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合集下载

压强高中公式

压强高中公式

压强高中公式
压强高中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公式,它用于计算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这个公式通常表示为p=F/S,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施加在物体上的力,S代表物体的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场景,例如在工程学中计算建筑物或机械部件的承载能力,在气象学中计算大气压强等等。

在应用这个公式时,需要注意的是,压强和力是向量,即它们有方向和大小,而受力面积必须是垂直于力的方向上的面积。

在解决具体的压强问题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等。

例如,在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可以使用公式p=ρgh,其中ρ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液体的高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压强公式可以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在计算气体压强时,可以使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
定律等气体实验定律来解决问题。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气体状态和条件进行选择和运用。

总之,压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影响物体的机械性能、能量传递和热力学性质等多个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压强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物理原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第一节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二、分子的大小 阿伏加德罗常数1.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 。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_mol -1。

3.两种分子模型 分子 模型意义分子大小或分子间的平 均距离图例球形 模型固体和液体可看成是由一个个紧挨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的,忽略分子间的空隙d =36V 0π(分子大小)立方体 模型 (气体)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把气体分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体是每个分子占有的活动空间,这时忽略气体分子的大小d =3V 0 (分子间平 均距离)设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 0、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 0,有以下关系式:(1)一个分子的质量:m 0=MN A=ρV 0。

(2)一个分子的体积:V 0=V N A =MρN A (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于气体,V 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

(3)一摩尔物质的体积:V =Mρ。

(4)单位质量中所含分子数:n =N A M 。

(5)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数:n ′=N AV 。

(6)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 3VN A 。

(7)固体、液体分子的球形模型分子直径:d =36V πN A ;气体分子的立方体模型分子间距:d = 3VN A。

第二节 分子的热运动一、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意义:反映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二、布朗运动1.概念:悬浮微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无规则运动。

2.产生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

3.影响因素: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4.意义: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选修3-3 气体等圧変化和等容变化-水银柱封闭气体压强计算(内含答案)

选修3-3  气体等圧変化和等容变化-水银柱封闭气体压强计算(内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 气体气体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水银柱封闭气体压强计算专项练习1、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

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

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

温度为T0时,左、右管内液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重力加速度为g。

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

求:(1)右管活塞刚离开卡口上升时,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p1;(2)温度升高到T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3)温度升高到T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L。

2、如图所示,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90cm的气柱,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1m2,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密封接口与U形管相通,密封接口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70cm,气缸与U形管相通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在图示状态时气体的问题为17℃,U形管两支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1为6cm,右支管内水银面到管口的高度为20cm,大气⁄。

求: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水银的密度ρ=13.6×103kg m3(1)活塞的重力;(2)现在将U形管右支管开口端用橡皮塞(厚度不计)封住,并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缓缓加热,让活塞高度始终不变。

当气体温度升高到57℃,不再加沙粒,同时停止对气体加热,这时U形管两支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2变为多少?(气缸内气体温度变化不影响U形管)(3)保持上题中的沙粒质量不变,让气缸内的气体逐渐冷却,那么当气体的温度至少降为多少℃,U形管内的水银开始流动?3、一竖直放置的、长为L的圆筒下端封闭,上端与大气(视为理想气体)相通,初始时筒内气体温度为T1。

现将一颗沿筒壁自由滑动的活塞从上端放进圆筒,活塞下滑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且没有气体露出,平衡后圆筒内活塞上下两部分气柱长度比为1:3.若将圆筒下部气体温度降至T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筒T2,大气压强为p0,重倒置,平衡后活塞下端与圆筒下端刚好平齐。

高中物理选修3-3大题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选修3-3大题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选修3-3大题知识点及经典例题气体压强的产生与计算1.产生的原因: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决定因素(1)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2)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3.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4.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考向1 液体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在图2-2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液体密度均为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图2-2[解析]在甲图中,以高为h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知p甲S=-ρghS+p0S所以p甲=p0-ρgh在图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F上=F下有:p A S+ρghS=p0Sp乙=p A=p0-ρgh在图丙中,仍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有p A′+ρgh sin 60°=p B′=p0所以p丙=p A′=p0-32ρgh在图丁中,以液面A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得p丁S=(p0+ρgh1)S所以p丁=p0+ρgh1。

[答案]甲:p0-ρgh乙:p0-ρgh丙:p0-32ρgh1丁:p0+ρgh1考向2 活塞封闭气体压强的求解如图2-3中两个汽缸质量均为M,内部横截面积均为S,两个活塞的质量均为m,左边的汽缸静止在水平面上,右边的活塞和汽缸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下。

高中 高考物理 气体和热力学定律

高中 高考物理  气体和热力学定律

续表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适用 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相对于 1 标准气压)、 温度不太低(相 条件 对于常温)的情况遵守三个实验定律
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①宏观上讲, 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 不太大、温度 不太低 的条件下,可视为理 想气体。
(3)压强(p) ①定义: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压强。 ②产生原因: 由于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而频繁碰撞 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 ③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宏观:决定于气体的 温度 和 体积 。 微观:决定于分子的 平均动能 和分子的 密集程度 (单位 体积内的分子数)。
解析:开始时由于活塞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可得 mg p0S+mg=p1S,则 p1=p0+ S 当气缸刚提离地面时气缸处于静止,气缸与地面间无 作用力,因此由平衡条件可得 p2S+Mg=p0S Mg 则 p2=p0- S 。 mg 答案:p0+ S Mg p0- S
2.[考查液柱封闭的气体压强]若已知大气压强 为 p0,在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液体密 度均为 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解析:在图甲中,以高为 h 的液柱 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知 p 气 S=-ρghS+p0S 所以 p 气=p0-ρgh
在图乙中,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 F 上=F 下 有:p 气 S+ρghS=p0S p 气=p0-ρgh 在图丙中,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有 3 p 气+ρghsin 60° =pB=p0,所以 p 气=p0- ρgh 2 在图丁中,以液面 A 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得 p 气 S=(p0+ρgh1)S,所以 p 气=p0+ρgh1。 答案:甲:p0-ρgh 乙:p0-ρgh 3 丙:p0- ρgh 2 丁:p0+ρgh1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本章整合【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本章整合【精品课件】

等压 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
面法 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强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
定律列方程求解。
例1 (2020山东滨州三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足够长汽缸水平放置在
销钉固定的导热活塞将汽缸分隔成A、B两部分,每部分都密闭有一定质量
的理想气体,此时A、B两部分气体体积相等,压强之比为2∶3,拔去销钉,稳
定后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2∶1,如图乙所示。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活塞和汽缸间
的摩擦,整个过程不漏气,求稳定后B部分气体的压强。
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一起
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如果选容器
内剩余气体和漏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
态变化的问题,可用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例2 (2020山东泰安模拟)现有一个容积为400 L的医用氧气罐,内部气体可
第二章 本章整合




01
知识网络体系构建
02
重点题型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体系构建
答案 温度 273.15 m、T 一定 pV=C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m、p 一定

=C


=C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m、V 一定
1 1 2 2
=
1

【高中物理】专题封闭气体的压强和气体变质量问题 高中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高中物理】专题封闭气体的压强和气体变质量问题  高中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例题分析
例:如图所示,长50 cm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15 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
段20 cm长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强相当于75 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现让玻璃管自
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求稳定时气柱的长。(可以认为气柱温度没有变化)
解析:假设自由下落过程中,水银没有溢出。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l1S=p2l2S
为p0=76 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
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气体状态变化可视为等温变化)。
法二:在气体与水银相接触处,水银柱上取一液片为研
究对象,其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受力平衡确定气体各状
态的压强。
解析:
玻璃管开口向上时
知识点拨
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
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
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
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约为760mm。
2.逐渐倾斜玻璃管,发现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析,列平衡方程求气体压强。
(2)①pA=p0-ph=71 cmHg
②pA=p0-ph=66 cmHg
③pA=p0+ph=(76+10×sin30°)cmHg=81 cmHg
④pA=p0-ph=71 cmHg pB=pA-ph=66 cmHg
例题分析
例:如图所示,在长为57 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 cm高
(1)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管内气体的长度。
(2)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下时,管内气体的长度。(假设水银没有流出)

高中物理选三 第2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高中物理选三 第2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等温变化的图像及应用
两种图线 内容
[学透用活] p-V1 图线
p-V 图线
图线 特点
物理意义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
变时,p
与V1 成正比,在
p
1 -V
不变的情况下,p

V

图像上的等温线应是过原 反比,因此等温过程的 p-V
点的直线
图线是双曲线的一支
温度高低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 直线的斜率为 p 与 V 的乘
[典例2] (2018·全国卷Ⅰ)如图,容积为 V 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 成,面积为 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 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 K。开 始时,K 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 p0。现将 K 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V8时,将 K 关闭, 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V6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 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第 2 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1.知道什么叫作气体的等温变化。 2.学会通过实验的手段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理解气体等温变化的 p -V 图像及其意义。 4.会用玻意耳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填一填 (1)等温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 压强 与 体积 变 化时的关系。 (2)实验探究 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是不同的,B、D 正确,C 错误。 答案:ABD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由状态 A 沿直线 AB 变化到状态 B,在此
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难点突破:用气体实验定律解题的思路1基本解题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由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全部气体和某一部分气体(状态变化时质量必须一定).(2)确定状态参量:找出状态变化前后的p、V、T数值或表达式.⑶认识变化过程:除题设条件已指明外,常需通过研究对象跟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来确定.(4)列出相关方程.圭寸闭气体压强的计算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1)液体圭寸闭的气体压强的确定①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它的受力平衡,求出气体的压强.②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液面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压强.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总压强p= p o+ p gh 例如,图中同一水平液面C、D处压强相等,则P A= p o + p gh (2)固体(活塞或汽缸)封闭的气体压强的确定:由于该固体必定受到被封闭气体的压力,可通过对该固体进行受力分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jj%珂析,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来找出气体压强与其他各力的关系.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一般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汽缸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如图所示,当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向上加速时,对液柱受力分析有:pS— p o S-m (g + a)mg= ma, S为玻璃管横截面积,得p= p o+ S .3 •分析压强时的注意点(1)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不同,大气压强由于重力而产生,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气体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大小不随高度而变化;封闭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处处相等.(2)求解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总压强时,不要忘记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口口用气体实验定律解题的思路1 •基本解题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由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全部气体和某一部分气体(状态变化时质量必须一定).(2)确定状态参量:找出状态变化前后的p、V、T数值或表达式.(3)认识变化过程:除题设条件已指明外,常需通过研究对象跟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来确定.(4)列出相关方程.2.对两部分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总结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平衡确定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关系.□口变质量气体问题的分析方法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把变质量转化为定质量问题.常见变质量气体问题有:(1)打气问题:选择原有气体和即将充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2)抽气问题: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以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3)灌气问题: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⑷漏气问题: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HD液柱(活塞)的移动问题的分析方法此类问题的特点是气体的状态参量p、V、T都发生了变化,直接判断液柱或活塞的移动方向比较困难,通常先进行气体状态的假设,然后应用查理定律可以简单地求解•其一般思路为:(1)先假设液柱或活塞不发生移动,两部分气体均做等容变化.△ T (2)对两部分气体分别应用查理定律,求出每部分气体压强的变化量T P,并加以比较.①如果液柱或活塞两端的横截面积相等,则若z\p均大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增大,则液柱或活塞向z\p值较小的一方移动;若z\p均小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减小,则液柱或活塞向压强减小量较大的一方(即|巾|较大的一方)移动;若△相等,则液柱或活塞不移动.②如果液柱或活塞两端的横截面积不相等,则应考虑液柱或活塞两端的受力变化(^pS),若△均大于零,则液柱或活塞向ys较小的一方移动;若△均小于零,则液柱或活塞向ims较大的一方移动;若ms相等,则液柱或活塞不移动.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气体图象问题的分析要点对气体状态变化图象的理解应注意两点:(1)图象上的一个点表示一定质量气体的一个平衡状态,它对应着三个状态参量;图象上的某一条直线或曲线表示一定质量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2)熟练掌握同一过程的p—V、V—T、p—T图象之间的转化,必要时能作出辅助的状态变化图线•如在V—T或p—T图象中,比较两个状态的压强或体积大小,可以用这两个状态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大小来判断. 斜率越大,压强或体积越小;斜率越小,压强或体积越大.计算气体压强的常用万法气体压强的计算问题,可以转化为力学问题进行处理。

具体如下:参考液面法(1 )主要依据是液体静力学知识:①静止(或匀速)液面下深h处的压强为--r-y。

注意h是液体的竖直深度。

②若静止(或匀速)液面与外界大气接触,则液面下深h处的压强为.■+ - 为外界大气压强。

③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静止液体(或气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或气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④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不间断)的同一平面上时压强是相等的。

(2)计算压强的步骤:①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不计自身重力)为研究对象;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横截面积,得到薄片两侧的压强平衡方程;③解方程,求得气体压强。

【典例】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均匀玻璃管内,一段长为h=25 cm的水银柱封闭了长为L O=2Ocm、温度为t o=27 C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p o=75 cmHg ,将玻璃管缓慢地转过90。

角,使它开口向上,「 -并将封闭端浸入热水中,如图(b )所示,待稳定(町⑹后,测得玻璃管内圭寸闭气柱的长度L I=17.5 cm。

问:(1)此时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t i是多少?(2)若用薄塞将管口封闭,此时水银上部封闭气柱的长度为L2=10 cm。

保持水银上A L=0.4 cm 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对水银下面的气体加热,当上面气柱长度的减少量时,下面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 ....... .跟蹂绦习一. . ... .. ....... ...1 •如图所示,玻璃管A上端封闭,B上端开口且足够长,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起来,A管上端被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 6 cm的气体,外界大气压为75 cmHg ,左右两水银面高度差为5 cm,温度为t i=27 °C O(1)保持温度不变,上下移动B管,使A管中气体长度变为5 cm, 稳定后的压强为多少?(2)稳定后保持B不动,为了让A管中气体体积回复到6 cm,则温度应变为多少?2•如图乙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柱,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

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平衡时水银柱的位置如图( h i=h2=5 cm , L仁50 cm ),大气压为75 cmHg。

求:(1 )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2O(2)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平衡条件法对于用固体(或活塞)封闭静止容器内的气体,要求气体的压强,可对固体(或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典例】如图所示,透热的气缸内圭寸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体质量M=200 kg,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活塞质量m=10 kg,活塞面积S=100 cm2,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27 C,活塞刚好位于气缸正中间,整个装置都静止,已知大气压恒为p o=l.0 M05Pa,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Yd,求:(1 )缸内气体的压强p i ;(2 )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恰好会静止在气缸缸口AB处?BIMMI ■■■JiaBKBaMHB VI !■■■:■■■■■ Bli.liM ■■■aaBH ■■■IJ J«■!■■■■■■■■ BUMHIia字町严 d ■■ ■ K M ■■■ « ■■ ■ BKKBB 1.1*4 I1 •圆柱形气缸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用硬杆连接的两个活塞在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封闭了两部分气体A、B,活塞可自由移动。

两侧的横截面积S A<S B,两活塞间的C部分可通过阀门K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或断开。

开始时两边气体温度相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两边气体压强的增量分别为ApA和ApB 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C部分是真空,则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不动B .若C部分是真空,则最终平衡时ApA= ApBC •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活塞向右移D .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最终平衡时A p A>A p BA . 气缸对活塞的弹力为 16 NB . 气缸对活塞的弹力为 17.2 NC .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1.1 X O 5 PaD.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2.8 X O 5 Pa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2 .两端开口、内表面光滑的 U 形管处于竖直平面内,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0 kg的活塞A 、B 在外力作用下静止于左右管中同一高度 h 处,将管内空气封闭,此时管内外空气的压强均为P o =1.O X O 5 Pa ,左管和水平管横截面积S i =10 cm 2,右管横截面积 S 2 =20cm 2,水平管长为3h ,现撤去外力让活塞在管中下降,求两活塞稳定后所处的高度。

(活塞厚度均大于水平管直径,管内气体初末状态温度相同,g 取10 m/s 2)当与气体相连的系统加速运动时,要求气体的压强,可以选择与气体相连的合适的研究对象(如活塞、气缸等),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动力学方 程进行求解。

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可针对具体情况选用整体法或隔离法。

【典例】如图,在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1 m/s 2匀加速行驶的车厢中,斜靠着与水平方向成0=37°角的气缸。

一质量 m=2 kg 、横截面积S=10 cm 2的光滑活塞,将一定质量 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并与气缸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大气压强为 P O =1 xiO 5P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高空试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p o =1 atm ,温度t=27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