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大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种植地。
在种植前,进行深翻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使土壤松软、平整。
二、选种育苗
选择优质的大黄品种,如掌叶大黄、鸡爪大黄等。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催芽等。
播种后,及时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三、移栽定植
当幼苗长到适宜大小时,进行移栽定植。
移栽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损伤幼苗。
定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每亩种植2000-3000株。
四、田间管理
1. 浇水:大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积水。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2. 施肥:根据大黄的生长需要,适量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化肥。
3.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大黄竞争养分。
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剂。
4. 病虫害防治:大黄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
要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收获加工
大黄一般生长3-4年后即可收获。
在秋季或春季进行采挖,去掉根茎上的泥土和杂质,晒干或烘干。
烘干后的大黄呈黄色或黄棕色,具有独特的香味。
六、亩收益预算
根据种植大黄的品种、产量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可以预算种植大黄的亩收益。
一般来说,大黄的亩产量在200-300公斤左右,市场价格因品种和品质而异。
如果以每公斤1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亩收益可达2000-3000元。
当然,实际收益还要考虑种植成本、销售渠道等因素。
庆阳大黄丰产栽培技术

种 子 还未 发 芽 , 已缺 失 了墒 情 。黏 土地 土 壤含 水 量
种 子整齐 一 致 , 同时做好 播前 种 子处 理 。 23 确 定 合 理 播 期 。要 因 时 、 因地 、 因气 候 条 件 _
水 沟 。 横 向 在 畦 上 开 沟 条 播 ,行 距 1 m, 深 5 2c c m,将 种子 均匀 撒入 沟 内,覆 土 2~3c m,再覆 一 层 草 。发 芽 出土 后 揭 去覆 草 。注 意 拔 草 ,5~6月
施 一些 稀人粪 尿 。 l 0月下旬 ,在 大黄 苗 行上 培土 3
忌 连作 。前 茬 以禾本 科 、豆科 类 作物 或新 开垦 的荒
地 为佳 。
344 病虫 害 防治 。大 黄生 长在 高寒 阴湿 山区 ,一 .. 般病 虫害较 少 ,采 用农 业 防治和 化 学防 治相 结合 的 防 治方法 。严 禁连 作 ,与豆 科 、禾本 科 等作 物轮 作
倒 茬 。发现 病 害株 后及 时拔 除 ,清 理 田问植 株残 体
季低 温一 0℃ 以上 ,夏季 气温 不超 过 3 , 1 O℃ 无霜期 1 0 8 d 5 ~10 ,年降雨量 5 0 0 mm 0 ~1 0 0
的地 方 都 可 生 长 。对 土 壤 要 求较 严 ,一 般
u 土 或砂 质 壤 土 最 好 ,黏 重 酸 性 土 和低 洼 积 水地 区不 宜 栽种 。忌 连作 ,需经 4~5年 轮
31 选 地 选 茬 。大 黄 属 于 多年 生 深 根 植 物 ,栽 培 .
枝 叶烧 毁 ,减少病 菌来 源 。
大黄栽培技术

大黄栽培技术大黄栽培技术1.引言1.1 本文档旨在提供大黄栽培技术的详细指导,包括栽培条件、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1.2 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又称芍药藓,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中药制剂的加工。
正确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黄的产量和品质。
2.栽培条件2.1 土壤要求2.1.1 大黄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
2.1.2 土壤的酸碱度应保持在pH值为5.5.6.5之间。
2.2 温度和湿度2.2.1 大黄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C.25°C。
2.2.2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大黄的生长,需注意保护。
2.3 光照2.3.1 大黄对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发育,所以选择光照充足的种植地点。
3.播种和繁殖3.1 播种时间3.1.1 大黄适合春季和秋季播种,春季适用于南方地区,秋季适用于北方地区。
3.1.2 播种时需注意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天气时机。
3.2 播种方法3.2.1 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3.2.2 播种时选择适当的行距和密度,一般为50cm×50cm或60cm×60cm。
3.3 繁殖方法3.3.1 大黄还可通过分根繁殖,以提高种植数量和株数。
4.灌溉管理4.1 灌溉时机4.1.1 大黄对水分要求较高,需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4.1.2 水分供给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进行调整。
4.2 灌溉方式4.2.1 在大黄生长期间,采用喷灌、滴灌或地面灌溉均可。
4.2.2 根据土壤的排水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5.施肥技术5.1 有机肥施用5.1.1 大黄对有机肥的需求量较大,可选用稻草堆肥、农家肥等有机肥进行施用。
5.1.2 施肥量和频次需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5.2 化学肥施用5.2.1 大黄对钾肥和磷肥的需求较高,可在播种前或生长期适时施用。
5.2.2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要进行合理计算。
大黄的栽培技术

大黄的栽培技术嘿,你问大黄咋栽培啊?这事儿咱好好唠唠。
要栽培大黄啊,先得找块好地儿。
不能随便找个地就种,得找那种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
就跟人找房子似的,得找个舒服的地儿住。
比如说,可以找块山坡地啊,或者荒地啥的。
找好了地,就得整地咧。
把地里的草啊、石头啊啥的都清理干净。
然后用锄头把地翻翻,翻得深一点,让土松松的。
就跟给地松松筋骨似的,让土透透气。
接着呢,就可以买大黄种子或者种苗了。
要是买种子,就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地上,然后用土轻轻盖上。
要是买种苗,就挖个小坑,把种苗放进去,填上土,踩实喽。
就跟种庄稼似的,得仔细着点。
种上大黄以后,就得浇水咧。
不能浇太多水,也不能浇太少水。
得看情况浇水,土干了再浇。
就跟人喝水似的,得适量。
等大黄长起来了,还得施肥。
可以用点农家肥啊,或者化肥啥的。
但是不能施太多肥,要不大黄就光长叶子不长根了。
就跟人吃饭不能吃太多一样,大黄施肥也得适量。
另外呢,还得注意除草。
不能让草把大黄给欺负了。
要是草太多了,就用锄头锄锄,或者用手拔拔。
就跟收拾家里的卫生似的,得把草清理干净。
大黄还容易生病生虫,得注意防治。
要是发现有病虫害了,就得赶紧想办法治。
可以用点农药啊,或者找些土办法。
就跟人感冒了得吃药一样,大黄生病了也得治。
俺跟你说个事儿哈。
俺有个邻居,他种了一片大黄。
一开始他也不会种,地也没整好,浇水也不合适。
结果大黄长得不咋好。
后来他去请教了有经验的人,按照人家说的方法种,嘿,大黄长得可好了。
从那以后啊,俺邻居就知道咋种大黄了。
所以说啊,栽培大黄要找好地,整地,买种子或种苗,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咱要是想种大黄,就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优质大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优质大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一、选地整地大黄怕热喜冷,一般适合种植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
大黄是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厘米,对上壤条件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褐土和沙壤上为好,黏重土壤不宜栽培。
选好地后要精细整地,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与火土灰45~60吨,翻埋土中作基肥,深耕30厘米以上。
大黄种植需要经过4~5年的轮作周期,不可连作。
适合与马铃薯、豆科、油菜等作物轮作。
移栽之后的第一年建议在行间套种玉米、韭菜、大豆、紫苏、薄荷、红花等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二、繁殖1.种子繁殖。
大黄主要用种子繁殖,种子的寿命仅为1年,不要使用陈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包括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
①种子直播:在早春或者初秋时进行,按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播,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厚2厘米左右。
②育苗移栽:在不适合直播或者春季干旱的地区可采取育苗移栽繁殖。
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向阳背风的畦地。
将阳畦地做成宽1.3~1.5米、高10~15厘米、畦间距30厘水。
四周挖好排水沟。
条播:在畦上横向开沟,沟距20厘米、播幅10厘米、深5厘米。
播种间距2厘米左右。
撒播均匀,覆土厚2~3厘米。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间距2~3厘米,再均匀地撒上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以在畦面上覆盖一层长松针或稻草,并经常浇水保湿。
2.子芽繁殖。
在大黄采收时,选择产量较高、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切下母株周围的根茎,每个切割的根茎上带有3~4个芽眼,将草木灰涂抹在芽眼或者分离的子芽上,然后种植在苗床上。
子芽繁殖较适合于小面积栽培。
三、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
采用种子直播的,当苗高8~10厘米时进行间苗,苗高15厘米以上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采用育苗移栽的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春节前后最佳,边挖边移栽。
定植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深35~40厘米,呈“品”字形定植。
中药大黄的种植方法

中药大黄的种植方法
中药大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它是由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的根部干燥而成,由于其功效显著,因此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种植大黄。
下面介绍一下大黄的种植方法。
1. 土壤选择:大黄喜欢在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选择土壤时应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
如果土壤过于肥沃或过于碱性,会导致大黄生长缓慢或枯死。
2. 播种时间:大黄的播种时间应该在春季或秋季。
春季播种时,应
该选择3-4月份,秋季播种时,应该选择9-10月份。
3. 播种方法:将大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8小时,然后将种子撒在
培养盘中,覆盖一层厚度约为1厘米的土壤,再用喷壶均匀地给土壤喷水,使其湿润。
4. 管理方法:大黄生长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避免根部积水。
在大黄生长初期,需要多施一些有机肥,以促进其生长,但不要施用过多的化学肥料,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5. 收获方法:大黄的根部需要经过3-4年的生长才能够收获。
当大
黄的叶子开始变黄时,表示大黄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应该将根部挖出,去掉泥土,然后晾干或烘干,最好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总之,大黄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选择适合的土壤、正确的播种时间和管理方法,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收成。
在进行大黄种植时,需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多的化学肥料或农药,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药材大黄用种子繁殖栽培技术

大黄一般指的是药用植物的马蹄大黄,是国产大黄,但是欧洲的一般是食用大黄。
药用大黄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泻火祛瘀的作用。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
大黄可以利用种子人工繁殖以后种植栽培。
但是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进行栽培管理。
1、生长条件
野生在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山区,人工栽植必须要在一千四百多高的海拔上进行。
不能连作,喜欢冷凉,比较能耐寒,不能耐旱,不能接受高温,高温不能超过30度,但是低温零下10度以上可以存活。
需要深层次的土壤,最好是富含有机质,排水也很好的沙壤土。
特别注意不能在黏重、酸性土、容易积水的地播种。
2、种子采集
种子会在7月成熟,这时候可以割茎收种,但是一般是看种子变成黑色时候割收。
在家里阴干以后之后就可以脱粒,筛选种子,去除杂质,去掉不饱满,残缺种子。
采摘种子的植株一定是栽种三年的纯正品种,要延续品种纯正,不然品质降低。
3、播种育苗
种植时候,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之后移栽。
秋季比较适合种植,育苗移栽。
建设苗床,宽1.5米,长不限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盖上薄土,大约一到两厘米。
之后覆盖一些草保湿。
大80%的发芽就可以拿掉稻草。
齐苗时候要除草、浇水、间苗。
4、出苗管理
苗期施有机肥三次左右,进入冬季没有发芽的,等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再拿掉覆盖草。
春播,在第二年春天移栽,秋播在第二年秋天移栽。
移栽时,修剪根系。
挖穴深30厘米栽植,行距是0.7米,株距是0.5米。
覆土不要太深。
但秋季移栽覆土可以深一点,避免冬季冻害。
大黄的种植技术

大黄的种植技术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它具有广泛的种植技术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大黄的种植技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土壤要求大黄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它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土壤含水量适宜为60%-70%。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二、气候条件大黄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大黄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大黄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三、繁殖方式大黄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可以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进行播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分株繁殖则是将大黄的根茎分成若干段,每段带有一个芽眼,然后将其移植到合适的土壤中。
四、栽培管理大黄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施肥时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根据植株的需求进行适量施用。
除草是保持大黄生长环境整洁的重要措施,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草药除草剂。
另外,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以保证大黄的正常生长。
五、收获和储存大黄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3-4年,当植株的叶片开始枯黄时,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后,将大黄的根茎清洗干净,晾干后可以进行储存。
储存时要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大黄的质量受损。
大黄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气候条件、繁殖方式、栽培管理和收获储存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知识,种植者才能更好地种植和管理大黄,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本文对大黄的种植技术有所启发,为大黄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黄,别名将军、香大黄、马蹄黄、南大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木植物。
地下根茎入药,有泻热攻下、行瘀化积、抗菌消炎等功效。
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现各地都有引种栽培。
大黄,别名将军、香大黄、马蹄黄、南大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
木植物。
地下根茎入药,有泻热攻下、行瘀化积、抗菌消炎等功效。
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现各地都有引种栽培。
一、生长习性。
大黄喜高寒、湿润、凉爽气候,畏高热,,忌连作。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好。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kg,尿素20kg,磷钾肥50kgo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大黄用种子繁殖,分育苗和移栽两步。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
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立秋前后,种子随熟随采随播。
播前,先在整好的畦而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墻,以利出苗。
每亩播种量5kg。
播后在适宜温度下7天左右即可岀苗。
大黄齐苗后,加强管理,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
移栽时将大黄苗按行株距70—50cm定植在整好的畦而上,浇水保墻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大黄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保证畦而无杂草。
干旱天气及时浇
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
立秋前后应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20kg,
磷酸二氢钾lOkgo大黄移栽后的2—3年易抽苔开花。
除留种株植外, 应及早除掉花苔,以防养分消耗。
五、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可干发病前用1: 1: 100波尔多液防治;或于发病初期用65%代森镭锌防治。
2、霜霉病:一般于发病初期用乙磷铅或多菌灵防治。
③害虫主要有蜗虫,可用甲胺磷防治。
地下害虫用辛硫磷、咲喃丹防治。
六、采收与加工。
大黄一般于栽后3—4年的秋季、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
采收时, 先割去地上茎叶,再挖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