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dy05 基础化学第七版试题
jcdy06 基础化学第七版试题

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一、填空题:1.常见的热力学系统有: 、 、 。
2.常见的过程包括: 、 、 、 、 。
3.自发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 。
4.对同一种物质,温度升高,则熵值 。
5.若在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则必须满足?H ,?S 。
6.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为 。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2.氧气的燃烧热应为( )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不存在3.在0K 时物质的标准熵为0的是?( )A .理想溶液B .理想液体C .理想气体D .完整晶体4.ΔH 是体系的( )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增量D .生成热5.体系的内能包括什么?( )A .体系的动能B .体系的位能C .体系的热量D .体系中分子的总能量6.“一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
”属于下列哪个定律的内容?( )A .基尔戈夫(Kirchhoff)定律B .吉布斯(Gibbs )定律C .格拉姆(Graham )定律D .盖斯(Hess)定律7.不经具体计算,确定下列各反应中△H 与△U 相差最大的是( )A .C(s) + Si(s) = SiC(s)B .C(s) + 1/2O 2(g) = CO(g)C .C(s) + O 2(g) = CO 2(g)D .C(s) + 3H 2(g) = C 2H 6(g)8.如下反应:3C 2H 2 = C 6H 6反应物和产物的θm f G ∆(kJ·mol -1)分别为209及125。
在25℃、101.3kPa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自发进行B .平衡时θm f G ∆=0C .能自发进行D .平衡时ΔG 达到最大9.不要通过计算或查表,在LiF 和LiI 、Li 2SO 4和K 2SO 4、KNO 3和BaCO 3各组中有较负的溶解熵的是( )A .LiF ,Li 2SO 4,KNO 3B .LiF ,Li 2SO 4,BaCO 3C .LiI ,Li 2SO 4,BaCO 3D .LiI ,K 2SO 4,KNO 310.若将反应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的压力增大1倍,那么( )A .反应可进行到底B .平衡向右移动C .平衡不移动D .平衡向左移动11.下列反应中哪个是表示θm r H ∆= θm f H ∆ (AgBr,s)的反应( )A .Ag + (aq) + Br - (aq) = AgBr(s)B .2Ag(s) + Br 2(g) = 2AgBr(s)C .Ag(s) + Br 2(l) = AgBr(s)D .Ag(s) + Br 2(g) = AgBr(s)12.下列各组符号所代表的性质均属状态函数的是( )A .U 、H 、WB .S 、H 、QC .U 、H 、G.D .S 、H 、W13.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广度性质的是( )A .内能B .焓C .温度D .熵14.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 的热量,则系统内能变化是 ( )A .-15kJB .-5kJC .+5kJD .+15kJ15.按通常规定,标准生成焓为零的物质为( )A .Cl 2(l)B .Br 2(g)C .N 2(g)D .I 2(g)三、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1.所有物质的θ∆mc H 值小于零或等于零 ( ) 2.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将成为自发反应。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

《基础化学》试卷答题纸适用专业: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综合题(共40分)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每题2分,共8分)(1)(2)(3)(4)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所含主要官能团的名称。
(共5分)(1)和(2)、和3.指出下列反应各属于何种反应类型?(每题2分,共10分)(1)(2)(3)(4)(5)4.简答题(前两题每题5分,后一题8分,共18分) (1)(2)(3)《基础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元素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A .OB .ClC .FD .S 2.下列物质或微粒哪一组互为同位素A .H 与DB .石墨与金刚石C .14C 与14ND . Cl 与Br 3.下列不同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为A .NH 3和H 2OB .NH 3和CH 4C .HBr 和H 2OD .C 6H 6和H 2O4.已知下列反应H 2(g)+S(s)H 2S(g)的平衡常数为K ө,则反应 H 2S(g) H 2(g)+S(s)的平衡常数为 A .K ө B .-K ө C .1/ K ө D .(K ө)2 5.0.02mol·L -1 MgCl 2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 .50 mmol·L -1 B .20 mmol·L -1 C .30 mmol·L -1 D .60 mmol·L -1 6.pH 为1和3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它的pH 值范围为A .1~2B .2~3C .12~13D .13~14 7.将少量NaAc 晶体加入0.001mol·L -1 HAc 溶液中,将使 A .θa K 值增大 B .θa K 减小C .溶液的pH 减小D .溶液的pH 增大 8.HPO 42-的共轭碱是 A .H 2PO 4- B .H 3PO 4 C .PO 43- D .OH -9.向0.1 mol/L HAc 溶液中加入0.1 mol/L HC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Ac 解离度增大 B .HAc 解离度减小 C .K a θ(HAc )增大 D .K a θ(HAc )减小10.已知H 3PO 4的θ1p a K =2.72,θ2p a K =7.21,θ3p a K =12.67,HAc 的θa K p =4.75,欲配制pH=12.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为A .HAc —AcˉB .H 3PO 4—-42PO H C .-42PO H —-24HPO D .-24HPO —-34PO 11.密度为1.19g·cm -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 .1.84mol·L -1 B .12mol·L -1 C .6mol·L -1 D .18.4mol·L -1 12.反应MnO 2(s)+4H +(aq)+2Clˉ(aq) 2+(aq)+Cl 2(g)+2H 2O(l)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的表示式为( )A . 2422)](Cl [)](H [)(Cl )(Mn -++=c c p c K θB .2422])/(Cl [])/c (H [])/(Cl ][)/c (Mn [θθθθθc c c p p c K -++=C .24222)](Cl [)](H )[(MnO )(Cl )(Mn -++=c c c p c K θD . ])/(Cl [])/(H [])/(Cl ][)/(Mn [222θθθθθc c c c p p c c K -++=13.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质子碱的是A .Cl -B .NH 3C .Fe 3+D .PO 43-14.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jcdyd07 基础化学第七版答案

基础化学单元测试答案
5.解:
k2 Ea − Ea 2 = exp 1 RT k1 (75.3 − 56.5) × 10 3 J ⋅ mol −1 = exp −1 −1 (8.314J ⋅ K ⋅ mol ) × (300K) = 1 .88 × 10 3 k3 Ea − Ea3 = exp 1 RT k1 (75.3 − 2 5.1) × 10 3 J ⋅ mol −1 = exp −1 −1 (8.314J ⋅ K ⋅ mol ) × (300K) = 5.5 × 10 8
2
-3
/ (0.010 2 × 0.010) = 2.5 × 10 3 (L2· mol -2· s-1 )
(3 )v = k c 2 (NO) c (O2) = 2.5 × 10 3 × 0.015 2 × 0.025 = 0.014 (mol· L-1· s-1) 3.解:在海边城市,水的沸点 T1=373K ,煮熟鸡蛋这一“反应”的时间 t1 =3.0min。在 海拔较高的城市,水的沸点降低至 365K ,t2 = 4.5min。反应速率常数 k 2/k 1= t1/t2。由
ln k = k2 E a = k1 R 1 1 T − T 1 2
得
T1T2 k 2 T1T2 t1 Ea = R T −T ln k = R T −T ln 2 1 2 1 t2 1 373K × 365K 3.0 = 8.314 J ⋅ mol −1 ⋅ K −1 ln 365K − 373K 4.5 = 57kJ ⋅ mol −1
基础化学单元测试答案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一、填空题 1.基元 2 .kc2(NO)c(H2)
答案解析-人民卫生出版社_第七版_基础化学

第一章1解 因为现代化学几乎与所有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相关联,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科学和技术促进了化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化学又反过来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展,而且很多科技进步以化学层面的变革为突破口。
因此,化学是一门中学科学。
化学和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制药、生物材料、医学材料、医学检验,还是营养、卫生、疾病和环境保护,乃致对疾病、健康、器官组织结构和生命规律的认识,都离不开化学。
2解 国际单位制由SI 单位和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
其中SI 单位分为SI 基本单位和SI 导出单位两大部分。
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由SI 词头加SI 单位构成。
例如mg 、nm 、ps 、μmol 、kJ 等等。
3 (1) 2.0321 g (2) 0.0215 L (3) pK HIn =6.30 (4) 0.01﹪ (5) 1.0×10-5 mol 解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解%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5解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解 1 mi 3 = 1.609 3443 km 3 = 4.168 182 km 3,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 3 = 1.3590 ×109 km 37解mol 0.25 kg1g1000 mol g )00.10.160.23(kg 0.010(NaOH)1-=⨯⋅++=n mol1.89 kg 1g 1000 mol g )00.16301.1299.222(21kg 0.100 )CO Na 21(mol4.99 kg 1g1000 mol g 08.4021kg 0.100 )Ca 21(1-321-2=⨯⋅⨯++⨯⨯==⨯⋅⨯=+n n 8解mol 2.57 molg )35.45 239.65(g350 )(ZnCl 1-2=⋅⨯+=n 1-21-2k mol 3.95 kg1g1000 650mol 2.57 )(ZnCl L mol 3.48 L 1mL1000 mL 39.57mol 2.57)(ZnCl g g b c ⋅=⨯=⋅=⨯= 9解1-1--3L mmol 5.1 mol 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9.13g 10 20 )(K ⋅=⨯⨯⨯⋅⨯=+c1-1--3-L mmol 103 mol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5.453g 10 366 )(Cl ⋅=⨯⨯⨯⋅⨯=c 10解 设称取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的质量为m,052600. mol g 16.0)1.01g/[(2 50)-(1000 mol 0.28mol0.278 )O H (C L mol 0.278 molg )0.16601.1120.126(L g 0.05 )O H (C g27.5L g 50.0 L.50001g )0.1601.120.16601.1120.126(g)0.16601.1120.126( O)H O H (C 1-61261-1-1-61261-26126=⋅+⨯+=⋅=⋅⨯+⨯+⨯⋅==⋅=⨯+⨯+⨯+⨯+⨯⨯+⨯+⨯⨯=⋅x c m m ρ 11解 L .41 Lg .091g3.02g )5.350.23( g 5.0 (NaCl)1-=⋅⨯+⨯=V 12解 ∵ 10KI + 2KMnO 4 + 8H + = 12K + + 2MnO 2 + 5I 2 + 4H 2O ∴mol 0.004 mol g )9.1262(21g 0.508 )I 21( )KMnO 51 (KI 1-24=⋅⨯⨯==+n n第二章1解 根据BA A A n n n x +=,mo 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o l 0292.0molg 342g0.10)(1=⋅=-蔗糖n995.0mol0292.0mol 56.5mol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解 (1)mol 004912.0mol g 342g68.1)(1=⋅=-甲nmol 003551.0molg 690g45.2)(1=⋅=-乙n 1kg mol 2456.0kg0200.0mol004912.0-⋅==(甲)b1kg mol 1775.0kg0200.0mol003551.0-⋅==(乙)b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jcdy14 基础化学第七版试题

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的跃迁而产生的。
2.原子线的自然宽度主要是由引起的,原子线宽度的量为 nm。
3.溶剂对荧光的光谱干扰最小,荧光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光谱干扰是。
4.在极稀溶液中,荧光物质的浓度,荧光强度,在高浓度时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
5.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荧光强度。
6. 色谱法首先对混合物进行,然后进行和。
7.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和。
前者的流动相为,后者的流动相为。
8.按照固定相的物态不同,可分为和。
前者的固定相为,后者是将高的固定在载体上作为。
9.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是:当试样进入进样器时,经进样器的将试样带入分离,被分离后的试样按先后顺序进入,它将物质的浓度信号变成,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即得到一张液相。
10.气相色谱法由如下五个系统组成:,,,,。
二、选择题1.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或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作( ) A.灵敏线B.分析线C.最后线D.共振线2.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 )A.加释放剂B.加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3.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主要缺点是( )A.检测限高B.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C.精密度差D.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试样。
4.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哪种物质的荧光效率最大?( )A.苯B.联苯C.对联三苯D.9-苯基蒽5.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A.分子B.激发态原子C.基态原子 D.离子E.以上均不正确6.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 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7.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置;C.半峰宽;D.峰面积8.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A.氮气;B.氢气C.氧气D.氦气9.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内加法10.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用石油醚为冲洗剂,分离植物叶子的色素是采用的( ) A.液液色谱法B.液固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11.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三、计算题1.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铜的灵敏度为0.04µg.mL-1(1%),当某试样含铜的质量分数约为0.1%时,应称取多少克试样(配制25ml溶液)?2.取5.00ml维生素B1盐酸盐溶液,测定其荧光强度为52.3。
jcdy04 基础化学第七版试题

第四章缓冲溶液一、填空题1.能抵抗外加的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按照酸碱酸碱质子理论,通常的缓冲溶液是由浓度不太小的组成的。
2.在100ml 0.100mol· L-1NaH2PO4和50ml 0.100mol· L-1NaOH混合溶液中,抗酸成分是,抗碱成分是,该溶液最大缓冲容量ß为mol· L-1。
3.配制缓冲溶液的原则是、、。
4.将100ml 0.200mol· L-1Na2HPO4与100ml 0.100mol· L-1HCl溶液混合,则此混合溶液的抗酸成分是,抗碱成分是,pH=5.血液中的共轭酸碱对主要是,两成分之间的反应式为。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按照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 )A.弱酸的K a值 B.弱酸及其共轭碱的总浓度C.缓冲比和总浓度 D.K a值和缓冲比2.缓冲容量取决于( )A.弱酸的K a值B.弱酸及其共轭碱的总浓度C.缓冲比和总浓度D.K a值和缓冲比3.一般认为,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 )A.在酸性范围内B.在碱性范围内C.接近中性D.p K a±14.某缓冲系中共轭碱的K b=1.0×10-6,从理论上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A.6~8 B.7~9 C.5~7 D.5~65.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下列缓冲系可供选择的有( )A.H3BO3-H2BO3- (H2BO3-p K b=4.86)B.HAc-NaAc(HAc的p K a =4.75)C.H2CO3-HCO3-(H2CO3的p K a=6.37)D.H2PO-4-HPO42-(H2PO4-的p K a=7.21)6.0.3 mol·L-1氨水20ml,加入0.3 mol·L-1盐酸10ml,其缓冲容量的值为( )A.0.576 B.0.0576 C.0.1152 D.1.1527.某缓冲溶液的pH值为4,缓冲系中共轭碱的K b=1.0×10-10,缓冲比为( )A.10 B.1/10 C.1 D.1/28.弱酸的浓度为0.10 mol·L-1,其共轭碱的K b=1.0×10-9,该溶液的电离度为( )A.0.01 B.0.1 C.0.001 D.0.00019.下列关于缓冲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缓冲容量越大,则缓冲能力越强B .缓冲比一定,总浓度越大,则缓冲能力越强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缓冲比不变,pH 值不变,故缓冲容量不变D .从理论上讲,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p K a ±110.下列不同浓度的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A .0.06 mol·L -1 HAc -0.04 mol·L -1 NaAcB .0.05 mol·L -1 HAc -0.05 mol·L -1 NaAcC .0.04 mol·L -1 HAc -0.06 mol·L -1 NaAcD .0.02 mol·L -1 HAc -0.02 mol·L -1 NaAc11.人体血浆内最主要的缓冲对中抗碱成分的共轭碱是( )A .HCO −3B .H 2CO 3C .CO −23D .H 2PO −412.用H 3PO 4 (p K 1a = 2.12,p K 2a =7.21,p K 3a =12.67)和NaOH 来配制pH=7.0的缓冲溶液,此缓冲溶液中的抗碱成分是( )A .H 2PO 4-B .HPO 42-C .H 3PO 4D .H 3O +13.欲配制pH=4~5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A .NH 3(K b =1.8×l0-5)和NH 4ClB .KHCO 3(K a2=5.6×l0-11)和K 2CO 3C .Na 2HPO 4和KH 2PO 4(K a =6.3×10-8)D .HAc(K a =1.8×10-5)和NaAc14.某缓冲溶液含有等浓度的B -和HB ,已知B -的K b 为1.0×10-10,此溶液在25℃时的pH 值是( )A .14B .10C .7D .4三、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1.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HB)(B)c c 越大,缓冲容量也越大。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适用专业: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LHAc 和0.2mol/LNaOH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B .0.1mol/LHAc 和0.1mol/LNaAc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 .0.1mol/LNH 3·H 2O 和0.1mol/LNH 4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2mol/LNH 3·H 2O 和0.1mol/L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下列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aCl 2B . NaAcC .FeCl 3D . Na 2CO 3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芳伯胺氨基的是( ) A .CH 3CH 2NH 2B.C .NH CH 3D .4.向10mL 0.1mol·L -1NaOH 溶液中,先加甲基橙指示剂1d ,再缓慢逐滴加入过量的0.1mol·L -1HCl 溶液,边加边振荡,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 .无→黄→红 B .无→橙→红 C .黄→红 D .无→黄→橙→红 5.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其目的是( ) A .防止Fe 2+被氧化 B. 防止Fe 2+水解 C. 防止Fe 3+被氧化 D. 防止Fe 3+水解6.向稀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许饱和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黄色晶体 B .有白色浑浊 C .呈现紫色 D .有气体H 2NCOOCH 2CH 2N(C 2H 5)2HClH 2NCOOCH 2CH 2NH(C 2H 5)2+CH 2NH 27.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影响糖代谢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其结构式如右图,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A .19B .20C .21D .228.《中国药典》中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含量时,常加丙酮作掩蔽剂,以消除加在维生素C 中的抗氧剂NaHSO 3的干扰,其原理是利用丙酮与NaHSO 3发生了(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酯化反应 9.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是( )A .[Ag(NH 3)2]OHB .Cu(OH)2C .CuSO 4D .AgNO 3 10.下列物质不具有酸性的是( )A .乙醇B .苯酚C .乙酸D .苯胺 11.某同学用天平称了5.3g 无水碳酸钠,然后加水配成了250mL 溶液(M (Na2CO3)=106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4 mol/L C .0.02mol/L D .0.04mol/L 12.配制医用消毒酒精溶液500mL ,需95%酒精约( ) A .105mL B .395mL C .210mL D .290mL 13.配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M (NaOH)=40g/mol ),需用固体氢氧化钠( )A .1gB .2gC .4gD .10g 14.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草酸 D .乙烯 15.配制碘水或碘酒时常加适量碘化钾,其目的是( ) A .防止水解 B .防止氧化 C .增加碘在其中的溶解度 D . 防止还原 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水解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淀粉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HOOC OHCH 2OHO1.重铬酸钾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氧化作用,其还原产物为绿色的Cr 3+。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一、是非题(共10题)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2.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cm-3和0.900 g·cm-3,若将86.3cm3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A) 1.52 mol·dm-3(B) 1.67 mol·dm-3(C) 1.71 mol·kg-1(D) 1.85 mol·kg-1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100cm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6.1×102(B) 4.1×104 (C) 6.1×105(D) 2.2×1064. 1.0mol·dm-3蔗糖的水溶液、1.0mol·dm-3乙醇的水溶液和1.0 mol·dm-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A) 渗透压(B)凝固点(C)沸点(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5. 1.17 %的 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l 35.5)(A)1.17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C) 0.20mol·dm-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dm-3蔗糖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胶体
一、填空题
1.NaCl、CaCl2、AlCl3对As2S3溶胶(带负电荷)的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2.使蛋白质分子沉淀析出,最常用的盐析试剂是,它的作用原理是。
3.用AgNO3和KI(过量)溶液制备的AgI溶胶,胶核是,它优先吸附离子,从而带____电荷。
4.高分子溶液比溶胶稳定是因为。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浆与溶胀互为逆过程
B.蛋白质在等电点处溶胀最大
C.高分子化合物在形成溶液时要经过溶胀的过程
D.高分子化合物(C6H10O5)n的单体为C6H10O5
2.对于高分子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溶液是稳定系统B.高分子溶液是均相系统
C.高分子电解质在中性溶液中不带电D.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都比较大
3.分散相粒子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分散系是()
A.粗分散系 B.粗分散系和胶体分散系C.分子、离子分散系
D.胶体分散系E.真溶液
4.关于乳状液,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乳状液是粗分散系B.乳状液是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系统
C.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比较稳定D.高度分散的油水系统是乳状液
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使溶胶发生聚沉( )
A.加入电解质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C.加热D.加压
6.鉴别高分子溶液与溶胶可借助于( )
A.布郎运动B.丁铎尔现象C.电泳D.渗析
7.对于胶团[(AgI)m·n Ag+·(n-x)NO3-]x+·x 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核是(AgI)m B.胶粒是[(AgI)m·n Ag+·(n-x)NO-3]x+
C.m=n+x D.在电场中胶粒向负极移动
8.对于As2S3(负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
A.K2SO4B.CaCl2C.AlCl3D.Na3PO4
9.物质间发生物理吸附时的作用力是( )
A.共价键B.离子键C.氢键D.范德华力
10.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共同特点是( )
A.有选择性B.热效应大C.单分子吸附D.降低表面能
11.当溶液的pH=7.5时,乳清蛋白向负极泳动,欲使其反向运动则应( )
A.增大电压B.加入同离子C.加碱使pH>pI D.加酸使pH<pI 12.当溶胶中有小分子杂质时,常用的除去办法是( )
A.过滤法 B.离心分离法C.电泳法D.渗析法
13.将50ml 0.002mol·L-1 AgNO3溶液和30ml 0.0018mol·L-1 KBr溶液混合制备AgBr溶胶,以下推论中正确的是( )
A.胶粒带正电B.胶粒带负电C.胶粒不带电D.胶核优先吸附Br-
三、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
1.用电泳技术可分离、鉴定蛋白质。
( )
2.在人体液的pH=7.4的情况下,血清蛋白(pI<7)常以负离子状态存在。
( )
3.当半透膜一侧有高分子电解质不能透过时,膜两侧小分子电解质浓度分布将受影响。
( )
4.用半透膜把两种高分子溶液隔开时,渗透结果是溶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渗透。
( )
5.老年人有皱纹和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皮肤和血管壁凝胶的膨润能力升高所致。
( )
6.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粉尘进入大气形成气溶胶。
( )
7.在pH值为4.7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加入pI=4.75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此溶液中比较稳定。
( )
四、计算题
1.将Al(OH)3溶胶平均分装在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a2SO4、Na3PO4三种溶液,使Al(OH)3溶胶聚沉,其最低加入量分别为:0.1mol·L-1 NaCl 20ml,0.05mol·L-1 Na2SO4 12ml,0.003mol·L-1Na3PO4 7.5ml。
通过计算推断各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强弱以及Al(OH)3溶胶的电泳方向。
2.在半透膜内有高分子电解质(RCl)溶液,浓度为0.10mol·L-1,膜外有NaCl溶液,其浓度为0.20mol·L-1,计算平衡时膜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
(李振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