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介绍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介绍
处的嘉善县。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这座 千年古镇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临河的街道 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29
2020/11/20
绍兴鲁迅故里—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
1881年9月25日鲁迅在这里出生,18岁去南京求学,以 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
嵊泗列岛—舟山群岛北部,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汇合处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
22
2020/11/20
西湖风景区—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有
“人间天堂”之称。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 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23
2020/11/20
一湖:西湖
二峰:南高峰、北高峰
6
2020/11/20
人文地 理特色
2、戏曲文化盛行 3、渔业习俗 4、旅游交通便利
7
2020/11/20
区域旅 游特色
8
1、独特的山水风光
山体旅游资源丰富: 虎丘山—吴中第一名山 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雁荡山—顶湖、芦苇、秋雁 黄山—中国第一奇山 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钱塘江—壮观天下无 五大淡水湖的三个—太、洪泽、巢湖 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
25
2020/11/20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
是个具有六千余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 乡,丝绸之府”之称。现在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 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26
2020/11/20
27
2020/11/20
28
2020/11/20
西塘—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
九溪:青湾、宏法、渚头、方家、佛石、云栖、百丈、 唐家、小康九个山坞的溪流

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中国旅游区域的划分以中国行政区 域为依据,分为七大区域外加三个特别 行政区。
东北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北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华东区: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华中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华南区: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港澳台:香港,澳门,台湾。
各区特色:
1、东北区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又 有绚丽的人文景观。秀丽的山川和名胜、古迹遍布各地。冰雪旅游独具特 色 ,边境旅游具有异国风情 ,生态旅游、特种专项旅游具有别样的情趣 ,民族 文化旅游异彩纷呈。 2、华北区 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的天坛;世 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清朝 皇帝为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著名避暑圣地承德避暑山庄;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乔家大院...... 将带您走近大漠孤烟、风吹草地现牛羊 的内蒙谷,走近作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圣地的河北、天津,走近几百年来帝 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厚重的北京,走近太行险峰、恒山悬空寺、世界佛教五 台名山的山西。
3、华东区 华东旅游区包括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五省一市,是我国自 然条件最优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 条件优越,组合优势显著,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 1、自然特征:平原、丘陵相间的地形结构;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气 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 2、人文特征:经济发达,城市分布密度大;古典园林居全国之首;旅 游交通便捷、发达。

大黑山景观功能分区

大黑山景观功能分区

大黑山景观功能分区旅游103班张喆09582044 (一)宗教文化观光区:观音阁,响水观,朝阳寺,石鼓寺(二)遗址保护区:点将台,卑沙城(三)自然特色区:关门寨,杏花里,天然石佛,滴水壶、来鹤石(四)自然民俗保护区:仙人台,狐仙洞,仙人桥(五)服务区:游客中心(六)运动攀登区:大黑山主峰根据大黑山旅游景区资源分布、资源特色、功能差异和开发价值,按照景观特色一致性、山岳景观分布性、空间管理方便性等原则,将大黑山的古代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突出出来,景区规划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因此本规划将大黑山旅游景区分为六个区,并进行了相关的开发策划。

一、宗教文化区:主题定位:佛家遗址传承文化分区原因:宗教文化区是以宗教以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为主要方向而确定的景区区域。

大黑山是历史悠久的山,位于金州,山上的大部分古迹都颇有来头,并且有部分寺庙是建于唐代,还有部分建于明代。

宗教文化区现状:大黑山宗教文化区是以综合山岳式分布,以交通线路为主要方向而形成的网状分布,因此从大致看来宗教文化景点是分布在外围部分。

主要是包括了:观音阁、响水观、朝阳寺、石鼓寺等。

规划构思:走进山水间,感受古人隐居的氛围。

在山间树林中行走,心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对生活以及古代佛教的向往,晨钟暮鼓,怀揣着对宗教神圣的瞻仰,游览的途中,也不忘了怀念历史的宗教文化,在宗教最为盛行的唐代,我们的先人用智慧将从波斯传来的佛教融入自己的文化,惹得无数人虔诚而至。

古代遗址是满足现代人的求知欲最佳地点,因此需在大黑山宗教文化景区设置休息亭以及宗教文化向导服务中心,可以促进自助游的旅游者对佛教历史的深入了解。

根据四座宗教遗址分布,应该将宗教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观音阁以及石鼓寺附近各两个,而响水观与朝阳寺中间有游客中心,可以将向导服务增设在那里,这样可以节省占地面积,保护自然资源。

二、遗址保护区主题定位:历史遗址重温古人故事分区原因:遗址保护区区别于宗教文化区的主要地方在于,遗址保护区没有宗教文化区的宗教范围,但是也是有历史背景的需要保护的著名遗址。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Page
71
唐昭陵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 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 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 的九嵕山上 昭陵为凿山建陵,开创 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 的先例。
Page
72
昭 陵 六 骏
Page
73
唐乾陵


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 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修建于公元684年, 经过23年的时间,工 程才基本完工。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 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武则天。
Page
45
清西陵
Page
46
崇陵
Page
47
7. 泰山
Page
48
天贶殿
Page
49
Page
50
8.
三孔
Page
51
孔庙
Page
52
孔子后裔曲阜孔林家祭孔子
Page
53
9. 平遥古城
Page
54
Page
55
10.
殷墟
司母戊方鼎
Page
56
甲骨文
Page
57
11.
秦始皇陵
Page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王秋龙 18522757@

思考: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
马踏飞燕
Page 2
西 双 版 纳 泼 水 节
长城游
南京夫子庙
天下第一奇山
Page 3
新疆火焰山
内蒙古草原
布达拉宫
桂林山水
Page 4
四川黄龙彩池群
秦始皇兵马俑 江西龙虎山

华北旅游区(概述)ppt课件

华北旅游区(概述)ppt课件
4
3、水系:兼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以黄河、海河为主。
4、气候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雨,夏热多 余,秋高气爽,冬寒少雪。
3
旅游资源特征
1、地貌形态复杂,名胜景点众多。
.五岳中的四山:泰山、恒山、华山、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 .湖泊:白洋淀、北海公园、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海滨风光:青岛海滨、北戴河疗养胜地 .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2、人文荟萃,文物古迹引人入胜
.人类遗址众多:北京山顶洞人遗址等。 .文化艺术特色鲜明:京剧、山东快书、陕西秦腔、河南豫剧等。 .建筑及伟大工程闻名于世:北京故宫、长城、明十三陵、西安兵马俑等。 .工艺品历史悠久:玉雕、唐三彩、景泰蓝、风筝等。
3、大陆性气候典型。旅游业淡旺季明显
.春夏秋三季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冬季单调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示意图
西北旅游资源区
东北旅游资源区 华北旅游资源区
华东旅游资区
青藏旅游资源区 西南旅游资源区
华中旅游资源区
华南旅游资源区
1
中国旅游地理
华北旅游区
制作人:YYY
茶陵职专
2
旅游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北方偏东,三面靠陆地,一 面临海(渤海)。
2、地形地貌:冀北、太行、陕南山地,秦晋高原, 关中、华北平原,山东丘陵。

12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12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 4、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
敦煌八景之沙岭晴鸣
八、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
• (一)地理位置 • 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 • 范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 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
(二)区域分析
• 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高亢、坦荡
• 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温凉,寒暑、干湿变化显著的特点 • 深居内陆,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和主要活 动舞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三)区域特色
• 1、冰雪险峰资源丰富 • 2、宗教文化别具风采 • 3、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南迦巴瓦峰
珠穆朗玛峰
布达拉宫
藏族风情
十、台港澳旅游资源区
• (一)地理位置 •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 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
(二)区域分析
• 台湾岛: • 多山地,平原少,北回归线贯穿中部 • 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香港岛: • 山岛,地势高峻,山峦陡峭,平原很少 •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二)区域分析
• 平原与低山丘陵交错,江河湖泊密集
• 兼有暖温带、副热带多种多样的气候,降水丰沛 • 保存了大量以文化为特点的历史遗迹
• 沿海多良港,多国际航空港,吸引国际客源
• 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国内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三)区域特色
• 1、在全国旅游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 表 • 3、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
(三)区域特色
• 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 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 • 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华东旅游大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华东旅游大区

第九章江南风姿、山水园林——华东旅游大区第一节概述华东旅游大区包括皖、浙、沪三省一市。

全区除皖北属淮河流域,浙东南属钱塘江流域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均属长江流域,因此又被称为长下游旅游区或华东旅游区。

一、旅游地理环境特征1.自然地理环境(1)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表形态本区地处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最低一级,因此平均海拔较低。

全区以平原为主,兼有低山丘陵。

由南至北分布着三种地表形态A 苏皖平原B长江下游平原C江南低山丘陵名山资源众多(2)候温暖湿润,地表水丰富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量充足。

四季风景皆可欣赏,但以春秋两季为旅游旺季,尤其是秋季为本区旅游黄金季节,温暖湿润的气候培育了繁盛的植物,形成了山清水秀的明媚风光,丰沛的降水及平原广布的地貌,使本区到处河湖密布,水体景观及其丰富,并十分秀丽2.人文地理环境(1)经济发达,城市分布密度大本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

进入现代社会,华东旅游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拥有一批分布于水陆交通要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他们既有山水之美,又有园林之盛,再辅以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本区旅游项目之多,分布密集,居于全国之首。

(2)古典园林居全国之冠本区具有营造园林的优越条件。

如地表水丰富,开地得水极为丰富,盛产花岗岩及石英岩,太湖石是园林建筑的好材料,加上历史原因,使得本区园林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构园造诣极高,在我乃至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如苏州园林纳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3)海陆空交通发达本区为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铁路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辐射,京沪、京九、陇海、沪杭等铁路线连接区内各主要城市和风景区。

水路:长江航运、客运量逐渐停航,但作为旅游航线仍存在,此外,钱塘江——新安江一线山清水秀,运河两岸江南水乡风光极富旅游价值,上海为起点的海运占重要地位航空:以上海为中心是我国东部沿海航空枢纽之一由于各种旅游交通方式互相配合,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络,对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旅游地理 第九章 华东旅游区_上海

中国旅游地理 第九章 华东旅游区_上海

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 保护区
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湿地之 一。中华鲟生命周期中数量 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 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的天然 场所,已列入《国际重要湿 地名录》。
浙江丘陵 苏北平原
富春江 皖南山地
三、源远流长的吴越淮河文化
本区主要分属于吴越文化区和淮河文化区。唐“安史 之乱”之后,杭州和南京先后成了南宋和明王朝初期的政治 中心,这里自古文化繁荣,学风最盛,名人荟萃。至于淮河 文化,一直是我国南北文化的重要分野,但更偏重于北雄特 色。
绍兴越文化
苏州吴文化
四、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
三、旅游区建设与发展
1.市中心都市风貌旅游区
本区主要指黄浦江外滩两 岸及内环线以内的地区,集中 体现了上海的都市风貌、都市 商贸、都市文化,是上海最繁 华和充满诱惑力的地区。
(1)黄浦江与外滩风光带 黄浦江下游江阔水深, 为世界10大港口之一。杨浦、 卢浦两桥之间的地段,景点 高度集中。
杨浦大桥:跨越黄浦
本区农业素称发达,所盛产的粮、棉、菜、果、丝、麻、 花生、水产等物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种类繁多的农副土特 产品如南京板鸭、金华火腿、太湖银鱼、舟山黄鱼以及各地所 产洋河、双沟、古井等名酒,龙井、碧螺春等名茶,都知名全 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如杭州丝绸、苏州刺绣、南京云锦、 宣兴紫砂陶等都驰名中外。
淮河
钱塘江口
京杭大运河
长江下游
沪杭铁路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宁波港
上海洋山港
二、以神秀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
本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在亚热带性季风气候环 境下,使其无山不神,无水不秀。黄山、九华山、齐云山、 天柱山、普陀山、雁荡山等都是名扬古今的风景名山;杭州 西湖、千岛湖、无锡太湖、长江、钱塘涌潮等,都是景色诱 人的水域风光。且往往山水融合,令游人流连忘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旅游区的区域范围包括安徽省、江苏省、浙江 省和上海市共三省一市,与华东经济区的范围相 同。
豫园
2.旅游亚区:为本区划的二级区。大体上以完整的省级 行政区单元为其地域范围,一般情况下不打破省区界线
3.游览区:将相对邻近的旅游点加以分区划片,便于叙 述和设计旅游路线的旅游点组合概念,可视作三级旅游 区。
Page 6
一、东北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地处山海关以东
的祖国东北地区,习称东北地区,又称关东。地 近朝鲜、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对外联系十 分方便。
Page 38
秦长城
Page 39
2.汉长城 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为巩固北方边陲,
加强防卫,汉武帝一方面先后3次对匈奴实行军事 打击,一方面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活动。 汉长城东起鸭绿江畔,向西经过内蒙古的阴山、居 延海,再过甘肃的酒泉、玉门、敦煌,一直延伸到 新疆的罗布泊和库尔勒,全长1万多公里,是我国历 史上最长的长城。汉长城的修筑不仅抵御了北方匈 奴的入侵,还保证了通向西域“丝绸之路”的畅通。
唐山遵化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 保定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为西陵。 雍正帝继位以后,原来也在东陵修建陵墓,后因 故废弃,另选易县兴建泰陵。 从雍正皇帝起,清帝陵址实行昭穆之制,即清代 的帝陵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于一地。
Page 45
清西陵
Page 46
崇陵
Page 47
7. 泰山
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
1.旅游大区:为本区划的一级区,跨越二至多个省级行 政区域,地理上集中连片,自然条件相近,社会经济环 境和历史文化相似,旅游资源具有共性特征,区内各省 区可加强横向联系,协调发展区域旅游。全国共划分为 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华中、华东、东南、西南、 青藏九个一级旅游大区。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 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武则天。
Page 74
述圣记碑
无字碑
Page 75
陕西“八大怪”: 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 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大姑娘概不对外。
Page 76
三、华东区
Page 66
Page 67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车—1号车
Page 68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车——2号车
Page 69
Page 70
茂陵
汉武大帝刘彻的陵 墓,建于公元前 139年,历时53年 才建成,是汉代帝 王陵墓中规模最大, 修造时间最长,陪 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被称为“中国金字 塔”。
Page 7
东北三大怪
Page 8
1. 吉林雾凇
Page 9
2. 沈阳故宫
Page 10
大政殿
Page 11
文溯阁
Page 12
3. 满族民俗
Page 13
Page 14
二、华北区 本包括京、津、晋、
冀、鲁、豫、陕五省 二市。
Page 15
1. 天安门及广场
Page 16
Page 17
Page 71
唐昭陵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 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 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 的九嵕山上
昭陵为凿山建陵,开创 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 的先例。
Page 72
昭 陵 六 骏
Page 73
唐乾陵
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 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修建于公元684年, 经过23年的时间, 工程才基本完工。
Page 37
从秦代至明代,历史上掀起了三次修筑长城的高 潮。
1.秦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
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 接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 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王秋龙 18522757@qq.c
om
思考: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
马踏飞燕
Page 2
西 双 版 纳 泼 水 节 南京夫子庙
长城游
天下第一奇山
Page 3
新疆火焰山
内蒙古草原
布达拉宫
桂林山水
Page 4
四川黄龙彩池群 江西龙虎山
秦始皇兵马俑
Page 5
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 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 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 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 不灭者久之。
Page 59
Page 60
兵马俑 1号坑
Page 61
Page 62Page 63源自 Page 64Page 65
皇穹宇
Page 31
皇穹宇
Page 32
回音壁
Page 33
三音石
Page 34
祈谷坛
Page 35
祈年殿
Page 36
5. 八达岭长城 我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先后有20多个
诸侯国和王朝修筑过长城,历时2700多年,总长 度达5万多公里,跨越东北、华北、西北、中原 等17个省市区,堪称“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 里”。
Page 40
汉长城
Page 41
3.明长城 明朝是兴修长城的第三个高峰时期。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女真族的侵扰,曾多次修筑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7000千米 以上。在长城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
Page 42
明长城
Page 43
八达岭长城
Page 44
6. 清陵 清朝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
2. 故宫
Page 18
3. 颐和园
Page 19
Page 20
佛香阁
Page 21
仁寿殿
Page 22
乐寿堂
青芝岫石
Page 23
玉澜堂
Page 24
宜芸馆
Page 25
谐趣园
Page 26
长廊
Page 27
苏州街
Page 28
4. 天坛
Page 29
圜丘坛
Page 30
Page 48
天贶殿
Page 49
Page 50
8. 三孔
Page 51
孔庙
Page 52
孔子后裔曲阜孔林家祭孔子
Page 53
9. 平遥古城
Page 54
Page 55
10. 殷墟
司母戊方鼎
Page 56
甲骨文
Page 57
11. 秦始皇陵
Page 58
《史记》 中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