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主推技术汇总表

合集下载

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汇总表【模板】

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汇总表【模板】
附件2
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性别
年龄
政治面貌
专业技术职称
学历
学位
专业专长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办公室电话及传真
移动电话
E-mail地址
荣誉称号和人才奖励(限填市级以上6项以内)
成果目录(限填省部级以上奖励发明专利6项以内)
水平、贡献、效益摘要(限填400字以内)
推荐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注:1.此表须经推荐单位汇总后盖章上报,用A3纸打印一份。
2.此表各项内容要与推荐表上的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3.水平、贡献、效益摘要栏限填400字以内,如超过400字系统无法准确接收(400字以后的文字无法接收,会影响评审)。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表彰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表彰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表彰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5.05.12•【字号】川人社办发〔2015〕57号•【施行日期】2015.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培训正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表彰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5〕57号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级有关部门: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为我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涌现出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以及培育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促进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技能人才培育机构和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开展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一)评选范围1.四川省技术能手的评选范围:四川省境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

2.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集体的评选范围:四川省境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

3.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的评选范围:四川省境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师傅、教育培训机构一线的教师。

曾获得同类同级及以上荣誉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不再参加评选,如确有新的突出贡献需推荐参加评选的,要从严把关;副厅(局)级及以上单位和个人不参加评选;省、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参与先进集体评选。

(二)表彰名额此次共评选表彰“四川省技术能手”70名、“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集体”20个、“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10名。

二、评选条件(一)四川省技术能手评选条件凡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可申报参加“四川省技术能手”的评选:1.技术高超,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攻克技术难关和预防排除重大事故隐患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或省内有重要影响的;2.在技能技艺方面有被社会公认的绝招绝技,在国内或省内有重要影响的;3.总结出先进操作技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或省内有重要影响的;4.在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方面有重大贡献的;5.在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前十名,国家级二类竞赛中获得前三名,在国际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选手;6.在省级一类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省级二类竞赛第一名,市级一类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选手;7.在指导青年职工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带徒传技方面成绩突出,所培养的职工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奖或在省级一类竞赛中取得金牌的。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11.27•【字号】N〔2023〕—3192号•【施行日期】2023.1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N〔2023〕—3192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有关农科院所、涉农高校,厅属有关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组: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发挥优良品种对提高重要农产品单产的支撑作用,拟围绕我省农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等重大技术需求,遴选推介2023-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并按程序向农业农村部推荐。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时间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27日。

二、主导品种(一)推荐条件。

所推荐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应具备以下条件。

1.推荐的新品种须经国家或省级有关机构审定。

未经审定、评定或登记的非主要品种,经相关领域行业协会推荐,可以申报主导品种。

获得品种权的品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2.农作物品种同等资源条件下增产效应明显、品质优良、适宜机械化操作,近三年累计种植推广规模在省内甚至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畜禽水产品种饲养(养殖)量在区域内处于领先位置。

3.非主要农作物或畜禽水产品种,在提质增产、亩均效益、带动农户、增效增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经组织论证,可以申报主导品种。

(二)推荐数量1.成都市推荐不超过10项,其他市(州)推荐不超过3项。

2.厅属有关单位推荐不超过5项。

3.省农科院推荐不超过15项,其他农业科研院所推荐不超过3项;涉农高校中,四川农业大学推荐不超过15项,其他院校推荐不超过3项。

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每个团队推荐不超过5项。

新成果、新技术推介

新成果、新技术推介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第4期㊀成都科技
新成果、新技术推介
1㊀成果或技术名称紫嫣茶
2㊀主要完成人
唐茜
3㊀所有权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㊀成果或技术介绍
该品种为四川农业大学茶树育种团队㊁四川一
枝春茶业有限公司单位合作选育ꎮ属灌木型㊁中叶
类㊁晚生种ꎮ嫩梢芽㊁茎㊁叶均呈紫色ꎮ1芽2叶春
梢氨基酸含量4.0%㊁水浸出物含量45.41%㊁茶多
酚19.6%㊁咖啡碱含量4.0%ꎮ据农业部茶叶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ꎬ1芽2叶春梢花青素含量
2.48%~3.44%ꎮ年产鲜叶(1芽2叶)259.70kg/
667m2ꎬ抗逆性较强ꎮ适制绿茶和红茶ꎬ所制绿茶色青黛ꎬ汤色蓝紫清澈ꎬ有嫩香和蜜糖香ꎬ滋味浓厚尚
回甘ꎮ
该品种属高花青素含量的珍稀品种ꎬ可用于开
发生产高花青素含量的特色茶产品㊁茶粉和茶饮料致力于农村创新创
业活动,推介农业新技
术、新成果,科技扶贫行动等科技服务。

网站: 微信公众号:cdnykj
联系地址:成都市体育场路2号西兴大厦7楼
电话:028-******** 66510605(传真)
E-mail :cdnykj@ 业成都科技等ꎮ适宜在四川及西南茶区海拔1200m以下地域
种植ꎮ目前主要在乐山市沐川县推广种植ꎬ已建立核心母本园兼生产园5hm2以上
ꎬ年可繁育茶苗
50万株ꎮ2017年9月获植物新品种授权(授权号CNA20120455.2)ꎬ是我省第一个获得授权的特色茶树品种ꎮ完成人还选育了川农黄芽早㊁川黄1号㊁川茶2号等新品种ꎮ图1㊀成果或技术照片
35。

四川省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推广类项目申报表

四川省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推广类项目申报表
四川省色建筑适用
技术推广目录推广类项目申报表
单位名称(章):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填报日期:
填表须知
一、本表应当使用黑色钢笔或者签字笔填写,或者使用计算机打印,要求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二、本表内容应由申请单位如实逐项填写,如遇没有的款项应当统一填写“无”。
三、本表一律用中文填写,数字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地址
邮编
电话
单位性质
技术名称
申报范围
工商营业执照
注册号
发证机关
技术简介(纸不够,可附页):
技术应用情况简介:
技术标准化情况简介:
三、专家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四、审定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有效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

四川省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续)

四川省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续)
亩增 施 氮 肥 5 0g ~1k 。⑥ 田 间 管 理 : 苗
JI 5 I 6 芋
1 育单位 . 选
四川省农科院。 3 - 5/ 子 。 6 10 燕 全 生 育 期 15 , 眠 0天休 2品种 来源 .
四JI 山州西昌农 1 省凉
川芋 8 ×A a。 号 pt
5栽培要 点 .
①选地 : 选择排 、 透水
健康 种薯整薯 播种 ; 切薯 , 如 须保证 每
块薯块重量 在 2g以上 , 5 且保证有 2个 健康壮芽 , 注意切刀消毒。 ③播种时 间 :

性好 , 有机质 含量丰 富 , 土质 较优 的 田
块种植 。 ②密度: 提倡采用 3 ~5 g 0 0 健康 整薯作种 , 般净作可亩植 4 0 ~ 0 0 00 6 0 株左右 。 ③肥水管理 : 多施有机肥 , 其它 同生产上大面 积一般栽培技术措施 。

成 豇 7号
母 本、 凉薯 3号作父 本创 制杂交组合选 育而成 。 3 . 特征特 性 生育期 8 .天 , 1 6 株高 6.c 08m。花冠 白色 , 块茎椭 圆形 , 薯皮浅
1 _ 选育单位
2品 种 来 源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以 “ 豇 特早 3” 之 0 中
优 良株 系 3 作 父本 、成豇 3号作母 本 1
病毒 P Y、L v P RV。 该品种抗病 、 高产 、 优 质, 适应性 广 , 加工 、 鲜食俱佳 。
4产 量 表现 . 2 0 ~20 年 经 四JI 03 04 1
试验 , 前期平均产量 1 9.k/ , 9 g 亩 比对 0 0 照“ 豇 84 增 加 9 .%, 均 总产 量 之 4” 35 平

四川省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_15849

四川省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_15849
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自保温墙体部位
乐山大华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12
高温煤气净化
冶金
高温炉气净化回收利用,减少CO2、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适用于火法冶炼、化工冶金冶炼、钢铁、铁合金等工业行业的高温气体过滤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13
秸秆还田技术
农业
基于秸秆还田的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控技术及粮经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将秸秆还田于土壤,经过微生物腐解作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碳固定于土壤
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9
空调室外机潜热过渡冷却节能系统
建筑
通过在空调机组室外机进风处加装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降低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进风温度,实现冷凝温度的降低,从而可降低空调压缩机的运行能耗。集成了自动控制技术、远程监控软件平台技术以及创新的连接方式,优化了该设备的运行模式和结构
要求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差达到控制设定值,室外机周边有安装空间,积水盘与其有一定高差,现场供水管连接方便
推荐单位
5
大面积多功能镀膜玻璃及相关产品示范生产线热膜衬板
建材
采用高性能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利用蓝膜的吸热平板式温度可稳定在50度左右
适用于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
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6
高效多股流缠绕式换热技术
机械
采用不同介质和工况下的工艺计算方法和制造技术,用缠绕层数与角度布置方案,增大单位体积下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技术;多股流换热器在不同行业领域的适应性技术;多股流换热管缠绕工艺及绕制工装设计技术
1.用于净化工段低温甲醇洗工艺中,除去煤气中的H2S、CO2等,得到纯净煤气,用于合成氨。2.用于天然气脱硫脱碳工段,除去天然气中酸性杂质,得到纯净的天然气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6.02.26•【字号】川人社函〔2016〕173号•【施行日期】2016.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函〔2016〕173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关于推荐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的通知》(人社部函〔2016〕20号,以下简称《通知》),将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00名全国技术能手。

根据《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我省推荐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条件及申报材料(一)评选条件。

1.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须来自生产一线岗位,且从事本职业(工种)10年以上时间,原则上从历届全国技术能手和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人员且享受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中推荐,鼓励各单位优先推荐从事《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相关工作的候选人。

候选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应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在本职业(工种)中发扬工匠精神,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总结出独特的操作技术方法,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具备某种绝招绝技,并在带徒传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③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2.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须来自生产一线岗位,且从事本职业(工种)5年以上时间,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同等资格,技术技能水平在国内本职业(工种)中有较大影响,在本职业(工种)中发扬工匠精神,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具备较高技艺,并在培养徒弟,传授技术技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四川省主推技术汇总表
序号
技术名称
技术概述
技术效应
技术要点
适宜区域
推广注意事项
技术依托单位
1
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全国各地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比常规手工插秧增收节支约150元/亩。
全膜增温覆盖技术可在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山地玉米区推广;膜侧保墒覆盖栽培技术可在资阳、内江、南充等丘陵旱区推广,秸杆覆盖技术可在有条件的区域推广应用。
四川省各生态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区玉米覆盖栽培模式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最佳的覆盖增密栽培方式。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4
玉米覆盖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本技术针对四川省玉米主产区气候灾害规律和生产上种植密度不足现状,研究提出玉米覆盖增密抗逆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或御旱功效;二是缩行增密栽培可提高玉米亩产量。盆周山地区采用“全膜增温覆盖技术”,可有效解决两头低温突出、秋季阴雨低温为害;盆地丘陵旱区采用“膜侧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丘陵区土层浅薄、季节性干旱危害重的问题。
机插秧育秧的秧本比为1:80~1:100,节省秧田80%左右,用于增种夏粮或经济作物,即每亩本田节省0.08亩秧田,按种小麦计可增收28.8元(小麦平均240公斤/亩×1.5元/公斤);1个机手每天可栽插30-60亩大田,是人工栽插的60倍以上,每亩可节省栽秧工2-3个左右,人工按30元/个计,机械栽插费用为40元/亩,每亩可节省投入50元左右。
玉米覆盖栽培技术。①全膜增温覆盖技术:在山区一般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10%,亩增收100元;②膜侧覆盖栽培技术:在丘陵旱区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18%,平均每亩集雨节水39方,亩增收节支117元;③秸杆保墒覆盖技术:在漕坝地每亩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1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亩增收节支115元,并降低地膜覆盖“白色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50-150公斤,增收节支200元以上。
选用高产优质杂交组合、旱育多蘖中大苗壮秧、稻田翻耕或免耕留茬、浇水拔秧、带泥定点抛栽保证秧苗相对有序分布、科学平衡施肥、浅湿交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在已有抛秧、免耕抛秧稻区和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区域推广。
免耕定抛宜选择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
1. 覆盖栽培技术
(1)全膜增温覆盖技术要点:规范预留行、增温育苗、全膜覆盖、规范移栽;
(2)膜侧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沟施底肥底水、小垄双行、等雨盖膜、膜侧栽苗;
(3) 秸杆(生物)覆盖技术:规范带植、育苗移栽、粉碎秸杆、行际覆盖、施用腐熟剂。
2. 缩行增密措施
在当前亩植密度2500~2800株基础上亩增加700株,亩植密度为3200~3500株。
5
茶叶全、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其中心理论是集成茶树优良品种、茶-林-果(药、桑)立体种植、“畜(禽)—沼—茶”循环模式、修剪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覆盖、质量安全控制等七项技术,提出了以复合生态茶园组配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技术,实现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效。该技术是多项先进创新应用技术的优化组合,已在乐山市11个产茶区县全面推广应用,2008年该技术获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技术可作为四川省茶区推广使用。
良种选抗性强、适宜绿茶品种,且早、中、晚搭配;茶-林-果(药、桑)种植不能过密一般每亩植树8—12株;修剪后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园艺总站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我省在2000年引入国外强化栽培理念基础上,结合四川水稻生产实际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2005年在全省一定范围示范,2006年大面积示范推广,是我省的一项水稻突破性重大增产技术措施。
一般比常规栽培增产15%-40%左右,每亩新增纯收益100元以上。
该技术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不仅可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品质,还可使产品更加安全环保。我市于2005年正式开始研究应用该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技术特别有利于茶树优势的发挥,增产提质效果十分显著,是一项能充分发挥茶叶增产提质潜力的重大技术,
1、改茶树有性繁殖为无性繁殖,科学选用适宜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2、改单一种茶为茶-林-果(药、桑)立体种植;3、采取“畜(禽)—沼—茶”循环经济模式;4、改传统秋茶结束后修剪为春茶结束后修剪;5、改茶园长期单一施用化学N肥为测土配方施肥;6、茶叶中有害残留物关键控制技术:即实行鲜叶销售市场准入制和产品检测制度、实行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IPM”综合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使用和选用农药。

本技术适应于四川省冬闲田和前茬作物为蔬菜、油菜等早茬田,也适应于光热条件较好的小麦等迟茬口田。
本技术为农机农艺交叉融合技术,且各自的技术性均较强,需要农机农艺部门的密切合作。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四川农业大学
2
水稻优化定抛技术
该技术是我校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集成保护性耕作、超高产栽培和轻简栽培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既杜绝“满天星”抛栽导致秧苗分布不匀而出现的减产问题,也减轻了手插秧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做到了高效和高产的协调统一,近年来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选择适宜高产优质杂交品种、培育旱育适龄壮秧、适时嫩秧早栽、合理稀植、采取三角形或正方形种植、合理平衡施肥、节水高效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用于四川及类似生态区,最适宜于水源有保证的冬闲田(菜、蘑菇、绿肥)—稻两季田;次适宜于麦一稻、油一稻两季田。
特别注意移栽苗龄环节,力争做到小苗早栽以夺取高产。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