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大业ppt优秀课件3 华东师大版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大业ppt优秀课件3 华东师大版

(三)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 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 终审权。台湾还可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享 有一定的外事权。台湾党、政、军、经、财、文等 事宜都自行管理,有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 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 各界代表人士,还可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 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大事记 联合声明视
回归视频
旗徽
澳门回归图
回归感想
历史回顾
至1952年6月,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 统一? 他们是怎样与祖国大陆分离的?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的辽阔领土逐渐统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统一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到自豪的话题。

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无论是王朝还是民族,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祖国的完整和统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概述祖国统一的知识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前期统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领土被分为七十多个小国,这导致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严重分裂。

公元前400年左右,晋国崛起,通过诸侯请命、兼并燕国等方式逐渐实现了中原地区的部分统一。

此后,周朝东迁到洛阳,结束了东西两个割据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前期统一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权式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了中央集权式的统一。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律法制度、实行同一度量衡标准、烧坑焚书勾销儒家思想等,巩固了各地间的联络和统治。

同时,秦朝把中原地区北疆、南疆、西南、东北四大殖民地的人民纳入了中央统治范围。

这一时期的统一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拉开了中国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新阶段。

三、唐朝统一为中国的传统统一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个时期的统一为中国的传统统一奠定了基础。

唐朝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民族融合、领土扩张和经济繁荣的过程。

唐太宗时期,为了维护安定和稳定,推行了集权制度和科举制度。

这两种制度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政治体制和文化传承。

四、建立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统一时期。

这个时期的统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立了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

宋朝成立后,国内人民的生活逐渐改善,技术和文学艺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这个时期还经历了对外战争,比如金朝的战争等。

五、明清时期的结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统一的时期,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华东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PPT文档共25页

华东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PPT文档共25页
华东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 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TFra bibliotek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第13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尚未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世纪的最后20年,祖国的统一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基本内涵:“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

4历史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⑶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⑴背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

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3、讨论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交流频繁、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感召、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台独不得人心等等。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与破坏。

【总结巩固】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台湾与大陆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的提出者:邓小平
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3、内涵: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 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国内: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
4、意义: 定,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
道路。
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某些 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 式另作考虑。
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董 特中 别华
建 行人

政 区
民 共
行和
政国
长香
官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红旗代表祖国,白 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 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 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 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 祖国,红、白两色体现 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有什么重要意义?
1、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3、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 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
1、综合国力的提高
2、全国人民的支持
3、政府领导得法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 性质一样吗?
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
李登辉
陈水扁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理论
国 两 制 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 (历史遗留)
台湾问题
(内政)
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 两制

《祖 国统 一大业》 知识清单

《祖 国统 一大业》 知识清单

《祖国统一大业》知识清单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经历了多次分裂和动荡,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趋势。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到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再到隋唐的盛世繁荣,中国的统一观念深入人心。

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强调的“大一统”理念,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汉字的统一使用、共同的传统文化传承,也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吴国就曾派遣军队到达台湾。

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

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侵略,台湾在1895 年被迫割让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49 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导致了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的内涵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香港于 1997 年7 月 1 日回归祖国,澳门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实施,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四、香港、澳门回归的历程香港回归:中英两国政府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于 1984 年 12 月 19日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和相关安排。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回归:中葡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 1987 年 4 月 13 日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和相关事宜。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的发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1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1

(1)一国两制;
(2)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
割占九龙司;
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界。
2.澳门回归 (1)文件: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 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 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国与葡萄 牙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问题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探究:“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 (1)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2)而且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与台湾的稳定和繁荣;
(3)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还为和平解决某些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找到了新途径,具 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问题2】请结合目前形势谈一谈解决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探究:(1)有利因素: 第一,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两岸经济交流是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第三,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 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_________”科学构想。
(2)材料二中图1是我国___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______年;图2是我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_______年。 (3)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 民族团结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

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革命组的热烈欢迎。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x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3、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共同发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

)第1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2、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谈判完成。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3、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谈判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知识
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尚未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世纪的最后20年,祖国的统一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基本内涵:“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

4.历史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⑶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⑴背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

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3、讨论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交流频繁、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感召、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台独不得人心等等。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与破坏。

【总结巩固】
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台湾与大陆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