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手法虽无直接的补或泻作用的药物进入体内, 但实践证明,确能达到促进或抑制机体功 能。
二、决定手法补泻作用的因素 (一)按经络循行方向: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二)按血液运行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三)按手法刺激强度: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 即“轻揉为补,重揉为泻”; (四)按手法频率快慢:慢为补,快为泻(急摩为泻, 缓摩为补); (五)按手法旋转方向: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 (顺转为泻,逆转为补); (六)按操作时间:长为补,短为泻(长者为补,短 者为泻);
动作形态直观命名 动作形态通过取类比象命名 动作形态及其施术部位命名 动作形态及其着力部位命名 按、摩、推、拿、揉、捏、擦、刮、背等 黄蜂入洞、顺手牵羊等 拿肩井、拿五经、捏脊等 大鱼际揉、掌根击等 颈椎斜板法等
依据手法及其施术部位与操作方向命名 操作部位与操作程序命名 动作结构成分命名 依据手法的功 效主治命名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跷摩”、 “乔引”等 ,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 医术。 推拿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 他部位或手持器械,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的 各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推拿手法命名
推拿手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历史沿革、 地域等多种原因,床时,需根据患者的 体质强弱和病情的虚实,采取或补或泻等 手法。
一、手法运用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 补——补正气不足,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不足 或增强人体组织某功能的治疗手法,称补 法。
泻——泻邪气有余,凡能直接祛除体内病邪 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手法,称 泻法。
运土入水、按弦走搓摩法等 点揉等 清天河水、飞经走气等
手法的分类
主要按动作结构、医疗作用、作用部位等划分
动作结构分类: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类 医疗作用分类:主治手法、辅助手法 作用部位分类:软手法、硬手法

推拿学重点知识点

推拿学重点知识点

推拿学重点知识点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拍打、揉捏等手法,以达到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涉及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中医基础知识:推拿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学习推拿需要对中医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包括经络学、脏腑学、病理学等,这些都是推拿的理论基础。

2.人体解剖学: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了解人体的结构,需要掌握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位置和功能。

只有了解了人体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按摩推拿,发挥最佳效果。

4.推拿手法:推拿的手法是推拿学的核心部分,包括揉、推、拍、捶、击等手法。

学习推拿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手法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不同的手法可以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手法。

5.穴位与配穴:推拿按摩主要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

学习推拿时,需要熟悉各个穴位的位置、功能和应用,以及穴位的配穴原则。

正确选择和刺激穴位可以取得更好的推拿效果。

6.推拿治疗技巧:学习推拿需要掌握一定的治疗技巧,如使用适当的手法、掌握正确的力度、调整节律和速度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推拿按摩更加有效和舒适。

7.推拿适应症与禁忌症:学习推拿需要熟悉推拿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指的是对于哪些病症可以进行推拿治疗,禁忌症指的是推拿治疗是不适用或有风险的病症。

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可以避免不当的治疗或造成伤害。

8.推拿常见病症的治疗:推拿可以用于治疗和缓解很多常见病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冻疮、失眠等。

学习推拿时,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病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推拿的治疗方法。

9.推拿与其他疗法的结合:推拿与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拔罐等可以结合使用,以加强治疗效果。

学习推拿时,需要了解与其他疗法的配合应用,并掌握相应的技巧。

总之,推拿学涉及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学习推拿需要掌握中医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经络系统、手法、穴位与配穴等知识点。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可以提高推拿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推拿学教案

推拿学教案

推拿学教案一、推拿学基本知识1.推拿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以摩擦和拍打的方式把身体的阻力关系通过身体肌肉、骨骼和血液系统进行调节,以达到缓解身体症状、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安全舒适的身体健康。

2.推拿气机:推拿气机是常用于推拿治疗的重要方法,它是把外力作用于肌肉和关节,以调节身体内部机能和气机而得名,包括经络、经脉调养、伤口止血、寒热调控、关节平滑操作、按摩腱鞘和功能运动等操作方法。

3.推拿针灸:推拿针灸是指在按摩的基础上加入针灸,以达到改善身体器官功能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要包括局部温灸、提肌针、敷灸、电灸、灸穴、刮痧、拔罐等。

二、推拿学教学目标1.运用推拿学的知识来调节人体内部的气机和血脉,缓解身体症状,改善血液循环,改良机能,保持健康。

2.学习推拿气机的运用方法和技术,掌握推拿操作的基本原则,并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3.学习推拿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手足穴位及其功效。

4.学习经络理论,掌握风调神弈与放松舒张的原理,能掌握补血补气之法性。

5.能够正确从事刮痧、拔罐、热敷、穴位灸等治疗方法,掌握有效的疗效和操作技巧,让病人收到安全舒适的治疗效果。

三、教学实施1.讲解推拿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推拿学的概念、治疗方法和操作技术等内容。

2.培养学员理解推拿操作的基本原则,能够正确运用推拿学的技术调节身体机能:教授推拿操作的基本原则、正确的姿势操作和握力、气机的正确使用、操作的速度和程度等3.培养学员掌握推拿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教授手足穴位的分布、穴位作用、针刺深度、攻刺技巧和调控原则等。

4.学习推拿操作临床常识:学习推拿治疗的注意事项、诊断依据和治疗决策,以及推拿治疗的常见病症。

5.训练实际技能:按摩、刮痧、拔罐、热敷、穴位灸等技法,以及因病作出正确的治疗决策等。

四、教学结果1.学习完推拿学课程,能够正确、有效地应用推拿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效果。

推拿手法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推拿手法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三、手法对伤筋的作用原理
“诸筋者皆属于节” “主束骨而利机关”
手法对伤筋的作用原理:舒筋理筋
运用拔伸手法,牵伸紧张、痉挛的肌肉; 刺激触发点消除痛源而间接解除肌肉痉挛;
手法对伤筋的作用原理:调利关节
“骨错缝” “筋出槽”
手法对伤筋的作用原理:活血通络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 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 之则热气至,热气至 则痛止矣。”
推拿手法学基础理论 与知识
一、推拿手法学的定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术者以手 或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按照规 范化的技术要求,在受术者一定 部位或腧穴上所做的以防治疾病 或保健强身为目的的技巧性动作。
推拿手法定义
手法操作的目的 手法操作的主体 手法操作的对象 手法的技巧特性
二、推拿手法的命名
着力部位的不同 受术部位的不同 受术者关节运动方向的不同 受术体位的不同 器具的不同
推拿手法的分类
摆动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 振动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 叩击类手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
三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
手法的“质量”; 受术部位的经络与腧穴的特异作用; 受术时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
手法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原理
平衡阴阳 补虚泻实 调理脏腑
手法其他的作用原理
急救醒神 养生保健 美容养颜
四、手法的基本要求
均匀
动作幅度、频率、手法压力都必须保持相 对的一致。
持久
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手法动作的形态和 力量的连贯性,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 积累到临界点
有力
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度; 二是指维持手法持续操作并保持一定刺激
量所需要之功力。
柔和
动作外形柔和,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推拿的基本原理: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施加压力的手法,来调整
人体的气血运行、舒缓肌肉疲劳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传统中医疗法。

2. 经络系统: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系统理论。

经络被认
为是人体内流动气血的通道,通过按摩经络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改
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3. 穴位:经络上的特定位置被称为穴位,按摩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
节身体的功能。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推拿按摩需要熟悉
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4. 按摩手法:推拿按摩主要使用手掌、指尖、拇指等部位施加力量和
按摩。

常见的手法有揉、按、推、拍、轻拍、捏、抓等。

5. 按摩技巧:推拿按摩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掌法、足法、指
法等,依据不同的需要和问题选用合适的技巧。

6. 推拿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推拿按摩能够改善很多常见的健康问题,如颈肩腰腿疼痛、失眠、消化不良等。

但在一些情况下推拿按摩
并不适合,如皮肤病、发热、溃疡等。

7. 安全注意事项:推拿按摩需要注意安全,施术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传染疾病。

同时,对于接受推拿按摩的人,也需要告知施术者有关的健康问题和病史,以便施术者进行适当
的处理和调理。

8. 推拿按摩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正确施行推拿按摩可以改善身体健康,
但需要注意按摩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同时,推拿按摩也不是一种“万能”的疗法,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还是需要专业医疗的处理。

以上是推拿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疗法,通过不同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从事推拿学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熟悉相关知识和掌握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推拿学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

一、推拿学的基本原理推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经络推拿学说、气血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指万物的存在都有阴阳之分,推拿学通过不同手法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是指人体内流动的经络系统,推拿学通过按摩经络,疏通气血,调节经络的畅通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学说是指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推拿学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来调整人体功能。

二、重点知识点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经络学说是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在于掌握经脉的走向和特点。

按摩经络系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对特定穴位的按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补益脾胃,增强体质,而按摩风池穴则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因此,在考试中需要重点掌握经络学说以及相关穴位选择的知识。

三、重点知识点2:推拿手法与技巧推拿手法和技巧是推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按、推、拿、搓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

揉的手法可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捏的手法可以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按的手法可以调气止痛、降血压等。

掌握推拿手法与技巧,灵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是推拿学考试的关键。

四、重点知识点3:推拿治疗常见病症推拿学作为一种疗法,应用的范围广泛。

重点知识点之一是掌握推拿治疗常见病症的方法。

例如,推拿治疗颈椎病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穴位,调理气血,缓解颈椎的疼痛和不适;推拿治疗失眠可以通过按揉足三里穴,调节脾胃,改善睡眠质量等。

需要在考试中掌握推拿治疗不同病症的方法和适应症。

五、重点知识点4: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是一种特殊的疗法,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推拿治疗学简介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起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推拿治疗学是对推拿的学科研究,包括推拿的原理、技法、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推拿手法的运用,可以调理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祛风散寒、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

二、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推拿治疗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疗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推拿治疗学的理论依据。

2.经络学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人体有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推拿治疗学中,经络学是重要的知识点,要掌握经络的走向、分布、特点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找准穴位和施术方向。

3.脏腑学中医将人体脏腑系统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推拿治疗学中,需要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更好地对症施治。

三、推拿基本技法1. 揉法揉法是推拿治疗学的基本技法之一,是通过双手的掌压和指压,以揉捏、转动、推拿、拨叩等手法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部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理经络,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推拿推拿是通过双手的按摩和揉捏,以掌握、推动、挤压、捏摩等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促进局部脏器、经络、筋骨、肌肤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病症、健体保健的目的,也是推拿治疗学的重要技法之一。

3. 摩法摩法是通过双手的温热摩擦、点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局部的气血运行,循经散瘀,调和脏腑,温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4. 捏法捏法是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肌力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揉捏、挤压、点按等手法进行推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调理经络、舒筋活络、通经散痛的目的,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5. 捺法捺法是推拿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法,是通过指端力道的顿按、冲击、挤压、点按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经络气血运行,化瘀通经,舒筋活络,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中医推拿学基础知识

中医推拿学基础知识
中医推拿学基础知识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3
目录
• 推拿学概述 • 推拿手法与技巧 • 经络与穴位知识 • 辨证施治与推拿方案制定 • 推拿治疗常见病症举例 • 推拿保健与养生方法
01
推拿学概述
推拿学的定义与发展
推拿学的定义
推拿学是中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手法治疗疾病为主要 手段,通过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手法作用于 人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等生理功能, 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 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 轻柔缓和的摆动。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 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 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 旋运动。
推拿力度与节奏掌握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过重或过轻 都可能影响效果。应根据患者的 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来调整
力度。
节奏平稳
推拿的节奏要平稳,不要忽快忽慢 。一般来说,开始时力度稍轻,速 度稍慢,逐渐加重加快,到结束时 再逐渐减轻减慢。
推拿学认为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功能与体 表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通过手法刺激体 表相应部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病 理状态。
推拿学借助神经反射学说解释手法的作用 机理,认为手法刺激可以引起皮肤和深层 组织的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反射途径调 节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推拿学的应用领域
01
骨伤科疾病
推拿学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 具有显著优势,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通 过手法治疗可以缓解疼痛、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
退。
02
内科疾病
推拿学也可以应用于内科疾病 的治疗,如感冒、咳嗽、胃痛 、腹泻等。通过手法刺激可以 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病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抖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
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操作时 颤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本法可用于四肢部,以上肢为常用。
临床上常与搓法配合,作为治疗的结束手 法,治疗作用与搓法相同。
精品课件
四、挤压类手法
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性 挤压体表,称挤压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按 、点、捏、拿、捻和踩跷等法。
精品课件
• 葱姜汁
– 配制:取葱白、鲜生姜等量切碎、捣烂,按1 :3比例浸入95%酒精中,停放3~5日后,取 汁液应用。
– 功效:通阳解表,温中行气。 – 适用: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等症,以及因寒
凝气滞而致的脘腹疼痛等。
精品课件
• 薄荷水
– 配制:取鲜薄荷叶(可用于薄荷叶替代,浸泡 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停放1日后 去渣取汁液。
精品课件
(四)搓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的掌面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
力作快速搓揉的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 为搓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搓法具有疏肝理气、散结开郁、舒畅
筋络、恢复疲劳、调和气血的作用。用于 治疗臂痛、腰背痛及胸胁痛等。
精品课件
三、振动类手法
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交替刺激,持 续作用于人体,称振动类手法。本类手法包 括抖法、振法等。
腰膝痿软无力及瘀肿等病症。
精品课件
• 鸡蛋清
– 配制:将生鸡蛋(鸭蛋亦可)一端磕一小孔后, 悬置于容器上,取渗出蛋清应用。
– 功效:除烦去热,消积导滞。 – 适用:热病、久病后期,手足心热,烦躁失眠
,嗳气吐酸等。
精品课件
三、禁忌症
1.恶性肿瘤部位 2.骨折部位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患处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6.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动作要领 捏而提起谓之拿。用大拇指和食、中
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 ,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 捏。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 用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精品课件
拿法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
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止 痛,舒筋通络等作用。
精品课件
7.化脓性关节疾患 8.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 9.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饥饿状态等,或极
度虚弱者 10.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推拿的基本治法
温、通、补、泻; 汗、和、散、清。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推拿的基本手法
手法 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按
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做有规律、 有节奏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 为手法。
精品课件
6.体位的选择 患者常用体位
– 卧位(仰卧位、俯卧位与侧卧位) – 坐位(端坐位、俯坐位) – 立位较少采用 术者常用体位 – 站立位 – 坐位
精品课件
7.推拿介质的选择
❖ 滑石粉 ❖ 冬青膏 ❖ 葱姜汁 ❖ 薄荷水 ❖ 麻油
❖ 白酒 ❖ 鸡蛋清 ❖ 按摩乳(油) ❖ 其他如红花油、松节
(三)揉法
动作要领 以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做轻柔缓
和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叫揉法。
精品课件
掌揉法 以掌根或鱼际部位吸定于施术 部位,腕部放松,肘为支点,前臂旋转摆动 ,带动腕部做轻柔和缓旋揉,称掌揉法。掌 揉法因手作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鱼际揉法 、全掌揉法和掌根揉法。
精品课件
鱼际揉法:以鱼际部位吸定施术部位 ,持续进行揉动,也可紧揉、慢移的操作 ,常用于头、面、肩背部;
第十一章 推拿基础知 识
精品课件
按摩≠推拿
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 明以前又称作按摩、按跷等。其中按摩这 一名称沿用至今。推拿一词的出现,不单 纯是名称的改变,更深一步看,它体现了 手法的提高和这一治疗方法的发展。
精品课件
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 更为明确的概念所取代标志着推拿发展史 上的一个很大飞跃。
精品课件
(三)捏法
动作要领 三指捏是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
体,相对用力挤压。五指捏是用大拇指与其 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压。在作相对 用力挤压动作时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 性。
精品课件
捏法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
脊,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精品课件
(四)拿法
精品课件
(二)点 法
动作要领 有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拇指点是用拇
指端点压体表。屈指点有屈拇指,用拇指指 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 侧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本法与按法的区别是:点法作用面积小 ,刺激量更大。
精品课件
点法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很强,使用时要根据病人的
具体情况和操作部位酌情用力。对脘腹挛 痛,腰腿痛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精品课件
一、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 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 要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 续。
• 有力—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 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病人体质、 病证、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
精品课件
• 均匀—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 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 轻时重。
精品课件
(二) 法
动作要领 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部分贴附于施术部
位,利用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内外旋转, 使小鱼际和手背做持续不断的滚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适用于身体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颈项
部、肩背部、腰臀部、四肢部等。可治疗 肢体、肌肤麻木、瘫痪以及软组织损伤引 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精品课件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手法反应
敏感度为准。
精品课件
5.操作时间 (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
~ 20分钟,后者15 ~ 30分钟或更长。
(2)选用何种手法。一般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 的手法,时间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 法,如按、压、点等手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 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不良后果。
• 柔和—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 缓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 力不是软弱无力,也不是生硬粗暴或用 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精品课件
•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 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 、甚至达于脏腑,使手法的效应能传之于 内。
精品课件
深透
精品课件
以上各点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久 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 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 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刚柔相济”。
– 功效:清凉解表,祛暑除热。 – 适用:一切热病,如发热或局
部红肿热痛诸症,以及 夏日治疗时应用。
精品课件
•麻油
– 功效:祛风清热,和血补虚。 – 适用:久病虚损或年老体弱、婴幼儿等。
精品课件
•白酒
– 配制:浓度较高的粮食白酒或药酒。 –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止痛。 – 适用:损伤疼痛日久或麻木不仁,手足拘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五 禽 戏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推拿的原理和作用
一、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及治疗作用
• 调整阴阳
• 补虚泻实
• 活血化瘀
• 舒筋通络
• 理筋整复
精品课件
二、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精神集中。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勤剪指甲 。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法。
精品课件
(二)擦 法
动作要领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一定治疗部位,
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 动作稍快,用力要均匀。
精品课件
擦法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运用擦法能使局部产生温热感。有舒
筋活络,理气止痛,健脾和胃,消瘀退肿 ,祛风散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脘痛、 消化不良、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及软组织 损伤等。
精品课件
(五)捻法
动作要领 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两
指相对作搓揉动作。操作时动作要灵活、 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本法一般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具有理
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配合其他手 法治疗指(趾)间关节的酸痛,肿胀或屈 伸不利等症。
精品课件
(六)踩跷法
动作要领 用单足或双足踩踏一定部位,称踩跷法
精品课件
推拿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医者
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 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精品课件
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 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训练,以巩固、延伸 临床的治疗效果。再者,医生需强健自己 的体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1.掌揉法着力面积较大,刺激柔和舒适,适
用于面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 、腹部以及四肢。 2.指揉法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施术面积 小,功力较集中,动作柔和而深沉,适用 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
精品课件
二、摩擦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是以摩擦为主 要特征的手法,操作时以指或掌紧贴皮 肤(不带动皮肤)作直线或直线往返或 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 、推法、搓法等。
油、舒筋活络药水、 植物精华素
精品课件
• 滑石粉
– 功效:干燥除湿,润滑皮肤。 – 适用: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
以及在炎热夏季手法 操作时应用。
精品课件
• 冬青膏
– 配制:以冬青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1:5 比例混合调匀而成。
– 功效: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 适用:跌打损伤的肿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