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之一,其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美好的居住氛围,还能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平衡。

而植物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效果。

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能够完美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命力。

比如,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植物品种,如芒果、香蕉、栀子花、牡丹等。

而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生命力强、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银杏、松树、槐树、玉兰等。

二、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比如,可以在居住区中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灌木丛等,以增添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配置具有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龟背竹、吊兰等;也可以配置具有香味、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如薰衣草、紫罗兰等。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植物,防止植物相互干扰,影响生长发育。

比如,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相互平衡;还应该注意植物的成长习性,比如灌木丛、树木等应该布局在较开阔的区域,同时应该留有充分的空间,避免影响行人通行;草坪等植物品种则应该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以利于其生长。

总之,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达到优美、健康、生态、宜居的绿化设计效果。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景观绿化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作为绿化景观的主要元素,对于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来说,植物的配置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植物选择、植物布局和植物养护等方面,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一、植物选择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中南部地区可以选择适应较高温度和湿润气候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如茶花、荷花、香樟等;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适应寒冷干燥气候的落叶乔木,如杨树、榆树、白蜡等。

在选取植物的同时,要注意植物的观赏价值、生长习性和环保性。

应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抗病虫害、不易造成地下管线损害的植物,同时要重视环保性,避免引入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植物布局植物的布局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植物布局方式,例如线性布局、交错式布局、群落式布局等。

线性布局主要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可以形成直线或弯曲的曲线,常用于沿路或人行道两侧。

交错式布局则是让不同植物之间交错分布,交错布置的植物可以根据生长特点或者观赏性质搭配。

群落式布局则是将同种植物大量种植在一起,形成簇状景观,常用于区域性景观绿化。

不同的布局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进行植物的布局时要考虑到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

例如沿路的植物布局应该注重连续性和视觉连贯性,而公共广场和社区花园的植物布局可以强调色彩和景观特点。

三、植物养护植物养护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来说,养护也非常重要。

居住区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美观的景观需要专业的管理和养护。

植物的养护主要包括水肥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修剪管理可以控制植物冠层的形态、尺寸和布局,病虫害防治可以预防和治疗植物的疾病和虫害。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景观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植物配置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成为了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意义、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意义1. 美化环境。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能够为居住区增添绿意、营造浪漫、宁静的活动环境,使得居住区成为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2. 调节气候。

植物具有良好的遮荫和保水作用,能够降低居住区的温度,改善炎热的气候,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3.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和灰尘,并释放出氧气,有利于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

4. 增加生态效应。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居住区的生态魅力。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生态适应性原则。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光照条件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减少植物死亡率,提高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当注重多样性,选择不同季节开花、不同高度的植物,使得整个景观更加多姿多彩,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3. 安全性原则。

避免选择对人体有害、易引发过敏的植物,对于有刺、有毒的植物要避免使用,以确保居住区的居民安全。

4. 美学性原则。

植物配置设计要能够符合居住区整体风格和环境,要与建筑、园林景观相协调,形成和谐美观的景观整体。

5. 实用性原则。

根据植物的功能特点,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比如选择适合攀爬的藤本,提供遮荫,选择芳香植物增加空气清新度。

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态适应性、多样性、安全性、美学性和实用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1. 绿草如茵型:就像一片柔软的绿色地毯,给人带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想想看,小区里有那么一片葱郁的草地,是不是就像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样啊!比如在草坪上设置一些休闲桌椅,居民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悠闲的时光。

设计要点呢,那就要保证草地的平整度和绿意盎然啦,可别搞得坑坑洼洼、枯黄一片哟!2. 繁花似锦型:这简直就是色彩的盛宴啊!各种花朵争奇斗艳,能不美吗?你难道不想在自己家楼下看到一片绚丽的花海吗?像那些精心布置的花坛,多漂亮呀!设计要点就是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花卉品种,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颜色和花期的花,让花开不断、美不胜收哟!3. 绿树成荫型:那一棵棵大树,不就像是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阳挡雨嘛!夏天走在下面,多凉快呀!比如小区里的那几排高大的梧桐树。

设计要点就是树木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还要注意修剪,让它们长得挺拔又美观。

4. 灌木丛林型:哇,走入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小丛林,多有趣呀!是不是感觉很新奇呢?可以像弄个造型独特的灌木丛迷宫呀!设计要点是要注意灌木丛的高度和密度,要营造出层次分明又富有神秘感的氛围哦。

5. 藤蔓缠绕型:那弯弯曲曲的藤蔓,就像在跳舞一样,多浪漫呀!瞧瞧那些爬满篱笆的藤蔓植物,多有诗意呀!设计要点是要给藤蔓提供合适的攀爬支撑,让它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美姿态。

6. 水生植物型:看着水中的那些植物,随风摇曳,多灵动啊!就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像小区里的池塘边种些荷花、睡莲,多美啊!设计要点是要保证水质的清洁,让水生植物健康生长,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我的观点结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真的太重要啦!不同类型都有各自的魅力和要点,好好设计就能给居民带来超棒的生活体验呀!。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指在居住区内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来打造美丽的环境。

植物配置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择和设计技巧三个方面,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浅谈。

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适宜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植物。

其次是景观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的植物,如花卉、灌木和乔木。

再次是生态性原则,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如空气净化植物、水生植物和蓄水植物。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生长快速、易于养护和更新换代的植物,以减少植物配置带来的维护成本。

植物配置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从美观度来看,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和各类形态的花卉,如玫瑰、牡丹和郁金香。

从生态效益来看,可以选择种植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吸收噪音的植物,如绿萝、仙人掌和银杏树。

从生态适应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和适应干旱和寒冷等恶劣环境的植物,如仙人球、薰衣草和柏树。

从可持续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生长快速和易于养护的植物,如多肉植物、金鱼草和榕树。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植物的高低错落布局,可以通过在高楼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来打造垂直绿化效果。

其次是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花卉和植物的颜色搭配,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再次是植物与硬装结合,可以将植物与建筑物、花坛和健身器材等硬装融为一体,增加景观的整体性。

最后是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可以选择具有四季观赏效果的植物,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红叶和冬季的黄梅,来给居住区带来不同的景致。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植物、科学布局和巧妙搭配,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要注重植物配置设计的细节,从选择植物到布局设计,都要考虑多个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

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

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是提升小区环境美化程度、改善居民居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小区时,选择合适的造景植物对于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包括选择原则、应用场景和常见植物种类。

一、选择原则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性: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湿度、光照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2. 绿化效果:选择拥有较好绿化效果的植物,以提升小区整体的美观度。

植物应具有浓密的树冠或灌木丛,能够形成良好的绿色屏障和遮阳效果。

3. 视觉效果:植物应具备观赏价值,能够为居民营造愉悦的视觉享受。

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多样叶型或者独特造型的植物,增加小区的美感。

4. 生态环保:优先选择无毒、无害的植物品种,避免对居民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应避免大规模使用过度施肥或喷洒农药的植物,以保护环境和健康。

二、应用场景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可以应用在各个不同的场景中,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入口广场:入口广场是住宅小区的门面,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可以营造出热情友好的氛围。

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树木或常绿植物作为点缀,并搭配色彩鲜艳的花草,增加视觉亮点。

2. 人行道和绿化带:人行道和绿化带是居民日常活动的流线区域,适合种植一些低矮、密集的植物。

可以选择灌木丛、地被植物或者矮生草本植物,以创造绿意盎然的视觉效果。

3. 中庭花园:中庭花园是住宅小区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应选择种类繁多、花期较长的植物。

可以选择一些四季常青的观赏植物和花草,以保持整个花园的绿意常驻。

4.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住宅小区内儿童活动的场所,其中的植物选择应以安全、无毒为首要考虑。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和花草,但应避免种植带刺或有毒的植物。

三、常见植物种类在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选择上,有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值得推荐:1. 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期较长、紫色花朵盛开的灌木植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而景观绿化作为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居住区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一些浅谈,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好居住区的植物配置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阳光、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功能需求,包括美化、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包括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绿化等。

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设计。

1.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

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耐旱、耐污染、抗风等特性的植物,如梧桐、法国梧桐、国槐等。

这些植物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并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适合作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2. 庭院绿化庭院是居住区的私人空间,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在庭院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如玫瑰、茶花、木兰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果树,如柑桔、苹果、樱桃等,既美化了庭院环境,又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公共绿地绿化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绿化设计需要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公共绿地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一些功能性植物,如草坪、灌木、地被植物等,能够形成开阔的绿地景观,并且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浅议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浅议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采取 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
居住区植物06景观的实例
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利用植物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色彩,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为游客提供了 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上海世博园:通过植物景观的巧妙设计,展示了各国文化的特色,成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典 范。
深圳湾公园: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和季相变化,打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了优 美的休闲空间。
设计手法的选择与应用
植物种类选择:根据居住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注重多样性与生态效益。 空间营造:利用植物的高低、疏密等特性,创造出开敞、半开敞或封闭的空间层次感。
季相变化: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使居住区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
文化元素:将居住区的文化特色融入植物景观设计,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和归属感。
居住区植物05景观的营造
技巧
植物色彩的搭配
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植物色彩 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打造多彩景观 运用对比色和类似色,增强视觉冲击力 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确保健康生长
植物形态的组合
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 植物形态的层次感 植物的季相变化 植物的色彩搭配
植物季相的考虑
选择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植物, 增强景观的观赏性。
居住区植物04景观的设计
手法
自然式设计
植物配置:模拟 自然生长状态, 注重层次感和生 态多样性
空间营造:利用 植物形成空间感, 打造宜人的景观 环境
季相变化:利用 不同季节的植物 特点,营造四季 不同的景观效果
自然元素:运用 山石、水体等自 然元素,增强景 观的自然氛围
规则式设计
定义: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植物,具有明显的轴线或对称关系的设计手法。 特点:整齐、有序、线条流畅,给人以规整、庄严、肃穆的感觉。 应用场景:适用于规则式布局的居住区、道路绿化、广场绿化等。 植物选择:多选用常绿、耐修剪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如松柏类、黄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作为城市居民最常用的户外活动空间,居住区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功能和原理,分析了居住区植物
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
一部分,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营造一个生态美好,舒适宜人
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要。

一、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设计的构成要素,
植物在大小、形态、颜色、质感上千变万化,丰富了景观效果。

更重要的是,它
随时间的生长变化,使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

1.1 美化功能。

毫无疑问,在钢筋水泥的场地中间,栽花种草,带给人的第一
感受就是美化了环境。

植物的大小,高低,形状、色彩带给人以视觉之美。

除此
之外,植物本身或粗糙或光滑的质感,植物散发的不同气味,植物与外界交互作
用发出的声音,也创造了触觉、嗅觉、听觉之美。

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植物的
美化功能。

1.2生态功能。

植物作为天然的“制氧机”,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
造氧气,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

除此之外,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
降低噪音,吸附粉尘,保持水土。

还有些植物可以分泌杀菌素,杀菌消毒。

1.3空间功能。

植物与建筑一样能构成空间。

通过植物在地平面、垂直面或顶平面的围合,形成开放、半开放或私密空间。

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市场的需要以及园林行业的研究发现,促进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
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需要行业
共同协作,将房地产开发中现存的这些不良问题逐步改正。

2.1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2.1.1 规划布局合理,绿地率较高。

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绿地率有严格的规
范要求,这使得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保障。

同时,也更加注重人的使用
性和感受体验,使得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2.1.2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与植物配置手法的多样性。

越来越多的境外设计师参与,以及国内设计师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与风格,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风格越来
越多样化,如欧式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国传统风格、新中式风格、极简主义风
格等等,植物景观设计也对应出现了不同的配置手法。

2.1.3 后期绿化养护管理较好。

物业管理这一行业的兴起,是居住区植物景观
的福音。

物业管理单位配备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浇水、修建、施肥、打药等养
护工作,保障了居住区植物景观的长期效果。

2.2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2.2.1生态意识薄弱。

在房地产开发时,许多开发商生态意识薄弱,急功近利,没有考虑原有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随意挖掉山体,填埋池塘等等,破坏了原有
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大面积的硬化池底水池,忽视湿生、水生植物的应用。

或者,过度强调构图和硬质景观,忽视植物景观设计。

2.2.2植物景观设计缺乏文化品味。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植物也是文化
内涵的一种载体。

植物可入诗入画,是园林之魂。

如窗前植一丛芭蕉,“雨打芭蕉叶带愁”,池中种一片荷花,“留得枯荷听雨声”。

文化品味是我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应该继承和发扬,创造出诗意的居住场所。

2.2.3绿化树种简单。

目前,我国居住区绿化植物在种类上普遍存在偏低的现象。

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城市绿化使用的园林树种超过500种,远超国内许多
城市,但是,调查发现,居住区绿地中使用的树种却只有150种左右。

因此,居
住区绿化树种理应更加多样,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生活环境。

2.2.4过分追求大树和珍奇苗木。

许多高档小区,过度开盘时强调即时效果,
不惜高价移植古树或进口苗木,由于不适应环境,很多植物在种植不久后死亡,
不仅增加了管理费,也是一种浪费。

大树移植,牺牲了原有地区的生态环境,违
反自然规律,也违反了国家保护环境的宗旨。

三、关于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3.1 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人的需求在建设和发展的。

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要考虑对人
的关注,要满足使用人群的需求,如锻炼身体,邻里交往和休闲娱乐等等。

在具
体的植物景观设计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艺术美的需要,要更多思考一下人在使
用这个场地时的需要。

居住区植物景观要有生活气息,要有趣味性和可参与性。

比如,一大片草坪固然漂亮,如果在设计中散植几棵树,人们在草坪上休息的时
候就可以有树荫乘凉。

3.2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合理使用乡土树种
自然地理气候和社会文化促使形成当地特有的植物景观。

自然地理气候,影
响植物材料的选择,而社会文化则对设计风格和植物群落的组成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的延续,是一个国家或着地区内在气质和风格特色的保持。

在城市越来
越趋同化的今天,保留地方特色尤为难能可贵。

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突
出地方特色,传承和表达地方文化,使居住者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植物,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城市地方特色。

乡土树种适应当
地气候,也节约了后续的管护成本。

3.3注重生态
当今社会,生态环保是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居住区的生态效应越来越
受到广泛关注。

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生态学的原则,尽可能发挥
生态效益。

相比于草坪,乔木+灌木+地被的复层种植结构,同等面积具有更多的
绿量,也发挥了更多的效益。

在建设用地越来越宝贵的今天,要“见缝插绿”,绿
化不仅要平面化,更要提倡立体绿化。

比如,可以建造屋顶花园,垂直绿墙等等,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3.4设计与施工的衔接
在植物景观设计领域中常有个说法是“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足以可见施工
环节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最终效果的重要性。

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要想做出理
想的效果,设计师一定要亲临现场。

植物材料本身个体差异大,难以标准化,同时,施工中存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设计师只有在现场指导施工才能随机应变,
及时调整。

同时,施工工人的艺术修养参差不齐,未必真的能体会设计师的意图,或者有些图纸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设计想法也可以在现场指导实施。

在实际的绿
化施工中,重要植物组团的高低错落搭配,前后左右最佳位置的调整,这个都需
要设计师在现场指导的。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居住区景观将在国人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
大的作用。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要不仅仅只为了美化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人,为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为了整个大自然而设计。

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过
程中,时刻把握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理
想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佟跃、王殊.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现代农业科技,2010(6):
229-230;
[3] 易军.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研究与景观优化构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