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文章介绍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和原则,分析了目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标签: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及城市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发展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而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一部分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如何创造一个生态优美、舒适宜人、富有品位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要,作为小区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小区园林绿化更是重中之重,提高绿地率的同时,提高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能力,建立小区内园林生态平衡对提高小区内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景观设计思路在植物配植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突出生态效益。
在景观设计及植物造景上注意多样性,特别是在植物组合上,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合理组合,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搭配等都充分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
整个小区以白蜡、国槐、法桐等为基调树种,合理配植观叶赏花乔木,点缀色、叶、花、灌木及地被草坪植物,并结合景石、铺地、园路、园林建筑小品等,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的绿色空间,与整个小区共同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景色优美、休闲自然的人居环境。
植物材料上,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树种。
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以常绿树为主,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恰当,以增加绿量。
整个小区芳草茵茵,四季花木,疏密有致,点缀其间。
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应遵循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绿地规划设计与植物配植。
2、科学性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要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等立地条件,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
3、经济适度原则:应增强成本意识,充分考虑居民的消费水平,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倡导建设“节约型”园林。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区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对居住区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环境;健康一、引言居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居住区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植物配置设计影响着居住区的整体美观和居民的健康。
二、植物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1. 空气净化功能: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2. 声音吸收效果:绿化植物可以吸收、反射和散射噪音,降低居住区的噪音污染。
3. 净化水源:植物可以吸收水源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水源。
4. 调节气候效果:植物能够调节居住区的气温和湿度,缓解高温天气对居民的影响。
1. 促进健康:研究表明,接近自然环境的植物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缓解疲劳和压力。
2. 改善空气质量: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降低居住区居民的健康风险。
3. 提供休闲空间:合理配置的植物景观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居住区的人文氛围。
四、植物配置设计原则1. 生态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繁茂度。
2. 色彩和质感原则:植物的色彩和质感应与居住区整体色调相协调,营造宜人的视觉效果。
3. 种类多样性原则:植物配置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层次感和生物多样性。
4. 架构与灵活性原则:植物配置应根据居住区的功能分区进行设计,构建合理的景观结构,并保留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1. 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适应性,并调查居住区的居民需求和喜好。
2. 空间规划:根据居住区的功能需求,确定绿化空间的位置和大小。
3. 植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好的植物,并根据景观设计原则进行组合。
居民居住区绿化论文

居民居住区绿化论文居民居住区绿化论文如今居住区的绿化受到普遍重视,在每年的居住区绿化评选中,总有一些小区的绿化受到众口赞誉。
这些小区的绿化,不仅构思新奇、造型美观,而且对植物品种的配比也恰到好处,春夏秋冬都能做到色彩艳丽、形态得体、香飘四季。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商品房档次高低评选的标准,很多居住区的建设者为了进步经济效益不惜用高价对居住区进行包装,可是由于一些建设者和设计者对居住区绿化缺乏专业知识并存在一些误解,居住区的绿化中也存在很多的新题目。
一、居住区硬质景观过多1、居住区的绿地面积固然和以前相比增加了,可是实际上绿地率却在下降,其原因居住区硬质景观过多。
硬质景观作为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居住区绿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功能,设计搭配得当会成为全园的亮点。
但是有很多居住区的硬质景观设计的却过多过滥。
很多居住区的`硬化展装都大量的采用了花岗岩石材,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较昂贵的进口材料,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还占用了大量绿化用地,使小区的绿化面积明显减少。
2、很多居住区设计了很多的园林小品,比如雕塑,亭台水榭、小桥流水、喷泉水池等等,这些园林小品只要同周边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往往能起到一语道破、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但是若使用过多过大或者搭配不当,往往适得其反,使得整个小区的绿化失往主题没有重点。
3、硬质景观过多的原因及人们的真正需求造成这些的重要原因是建设者忽略了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大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整日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奔波的人们,多么希看能够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往轻松、休息一下。
可是回到自己的家园,四周的环境还是和城市中的一样,相同的建筑,相似的雕塑,如出一辙的假山喷泉水池,让人感觉生活是那样的重复紧张而没有新意,坚硬冰冷的建筑之中那美丽清新的绿色景观就显得是那样的亲切动人和珍贵。
所以,真正吸引人的居住区绿化应该是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应该给居民提供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兴城市日益加大,城市居民迅速猛增。
人们对所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文化特征,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亲切宜人的自然居住空间环境,是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趋势,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居民的身心健康。
使用有效的方法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更好的提高城市发展。
本文就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进行探究,希望给相关行业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景观设计引言:在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下,当前居住区的楼盘化的封闭、独立发展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也使得植物景观设计必须秉承人本化、生态化及人文化的设计理念,要注重生态景观营造、空间营造、及植物自身观赏性三方面的造景手法。
相关人员应积极探寻具体有效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并借鉴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具体实践经验,以提高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方式的合理性与艺术性。
1 居住区植物景观建设现状对于目前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而言,不断完善设计理念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从事植物景观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人仅停留在植物学基础知识的认知上,而对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专业学科了解甚少,导致很多居住区植物群落层次结构不丰富、树种之间的比例不科学等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让人们对物质越来越推崇,以城市历史文化背景和资源为起点,营造出文化氛围,同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上。
目前居住区植物景观在设计与结构上内容空洞,缺少诗文画意,一味追求大色块,缺少独特地方特殊与文化艺术以及小区的品味。
同时受部分开发商的要求,不考虑植物是否适合当地生长条件,居住区入口处常会出现新奇高档的外来植物物种。
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在城市环境多样的基础建立上保证植物多样化,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小区绿地植物种类普遍低。
一般小区都在100 种左右,也有超过200 种的小区。
但植物在多样化和群落层次上不够丰富,植物间的比例没有科学性。
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植物空问设计探究

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植物空问设计探究【摘要】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居住区的绿地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居住区绿地空间规划原则、绿地景观植物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创新手法、影响因素以及植物空间设计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
通过对绿地景观植物空问设计的分析,探讨了其对居住区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绿地景观植物空问设计,能够增加居住区的生态价值、文化氛围和社区互动,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未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绿地景观植物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创新理念的融入,为城市居民打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植物、空问设计、规划原则、创新手法、影响因素、应用、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绿地景观设计在居住区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绿地景观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空间。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植物布局,可以使居住区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绿地景观设计还能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空气质量的提升,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绿地景观设计还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利于居住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地景观设计不仅是居住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民健康和幸福的关键因素。
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绿地景观设计,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1.2 居住区的绿地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绿地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的绿地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提升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不断追求,绿地景观成为居住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居住区的绿地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城市居住区的绿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地政府和开发商越来越注重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居住区规划设计论文-——浅析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

居住区规划设计论文 ——浅析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 建筑092 任子豪 200931209081 【摘要】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出发,针对绿化设计、居往区绿化的设计原则、居往区绿化的实用性、居住区绿化的人性化、绿量的竖向提升、住区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点问题,对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进简要行探讨.
【关键字】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实用性;人性化;竖向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成的小区如雨后的春笋不断涌现.居住条件改变了,居住环境又怎么样呢?本人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在成都市的居住区绿化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园林绿化环境不能为人享用,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养护,其中很多绿化已有部分遭破坏的迹象.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居民们享受不到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乐趣。夏日艳阳的烧烤使人们仿佛生活在“蒸笼”之中,没有一丝荫凉,园林绿化变成了摆设.因此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拥有一片绿荫成为居民们迫切的要求。那么怎样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人为建筑与绿化生物的新秩序,怎样才能使人们在惬意的生活中享受阳光、雨露,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园林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 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的”。城市环境美是融合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有机整体。凡是在精神感应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方面,对人们有益,并富有美感的环境,都认为是美的环境。因此,环境美首先是满足对人有益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富有的美感。有位美学家也曾说:“人类祖先原生活在森林绿色植物之中,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为钻木取火,构木为巢, 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出了森林,建造了城市, 于是离开了‘绿’,世界成了一片‘灰黄’”.与此同时,人类悟出了‘绿’的重要性,提出了返回大自然,恢复绿色世界的愿望。当然,这个世界已不再是老祖宗们生活的蛮荒之地,,而是恩格斯设想的:“到共产主义,城市要消灭,人类住在四周一片碧绿的宫殿中”,那是人类重新建造的,人为的,也是科学的绿“世界”。今天,“绿”成了人人所需要的,人人都追求的一种实用的“美”。 而如今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可用于居住的土地更加短缺,为了解决人与土地的矛盾,大片的高层住宅不断拔地而起,而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采取减少绿地,缩短楼间距的方法,以达到多建房的目的,因此造成绿化面积的严重不足。那么为什么又要强调绿地的建设呢?因为植物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绿地可以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第二,绿地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第三,绿地可以降低噪音。第四,绿地可吸收太阳的反射光,缓和光对眼睛的刺激,另外绿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也很明显. 我国有着古老的建宅修园的历史,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总居住区占地面积的30%,但目前这一标准远未达到。在仅有的居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配置不合理,无层次感和形式呆板等问题。小区环境应强调美观与舒适相统一,在炎热的夏季,绿地可以提供一个遮荫、乘凉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共的私人交往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敞,遮荫的活动场所;在春天可以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冬天又可抵挡寒风的凌冽。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极力打造高档住宅,在小区绿化上一味地谋求更大的利益空间,而没有从人性化的理念出发。缺少园林绿化规模,过多强调人为景观的住宅并不能称为“以人为本”的高档住宅。住宅区绿化只有合理配置水、路、建筑和植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才能提高居住区的品味,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五篇)

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1植物造景现状分析1.1设计、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些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与当地风土人情、地貌气候等不相协调,往往设计出来的作品到真正应用的时候就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施工队只按设计师的设计图纸进行盲目施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存在偷工、减料,设计图与实际施工存在有天壤之别等情况;管理者专业水平较低,景观的后期养护对整个景观的营造非常的重要,植物它是有生命的,景观的营造也存在有时间性,植物是否能成活,后期的生长是否健康,景观的造型是否美观,都与景观的养护、管理者的专业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
1.2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绿色景观”,是指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小的景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俞孔坚曾指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化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化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
而现在的很多案例却是花大钱,把原有的景观去的一丝不留,在某个地方无中生有的造出一个景观,这种设计违背了要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违背了要生态,经济和合理。
1.3缺乏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应该与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相呼应,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来彰显当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使园林景观设计既做到与时俱进又充分展现地域性。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西方大量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涌入我国,并为许多设计师盲目接受和模仿,甚至是出现了“复制品”的情况,使得当地的园林景观跟其他地方的如出一辙。
看着具有西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看似很有国际风范,却丧失了当地该有的风格。
久而久之,当地的个性、特色文化就会慢慢地消逝,留下的是一处处渐渐引起人们审美疲劳的模式化了的园林景观。
2解决办法2.1合理利用植物资源,营造稳定生态群落景观植物造景不是简单的植物个体的拼凑,而应该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独具匠心的、科学合理的搭配。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增加居民的生活乐趣和身心健康。
对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对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绿化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居住区的环境特点、气候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一方面,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和观赏效果的植物,如银杏、樱花等;还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例如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吸附噪音、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
二、绿化植物的布局设计绿化植物的布局设计是指在居住区内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建筑风格和居民的需求来确定植物的布局。
一般可以采用“居住区中央开阔地带+各个楼栋周边小绿地+游憩区”等布局形式,使绿化植物与建筑、道路、人行道等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三、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养护管理是保持居住区园林绿化良好状态的保证。
包括定期修剪修整、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对于大规模居住区来说,应配置专业的园林养护人员,确保绿化植物的养护工作得到有效进行。
四、绿化植物的景观效果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与布局设计,可以创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居住区的整体环境。
绿化植物的花朵、叶片、枝条等都可以成为居住区景观的亮点,增加居民的生活乐趣和幸福感。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合理选择植物种类、科学布局和充分养护管理,才能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居住区园林绿化,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对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居住区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探讨了居住区内各类
绿地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树种选择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居住区绿地是人居环境最为直接的空间,也是城市居民使用频
率最高、最广泛的室外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富有地域特色、自然、
宜人的绿色居住空间环境,是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追求的目
标。
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1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备
植物健康生长是植物景观一切效益正常发挥的前提。在植物选
择上应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植物种植上,应依据植物的
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和居住区的立地条件,合理安排各类观赏植
物;在植物的布局与配置上,要遵循形式美艺术规律,力求使植物
的个体美和群体美从景观的角度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同时结合地域
特色、人文内涵,体现人的情感需求与文化品位取向,营造生态化、
艺术化的现代人居环境。
1.2注重生态效益,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
“没有量就没有美”。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以植物群落为主,
即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地被植物等进行有机结合,根
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依据观赏要求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季相
变化明显、景观优美和谐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
益。
1.3注重功能性,营造舒适的植物景观空间
植物能够营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或封闭,或开敞,或覆盖,
或垂直。现代化居住区特别强调景观设计要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
以及要满足居民各种户外活动,而植物景观空间正是提供了非常良
好的平台。因此规划设计时,可通过围合、分隔、覆盖等界定手法
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然后运用引导与暗示、空间之间的渗透等衔接
与过渡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形成主次分明、类型各异、大小不
同的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形成主次分明、类型各异、大小不同的植
物景观空间,从而满足居民多种需求。
1.4注重整体性,植物与建筑布局协调一致
植物种植设计应根据建筑群不同的组合来布置,以协调建筑的
布局并方便居民使用。如建筑为行列式布局,绿地地块较规则,可
以结合地形的变化,采用高低错落、前后参差的形式,打破建筑单
调呆板的布局;如建筑为周边式布局,则中间可设置中心绿地等等。
2、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居住区内绿地主要分为公共绿地(包括中心绿地与组团绿地)、
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服务建筑绿地,有的居住区还设有屋顶
花园等绿地。
2.1公共绿地植物配置
2.1.1中心绿地植物配置
中心绿地的植物配置,应达到和自然之理、具自然之趣。合理,
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布置植物,设置景点,以求贵在自然、精
在体宜。具趣,是指在植物布局手法上,多一点自然野趣和幽静之
感,少一点人工做作,艺术地再现第二自然。
中心绿地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故在功能分区上应考虑不同
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可利用植物加上园林建筑及小品进行不同空
间的划分,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和儿童活动区等。休
闲娱乐区一般属于开敞空间,植物配置以低矮灌木形成色带、色块
或使用丛植、片植等方式营造明快、活泼的空间,在与其他区域的
分隔上可利用高大乔木,注意林冠线的高低起伏;儿童活动区域宜
设置成半开敞或开敞空间,植物选择上首先保证安全,无毒无刺无
异物,其次是植物在体型、生态习性和种类等方面力求多样化,以
扩大儿童在植物方面的知识,在此是植物配置方面要有明显的季相
变化,观色闻香赏姿,从多方面满足儿童的感官体验;安静休息区
通常都为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以自然为主,乔灌搭配使用孤植、
丛植、林植等方式进行空间营造,植物色彩上以柔和恬静的绿色为
主,适当点缀色叶树种、开花树种,以增加轻松、愉快的感觉。
2.1.2组团绿地植物配置
组团绿地是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
不大,靠近住宅,是组团居民最理想、最方便的交往空间。为了方
便居民的活动,确保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同时获得较高的覆盖率,
绿化可采用铺装地面种植池栽大乔木的方法或者使用花架进行垂
直绿化等。绿地边缘可以起伏微地形作骨架,以常绿植物为背景树
种,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植物作为主景,再在变化的地形之上,密
植色叶灌木、花灌木形成彩带,这样居住区里每个组团都会表现出
“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不同的季相主题。
2.2宅旁绿地植物配置
宅旁绿地遍及整个居住区,其绿化状况能反映出居住区绿化的
总体效果。在绿化布置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绿化布局、树种的选择要体现多样化.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
感,以免由于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拥挤、狭窄的不良心理感应。树
木的高度、行数、大小要与庭院的面积、建筑间距、层数相适应。
行列式住宅易造成单调感,可以选择不同的树种和布置方式,作为
识别不同住宅单元的标志。
(2)住宅周围常因住宅楼的遮挡而造成大面积的阴影,要注意耐
荫树种的配置,以保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如珊瑚、罗汉松、
桂花、含笑、杜鹃、六月雪、海桐等都是喜荫或耐荫植物。
(3)树木的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特别是南向窗前不宜
栽植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在冬天由于常绿树木的遮挡,使室内
晒不到太阳,而有阴冷之感。一般大乔木宜在窗外5m之距栽植。
(4)墙基、角隅的绿化,使垂直的建筑墙体与水平地面之间以绿
色植物过渡,如麦冬、葱兰、岩石杜鹃等.角隅栽植珊瑚、凤尾竹、
棕竹等,使沿墙处、屋角绿树茵茵,打破呆板枯燥、僵直的感觉。
(5)多种攀援植物,以绿化花架、墙面、围栏、矮墙,提高居住
区立体绿化效果,遮蔽观感不雅之物,如五叶地锦、爬山虎、九重
葛、紫藤、络石等。
2.3道路绿地植物配置
主道路绿化是居住区绿化的基调,代表者居住区的形象和风格,
因此实用亲切、温馨美观是道路植物植物配置的目标。虽然现在很
多小区都设有地下停车场,主道路车流量相对减少,但由于主道路
也兼通行消防车辆、运输车辆,因此要注意两侧乔木及灌木栽植不
能影响车辆的行驶。通常主路上以高大乔木为行道树,如香樟、杜
英、银杏、广玉兰、榉树等,间隔种植整形灌木或花灌木等,节奏
明快且富有韵律。在主路与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
起隔离作用。主路两侧在空间比较宽敞的区域,可营造植物群落,
适当的位置点缀园林小品,融观景、休息于一体。
人行道路不通行车辆,植物配置注重观赏性。道路上可不种植
行道树,两侧根据景观需要布置草坪、花丛、灌木丛、树丛、孤植
树等,视觉上要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藏有露,使居民散步时可
有多重体验。
2.4配套服务建筑绿地植物配置
这类绿地不仅需要满足建筑对其功能、特点的要求,而且应结
合周围环境,发挥其作为居住区绿地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配套服
务建筑绿地与居住区其他绿地相邻布置,可以通过精巧低矮的花围
墙,使绿化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增景,扩大绿色视野。
3、案例分析——华翰天成植物景观设计
3.1区位分析
华翰天成位于重庆市渝北新区。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有“火炉”之称;雨量充沛,春夏之交夜
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四季多雾,素有“雾都”之称;
其周边有多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又有
“山城”之称;辖内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其支流嘉
陵江为重庆的母亲河,两江于朝天门处汇合,设有朝天门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