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法空调及系统
一种新型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067633cb14e852459fb5798.png)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谭秋晖,杨亚华,徐来福,刘宝山,王之鹏,刘聪,张泽隆申请号:CN202011283955.4
申请日:20201117
公开号:CN112361474A
公开日:
202102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室外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机、第二室内机和第三室内机;所述第一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机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和第三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三室内机包括第四室内换热器和第五室内换热器。
本发明可根据室内环境需求,对冷媒进行灵活分配,使同一系统的室内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运行除湿降温模式或除湿再热模式等不同模式,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值得推广。
申请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开发区恒业路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关于空调除湿的讨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关于空调除湿的讨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简介:本文对目前各种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了各种湿度控制方式,进而给出一种通过液体除湿实现空调的方法,总结出液体除湿方式的优势。
该方式对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性能,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吸附除湿 1、引言空调的湿负荷主要来自室内人员的产湿及新风中的湿,这部分湿负荷在总的空调负荷中占20%~40%,是整个空调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空调形式的空气处理方式为采用表冷器降温除湿。
这样为了满足除湿的要求,经常要把空气冷到很低的温度。
如满足室内舒适性需求的空气温度为24℃,露点为14℃,为了实现除湿的目的,冷冻水的温度要低到7℃,而冷机的蒸发温度低到2-5℃。
不难看出,需要在温度为24℃的热源下取热以满足降温要求,而需要在14℃下取热以满足除湿要求。
冷源的低温要求首先是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设定的,若只是为了降温,蒸发温度可以高的多。
为了除湿在冷凝过程中把干空气也冷到了同样低的温度,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再热来满足送风温度的要求,这也造成能量的浪费。
所以,需要一种能够独立除湿的手段,把除湿和降温过程分开,从而使用温度较高的冷源就能把空气处理到送风状态,提高制冷机的效率,也可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本文对目前各种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给出一种通过液体除湿实现空调的方法。
2、现有的除湿方法及吸附除湿过程的基本原理2.1 几种现有除湿方法除湿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如下表:除湿原理除湿方式特点通过降低空气中饱和含水量的办法使水份析出冷凝除湿效率低(如引言所述)将空气加压冷凝干空气也同时被压缩,功耗大营造一个外部吸湿源来吸收空气中的湿膜法除湿另一侧抽真空(依靠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差)抽真空方法同样耗功很大,另外对膜的强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另一侧加热再生(依靠膜两侧的水蒸气化学势差)膜本身很薄,膜两侧的温差很小,而温差又是产生化学势差的原因,所以,导致膜两侧的传湿动力很小,不可行利用吸附材料吸湿固体吸附材料多孔材料: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氧化铝凝胶,有机物及盐类:高分子材料,氯化锂晶体等液体吸附材料溴化锂,氯化锂,氯化钙,乙二醇,三甘醇等[2]对表中各种除湿方式比较可以看出,利用吸附材料除湿是现有的除湿方式中能够实现湿度独立控制的较为可行的方式。
空调除湿模式工作原理

空调除湿模式工作原理
空调除湿模式通过降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来减少湿度。
该模式使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空调除湿模式通过调节室内温度,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当相对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大。
空调除湿模式会降低室内温度,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水,在空调系统中排出,从而降低湿度。
其次,空调除湿模式还通过循环运行空调系统来去除湿气。
空调系统内的蒸发器会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将其冷却并凝结水汽。
冷凝水会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湿度。
此外,空调除湿模式还利用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
过滤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通过循环处理空气,并过滤其中的湿气和杂质,空调除湿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室内湿度过高的问题。
总的来说,空调除湿模式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循环处理空气和过滤湿气以降低湿度。
这种模式在潮湿的环境中非常有用,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预防湿度导致的问题,如霉菌滋生、家具受潮等。
空调除湿什么原理

空调除湿什么原理
空调除湿是通过空调内部的制冷循环系统来实现的。
空调除湿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冷凝和蒸发的物理过程来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从而达到除湿的效果。
首先,空调除湿的原理是基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凝结和蒸发。
当空调内部的制冷循环系统启动时,室内空气被抽入空调内部,经过滤净化后,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以低温低压状态下流经,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得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而降低了室内空气的湿度。
其次,除湿过程中,空调系统会将凝结的水滴收集起来,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
同时,制冷循环系统会将制冷剂重新加热,使其恢复到高温高压状态,然后再次流经蒸发器,完成下一轮的除湿循环。
总的来说,空调除湿的原理是通过制冷循环系统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然后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这种物理过程既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又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湿度,提高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除湿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空调的工作模式,以达到最佳的除湿效果。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除湿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总的来说,空调除湿的原理是基于制冷循环系统对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凝结和排除,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
通过合理的调节和维护,空调除湿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Pe f r a c n l sso q i e ic n s d tm p r t r n ro m n ea a y i n l u d d sc a tba e e i e a u ea d h um i iyi de nd ntc n r l i-o ii n ngs se d t n pe e o to r c nd to i y t m a
p p sdi pee t td . h u dt n l ytm uigl uddsca ts ecie n dti a dtepr r n ei o r o e n rsn u y T eh mi y c  ̄ s s i o s e s i i ei n i d sr di ea , n q c b ln h ef ma c s o ep r nal etd T e P( e i et f efr n ) f e i i eicn s m dcess t ic aigo to r x ei t yts . h CO c f c n o p r ma c o t l udd ca tyt me l e o i o e h q s se e r e h n r s ud o a wi e n
耗 电量和 运行能耗方面差异的分 析方 法, 结果表 明: 采用溶液除湿空调方式 的温湿度独立控制 空调 系统 比常规 空调系统节省约 5%的耗 电量,节省 2 ~ 0 0 0 3 %的运行费用。 关键 词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温湿度 独立控制 ;溶 液除 湿;性 能系数
中图分类号 :T 3 . U81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7 8 (0 80 —0 6 —8 6 3 1020 )7 4 9
LI Xi o u U a h a, YIXi o n, XI Xi o un, CHA NG io i a qi E a y X am n
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

n
s m p i ft ys e . I a nha e t e r g e a i o r y w he her c u ton o he s t m tm y e nc h e g r ton pr pe t e n n t e upe a ori r t s y
T
e
d
mi fe f r i e t e ur i s mo e e r y-a i m o g m a y ki s ofr a ia— diid be o e m x d wih r t n a ri r C e g — v ng a n n nd e lz — n s
h
to h p s I do r e h us e sr ge r to i a l o r d e t o a ne g on i n s a e . n o x a tus d a e ne a i n a rc n a s e uc he t t le r y c — O
属 卤盐 类溶 液 。三 甘 醇 是有 机 溶 剂 , 黏度 大 , 流 在
效 比高 、 备简 单等 特 点 , 集节 能 、 保 、 康 于 设 是 环 健
一
体的 空 调 方 式 , 此 倍 受 暖 通 界 人 士 的 青 睐 。 因
动过程 中会 有部 分滞 留 , 响 系统 的稳 定 性 ; 溴 影 而 化锂 的溶解 度 比较 大 , 需 的 除湿 浓 度高 , 增 加 所 会
下结 论 : 在溶 液 除 湿蒸 发 冷 却 空 调 系 统 的 多种 实 现 形 式 中 , 风 经 除 湿 后 与 回风 混 合 比 新 回 风 混 合 后 再 除 新
湿 节 能 ; 室 内排 风返 回溶 液 再 生器 , 行热 湿 交 换 , 将 进 既可 加 强对 处 理 空 气 的 预 冷 , 回收 排 风 冷 量 , 可 提 高 又
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应用分析

( h n hi i ri o c nea dT c n l y S ag a Unv s yfr i c n eh o g ) e t Se o
AB T S RA I to u e oa i u d d sc a t arc n i o i g s se , a d d s rb s t e CT n r d c s a s lr l i e i n i—o d t n n y t m q c i n ecie h
。
在这样 的背 景 下 , 够利用 太 阳能作 为空 调 能 能
源的液体 除湿空调 近来 日益受到人们 的关注。 液体 除湿 空 调 系统 是 利用 某 些 盐类 水 溶 液对
空气 中的水 蒸气有 强烈 的吸 收作用 的原 理 , 到使 达 空气减 湿 的 目的 , 减湿后 继续 经过 其他 空气处 理方 法 , 空气 处理到 满足 室 内送 风要 求 的状 态 。 由于 将
器 降温 ( ) 2 再经加 湿器 等焓 加湿 后 ( 送 入 空调 房 O)
间 , 担 室内热 湿 负荷 ; 风 先 通 过一 个 直接 蒸 发 承 排
冷却 器 ( 目的是 制备较低 温度 的循 环水冷 却 除湿后
的新 风 ) 3点 , 至 然后 送 入 再生 器 再 生 溶 液 ( ) 排 4, 出的热湿 空气 ( ) 5 与再 生空 气 ( ) 3 进行 显 热 交换 回 收 一部 分热量 。稳 定 运行 时 溶 液 进 行一 个 闭 合 的
循环( 3 : 图 ) 除湿 ( —4 一 加热 ( 3 ) 4—1 一 再生 ( — ) 1 2 一 冷却 ( ) 2—3 。 )
空调系统中的除湿技术及其节能分析

20 年第 4期 ( 08 总第 14期 ) 2
应 用能 源技术
3 5
空调 系统 中的 除 湿 技 术 及 其 节 能 分析
谢 海敏
( 宁波 市 89工程 管理 处 , 江 宁 波 35 0 ) 0 浙 10 0 摘 要 : 汇总 了国 内外 空调 系统 中的除 湿技 术 的研 究成 果 , 绍 了各种 空调 除 湿技 术 的基 介 本 原理 , 并对 不 同的 空调 除湿技 术进行 了比较 分析 , 具体 阐述 了它们 的除湿性 能 、 节能理念 以及 在 各个领 域 中的应 用 , 最后 对 空调 系统 中除 湿技 术的 未来进行 了展 望 。
对湿度是空调系统 的一个重要参数之一 , 西欧的
一
些研究结果表 明, 与人体热舒适相应 的相对湿
度应保持在 4% ~ 0 】 0 6 %乜。我国属第三类建筑气
候 区 , 季 闷热 , 季 湿冷 , 夏 冬 因此 降低 湿 度 是 改 善
收 稿 日期 :2O O8—0 4—1 1 修 订 稿 日期 :20 08—0 4—1 8
An l ss o e g —S v n a y i f En r y— a i 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皿 Ha —mi i n
( n B O 0 rjc n gme tZ ei g Nn B 10 ) Nig oN 89poet ma a e n , hj n , ig o3 50 a
Ab ta t Th o si n bra e e r h a hiv me t fa r o d t nig d hu dfc to e h oo sr c : e d me t a d a o d rs a c c e e n so i —c n ii n e mi i ain tc n l — c o i g e s smme p, eb scpr cp e fsv rlar—c n i o i g d h mi i c to e h oo is i n r— isi u d u T a i i ilso e ea i h n o d t n n e u df ain tc n lge si t i i o d c d,t i e u d f a in p ro ma c ue herd h mi i c to efr n e,e eg a i g a d a p ia in i lk n so ed sc mp rd i n r ys vn p l t n a i d ff l si o a e n c o l i n n lz d.I e e d.t e f tr rs e to i a d a ay e nt n h h u u e p o p c f ar— c n i o ig d hu dfc t n tc n lge s d — o d t n n e mi i ai e h oo ls i e i i o s rb d a d e tn e . ci e xe d n d Ke r s: ar— o dto ig d h mi i c to y wo d i ・c n i n n e u df ain; d h mi i c t n p r r n c i i e u df ai f ma e; e e g svn i o e o n r a ig; ttl y o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需要一种能够独立除湿的手段,把除湿和降温过程分开,从而使用温度较高的冷源就能 把空气处理到送风状态,提高了制冷机的效率,也可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本文对目前各种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给出一种通过液体除湿实现空调的方法.
2现有的除湿方法及吸附除湿过程的基本原理
2.1几种现有的除湿方法 除湿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如下表
能力的下降,但是传质过程中的水蒸气分压差造成
的不可逆损失仍然很大。如下图所示:
E述过程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再生温度高,从而 再生器的效率低。由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采用
萋t
分级除湿的思路[51.即在除湿的过程盐溶液的浓度
是随着湿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每一级都 采取相应的冷却措施。这样。如图5所示,传热温 差,传质的浓度差会大大减小,从而减小了除湿过
发冷却,状态被处理至22"C,69/lq如,焓值为37.3kJ/kgair。之后,空气被等焓加湿到送风状态(17 ℃)。空气处理的焓差为54kJ/kgair,除湿量△d为16.39/ke沁·
701
△i为被处理空气的焓差,则Qc表示为:Q=△f_91.3—37.3=54k.//kgair
(50%)
图6除湿器流程图
__-_______◆
流程 图4传统除湿器内传不可逆损失
程的不可逆损失。充分的利用了溶液的吸湿能力,
即在吸收同样多的湿量的情况下,分级的方法可使得溶液的浓度差达到10%左右。这样送回再生器
的溶液的浓度喇氐了,更容易被再生,从而减少了
高温热源的消耗。
根据质量平衡关系,采用了分级思想的除湿器
溶液的流重会因为浓度差的增大而变小,而小流量
3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一 液体除湿系统发展已经有柏几年的历史,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开始使用的溴化锂、 氯化锂溶液对管道、设备有强腐蚀性,而一些有机的溶液如三甘醇有挥发性,有机物弥漫在空气中, 会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稀释和再生过程都为变温过程,不可逆损失大,导致该类系统的效率很低, 产出冷量与消耗的再生热量的比(能效比)一般在0.3左右。上述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使 用塑料材料可以防止盐溶液的腐蚀,而且成本较低,盐溶液不会挥发到空气中影响污染室内空气:
4. 可以方便的实现蓄能,系统中设储浓溶液的容器,负荷小的时候储存浓溶液,负荷大的时 候用来除湿,从而减小了系统的容量和相应的投资;单位质量蓄冷能力为冰的蓄冷能力的 60%,而且无需保温等措施;
5. 整个设备各个部件构造简单,节省初投资:
4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将成为重要的城市能源,燃气一蒸汽联台循环是天 然气利用的理想的方式pj。在该方式中,一年四季都需要有热负荷。在冬季,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 所提供的热能可用来供暖;在夏季,该热源用于空调中有以下几种方式:采用集中的制冷机,送冷 水到用户,由于冷水的温差小,冷水流量就会很大,造成管路初投资、冷水的输运损失都很大;还 有一种方法是送热水来驱动末端用户的吸收机,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所提供的热水温度不是很高, 导致吸收机的能效比下降,一般只有0.4-0.6左右,这种方法基本上也不可行。根据本文前面的介绍, 采用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除湿法空调及系统
江亿 李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本文综合r各种湿度控制方式t总结出液体除湿方式的优势。该方式对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性能,优化城市能源 结构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除湿}暌三毋妙能誓比
1引言
空调的湿负荷主要来自室内人员的产湿以及新风中的湿,这部分湿负荷在总的空调负荷中占 20%~40%,是整个空调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空调形式的空气处理方式为采用表冷 器降温除湿。这样为了满足除湿的要求,经常要把空气冷到很低的温度。如满足室内舒适性需求的 空气温度为24℃,露点为14℃,为了实现除湿的目的,冷冻水的温度要低到7℃,而冷机的蒸发温 度低到2--5℃。不难看出,需要在温度为24"C的热源下取热以满足降温要求,而需要在14℃下取 热以满足除湿要求。冷源的低温要求首先是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设定的,若只是为了降温,蒸发温度 可以高的多.为了除湿在冷凝过程中把干空气也冷到了同样低的温度,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再热来满 足送风温度的要求,这也造成能量的浪费。
5总结
综合各种除湿方式,液体除湿法空调是可以实现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方式,避免了冷凝除湿的 能源浪费,并且该方式可以利用低品位的热源(温度为90℃)来驱动,而且具有较高的效率。而目 前其他已有的技术对于应用这样低温的热源制冷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办法。其应用在热电冷三联供 系统中,是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的有效的方式。
通过对调整工艺流程,可以得到接近等温的除湿与再生过程,实现较高的能效比。
700
3.1液体除湿系统的能耗分析
要提高液体除湿系统的能耗,首先要分析原有的液体除湿系统能耗低的原因。传统的液体除湿 空调系统除湿器溶液的流量很大,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浓度差在2%2E右。这样尽管在除湿过程中采 取一些冷却的措施来减小由于溶液温升导致其吸湿
参考文献
I Desiccant coolinganddehumidification,1992,p33·39,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m,Ine.,Atlanla.
2
S Yoonus Ahmed,P.Gandhid∞an,1998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Liquid Desiccants,Solar
1. 热负荷、湿负荷分开处理,避免了过度冷却和再热的损失,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并提高 了室内的舒适程度;
2.通过溶液的喷洒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细菌、霉菌及其他有害物;同时由于避免了使用 有凝结水的盘管,也消除了室内的一大污染源;可采用全新风运行: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
703
3. 可使低温用热源驱动,为低品味热源的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要求
膜本身很薄,膜两侧的温差较小,而温差又是产生化学 势差的原因,所以,导致膜两侧的传湿动力很小,不可 行
多孔材料: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氧化铝凝 胶,
有机物及盐类;高分子材料,氯化锂晶体等
液体吸附材料
溴化锂,氯化锂,氯化钙,乙二醇,三甘醇等【2】
对表中各种除湿方式比较可以看出,利用吸附材料除湿是现有的除湿方式中能够实现湿度独立 控制的较为可行的方式。
(60%)
图7再生器流程圈
50%
如图7中的一个热水进水温度为90"C,出水温度为65℃的再生器,设计的空气进口状态为33.9
℃,含湿量d。为22.3创凹ir,焓值‰为91.3kJ/k鲥r,换热器的温差按照5"C}t-,得再生空气的出口
状态为58"C,含湿量d。489^qgair,焓值jal为183.4kJ,,k对,这样,每除去lg水-再生器需要的加
图8集中再生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换热部件采用塑料材 料,防腐蚀而且价格低 廉,溶液的管道尺寸小
且无需外保温,这些都
使得设备的成本很低。相比之下,溶液的投资占了整个系统投资的主要部分,综合下来,整个系统
的投资会低于传统的空调方式。
3.3液体除湿系统的优势 采用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有以下优势:
定义以下几个参数:
EER脚a=安
其中,EE‰dr为液体除湿空调的能效比,Qc为得到的冷量,kw;q为再生器的加热量,kW。
对于除湿器.由于冷却水的引入,使得整个过程近似等温的进行,被处理的室外空气状态为:
33.9"C.22.39/lcgail:,焓值为91.3kJ/kgair,出口状态为39.4℃,69/k鲥r,该空气经过与室内回风间接蒸
会减小气、液的接触面积。为了强化换热,保证除
湿器每一级内的溶液流量很大,而级与级之间的流 水蒸气分压力 量很小。这样即保证了换热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又
使得溶液进出口可以实现高的浓度差。整个除湿器
-_·__-●··流程
的流程简图如图6所示,图中的数据是一组实验结 果。其中,除湿过程不断被冷却,冷却水—部分来
5ll-521.
4. ASHRAE 2000.ASHRAE Handbook-Systems andequipment,American Society ofHeating, Refrigerating,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Inc.,Atlanta.
现间歇式的吸湿再生:转轮式除湿得到
了更广泛的应用,它可实现连续的除湿
和再生。这两种除湿方式有着致命的弱
点就是都是动态的运行过程,期间混合
损失大,影响效率,另外,这种形式很
难实现等温的除湿过程,而除湿过程释 放出的潜热使除湿剂的温度升高,吸湿
图I吸湿剂状态的变化
能力大打折扣,整个过程传热传质的不可逆损失大,效率不高。
郾采用分擐除湿的思想减小不可逆掼失
自室外的冷却塔,—部分来自室内回风。对室内回风的焓的回收也使得整个系统运行的能效比大大
提高。
对于再生器也要采用分级的思想,用高温的熟源再生比较浓的溶液.用比较低温的热源再生比
较稀的溶液,这样使得热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图7是一种分级再生器的思想,图中的温度都为设计
温度。
除湿原理
除湿方式
特点
通过降低空气中 饱和含水量的办 法使水份析出
营造一个外部吸 湿源来吸收空气
中的湿
冷凝除湿
效率低(如引言所述)
将空气加压冷凝
另—侧抽真空
(依靠膜两侧的水蒸气
蓬
分压差)
湿
另—侧加热再生(依靠膜
两侧的水蒸气化学势差)
利用吸 附材料 吸湿
固体吸附材料
干空气也同时被压缩。功耗大
抽真空方法同样耗功很大,另外对膜的强度也有很高的
空气3和起冷却作用的 空气2,被处理的空气 被除湿并冷却,放出的 热量被排风吸收,排到 大气中。还有一小部分 经过除湿的千空气通过 蒸发冷却的方法产生冷 水可以冷却除湿后温度 较高的送风达到适宜的 送风温度,如图中的1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