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发布,九大领域受支持

合集下载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1. 1.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基本概念: 通过条码与二维码、射频标签(RFID)、全球定位系统 (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传感器网络等自 动标识与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通 过各种局域网、接入网、互联网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 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1. 1.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与美国奥巴马总统参 加美国工商界领袖“圆桌会议”,提出“智慧地球”的概 念。“智慧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 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 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 2009年6月,欧盟制定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该 计划涵盖了物联网架构、硬件、软件与算法、标识技术、 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发现、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 知识发现与搜索引擎技术、关系网络管理技术、电能存储 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对物联 网未来发展以及重点研究领域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 3.1 感知与识别技术 一种典型终端末梢网络: 主要由多个带有传感器或RFID射频的节点、读写器、控制器等组成,在 该网络内部,不仅仅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还可以实现数据的融合和 路由等。 这些局部的节点经过汇聚节点(比如网关)将信息汇聚后,再利用核心 承载网络如3G、4G移动网络、Wi-Fi、WiMAX、企业专网、互联网等连 接到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虚拟网络,或者将数据处理后 用于应用服务。

政策力推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迎来跨越式发展2011050906411

政策力推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迎来跨越式发展2011050906411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行业周评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 2010年05月09日 第18期政策力推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摘要)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1.物联网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2010年10月,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升到我国战略发展高度。

2.我国物联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我国物联网与国际基本同步,处于发展初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和应用基础。

20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1933亿元。

3.我国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差距。

目前亟需在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创建、应用服务和产业化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发展前景展望1.国家将加大对物联网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十二五”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提出要加大对物联网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扩大行业市场规模,健全产业链,积极推动行业应用示范工程,以实现物联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2.“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7500亿元。

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至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75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3.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将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政府推动、应用牵引和创新驱动等多种方式,重点攻克物联网核心技术,并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

4.物联网行业将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应用推广。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分批分期建设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

通过示范工程,重点进行物联网行业的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附:《政策力推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政策力推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编者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

原定于2011年元旦前后出台的《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编制完成,预计将于近期公布。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第一点: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与意义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对物联网产业进行布局和发展的重要规划。

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以其独特的网络化、智能化、融合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通过发展物联网来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要实现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示范广泛开展,产业链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任务和重大工程,包括推动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和政策法规建设等。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使我国物联网产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提升我国在全球物联网产业中的地位。

其次,它可以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它可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空间。

第二点: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与举措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规划提出,要重点支持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物联网技术向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高安全方向发展。

其次,加快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规划提出,要围绕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等领域,开展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再次,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和政策法规建设。

规划提出,要推动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立,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检测和认证,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一、引言二、整体目标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整体目标是:⒈加大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创新力度,引领全球物联网技术发展。

⒉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方位、全网络的物联网基础。

⒊加强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⒋加强国内与国际的物联网标准合作,推动国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

⒌提升物联网网络安全保护能力,保障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安全。

三、技术和创新⒈加强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⒉推进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化与商用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企业。

⒊支持物联网创新应用的孵化和推广,鼓励创业投资和产业链合作。

四、基础设施建设⒈建设覆盖全国的物联网无线接入网络,加强城乡物联网接入能力。

⒉加强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的制造和供应链建设,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⒊推动物联网云平台的建设,提供可靠、可扩展的云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

⒋加强物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五、应用领域探索⒈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⒉加强城市物联网建设,推进智慧交通、智能能源等领域应用。

⒊探索医疗物联网应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⒋推进工业物联网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⒌加强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标准合作⒈加强国内与国际物联网标准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⒉制定和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与技术的同步发展。

⒊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和应用实践,提升标准化水平。

七、网络安全保护⒈建立健全物联网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⒉加强对物联网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建立及时应对机制。

⒊提升物联网设备和应用的安全性能,加强用户数据和隐私的保护。

八、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清单附件2: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图附件3:物联网应用领域探索案例集锦九、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物联网:指通过独立互联网协议地质,实现物理和虚拟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

我国物联网产业重点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物联网产业重点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物联网产业重点人才需求现状据了解,十二五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

据了解,十二五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

本文针对物联网重点领域产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要求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智能交通 车联网将覆盖中国汽车领域赶超全球汽车巨头据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最新统计数据,全国以武汉、广州、重庆、上海为龙头的车联网产业迅速拓展,汽车产业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车联网人才需求未来5年约有20万的市场需求。

岗位要求 专业核心能力:区域智能交通组网方案拟定及车联网组建能力;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能力;车辆控制能力;运营车辆管理能力。

主要实践环节①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②交通管理系统(ATMS)③公共交通系统(APTS)④车辆控制系统(AVCS)⑤货运管理系统⑥电子收费系统(ETC)⑦紧急救援系统(EMS) 智能物流(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方向据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智能物流核心技术将形成的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昆明2011年以后新机场物流城可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

全国包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无锡、南京、西安、武汉等国家大型国际物流港的发展,至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

岗位要求 具有物流调查与分析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货运枢纽园区规划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规划和布局设计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与仓储自动化监控安全管理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设备设施管理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配送和客服服务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货物装卸搬运作业管理的能力;具有智能仓储防霉控制技术的能力;具有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行方式。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核心技术研发不足、信息安全隐患等。

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一系列发展目标。

首先,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物联网标准体系,促进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再者,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方面,“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也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在工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交通领域,借助物联网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在物流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物联网技术基础及答案

物联网技术基础及答案

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不能用于(b ).(A)输变电线路检测与监控(B) 虚拟化(C)配用电管理(D) 变电站状态监控4)以下关于广域网主要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B)广域网研究的重点是互联网接入技术(C) 广域网(W AN)又称为远程网(D)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13) 以下关于云平台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 云平台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B)管理着数量巨大的底层物理资源(CPU、存储器与交换机)(C)以虚拟化技术来整合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的资源,屏蔽不同底层设备的差异性(D)以一种透明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包括计算环境、开发平台、软件应用在内的多种服务14)以下(d )不是智能交通的特点。

(A)安全的交通(B)可视的交通(C) 高效的交通(D) 无约束的交通15) 以下关于物联网网络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 物联网网络层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上(B) 互联两个异构网络的是一种叫做“路由器"(router)的网络设备(C)物联网的网络层一般采用的是异构网络互联的结构(D)IP网与非IP网互联需要采用协议变换的方法实现16)以下关于EPC研究与物联网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EPC研究的内容是编码体系、EPC射频识别系统与EPC信息网络系统(B) EPC研究是由Auto—ID实验室完成的(C)EPC研究描述了物-物互联的物联网的概念(D)基于EPC的物联网需要增加的基础设施是DNS与EPCIS服务器体系17)以下关于ITU与《物联网》研究报告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从1997~2005年,ITU共发布了5份“ITU Internet Reports”研究报告(B) 1997年9月ITU发布的研究报告是《挑战网络:电信和互联网》(C) 2005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是《物联网》(D)2001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18)以下关于ITU发布的《物联网》研究报告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研究报告中物联网的英文表述是“Internet of Things”(B) 通过局域网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形成无所不在的“物联网”(C)RFID、传感器、智能嵌入式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将会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D) 世界上小到钥匙、手机,大到汽车、楼房都可以嵌入RFID芯片或传感器芯片19)以下关于智慧地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确立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确立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确立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11(000)023
【摘要】11月初召开的“2011中国无线世界暨物联网大会”消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有望近期发布。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医疗健康等。

【总页数】1页(P43-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393
【相关文献】
1.新时代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原则——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J], 叶美兰;朱卫未
2.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发布:重点支持RFID [J],
3.自动识别:物联网的“神经末梢”——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J],
4.《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确立六大重点任务 [J],
5.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规划出炉确立8个方向、40项重点建设任务[J], 杨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发布,九大领域受支持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发布,九大领域受支持2011年11月18日08:00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10000人浏览字号:T|T 工信部将支持九大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16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在最近几日内出台,规划将从产业、财税等多方面,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

他是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11中国物联网发展论坛间隙做上述表示的。

根据《规划》,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前夕表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在日前召开的2011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表示,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研究起草的《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李力介绍,《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和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10个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培育100家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影响力强的产业体系。

李力表示,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和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和企业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领域形成品牌产品。

在此基础上,《规划》将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的现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尽快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并实现产业化。

李力介绍,工信部还将开展标准化推进工程,以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为目标,依托各领域的标准组织、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重点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完善标准信息服务、认证、检测体系,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要形成500项以上的重要研究成果、200项以上的国家、行业标准。

李力表示,今后将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企业投入,积极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用,支持相关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

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此外,工信部还将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物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物联网特色的产业聚集区,深度促进物联网与既有特色产业的融合。

张晓强说,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将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各领域专项发展规划,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各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图,加快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进医药、信息、电力、新能源等领域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綦成元透露,《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做出了系统安排,提出了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等方面的建议。

(本报记者王颖春周少杰)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本文作者:王颖春周少杰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發佈,九大領域受支持2011年11月18日08:00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10000人瀏覽字號:T|T 工信部將支持九大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李力16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在最近幾日內出臺,規劃將從產業、財稅等多方面,提升物聯網產業發展水平。

他是在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2011中國物聯網發展論壇間隙做上述表示的。

根據《規劃》,工信部將支持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具體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與智能傢居九大領域。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日前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前夕表示,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國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即將上報國務院。

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綦成元在日前召開的2011中國未來網絡發展與創新論壇上表示,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研究起草的《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

李力介紹,《規劃》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和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傢將重點建設10個物聯網產業聚集區,培育100傢骨幹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做好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加強產業聯盟建設,逐步形成門類齊全、協同發展、影響力強的產業體系。

李力表示,要引導企業通過聯合、並購、品牌經營和虛擬經營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聯網企業和企業聯合體,提高產業集中度。

在傳感器、核心芯片、傳感節點、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中間件、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系統集成、信息通信網、信息服務、智能控制等領域形成品牌產品。

在此基礎上,《規劃》將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實驗室的現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處理技術領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力爭盡快突破關鍵技術,形成較為完備的物聯網技術體系並實現產業化。

李力介紹,工信部還將開展標準化推進工程,以構建物聯網標準化體系為目標,依托各領域的標準組織、行業協會與產業聯盟,重點支持共性關鍵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的研制,完善標準信息服務、認證、檢測體系,推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十二五”期間,我國物聯網產業要形成500項以上的重要研究成果、200項以上的國傢、行業標準。

李力表示,今後將增加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加大產業化專項對物聯網的投入比重,鼓勵企業投入,積極發揮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用,支持相關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

落實國傢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的稅收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

此外,工信部還將推進無錫國傢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輻射帶動物聯網在全國范圍內的發展,打造一批具有物聯網特色的產業聚集區,深度促進物聯網與既有特色產業的融合。

張曉強說,為貫徹落實《國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國傢將出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各領域專項發展規劃,制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進一步明確各領域重點發展方向和發展路線圖,加快制定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金融、人才、市場準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進醫藥、信息、電力、新能源等領域的改革,營造良好的宏觀發展環境。

綦成元透露,《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對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做出瞭系統安排,提出瞭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等方面的建議。

(本報記者王穎春周少傑)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本文作者:王穎春周少傑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发布,九大领域受支持2011年11月18日08:00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10000人浏览字号:T|T 工信部将支持九大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16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在最近几日内出台,规划将从产业、财税等多方面,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

他是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11中国物联网发展论坛间隙做上述表示的。

根据《规划》,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前夕表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在日前召开的2011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表示,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研究起草的《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李力介绍,《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和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10个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培育100家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影响力强的产业体系。

李力表示,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和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和企业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领域形成品牌产品。

在此基础上,《规划》将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的现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尽快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并实现产业化。

李力介绍,工信部还将开展标准化推进工程,以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为目标,依托各领域的标准组织、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重点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完善标准信息服务、认证、检测体系,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要形成500项以上的重要研究成果、200项以上的国家、行业标准。

李力表示,今后将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企业投入,积极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用,支持相关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

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此外,工信部还将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物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物联网特色的产业聚集区,深度促进物联网与既有特色产业的融合。

张晓强说,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将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各领域专项发展规划,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各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图,加快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进医药、信息、电力、新能源等领域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