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论文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家校合作、示范带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课堂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常识,明辨是非,学会忍让、友爱、助人为乐等道德行为。
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认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感情中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加深对道德的认识。
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进道德的世界,体验和感受其中的快乐和乐趣。
二、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育人。
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家庭共育。
只有家校紧密合作,共同发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的道德讲座、德育教育培训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学校对学生德育的要求,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培养和道德修养,让孩子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家风和道德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孩子道德行为的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示范带动在德育教育中,优秀的师生是最好的示范和榜样。
学校应该重视造就一批带头人,让他们成为模范生、道德楷模,引领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学校可以举办“学雷锋”、“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让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五篇)

小学优秀德育范文(一)家校携手共促成长——浅谈家访工作的有关做法摘要:家访是架起家校共育的一座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家访能让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交谈。
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有利于交换彼此之间的意见,达成共识,并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访关爱达成共识健康发展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相互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能有效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形成一条强韧有力的纽带。
做好家访工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把家访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出现无效家访非常普遍,设于表面,并以“应付差事”的心理,“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家访。
把家访工作做到真实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更不容忽略。
那么如何做到“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共促成长”的有效方法呢?下面谈一谈我在家访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家访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县教育局“千师访万家”的部署,我校全面展开了家访工作,家访过程中力争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目的。
真正实现“家校携手,共促成长”。
通过家访,教师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各种思想动态,并能认真地倾听家长对我们教学工作所提出的反馈和建议,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家访过程中我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深入沟通并认真倾听家长对老师及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同时向家长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各种情况,尤其是本学期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和零食到校的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家长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本班有一位女同学,学习成绩虽好,但表现娇滴滴,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高傲自大,上课还喜欢偷吃零食。
通过家访发现该生在家里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只要孩子一撒娇,家长就马上想方设法用零花钱和零食来讨他欢心,舍不得批评和挨骂。
浅析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浅析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1. 引言1.1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出现,小学德育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第一,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第二,小学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德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支撑。
通过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实现教育目标。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未来人才。
2. 正文2.1 德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德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制定德育目标需要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确定适合他们发展的德育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品质。
德育目标也应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相结合,确保德育工作与教学教育相互促进。
实施德育目标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领导要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支持和指导,营造良好的校风校貌。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注重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增强其德育意识和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目标、全校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2 德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德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是确保小学生德育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品多篇)小学生德育论文篇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纲领。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设置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劳动、体育等课程,各科之间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
我们教师应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渗透素质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可忽视,小学德育教育直接影响初中和高中的德育工作。
近年,中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小学生德育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领导要重视德育教育“五育并举、德育领先”德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重视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学校领导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德育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走过场,更不能把德育教育看成是“软指标”,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开展一些以德育为主线的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二、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小学,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乐观,有些小学还有代课教师。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有些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在教育教法上还是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依旧采用体罚、打骂,甚至停课等。
这些都是有损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但没有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而且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是导师,是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共5篇)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共5篇)第一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
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
现在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更加重视。
德育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德育是比较成熟的。
但是,在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并非易事,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够总结出最适合该学校的德育方法。
就现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
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
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德育工作做到正确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
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
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5篇)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5篇)浅谈小学教育德育工作论文篇一论文摘要:现代小学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质量检控、总结创新等四个基本环节。
其中每个环节的构成又是多元性、多层次性的。
要重视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艺术性。
加强小学德育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德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论文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系统工程计划实施检控总结创新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
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基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管理。
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一、计划的制定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在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划步骤。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管理和实施过程,因此,一个详尽、周密而具体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德育工作有序地进行。
制定德育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向和总的趋势。
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论文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环境,加强师资力量,是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篇一《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环境,加强师资力量,是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只有从基础教育做起,采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培育出正常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因此,抓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作用;校园文化小学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最终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使受教育者在德的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来完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不但要耐心,而且还要细心现在的小学生都喜欢听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但是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教育学生的关键教师可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有利因素去激励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想品德这样有利于学生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例如:在自习课上,存在着学生随便说话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比如教师可以表扬某个同学做得非常好,以此来鼓励好的同学,同时也影响并教育了那些说话的同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良好的品德的修养。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小学是学生性格的塑造期,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呢?本文将从师资力量、育人环境和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浅析。
师资力量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承担着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的重要责任。
要想在小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德育教育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使其具备更加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德育教育导师制度,由有丰富德育教育经验的老师担任德育教育导师,为新任教师提供德育教育指导和帮助,提高新教师的德育教育素养。
只有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保证在小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育人环境的营造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天地。
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德育主题的活动和讲座,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将德育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
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
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也是保证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德育教育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学校要明确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考核评估机制,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借助评估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及时的激励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论文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而且也要联合家长和社会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小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缺乏,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抓住这些特点加以展开。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的安居乐业。
因此,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民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所以,为了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元的德育环境,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将德育工作切实有效开展。
当前德育教育的环境已经与以往不同,所以,面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要以新的思路加以展开。
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无效化的结果。
所以,德育工作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种必然,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也要根据新的变化,综合各方资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抓住重要的道德教育契机,真正有效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有着太多偏离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言行充斥在身边,由于小学生容易模仿,所以,这就容易使得小学生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走偏。
这种情
况需要引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偏差。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避免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社会现象,懂得分辨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坏行为,哪些值得学习,哪些要坚决远离。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我们也可以从网络中进行德育工作,这实际上拓宽了进行德育工作的渠道,由于网络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大家可以从这个思路进行更多工作的创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个人素质养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好的习惯实际上就包含着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从行为入手,效果更好,这恰好符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一条经典而有效的途径。
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从这些新的行为习惯开始,一点点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品质。
小学生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习中的品质养成、预习、听讲、做作业等事务中都体现着一个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这些规则规范真正内化成小学生的一部分,让他们的超我形成,从而达到自律的程度。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着道德教育的工作。
而且如果这三
方面不能达成一致,就会相互牵制,抵消教育的效果。
因此,在学校的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学校方面要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与家长沟通,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中有着较多的不良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家庭道德环境本身出现了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家访。
但是由于家长已经是成人,各方面思想工作并不容易做通,因此,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认清正确与错误,改变不良习惯。
在学校周边环境中,有社区等可以利用的道德,学校方面可以联合这些政府、社会组织等联合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
互联网中也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资源,要给小学生介绍这些资源,让小学生多查阅这方面的信息,避免消极负面的信息刺激,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做一个讲文明,热爱祖国和社会的健康公民。
总之,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清形势,在目前价值观
多元的大环境下,努力创新,有条不紊的搞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在工作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侧重行为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及时识别小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言行方面的偏差,用有效的方法加以纠正,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社会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用正确的
思维和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成长为一名健康、活泼对社会有益的幸福的人。
[1]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xx.
[2]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xx.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東北师
范大学,xx.
[4]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xx.
[5]杨勇,张诗亚.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xx,(12):49-53.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