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除湿工艺计算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除湿系统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除湿系统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除湿系统规范要求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除湿系统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湿系统规范要求的合理执行,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湿度,预防潮湿环境引发的问题,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对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除湿系统规范要求的详细阐述。

一、除湿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在进行除湿系统选择和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负荷:确定除湿设备的容量和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预测的湿度负荷进行合理计算。

确保除湿设备能够满足室内空间的除湿要求。

2. 循环风量:除湿设备需提供足够的循环风量,以确保湿空气能够被顺利吸入设备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干燥空气再次送入室内环境。

3. 排水系统:除湿设备产生的冷凝水需要通过排水系统进行有效排放。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合理,确保冷凝水能够顺畅排出,避免积水或滴漏现象。

4. 控制系统:除湿设备的控制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根据室内湿度自动调节除湿设备的运行状态。

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确保除湿的精度和效果。

5. 安装位置:除湿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在适当的室内区域,避免影响室内空气流通和视觉美观。

二、除湿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在除湿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遵循以下规范要求:1. 安装注意事项:根据设备的安装说明书和相关标准,合理安装除湿设备,并确保固定牢固、连接正常,排水系统和风道系统无泄露。

2. 排水系统安装:排水系统的安装应确保冷凝水能够顺利排除,避免积水、滴漏、阻塞等问题。

管道应倾斜适宜,排水口应设置在易排水和易清洗的位置。

3. 电气连接:除湿设备的电气连接需要按照设计和安装要求进行,确保接线正确可靠。

各种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4. 监测和调试:安装完成后,需对除湿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试。

通过实际操作和检测指标,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除湿效果良好。

三、除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除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对于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执行以下规范要求能有效延长设备寿命,并保持除湿效果的稳定性:1. 定期维护: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要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关于空调除湿的讨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关于空调除湿的讨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关于空调除湿的讨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简介:本文对目前各种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了各种湿度控制方式,进而给出一种通过液体除湿实现空调的方法,总结出液体除湿方式的优势。

该方式对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性能,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吸附除湿 1、引言空调的湿负荷主要来自室内人员的产湿及新风中的湿,这部分湿负荷在总的空调负荷中占20%~40%,是整个空调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空调形式的空气处理方式为采用表冷器降温除湿。

这样为了满足除湿的要求,经常要把空气冷到很低的温度。

如满足室内舒适性需求的空气温度为24℃,露点为14℃,为了实现除湿的目的,冷冻水的温度要低到7℃,而冷机的蒸发温度低到2-5℃。

不难看出,需要在温度为24℃的热源下取热以满足降温要求,而需要在14℃下取热以满足除湿要求。

冷源的低温要求首先是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设定的,若只是为了降温,蒸发温度可以高的多。

为了除湿在冷凝过程中把干空气也冷到了同样低的温度,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再热来满足送风温度的要求,这也造成能量的浪费。

所以,需要一种能够独立除湿的手段,把除湿和降温过程分开,从而使用温度较高的冷源就能把空气处理到送风状态,提高制冷机的效率,也可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本文对目前各种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给出一种通过液体除湿实现空调的方法。

2、现有的除湿方法及吸附除湿过程的基本原理2.1 几种现有除湿方法除湿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如下表:除湿原理除湿方式特点通过降低空气中饱和含水量的办法使水份析出冷凝除湿效率低(如引言所述)将空气加压冷凝干空气也同时被压缩,功耗大营造一个外部吸湿源来吸收空气中的湿膜法除湿另一侧抽真空(依靠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差)抽真空方法同样耗功很大,另外对膜的强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另一侧加热再生(依靠膜两侧的水蒸气化学势差)膜本身很薄,膜两侧的温差很小,而温差又是产生化学势差的原因,所以,导致膜两侧的传湿动力很小,不可行利用吸附材料吸湿固体吸附材料多孔材料: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氧化铝凝胶,有机物及盐类:高分子材料,氯化锂晶体等液体吸附材料溴化锂,氯化锂,氯化钙,乙二醇,三甘醇等[2]对表中各种除湿方式比较可以看出,利用吸附材料除湿是现有的除湿方式中能够实现湿度独立控制的较为可行的方式。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制冷量和除湿量是空调的两个主要性能参数,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空气温度的能力,除湿量是指空调调节室内湿度的能力。

两者通常都以英制单位BTU/h(英国热量单位/小时)来表示。

在使用空调时,了解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非常有必要,可以更好地了解空调的使用效果和能源消耗。

第一步,理解BTU/h的概念。

BTU/h是英国热量单位(英文全称British Thermal Unit,缩写BTU)在一小时内被传递的热量。

在空调中,BTU/h表示空气温度下降1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第二步,了解制冷量和除湿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空调的高效冷却量×3.5,而除湿量=空调的高效冷却量/3。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制冷量和除湿量的值来推断空调的高效冷却量。

第三步,衡量空调高效冷却量。

高效冷却量表示空调在短时间内调节室内温度的能力。

它受到空调的制冷功率、制冷效率、冷凝器面积、蒸发器面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空调的制冷效率是指空调在一个小时内所消耗的电能和制冷量之间的比值。

一般来说,制冷效率越高的空调,它的高效冷却量就会更高。

第四步,掌握空调的能效比和节能模式。

空调的能效比是指空调每消耗1瓦电所能传递给室内的冷量,也可以理解为空调的制冷效率。

而节能模式则是在制冷和除湿效果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空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

最后,通过计算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空调的使用效果和能源消耗。

在购买空调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和能效比较高的空调。

同时,在使用空调时,我们应该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选择节能模式,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除湿机计算

除湿机计算

3)性能计算:新风表冷冷负荷:Q=GΔi=600×1.2×(116-33.3)/3600=16.5kw混合表冷冷负荷:Q=GΔi=2600×1.2×(37.7-32.8)/3600=4.2kw后表冷冷负荷:Q=GΔi=6000×1.2×(39-30.65)/3600=16.7kw洁净间内允许散湿量:W= GΔd=6000×1.2×(6.6-4.52)=14976g/h(若散湿量有1700 g/h,那么一次回风可增加到2400 m3/h则混合表冷冷负荷(37.7-32.8)/3600=4.9kw;除湿转轮由550×200改为770×200 Q=GΔi=3000×1.2×的就可以了)4)工艺说明:a、根据用户情况,选用型号为ZCB550(770)-6000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处理风量6000m3/h;转轮处理风量2400(3000)m3/h;新风600m3/h;b、工艺流程说明:新风600m3/h经初效过滤后,先经新风表冷降温到12℃,与回风2000(2400)m3/h混合,混合后经混合表冷降温到15℃,然后通过转轮进行除湿,再和二次回风3400(3000)m3/h混合后经过后表降温到19℃,最后由风机经管道送入车间。

考虑了风机及管道的温升因素,送入车间的空气参数为T≤21℃,RH≤40%,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c、本设计转轮再生加热系统采用蒸汽加热。

转轮再生风取室内空气,再生后湿空气排到室外。

d、本设计制冷方式采用直冷式。

用户需配置5匹2台、3匹2台、2匹一台。

若采用冷冻水,用户需提供温度≤7℃的冷水,用量约为 1.5t/h。

e、本设计电气控制采用信捷PLC,人机界面;主要电气元件为西门子、正泰。

空调系统湿度调节原理

空调系统湿度调节原理

空调系统湿度调节原理空调系统在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同时,也能够对室内空气湿度进行调节。

湿度调节对于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保护室内设备和物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空调系统湿度调节的原理。

一、湿度的重要性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也称为相对湿度,单位为百分比。

室内空气湿度的合适范围一般在40%~60%之间,过低或过高的湿度都会对人体健康和物品质量造成影响。

低湿度会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容易感冒等问题,而高湿度则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对木质家具、纸质文件等也会造成损害。

二、空调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湿度调节,一种是制冷除湿,另一种是增加湿度。

1. 制冷除湿制冷除湿是最常见的湿度调节方式,它基于冷凝原理。

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被用来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

首先,室内空气通过蒸发器,蒸发器会冷却空气,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液态水,达到除湿的效果。

然后,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冷凝器,冷凝器会升温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湿度。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的湿度。

2. 增加湿度有些情况下,室内湿度过低,需要增加湿度才能满足人体的舒适需要。

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湿度器来实现增湿的效果。

湿度器一般采用蒸汽式或超声波式加湿器。

蒸汽式加湿器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将蒸汽释放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

超声波式加湿器则通过超声波振荡将水震成微小颗粒,并将其喷入空气中。

这两种加湿器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湿度水平,并且能够让室内空气保持适宜的湿度。

三、湿度控制系统为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室内湿度,空调系统通常配备湿度控制系统。

湿度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湿度水平自动启动或关闭制冷除湿或增湿设备,以保持室内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湿度控制系统一般由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湿度传感器用来感测室内空气的湿度水平,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湿度水平和当前的湿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控制执行器的开关状态来调节湿度。

四、总结空调系统湿度调节的原理是基于制冷除湿和增加湿度两种方式。

除湿机计算

除湿机计算

3)性能计算:新风表冷冷负荷:Q=GΔi=600×1.2×(116-33.3)/3600=16.5kw混合表冷冷负荷:Q=GΔi=2600×1.2×(37.7-32.8)/3600=4.2kw后表冷冷负荷:Q=GΔi=6000×1.2×(39-30.65)/3600=16.7kw洁净间内允许散湿量:W= GΔd=6000×1.2×(6.6-4.52)=14976g/h(若散湿量有1700 g/h,那么一次回风可增加到2400 m3/h则混合表冷冷负荷Q=GΔi=3000×1.2×(37.7-32.8)/3600=4.9kw;除湿转轮由550×200改为770×200的就可以了)4)工艺说明:a、根据用户情况,选用型号为ZCB550(770)-6000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处理风量6000m3/h;转轮处理风量2400(3000)m3/h;新风600m3/h;b、工艺流程说明:新风600m3/h经初效过滤后,先经新风表冷降温到12℃,与回风2000(2400)m3/h混合,混合后经混合表冷降温到15℃,然后通过转轮进行除湿,再和二次回风3400(3000)m3/h混合后经过后表降温到19℃,最后由风机经管道送入车间。

考虑了风机及管道的温升因素,送入车间的空气参数为T≤21℃,RH≤40%,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c、本设计转轮再生加热系统采用蒸汽加热。

转轮再生风取室内空气,再生后湿空气排到室外。

d、本设计制冷方式采用直冷式。

用户需配置5匹2台、3匹2台、2匹一台。

若采用冷冻水,用户需提供温度≤7℃的冷水,用量约为1.5t/h。

e、本设计电气控制采用信捷PLC,人机界面;主要电气元件为西门子、正泰。

空调系统中的除湿技术

空调系统中的除湿技术

具、 地毯织物等霉烂 , 损坏 电器物品 , 导致细菌生长繁殖 , 影响人的健康和带来经济损失 ; 在诸如精密仪器 、
计量 仪器 、 电子产 品生产 等工 业领 域 中 , 如 不对 空 气湿 度进 行控 制 , 会严 重影 响产 品质 量 , 物 品在潮 湿 的环
境里存放 , 会 由于霉菌的侵蚀而发霉变质 , 会使金属生锈 、 仪表精度下降 、 绝缘参数降低 , 给国民经济造成 重大的损失 , 因此 ,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空气湿度符合要求。在空调领域 , 对于湿度控制技术的研 究远滞后于对于温度控制技术 的研究。随着室 内空气品质 问题和空调节能要求 的提高 , 温湿度独立控制 系统成为 当今空调领域的研究热点 , 空调系统的除湿技术 , 尤其是新风的除湿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3 一O 1 ; 修 回 日期 : 01 2 3—0 4 —2 9
作者简 介: 王倩 ( 1 9 7 3 一) , 女, 江西南昌人 , 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空调制冷方面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广 东石 油化 工学 院学 报
2 0 1 3

要求 的露 点 温度低 于 1 1 . 5 ℃时 , 如果 为 了满 足 除湿 的 要求 而 降 低 制冷 机 的蒸 发 温度 , 将 会 导 致制 冷 机 效 率 降低 , 这 时可采 用 图 2 所 示 的常规 冷水 盘管 和机 械制 冷联合 处 理 的双冷 源空 调机 组 。在用 7 ℃冷 水盘
嵋◆
R. A
初效过滤、送风机段 l 均流、巾效 、 亚高效过滤器 J 表冷、抽湿再热、加湿、 风段
图 2 双 冷 源 空 调 机 组
在 以 电力 为主要 驱 动能 源 的除湿技 术 中 , 冷 却 除湿 的成 本 较其 他 方 式低 。用冷 却 除 湿 方 式实 现 的极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在家庭和商业空调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制冷量和除湿量这两个概念。

那么,制冷量和除湿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换算关系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冷量和除湿量的含义。

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吸收的热量,也可以理解为空调系统的冷却能力。

除湿量则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水分量,也可以理解为空调系统的除湿能力。

两者都是衡量空调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知道,制冷量和除湿量都与空调系统的功率有关。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和除湿量是成正比的,即功率越大,制冷量和除湿量也会相应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

这里我们不直接给出公式,而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为2000W,我们想要知道它的除湿量是多少。

根据经验,空调系统的除湿量约为制冷量的10%到20%之间。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除湿量大约在200W到400W之间。

同样地,如果我们已知某空调系统的除湿量为300W,我们可以推算出它的制冷量大约在1500W到3000W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换算关系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

实际情况下,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等。

除了空调系统本身的性能,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还与室内空间的大小和使用需求有关。

如果房间面积较小,制冷量和除湿量的要求就相对较低;而对于大型商业空间,制冷量和除湿量的要求则会更高。

在实际购买空调系统时,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制冷量和除湿量来满足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制冷量和除湿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

虽然没有具体的公式,但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和实际例子来大致估算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购买空调系统时,我们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量和除湿量,以确保室内的舒适度和健康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系统除湿工艺计算
单位时间为维持房间恒温恒湿,需要空调系统向室内提供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要向室内提供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为了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湿负荷是亦指空调房间的湿源向室内的散湿量,湿源包括墙门等围护渗漏、人体、水槽表面、地面积水、洗涤洗浴、燃烧、工艺过程;另外,湿负荷还应包括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等等。

1 房间渗漏湿负荷:
公式:Mf=Δd×K1×K2×ρ×V
式中:Mf,房间渗漏湿负荷,g;
Δd,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值,g/kg
K1,房间密封性好K1=0.1,一般K1=0.2,其次K1=0.3;
K2,房间体积<400立方米时K2=1;
400≤房间体积≤10000立方米时K2=0.8;
房间体积>10000时K2=0.6;
ρ,空气密度,kg/m3。

一般取1.29kg/m3;
V,房间体积,m3。

2 墙体渗透湿负荷:
公式:Mq=ΔPq×k×A
式中:Mq,墙体渗透湿负荷,g ;
ΔPq,室内外空气水蒸气压力差,Pa
k,渗透系数,一般k=0.2,
A,与外界接触的围护面积,m2。

3 门开关湿负荷:
公式:Mm=Δd×T×ρ×A×n
式中:Mm,门开关湿负荷,g/h;
Δd,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值,g/kg;
T,门单次开启持续时间,h/次;
ρ,空气密度,kg/m3,一般取1.29kg/m3。

A,门面积,m2。

n,一小时内门的开启次数,次/h。

重度劳动200g/h·人,(一般取中度劳4,室内人员湿负荷)公式:Mr=q×p
式中:Mr,室内人员湿负荷,g/h;
Q,人员散湿量,轻度劳动100g/h·人,中度劳动150g/h·人;p,室内人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