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3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课件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课件-2021届高三政治选考复习

时空上发生了分离,则属于支付手段。
【区分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
货币的作用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பைடு நூலகம்。
交换的
形式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商品交换不都是商品流通,只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才属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使商品交换时空分离,促进了商品 交换的发展。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 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根据这一规律,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当价格低于 价值时,行业就会亏本;反之,价格上升,行业盈利。 基于此,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引导 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扩大高端产能,改善供求关系,既促使钢铁 行业扭亏为盈,又优化钢铁行业的结构,所以是科学的。
价值
基础 价格 (正比例关系)
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商品的 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的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 的劳动时间。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 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流通以流通手段为前提和基础。
职能
作用
关键词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必须是足值 的金银货币)
“保存”“退出流通领 域”
支付手段 清利价偿息值或、尺支工度付 资和债等流务通、注手赋段意税是、货币“债息的赊””基销““本赊 地税职购租款能”””“““还利工资”
“等价交换”原则: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3(人教版必修1)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消费需求不足,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据此回答1~3题。
1.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2.国家加大力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改变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变成消费能力。
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的影响B.消费受物价变动的影响C.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D.老人有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3.出现上图中现象,是因为()①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②居民收入和物价变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③物价变动影响居民购买力,从而影响消费④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此回答4~8题。
4.李先生2010年10月升职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年薪为25万元人民币,其妻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010年12月,他们办理了个人住房贷款,现在已拿到了房子的钥匙,彻底结束了靠租房生活的历史。
2011年春节期间,他们还随旅行社到海南去旅游观光。
下列对李先生家的消费类型认识正确的是() A.从产品类型看,购房属于有形商品消费,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B.从交易方式看,以前的租房属于租赁消费,现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属于贷款消费C.从交易方式看,以前租房属于生存资料消费,现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属于发展资料消费D.从消费目的看,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5.据统计,全国有35%的工薪家庭都有贷款消费的经历,贷款消费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生活与消费精品PPT课件

2.货币 (1)职能
(2)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 比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15北京)34.运用《经济生活》还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A.由于林则徐在1839年采取禁烟措施,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商船只能转行东南亚, 致使1840年春孟加拉、新加坡等地的鸦片价格暴跌 •B.《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 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C.有统计表明,1700-1900年间,随着营养价值、热量、人均产出更高的土豆在 欧洲大陆逐步推广,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越适宜种 植土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越多。 •D.有研究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工资水平很高, 因此蒸汽机等节省人力的发明得以大规模推广。
②外汇汇率升高、跌落: ——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 币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间接标价法,又叫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 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2021/5/12
(2013高考课标全国Ⅰ )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
Dx Px
0PLeabharlann Qd f (P)24
Q
分清自变量、因变量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 ①对需求量的影响(一般说来) •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
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
•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 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 互补品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28页文档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例 2】某市 A 公司拟开发一楼盘,预计平均每 平方米的成本如下:土地使用权及相关费用 2200 元, 政府消费税及配套费 1300 元,建筑及安装费用 2200 元,其他费用 1500 元。该楼盘预计售价 10 000 元/m2。 现该市土地使用权及相关费用上涨了 30%,假设其他 费用不变,该公司要保持原预计的成本利润率,房价 应上调到约( B )
方法突破 解答计算题,首先要明确相关的计算公式,并且准确寻找题中 已知的相关数值,然后根据计算公式代入各数计算即可。 1.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设某商品原来的价值量为 X 元 ●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Y%时,现在该商品的 价值量=X×(1+Y%) ●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Y%时,现在该商品的 价值量=X×(1-Y%) ●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Y%时,现在该商品的价 值量=X/(1+Y%) ●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Y%时,现在该商品的价 值量=X/(1-Y%) 计算方法识记:“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 低用减法。”若成正比,那么,变化后的数值=变化前的数值×(1± 变化值);若成反比,那么,变化后的数值=变化前的数值÷(1± 变化值)。
●乙币对甲币升值 x%,则 1 甲币=1+mx%乙币
●乙币对甲币贬值 x%,则 1 甲币=1-mx%乙币
5.存款利息的计算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6.利润率的计算 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资金利润率=利润÷资金×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总额×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题难度系数较大,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
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果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及其变化不是很清楚,做起题就容易出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_本__质___的体现。___价_值__尺_度___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课时1 │ 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的把握,各课时注意以下问题: 课时1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主线,主要阐明了货币的产生、 发展、本质以及职能。重点突出对外汇与汇率的认识,特别 是结合汇率变动,认识人民币币值的变动。课时2依托货币, 主要分析了影响价格的因素与价格变动的影响。重点落脚在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价值量的理解。课时3立足价 格变动,分析了与消费相关的各个知识,重点放在影响消费 的因素、消费水平的判断、科学消费的要求上。
2010年上半年,我国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市场上 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 秩序。下面对假冒伪劣产品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B.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D.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课时1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从定义可以看出,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 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第二, 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东西,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是 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点。 ②商品不是固定不变的。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 领域,就成为了消费品,不再是商品。所以,对一个物品是 否是商品,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共50张PPT)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4716 3661
5153 3994
5919 4382
6977 5221
7917 5908
9430 7485
10489 8383
11422 9223
12363 10130
2000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科学的消费观、四大消费心理
消费券 简政放权
真题练习
1.(2016年全国I卷1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2016
2017
2018
201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有三种情形: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 影响。 当前可支配收入多 ,消费总量越大。收入增长快,消费增长 快。 注意:“可支配收入”的含义----扣除“三金”和税收
3.经国务院同意,从2020年2月17日0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
束所有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其目的在于(
)
① 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② 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
③ 减少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
④ 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
D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有利于刺激旅游业发展,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同时 车辆出行会增加,但明显不利于低碳环保。所以①②明显错误。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3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3.“河狸族”是指当下与河狸有某种共同特点的网购人群。他们能慧眼识珠地货比三
家,坚持“无优惠,不网购”的消费主张,同时又不会被红包、五折、大促销等字眼
轻易蒙骗。“河狸族”的消费行为
()
①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体现了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原则
④体现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1.(2020·1 月浙江选考)从众消费是否可取,不能一概而论。( T )
2.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
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③④
解析:选 C。题意强调“河狸族”的求实和理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与题意无关,
不选。
4.近年来,浙江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绿色消费成为风尚。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 C.可持续性消费
B.节约资源 D.减少污染
()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所学可知,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C
■知识拓展 因素 生产
收入
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关系
措施
生产决定消费
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 费的基础
和前提
当前可支 配收入
未来收入 预期
收入差距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搞好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 的后顾之忧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政热词 夜间经济
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 从当日下午 6 点到次日早上 6 点所发生的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 表示,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 夜间经济能带动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业的发展, 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极大地 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因此夜间经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易混提醒 贷款消费≠超前消费
(1)贷款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类型。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 入能力的消费行为。 (2)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 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考向 1 影响消费的因素
(2018·高考全国卷Ⅰ,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错辨析】 1.出国旅游趋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从众心理影响。 [矫正]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国旅游趋热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 收入水平提高。 2.随着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北京市城镇地区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矫正] 随着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增长,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 中的比重一般会下降,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3.消费类型与消费结构 (1)消费类型的划分 ①当今,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②按消费的目的划分:生活消费可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消费结构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②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③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它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 构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预支未来收入 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生存资料消费
满足较低层次需要,最基本的消费
消费目的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提高人们素质,使人们全面发展 使人们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必修1 经济生活)
政治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重点内容]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 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构建体系】
基础
贷款
发展资料
从众 求异 攀比 求实 量入为出 避免盲从 保护环境 勤俭节约
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
因素
关系
措施
物价
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 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定
消费观念 (心理)
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和消 费观念的制约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 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分配政策
分配影响消费
实现“两个同步”,兼顾效率与公平
6.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矫正] 商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进行经营,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是值得 提倡的。 7.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矫正] 超前消费是指超越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要看该 消费是否超越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8.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矫正] 家庭消费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之内进行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 可能性就会加大。 (3)收入差距的影响: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 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随着收入的增加,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减少。 [矫正]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 4.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矫正] 紧缩性财政政策意味着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会抑制社会总需求,不利于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5.“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的购买行为,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矫正] 求异心理强调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属于盲目消费,不是 由求异心理引发的。
■特别提醒 家庭收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不一定提高。 (1)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 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2)但家庭消费水平也会受商品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观念等的影响。若物 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消费观念落后,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 不一定会提高。
抓牢 1 个核心 生活消费 把握 2 种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理解 3 种消费类型 按消费目的划分的 3 种消费类型
【提纲挈领】
把握 4 种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理解 4 种消费行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
关系
措施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
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
搞好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
未来收入预期
收入 的基础和前
的后顾之忧
提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