓的“形象工程”。
3.4.2对宅间绿地的开发利用仍然不够细致。
宅间、宅旁、宅后绿地对于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设计者讲中心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的丰富华丽而对于宅旁绿地却常常轻描淡写。
从而使得楼与楼之间植物景观的可识别性不高,给居民归属感没有那么强烈。
3.4.3水生植物运用不多。
温州属于江南水乡,居住区也常常设置水景,但硬质的水景设置没有很好的搭配以适当的水生植物,使得水景给人的亲和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吸引居民,发挥人的亲水性。
设计者应当多了解并且运用本土的水生植物,给单调乏味的水景增添一份生命与活力。
3.4.4加强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带来的宜处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顶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明显提高;保护建筑物免遭高温、紫外线灯的损害,有利于延长其寿命;屋顶绿化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
3.5适应温州新城市建设的种植方向在温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之际,从人们最基本的住宅条件出发,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迫在眉睫。
温州市的居住区种植设计应当加大对乡土植物的研究开发以及运用,增多植物种类,丰富群落层次,完善群落结构。
在尊重自然生态学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人的心里特征利用植物创造空间,从整体上把握植物的色彩基调,丰富细节变化,柔和中带有明亮的变化,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