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诗歌:冬天
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

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导语】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冬天的美丽和特点。
在这些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冬天的冷、雪花的纷飞、冰封的江河等景象,同时也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寂静。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孩子们可以培养对冬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以下是《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篇一《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蓑衣和斗笠。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箱编成。
独:独自。
译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创作背景:《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年一815年)。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
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
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I 2.小学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积累篇二《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we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
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唐代:杜牧)【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6.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7.车:轿子。
二年级诗歌

二年级诗歌1.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7.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8.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小池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3.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4.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咏风 (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17.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8.早梅 (唐)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19.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0.夜宿山寺 (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优秀10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优秀10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一qi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读诗歌,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
指名读,齐读。
教师看学生读的字音是否都正确,不正确的指正。
二、巩固会认字读识字卡片,学生口头组词。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组的又快又对)三、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读词语卡片。
2.你能想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学生间讨论记字方法。
3.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先整体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再观察重点笔画,然后告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季”“吹”“肥”的写法。
(3)其余六个字,学生先描红,再写。
(4)师生评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21、认识“季、蝴蝶”等18个生字,会写“季、吹”等10个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10个会写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会写停顿。
4、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能正确书写10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
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田家四季歌》。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认识生字:季。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春、夏、秋、冬)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2、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背诵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必背的20首古诗,每首都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静夜思》——杜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悯农》——杨万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悯农》——杨万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季的脚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季的脚步》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它是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的儿童诗,语言纯真,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四季的脚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四季的脚步》原文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绿水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金蝉唱起了歌儿――知了,知了,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落叶唱起了歌儿――刷刷,刷刷,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2.小学二年级语文《四季的脚步》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四季的悄然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
3、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赞美四季,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及每个季节的迷人风景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四季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看了刚才的景色,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学生回答(轻松、愉快、高兴……)师:就让我们带这这样的感受开始上课,好吗?2、师:(点击出示“四季树”图片)从画面上你感觉到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3、师:是啊,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是多么地奇妙啊,瞧!四季姑娘正迈着脚步向我们走来。
(出示课题“四季的脚步”)4、师:同学们,四季姑娘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走来,快去找找吧,她们都留下了什么样的礼物给我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你们自由、放声地读读这首小诗,遇到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次,直到正确、流利了为止,开始吧!学生一次自由读课文2、师:谁愿意来念念第一自然段?第二、第三、第四呢?指名四个学生朗读全文3、师:同学们自学的水平还真不错,那全班一起合作是不是也那么棒呢?全班齐读4、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小学二年级必背的20首古诗并附解析

以下是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背诵的20首古诗,并附有简单的解析: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故乡的情景。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月亮的美丽和思念故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首诗写了作者登上高楼,俯瞰山河的壮丽景色。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向上进取的精神。
3.《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这首诗简单地描绘了一只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动物与自然的和谐。
4.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的歌声和花朵的开放。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变化。
5.《小燕子》-无名氏小燕子,穿花衣。
叽叽喳喳,飞来飞。
飞到梁上,又飞回。
飞到林里,又飞回。
解析:这首儿歌描述了小燕子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儿歌感受到小动物的活泼和自由。
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的思考。
7.《七步诗》-曹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解析:这首诗通过煮豆的比喻,表达了兄弟间相互残害的悲哀。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友爱和和谐的重要性。
8.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人生的珍贵和努力的重要性。
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田家四季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家四季歌》是⼀⾸⼉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的⾟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4《⽥家四季歌》课⽂原⽂ 春季⾥,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多嫩,桑叶⼉正肥。
夏季⾥,农事忙, 采了蚕桑⼜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光。
秋季⾥,稻上场, ⾕像黄⾦粒粒⾹。
⾝体虽⾟苦,⼼⾥喜洋洋。
冬季⾥,雪初晴, 新制棉⾐暖⼜轻。
⼀年农事了,⼤家笑盈盈。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选⾃朱⽂叔编《⼀年短期⼩学⽤国语读本第三册》。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4《⽥家四季歌》教案1 知识与技能⽬标: 1、能借助拼⾳读准“春、夏、秋、冬”4个⽣字的字⾳。
2、能在语⾔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字。
2、能够在⽼师的指导下进⾏⼉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歌、改编⼉歌,激发学⽣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4个⽣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
教学难点:能够在⽼师的指导下进⾏⼉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欣赏⾳乐,激发情感 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朋友,刚才的那⾸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歌的名称呢?那⾸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本的⼀⾸民歌。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拼课题? 指名读、齐读。
⼆、学习字词,诵读⼉歌 1、⼩朋友,⼀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春、夏、秋、冬”四个⽣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交流⾃学的⽣字。
(春:⽇⼦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拼,记字形:⽲加⽕;冬:下⾯两点要上下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