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矛盾激化和秦国一统天下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纷争
6. 隋唐时期的政治设立和科技发展
7.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繁荣
8. 元朝与明、清王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9.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二、近现代史
1. 甲午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
6.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9.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及习题一、知识点归纳1. 中国近代史-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革命时期。

-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提倡自由民主、科学进步、个人解放等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抗议巴黎和会上被剥夺的中国利益,唤起了中国对外国侵略的反抗意识。

- 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成立的临时中央政府,它的成立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2. 世界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一场全球性战争,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冷战: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状态,虽然没有实质上的直接军事冲突,但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竞争与对抗。

- 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发展与人权保护。

二、题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重大革命?A. 甲午战争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2.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思想包括以下哪些?(多选题)A. 自由民主B. 科学进步C. 个人解放D. 国家主义3. 五四运动的目的是什么?A. 抗议巴黎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B. 争取国内政治民主化C. 呼吁社会革命与经济改良D. 拒绝国内封建主义和外来侵略4.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什么?A. 国共合作的开始B. 中国革命的胜利C. 抗日战争的爆发D. 内战的结束5.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A. 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B.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C. 改变了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D. 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战争与冲突6. 冷战是指哪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A. 英国与法国B. 苏联与中国C. 美国与苏联D. 德国与日本7. 联合国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成立的?A.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 实现经济全球化C. 推动科技发展与创新D. 保护全球环境与气候请根据上述习题自行作答。

八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包括: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土地改革的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土地改革的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抗美援朝的原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国参加,地点是印度尼西亚万隆,主题是团结反帝,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倡议。

此外,八年级下册历史还需要掌握科技强军战略、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等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除了上述知识点外,还有以下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要掌握:1.三大改造:1953年开始,1956年底结束,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五”计划:1955年,党中央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

从1958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

4.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秦穆公在公元前897年建立,统治时期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朝的建立至关重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秦穆公的世系和政治措施;2.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

二、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第二个朝代,由刘邦在公元前206年建立,统治时期为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汉朝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

1.刘邦在起义中的作用;2.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和后果;3.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

三、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之前三国鼎立的时期,即公元220年至280年。

南北朝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时期,即公元420年至589年。

1.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备和诸葛亮;2.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和荀彧;3.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四、唐朝的盛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有文化和最有影响力的时期之一,其统治时期为公元618年至907年。

1.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2.唐朝的交通和经济贸易;3.唐朝的科技和文学发展。

五、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朝代,由赵匡胤在960年建立,统治时期为960年至1279年。

1.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

六、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朝代,由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

明朝的统治时期为1368年至1644年。

1.明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明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总结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的知识点,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部分。

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并对今天的世界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一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一一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一一1951年10月概况:1951年,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的协议》,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影响(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精神: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明清时期海外贸易1.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探险热潮,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主要代表国家。

2.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船队远航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红海、波斯湾、印度洋和非洲东岸,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贸易。

3.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年间采取海禁政策,只允许舟船前往台湾、琉球和东南亚岛屿,对我国与世界的交往造成了限制。

二、甲午战争与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

中国清朝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日本帝国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冲突,最终中国失败。

2.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改革现代化,慈禧太后颁布《戊戌变法》,试图对清朝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革,但因受到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3.中日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介石与日本帝国政府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中国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以反对《巴黎和约》为契机,学生群体和知识分子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民主自由等权利。

2.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成立于20世纪初。

蒋介石是该党的领袖,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是上世纪初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重大事件。

上海纱厂工人因工资问题罢工,蒋介石政府动用军队镇压,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工人的各种要求。

四、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困境后采取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红军徒步行军万里,逃离敌人追击,最终到达陕西闽西地区,这对中国革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通常会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归纳:
1. 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以及对晚清社会的
影响。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4. 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主张、实践和失败,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5.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6. 戊戌变法: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失败,以及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7. 辛亥革命: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

8. 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军阀混战和国家分裂。

9.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过程和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 国民革命:国民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国民政府的建立。

11.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和胜利,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
影响。

12.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爆发、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三大改造
和文化大革命。

14.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
的起步。

15. 现代中国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来
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理解。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时间线、思维导图等方
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