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粉虫驯化野生黄鳝的技术
野生黄鳝如何训食解析

野生黄鳝要训食才能很快地开口吃人工饲料,就是:开始只投喂一些蚯蚓、蚌、蝇蛆、小鱼小虾等黄鳝爱吃的食物(鲜料),几天后逐步加一些黄鳝专用饲料(颗粒料)进去,最后鲜料和颗粒料的比例达到1:1就可以了。
以六平方网箱为例,15天内训食成功:刚开始每天用一斤蚯蚓、蚌、蝇蛆、小鱼小是等黄鳝爱吃的鲜活饵料打碎后投喂,几天后逐步加入少量黄鳝专用饲料,然后后逐步减少鲜活饵料,增加黄鳝专用饲料的用量。
到第15天,达到正常投喂量:鲜饵料4两,黄鳝专用饲料3两,两小时内吃完,即算训食成功。
最好在5分种之内吃完。
训食四要素:1、水草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以六平方网箱为例,水草要均匀铺一平方,20历米厚。
2、开口料(即鲜活饵料)一定要多放。
每天投喂量为黄鳝重量的5%以上。
不要怕浪费。
3、投食点要多,六平方网箱不能少于4个投食点。
4、一定要加蚯蚓,还要加黄鳝诱食剂,最好加一点粘合剂。
以50个网箱为例,每个网箱20斤苗,共1000斤苗,假设成活率100%,每天投料如下:第一天:鲜料25斤,每个网箱半斤。
试投。
如果能听到较大的吃食声,第二天早上检查,大部分都吃完了,就可以正试开始训食。
如果大部分没吃,尤其是90%以上的网箱基本上没有动过食物。
那就要另想办法开食开口。
第二天:如果第一天吃食正常,鲜料100斤,每个网箱投2斤,第二天早上六点以前把没吃完的残食舀掉。
第三天:鲜料10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四天:鲜料100斤+颗粒料5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五天:鲜料100斤+颗粒料5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六天:鲜料75斤+颗粒料1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七天:鲜料50斤+颗粒料1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八天:鲜料25斤+颗粒料1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九天:鲜料25斤+颗粒料1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十天:鲜料25斤+颗粒料10斤。
第二天早上六点前舀残食。
第十一天:鲜料24斤+颗粒料11斤。
黄鳝驯食技术

黄鳝驯食技术黄鳝是一种美味的水产,而黄鳝驯食技术则是一门独特的技术,它可以让黄鳝变得更加容易养殖和收获。
黄鳝驯食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它在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黄鳝驯食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传统技艺。
黄鳝驯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控制黄鳝的生长环境和饲料,使其逐渐适应人工饲养的环境。
黄鳝驯食技术的关键是要控制黄鳝的生长环境,包括水质、水温、光照等因素。
同时,还要控制黄鳝的饲料,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黄鳝驯食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宜的黄鳝品种。
不同品种的黄鳝适应的环境和饲料不同,因此在选择黄鳝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饲料条件进行选择。
2.控制水质和水温。
黄鳝生长需要适宜的水质和水温,因此要定期检测水质和水温,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控制光照。
黄鳝需要适量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因此要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4.控制饲料。
黄鳝的饲料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品种进行选择,同时要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5.定期清理池塘。
清理池塘可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病菌滋生,同时也可以清除废弃物和死亡的黄鳝。
黄鳝驯食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率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黄鳝的损失。
黄鳝驯食技术的发展也为黄鳝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黄鳝驯食技术是一门独特的技术,它可以让黄鳝变得更加容易养殖和收获。
黄鳝驯食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它在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黄鳝驯食技术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黄鳝品种、控制水质和水温、控制光照、控制饲料和定期清理池塘等方面。
黄鳝驯食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率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黄鳝的损失。
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发明专利]
![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a62e03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4.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644038A [43]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21]申请号200410066033.2[22]申请日2004.12.14[21]申请号200410066033.2[71]申请人南京大学地址210093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72]发明人周文宗 钦佩 唐建荣 王光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代理人张苏沛[51]Int.CI 7A01K 61/00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54]发明名称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天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
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本发明提高了苗种筛选效率,降低了黄鳝养殖风险。
200410066033.2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黄鳝野生苗种筛选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饥饿的黄粉虫幼虫作为黄鳝食物,结合密度锻炼和药物浸泡方法,根据其平均每天的摄食量判断种苗质量,筛选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摄食量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5天喂食,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黄鳝饲养于室内塑料箱中,塑料箱规格为43×32×25cm3,水深8-10厘米,每箱放黄鳝1-2公斤,并放1-2个黑色塑料袋作为鱼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浸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早晨换水一次,同时每箱遍洒0.04克氟哌酸。
200410066033.2说 明 书第1/3页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一、技术领域本项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黄鳝的几种养殖技术

黄鳝的几种养殖技术发布时间:2006-12-13 11:30:07一、黄鳝生态养殖技术鳝鱼是一种喜居沟渠,田塍旁、池塘边,钻穴打洞,昼伏夜出摄食水中小昆虫,蚯蚓及浮游动物等食物的特种水产品,人工饵料养殖成本较高,靠收集野生饲料,常常货源不足,费时费力,如何解决饵料问题,笔者在湖南采用的黄鳝生态养殖技术做如下介绍,供参考。
1 建池选用鱼池面积334平方米,池深1.5米,坡度75°,用水泥浆抹光,鱼池四周高1米左右,池内浮泥深度30厘米、池底为黄色硬质池底,将浮泥每隔1米堆成高为25厘米,宽为30厘米的成“川”字形小田塍,池塘内周围留1.5米左右的空地种草,供后期幼蛙生长的场所,用鱼网或薄膜圈围空地四周,因围栏较结实,幼蛙很少外逃。
2 鳝种投放前的准备鳝种放养前一个月,分两步准备工作,前期为:在农历2月初,334平方米水面投放生石灰60公斤全池泼晒,并放水70厘米,然后施肥,其中过磷酸钙4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猪粪500公斤、池水pH值在7以上,培肥和调节水质的目的,有利于培育水质、摇蚊幼虫等浮游动物。
后期的准备工作为,在鳝种放前10天左右,到野外采集抱卵青蛙20公斤,土蛙20公斤,投入鳝池孵化,并采集具有悬浮性的杂草投放鳝池,做好青蛙的接产工作,当70%的青蛙产卵并孵化后,浮游动物成堆成团悬浮水体时,即可放入鳝种。
3 鳝种的投放农历3月初10,在市场上挑选70公斤无病、无伤,规格在40尾/公斤左右的种苗投放池内,泥鳅120尾/公斤规格的种苗10公斤,此规格的鳝种在野外生长达2年左右,生长期进入高速状态,鳝种入池后两天钻入泥垛里穴居。
4 鳝种入池后的管理鳝种入池后,池内生长着高密度的浮游动物和青蛙孵化的小蝌蚪,生物饵料丰富,整个管理工作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质控制在pH值7以上的微碱性状态下,以利浮游动物的繁殖和小蝌蚪的生长,因小蝌蚪摄食水体中如蓝藻类浮游植物,所以每隔10天投放猪粪200公斤,结合生石灰10公斤,在鳝种入池后20天左右,土蛙开始孵化,接产方法同青蛙一样。
黄粉虫养殖技术要点

黄粉虫养殖技术要点黄粉虫50年代引入我国。
无毒,对人畜没有任何伤害。
原为粮食.药材仓库的一种仓储害虫,蛋白质含量极高,现在可食用可做饲料,养殖价值广泛,下面来介绍黄粉虫养殖技术要点。
黄粉虫养殖要求1、养虫设备的要求用纸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内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
现在较理想饲养设备是用四方木盒饲养。
另外,蛾子产卵时,可用80×4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底部用铁丝51目(筛麦用的)钉紧,蛾子放在里面,产卵时把尾部伸出铁丝产到产卵箱,产卵箱里可铺上一麸皮以免卵损坏,使用方法:把100×50×10厘米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80×40×10厘米的铁筛子,里面放上产卵的蛾子,撒入麸皮、蔬菜叶、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饲料时,不能超过l厘米,以免蛾子产卵时,尾部伸不出铁砂。
当蛾子产卵7天左右即换产卵箱,产卵箱要单独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挤压,以免损坏。
当卵孵出幼虫,这时不必添加饲料,原先产卵箱的麸皮够幼虫吃的,随着虫子的逐渐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加饲料,还要定期筛虫粪。
2、对饲料的要求不同饲料产卵量及历期有差异,人工饲料、麦麸、面粉、黄豆粉饲养的成虫,历期及产卵一分别为60-90天、人工饲料的配方为麦麸100克,葡萄糖20克,胆固醇0.5克,氯化胆碱0.02克,核黄素0.5毫克,水40毫升。
3、温度的要求黄粉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耐受-2℃,而低龄幼虫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发育起点,8℃以上进行冬眠,25℃-30℃是适温范围,生长发育最快在32℃,但长期处于高温容易得病,超过32℃会热死。
以上温度是指虫体内部温度。
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时,饲料含水量在15%-18%时,群体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也就是26℃气温)加群体温度10℃相当于36℃,应及时采取降温,防止超过38℃,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
利用黄粉虫驯化野生黄鳝技术

对照 酶 2 % 酶 4 % 酶 6 酶 8 % % 饲 料 单 价 ( /千 克 ) 2 4 8 . 0 6 2 3 4 、 8 6 2 3 3 元 . 0 3 2 4 1 . 9 7 2 3 7 . 8 3 饲 料系数
成 本 ( / 克自 ) 元 千
1 6 1 6 、8 .1
本 试 验 的 结 果 表 明 ,饲 料 中 用 酶 蛋 白替 代 鱼 粉 后 ,异 育
银 鲫 的 相 对增 重 率 、饲料 系数 都 有 所 下降 ,但 与 对 照组 相
比 ,均 无 显著 差异 ( > . 5 ,并且 饲 料 成 本 均 较 对 照 组 为 P O0 )
低 ,其中 ,6 添加 量最 好 ,饲料 系数 最 低 ,每 千 克鱼 饲料 % 成 本比 对照组 低 0 2 .5元 。
维普资讯
科 学 养 鱼 2 第8 02年 期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高 ,但 经 统 计分 析 ,均 无 显 著 差 异 ( > P
00 。 . 5)
Si t cFs a i 0 28 c nf i Fr n 0 () ei i h m  ̄2
性 氨 基酸的 组成 与含 量的高 低 。根据 氨 基酸 平 衡理论 ,只要 限制性 氨基 酸的 含量达 到需 求 ,饲料 就能 满足 鱼体对 所需 氨 基酸 的需求 。作 为植物 蛋 白源 ,酶蛋 白限 制性 氨基 酸为赖 氨
酸 和 蛋 氨 酸 ,替 代 鱼 粉 后 ,饲 料 中 的 赖 氨 酸 和 蛋 氨 酸 的 含 量
目前 ,黄鳝 苗 种规模 化生 产技 术 尚不成熟 ,人工养 殖的 苗 种主要 来 自野生 。利 用活饵 驯化 黄鳝 摄食配 合 饲料能 有效 地降 低 饲料成 本 、保证 营养全 面 ,便于 拌加添 加 剂和制 作药 饵 ,是 黄鳝人 工养殖 中必 不可 少的 关键环 节之 一 。许 多养殖 户 采用切 断的蚯 蚓驯 化 ,主要 利用 蚯蚓 发 出的特殊 气味 刺激 黄鳝 摄食 ,但 往往驯 化不 理想 、操 作麻烦 ,尤 其在 有土 养殖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作者:今日三农网()黄粉虫人工养殖的方式问题黄粉虫人工养殖的方式一般都分几种?黄粉虫人工养殖方式可分为:盆养、池养、架养等方式。
盆养一般规模不大,池养可大量养殖,但生产效率不高,架养一般规模较大,便于工厂化养殖,生产效率较高。
黄粉虫产卵问题成熟的雄虫和雌虫喜在阴暗处交尾产卵。
寿命在6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20天左后。
成虫一生中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1~10粒,最多30粒。
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一个月前后。
产卵量约在60~480粒之间,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
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量。
在提供营养丰富的复合生物饲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有的优质种虫产卵量可达1000粒以上。
养殖黄粉虫投入产出情况怎样?不计一次性固定资产投入,仅以日消耗品计算,投入产出情况基本是,以麦麸作主料养殖幼虫,料肉比一般为3~4:1。
即3~4千克麸皮能养出1千克幼虫,加上添加蔬菜及雇工等成本,每千克成本大约在6~8元左右。
现在黄粉虫市场售价不等,但多在13元以上/千克,利润率较大。
如果用黄粉虫养林蛙,效益会更大。
黄粉虫好养吗?黄粉虫比较好养,因为:⑴黄粉虫食性杂,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适应能力强。
⑵养殖设备条件要求不高。
⑶养殖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气味、食物、天敌、自身密度、病虫害等因素就能养好。
黄粉虫容易死亡的生长阶段蛹期是黄粉虫死亡最主要的危险期,也是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因为身体娇嫩,不食不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幼虫或成虫咬伤。
只要蛹的身体被咬开一个极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形成虫。
另外,幼虫阶段高龄期(化蛹前)也是容易死亡的时期。
因为该阶段生命代谢旺盛,取食量大,生长迅速,易于感染病原菌而死亡。
鱼类饵料黄粉虫的饲料配方介绍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因其具有蛋白含量高、动物喜食,易消化的优点,而一致认为是饲喂金鱼、锦鲤、热带鱼和观赏鱼的首选饲料。
在喂养画眉、百灵鸟等鸟类时,适时投喂黄粉虫,可增强其抗病能力。
野生黄鳝种苗驯养技术

野生黄鳝种苗驯养技术目前,国内养殖的黄鳝有两类,一类是泰国、越南的热带黄鳝,这类黄鳝繁殖力强、食性杂、生长速度快,从养殖角度来说是一种极佳的品种。
但市场销售业绩不佳,其原因在于其肉质粗糙、品味不佳,因而市价很低,只有同期同规格本地黄鳝售价的一半不到,而且销售渠道狭窄,批量销售不畅。
同时热带黄鳝引入国内养殖最致命的因素是不能自然越冬。
另一类即是中国本土温带黄鳝,该品系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以北,黄河流域以南,其中长江流域分布最多,自然栖息环境主要在田间、水沟和池塘等浅水带。
进行人工养殖的苗种,一方面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收集小规格野生鳝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黄鳝繁殖场购进该品系的繁殖鳝苗。
从养殖效果看,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及增重倍数高,并且可以直接摄食黄鳝专用全价饲料,缺点是价格较高。
野生鳝苗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成活率及增重倍数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有些地区野生苗种已逐渐匮乏。
因此,养殖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鳝养殖户都选择野生鳝苗作为养殖的苗种来源,但野生黄鳝的捕捞操作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作为要求的,整个过程对鳝苗的影响是较为严重的,但一般养殖户对此问题都认识不足。
因此,规范野生苗种的使用程序是极为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即使是规范的操作程序,其中的某些环节在很多时候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使用野生鳝苗必须慎重。
鳝种的来源与选择鳝种的来源与选择直接涉及到投入及其风险,是养殖黄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生产中鳝种主要有下列几种来源。
1、直接从野外捕捉每年4~10月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最多,晚间多于白天。
一人一次可带200只鳝笼。
晚间或雷雨后放入沟田,数小时后即可捕到黄鳝。
用鳝笼捕捉黄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用蚯蚓作诱饵为佳,每只笼一晚上取鳝2~3次;二是捕鳝笼放入水时一定要将笼尾稍露水面,以使黄鳝在笼中呼吸空气,否则会闷死或患上缺氧症。
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出售,小的作为鳝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黄粉虫驯化野生黄鳝的技术(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利用黄粉虫驯化野生黄鳝的技术
目前,黄鳝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尚不成熟,人工养殖的苗种主要来自野生。
利用活饵驯化黄鳝摄食配合饲料能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保证营养全面,便于拌加添加剂和制作药饵,是黄鳝人工养殖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
许多养殖户采用切断的蚯蚓驯化,主要利用蚯蚓发出的特殊气味刺激黄鳝摄食,但往往驯化不理想,操作麻烦,尤其在有土养殖中最为明显。
黄鳝侧线发达,在摄食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味觉、嗅觉次之,触觉和视觉作用不大。
因此,驯化中采取的活铒最好在水中能动,且存活时间长,个体亦小,无需切断。
黄粉虫就具有上述优点,其生产方法简单,沉于水底的能存活2-3小时,浮于水面的虫(如刚蜕过皮的、借助水草漂浮的虫)能存活4-5小时以上,虫体在水中、水底、水面不断蠕动,能刺激黄鳝摄食。
特别是黄鳝摄食后排出的粪便因黄粉虫皮未被消化而一部分浮于水面,便于观察黄鳝是否摄食,这在有土养殖中尤为重要。
现将具体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驯化前先将黄鳝饿2-3天,使其适应周围环境,然后傍晚在四角投放少量黄粉虫(其中有切断的虫体和活虫),次日发现黄鳝已经开始摄食黄粉虫后,便可开始驯化工作。
第一天用4/5虫(包括少量切断的虫体)和1/5配合饲料(可采用鳗鱼配合饲料或自配的饲料)投喂,总量约为鱼体重的1%左右(若温度低,投饵量还可减少,一般宜20℃以上驯化),第二天改为3/5虫体和2/5配合饲料喂,第三天投2/5虫体和3/5配合饲料……,如此五天左右即可全改为配合饲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温变化、管理操作等原因会影响驯化进程,驯化时间可能是10天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驯化一定要有耐心,直到成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