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PCTA的技术和解剖
心脏冠脉CTA - 超全版

4.冠脉CTA检查的禁忌症
① 造影剂过敏者。 ② 心律失常或心率过快者。 ③ 不能自主呼吸者。 ④ 心、肝、肾功能衰竭者。 ⑤ 备孕、疑孕、怀孕者。
5.冠脉CTA检查过程流程图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0):732-743.
2.冠脉CTA的作用
用于观察心脏及血管解剖结构有无异常、血管内 有无斑块形成,了解血管狭窄程度,评估冠状动 脉支架和搭桥术后血管情况。
3.什么人群需要做冠脉CTA
① 临床疑诊冠心病人群. ② 冠心病高危因素人群. ③ 可疑冠脉解剖异常者 ④ 冠心病术后病情评估. ⑤ 心脏外科手术前评估 ⑥ 先心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川崎病等患者
左LA右D 位
L上CX下位
R前CA后位
三 冠脉CTA的影像分析内容
2.解剖变异
①数目异常: 常见单冠畸形
(左(冠单脉冠开畸口形高)位)
②起源异常: 常见开口高位 起源于肺动脉(恶性度最高)
③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④冠状动脉终止变异: 冠状动脉娄(92%累及右心系统)
⑤冠状动脉结构变异: 冠状动脉瘤(最常见于右冠状动脉)
10. 第二对角支
5. 左主干 6. 前降支近段 7. 前降支中段 8. 前降支远段 9. 第一对角支 10.第二对角支
LM pLAD mLAD dLAD
D1 D2
一半
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分叉处 左主干末至第一大间隔支或第一对角支(直径大于1.5 mm),以最近者为准 前降支近段末端至心尖部的一半长度 前降支中段末端至前降支末梢 第一对角支 第二对角支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2017级放射科规培生)
《CTA血管解剖》word版

⑴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方。
发出后为左主干(LM),行走于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室流出道的后面。
LM直径4~7mm,可延伸0~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LCX)。
①左前降支(LAD)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
主要向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前上2/3及心尖部供血。
沿途发出对角支和前室间隔支。
对角支(diagonal, D):从LAD发出1~3支至左室游离壁,向左室前侧壁、前壁供血。
部分心脏的第1对角支由左主干上LAD和LCX之间发出,称中间支(intermediat ramus,IR)。
前间隔支(septal, S):从LAD向室间隔垂直发出5~10支,向室间隔前上2/3和心尖部供血。
②左回旋支(LCX)呈近乎直角从LAD发出,沿左房室沟向左后行走至后室间沟。
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约8%的呈左优势型,此时,LCX延伸至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PD) 中止在心尖部与前降支终末端吻合。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左房旋支从LCX近侧端发出1~2支至左房,向左房侧面、后面供血。
⑵右冠状动脉(RCA)开口于右Valsalva窦的外侧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前方。
发出后,行走于主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根部间的右房室沟内,绕向心脏右后方再向左后行走至后十字交叉处,分成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
直径约3~5mm。
其开口和起始部的走行有较大的生理变异。
圆锥支(conus branch, CB)右冠状动脉的第1分支,向左前上方经右室流出道走行,向右室左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供血。
约50%的心脏CB单独开口于RCA 开口上方。
冠脉解刨ppt课件

左肩位(左前斜45°+头15-30°),主要显示左主干(LMT),前降支(LAD)的中远段, 回旋支(CX);
右肩位(右前斜30°+头30°),主要显示前降支(LAD)的近中段及近段的分支。
右前斜30°,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其主要分支。
正位+头30°,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支及后侧支及分支,特别是显示后三叉开口 非常清楚;
冠状动脉分段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的冠状动脉树状结构模型,把冠状动脉分为15段。
SYNTAX分段—右优势
SYNTAX分段—左优势
冠脉CTA
冠脉造影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 冠脉造影:直径狭窄50%
面积狭窄75% 介入成形术指针:一般直径狭窄70% 冠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冠脉造影是解剖诊断,最好同时进行冠脉 功能诊断(FFR)
右冠状动脉 →
右冠状动脉沿途发出:(1)动脉圆锥支,分布于动脉圆锥,与左冠状动脉的同名支吻合。(2)右缘支 ,此支较粗大,沿心下缘左行趋向心尖;(3) 后室间支(后降支),为右冠状动脉的终支。
窦房结支 ↘
动脉圆锥支 →
右缘支 →
↖
后降支
右冠状动脉
↘
← 动脉圆锥支
右缘支 →
↙
后降支
左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体位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
冠脉造影适应症—诊断(二)
5、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进行 鉴别; 6、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激光、旋切、旋磨或PCI等)或CABG术后反复发 作的难以控制的心绞痛; 7、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 及消防队员等或医保需要;
冠状动脉CTA

钙化积分:
• 背景:
冠心病基本病理改变是冠脉粥样硬化,冠 脉钙化是冠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结果;是指在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钙盐 沉积,是冠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征和指标。
扫描:
检查前准备 钙化积分检测 冠脉CTA增强扫描 数据个体化重建
• 扫描前期准备: 1、讲解工作 2、碘过敏试验 3、静脉通路建立 4、体位与心电图连接 5、屏气训练 6、控制心率
CTA扫描
• 心电门控模式:
前瞻性心电门控 回顾性心电门控
• 造影剂延迟扫描时间 团注跟踪法(设定阈值) 团注试验法(时间—密度曲线)
始部
右冠起源于左侧冠状窦
左冠起源于右冠状窦
(VR)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VR)左回旋支缺如
左回旋支与后降支异常连接
并行LM(LAD及LCX分别起源于左冠窦)
冠状动脉CTA适应症
不典型心绞痛、危险因素患者 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异常 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不能确诊的同位素检查 冠脉支架、搭桥手术随访
• 局限性 病变
• 节段性 病变
• 弥漫性 病变
• 病变形态:
向心性、偏心性狭窄 闭塞性病变 血管重塑(正性、负性重塑) 扩张性病变
进展
代偿: 保持管腔直径
失代偿: 管腔狭窄
正常血管
轻度 CAD
中度 CAD
管腔重构(代偿--------失代偿)
Adapted from Glagov et al. N Engl J Med 1987; 316:1371-1375.
冠状动脉的解剖及CT表现06146ppt课件

2004-7-14
.
6
2004-7-14
.
7
三、左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分布
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旋支。
前降支分为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和室间隔前动脉。左室前支的第一
分支往往在接近肺动脉瓣水平处分出,分布至肺动脉圆锥, 称为左肺动脉圆锥支,可与右肺动脉圆锥支吻合成环 (Vieussen环)
.
10
2004-7-14
.
11
五、冠状动脉变异
冠状动脉变异包括副冠状动脉、冠状 动脉开口异位、冠状动脉分支变异等。
2004-7-14
.
12
2004-7-14
.
13
2004-7-14
.
14
六、心脏CT断面解剖
Ascending Aorta
升主动脉
Descending Aorta
降主动脉
Pulmonary Artery
肺动脉
Superior Vena Cava
上腔静脉
Left Coronary Artery(LCA) 左冠状动脉
Left Main Artery(LMA) 左主干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前降支
Left Marginal Branch(LMB) 左边缘支
Left Circumflex(LCX)
左回旋支
Righ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后降支
Conus Branch
动脉圆锥支
Left Atrium
左心房
冠状动脉CTA

• MPR图像观察解剖变异和心脏内外细微结 构
• 最佳方法:病变部位冠脉长轴MPR及MIP ,病变血管的CPR、VR,与横断面图像结 合起来进行评估
实用文档
冠状动脉的2D 图像重建
右冠状动脉
实用文档
冠状动脉的2D 图像重建
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
实用文档
标准三维后处理流程
• 通过横断面图像或VR像确定重建时相是否 合适,初步观察冠脉的大致走行及病变
• 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MIP、MPR、CPR处 理,结合病变的横断面,观察血管狭窄的 垂直切面并测量狭窄程度
• CPR图像经血管中心,直观显示管腔情况 ,但中心线必须准确
实用文档
标准三维后处理流程
• 左缘支:又称钝缘支,多自近左缘处由左旋支发 出,也有从左缘起始段发出,较粗大,沿心脏左 缘下行至心尖部。
• 左房支:该支是左旋支向上至左房的分支,又分 出左房前支,左房中间动脉和左房后支。左房前 支较恒定,也有自左旋支发出分支到窦房结,称 为窦房结动脉,向后行经主动脉后方与左右心房 的前部,达上腔静脉根部进入窦房结。
• 2.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室前壁,多数有3~7个 分支。第1分支常分布于肺动脉漏斗部也称右漏斗 支
• 3.右室后支:多数细小、不易找到。供应右室后 壁。
• 4.左室后支:供应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或全部血 运, 多数有2~3个分支, 与后降支平行走行。
实用文档
右冠状动脉分支
• 5.后降支:多数为右冠脉或左冠脉的分支,走 行于后室间沟内,终止于室间沟的中、下1/3处 。
• 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 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左优势型约占6%
冠状动脉CTA简介

2.檢查過程
患者仰臥於檢查床上,足先
入。將患者的手臂放在頭部上方, 因為檢查時間相對較長,雙肘部 可用柔軟的枕頭抬墊,以減輕患 者的不適。連接好心電監護儀,再 囑患者進行一次屏氣訓練。
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穿刺部位 紮兩針以上,若穿刺失敗應選擇 另一靜脈再行穿刺,穿刺成功後 保證針頭在靜脈腔內1.5cm以上, 並有很好的回血。在掃描前要進 行試打生理鹽水,試打時應觀察 穿刺部位有無腫脹及其它不適。 冬季要將造影劑加熱並保持溫度 至36度,以提高臨床耐性並減輕 不良副作用。注射時應嚴密觀察
從X射線診斷到21世紀的多層快速螺旋CT, 放射心臟病診斷經歷了一個多世紀,而且隨著影 像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64排螺 旋CT,在冠狀動脈成像方面有著特殊的應用價值, 為冠心病的無創檢查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的手段。
不同研究顯示其對冠心病患者診斷的敏感性 達80%以上,特異性可達90%以上,且陰性預測 值較高,達94%左右。
冠狀動脈正常解剖
1.檢查前的準備
(1)詢問病史 有無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損害, 用體貼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解釋檢查目的 和注意事項,檢查前禁飲用茶或含咖啡 因的飲料,防止心率過快。克服患者的 緊張情緒,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 的配合,並囑咐患者取下有障礙檢查的 物品。
(2)心理輔導 患者緊張不安,焦慮以及情緒波動均可 以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醫生要用良好 的服務態度,通過交流瞭解患者的心理 狀態,有針對性實施心理護理,耐心地 介紹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用藥的正常 反應及不良反應,例如注射對比劑時全 身的熱感及持續的時間,取得患者的合
左冠優勢型
左頭位
右頭位
右足位
前面觀
後面觀
左主幹
↙
← 前降支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精品PPT课件

定义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 前后略扁的圆锥体, 如将其视为头部,则 位于头顶部、几乎环 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 脉恰似一顶王冠,这 就是其名称由来。
冠状动脉的功能
冠状动脉和静脉形成冠脉循环,供给心 脏营养。
冠状动脉如何供血?
左室收缩期: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深层(心 内膜下心肌)的血管受压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 一些血流因受压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
冠状动脉的类型(Schlesinger分类 )
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 ,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部分或全部。
均衡型: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 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 室间沟。
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 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
一般认为,右优势型约占85%,均衡型约占78%,左优势型约占8-15%。我国:右优势型约 占86%,均衡型约占9.5%,左优势型约占4.5% 。(2007年姚民等报告4173例冠脉造影记录)
正常冠状动脉CTA图像
右冠优势型
左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 :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 ,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 后方。发出后为左主干(LM),行走于 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 室流出道的后面。LM直径4~7mm,长度 多在6~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 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 后壁供血。
左室后支:分布于左室膈面的外侧部。 左房支:从LCX近侧端发出左房前支、
左房中间支、左房后支。向左房供血。 40%的左房前支供应窦房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要描述一个动脉,需要描述它的起始,走行,分支名称,大小(包括管径和分布范围),优势类型,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这在冠脉成像应用普遍,但是在其它地方,一般不在报告里面进行评价
中间支的图像
右侧冠状动脉起自右侧冠状窦,位置上低于左侧冠状动脉,有0.1%的病例起于左侧冠状动脉窦。
走行沿着右侧房室沟,走向房室交界点。
85%的病例发出后后降支,有边缘支和右侧后旁支。
15~20%的病例为右侧优势类型
正常右侧冠状动脉的解剖
正常右侧冠状动脉的曲面重建
其它的分支有:窦房结动脉,约60%来自于右侧冠状动脉,约40%来自于左侧冠状动脉,房室结动脉,右侧冠状动脉,动脉圆锥支,起自右侧冠状动脉的近端,很多病例为单独起源,可以供应侧壁交通支。
右侧优势型
左侧优势型
描述病变,需要描述病变发生的位置(起始部,近端,中间部,远侧端),分叉,长度(狭窄时,小于10cm为局限,离散型,大于20mm为弥漫性,大范围)、偏心性还是中心性,有无扭曲,有无栓子,软斑块和钙化,有无溃疡穿孔等
前降支的弥漫性病变
局限的溃疡性斑块
冠脉的异常
冠脉的异常类型
左侧主动脉干缺如
异常的右侧冠状动脉
异常的左冠动脉干
结束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