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神经影像]“脑膜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神经影像]“脑膜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54ec26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png)
[神经影像]“脑膜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脑膜瘤【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多见于40~60岁成年女性,儿童少见。
临床症状常出现较晚且程度较轻,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最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
多为良性,生长缓慢,病程长,易于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MRI表现】(1)肿瘤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内缘可见有“皮质扣压征”(也称“皮质塌陷征”),肿块与脑组织之间有低信号分界或合并有蛛网膜囊肿形成(图1)。
(2)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T2 FLAIR上呈等或稍高信号,信号多均匀;DWI上多呈均匀稍高至高信号,沙粒型则呈DWI低信号。
(3)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均匀性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图2)。
(4)非典型征象:少数脑膜瘤可以全瘤钙化;囊性脑膜可表现为囊性病灶,增强扫描呈囊壁环形强化(图3);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多发脑膜瘤,影像表现与单发脑膜瘤相似(图4)。
图1左顶部脑凸面脑膜瘤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示左顶部大脑凸面实质性肿块,呈稍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
肿块边界清楚,内侧缘可见“皮质扣压征”;C.增强扫描矢状面,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D.灌注成像,示肿瘤区呈明显高灌注图2左额镰旁脑膜瘤A.左额镰旁肿块,与周围脑组织之间有低信号分界,与大脑镰宽基底相连,T1WI呈等信号;B.T2WI信号与大脑皮质类似,内部信号均匀;C. DWI呈均匀的稍高信号;D.增强扫描见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邻近大脑镰增厚并见有“脑膜尾”征图3右顶部大脑镰旁囊性脑膜瘤A.T1WI,示右顶部镰旁边界清楚的囊性病灶呈均匀低信号;B.T2WI,呈均匀高信号,周边脑组织受压但未见水肿;C、D.增强扫描冠状面及横断面,病变以宽基底附着于大脑镰上,囊性部分无强化,内上缘见不均匀分隔状轻度强化图4多发脑膜瘤A.额部大脑镰双侧及右侧大脑凸面见多个肿块,T1WI信号与皮质信号类似,边界清楚,见“皮质扣压”征;B.T2WI与皮质信号类似,肿块与脑实质之间有脑脊液信号分隔;C.与A,B不同层面,DWI见多个稍高信号的肿块或结节影;D~F.增强扫描的不同方位,见多发均匀强化的肿块或结节影,边界清楚,部分见典型的“脑膜尾征”【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好发于中年女性,肿瘤体积多较大时才出现症状,广基底与颅骨相贴,信号与脑灰质相似且信号多均匀,多具典型脑外肿瘤特征。
脑膜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37岁,头痛1个月。
三叉神经瘤
• 肿瘤沿三叉神经路径生长,常跨越中、后 颅窝,呈哑铃状,发生于半月节的肿瘤实 性成分较多,发生于颅后窝神经根部肿瘤 体积较大,易发生囊变。可引起病变侧圆 孔或卵圆孔扩大,可伴有同侧咀嚼肌萎缩。
•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肿瘤多呈实性,部分囊 变,囊内信号同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实 性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囊性病变呈环形强 化,囊内无强化,常伴桥脑、第四脑室受 压向后移位,Meckel腔扩大。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多发生在蛛网膜颗粒比较集中之处,小脑 幕、桥小脑角、海棉窦、筛板、鞍结节、 矢状窦旁等部位。
• 好发于42~56岁中年人群,男女比例为1: (2~3)。与乳腺癌有阳性相关性,妊娠期 间发病率高有关。
• 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少数间变后偏向恶性。 • 常见的脑膜瘤有脑膜肉瘤、恶性脑膜瘤、
混合型或移行型、砂粒型、血管型、成纤 维型、内皮型。
MRI
• T1WI常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DWI常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1)白质塌陷征:颅外占位推压脑组织,脑白质受 压内移。常作为鉴别颅内外占位的重要征象之一。 (2)包膜:T1WI肿瘤边缘低信号环,肿瘤被移位 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是脑膜瘤特 征性表现。 (3)宽基底征:以宽基底附着于硬脑膜或颅骨,扁 平型脑膜瘤尤为明显。
(4)瘤周水肿:多认为与肿瘤压迫回流静脉或静脉 窦有关。
(5)脑膜尾征:可能是肿瘤浸润和富血管的脑膜瘤 局部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肿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可能与脑膜瘤双重供血 有关,即脑动脉在肿瘤包膜下或肿瘤与脑交界处 参与供血,使肿瘤脑面血供比瘤体内更丰富,是 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对不典型脑膜瘤诊断有重要 意义。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疾病,影像学诊断在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脑膜瘤的基本知识1·脑膜瘤的定义:脑膜瘤是发生在脑膜上的肿瘤,起源于脑膜的上皮细胞。
2·脑膜瘤的分类:根据脑膜瘤细胞的起源,脑膜瘤可分为脑膜上皮细胞瘤和间变性脑膜瘤等不同类型。
3·脑膜瘤的症状和体征:脑膜瘤常表现为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三、脑膜瘤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1·脑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最常用的脑膜瘤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对脑部进行断层扫描,可观察脑部结构是否异常。
2·脑MRI(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详细地显示脑膜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对脑膜瘤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3·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膜瘤供血动脉的情况,帮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血管保护。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瘤,通过检查液体中的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来确定脑膜瘤的诊断。
四、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1·阅读病史:了解病患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既往疾病史等。
2·分析临床表现:结合病患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瘤。
3·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脑膜瘤的诊断。
4·影像学结果分析:对获得的影像学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观察脑膜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信息。
5·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根据脑膜瘤的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6·编写诊断报告:根据影像学结果和诊断分析,撰写脑膜瘤的诊断报告,供临床医生参考。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影像学检查报告、血液检查结果、病史记录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膜瘤:一种发生在脑膜上的肿瘤,常见的有脑膜上皮细胞瘤和间变性脑膜瘤等类型。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
(2)鞍区脑膜瘤 垂体腺瘤 实性颅咽管瘤 脊索瘤 动脉瘤
.
(3)中后颅窝区脑膜瘤 三叉神经结瘤或鞘膜瘤 听神经瘤 转移瘤
.
.
MRI表现特点
(1)肿瘤位于脑外,以宽基底与颅骨或硬 脑膜相连
(2)平扫肿瘤在T1WI上呈均匀等信号或略 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等信号或 低信号
(3)肿瘤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 极少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
(4)肿瘤周围可见水肿及扩大的蛛网膜下 腔,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明显高信号
(5)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 强化
(6)出现脑外肿瘤的一些征像
.
脑外肿瘤的一些征像
白质塌陷征: 广基征: 硬膜尾征: 颅骨增生变厚或变薄: 局部脑池脑沟变化:
.
(7)脑膜瘤特殊表现形式: 囊性脑膜瘤; 完全钙化或骨化性脑膜瘤; 多发性脑膜瘤(脑膜瘤病); 恶性脑膜瘤;
.
诊断要点
(1)中年发病,病程缓慢, (2)平扫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3)形态呈规则圆形或卵圆形 (4)增强扫描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5)脑外肿瘤一些表现特点
(5)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 一致性强化
(6)出现脑外肿瘤的一些征像
.
脑外肿瘤的一些征像
白质塌陷征: 广基征: 硬膜尾征: 颅骨增生变厚或变薄: 局部脑池脑沟变化:
.
(7) 脑膜瘤特殊表现形式: 囊性脑膜瘤; 完全钙化或骨化性脑膜瘤; 多发性脑膜瘤(脑膜瘤病); 恶性脑膜瘤;
.
脑 膜 瘤
❖
钙 化 性 脑 膜 瘤
.
.
.
诊断要点
发病率:高 发生部位:颅外肿瘤,以广基与硬脑膜相连 发病年龄:成人 临床表现:缓慢
脑膜 瘤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症 状。
(2)脑脊液白细胞>10×106 /L ,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
(3)脑脊液中糖定量<2.25mmol/L,蛋白定量>0.45g/L。 (4)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满
脑膜瘤的定义
“脑膜瘤”这个概念是由Harvey Cushing于1922年提 出,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的良性肿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 占脑肿瘤的10%-15%,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病率仅
次于胶质瘤。
儿童低于0.3/10万,成人为8.4 /10万。
脑膜瘤好发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1:2。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是综合治疗。
即先手术切除肿瘤,残余或复发的肿瘤则应 用介入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控制。
谢谢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2~27·59%。颅内感染发生的时间以手术后3~7d为最 多。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常与 颅内原发疾病一起加重患者病情,治疗困难,死亡率 高。
是否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
有脑室外引流管留置,且留置时间>2周者颅内感染 几率明显提高。
降低感染率手段 引流的时间:1周内,最长≤2周。
引流管引出口:不能在原切口处直接引出,因在头皮下潜
行约1~2cm后在原切口旁引出,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度:适当,避免脑脊液倒流回脑内增加感染
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时可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引流管, 不冲
洗脑内段。操作要得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管阀门,拔除后及时缝合拔管处头皮。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一)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一)引言概述:
脑膜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正文:
一、瘤体形态特点:
1. 脑膜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瘤体,表面光滑,并可能具有凹陷、膨胀等特点。
2. 瘤体边缘清晰,常呈分叶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明确。
二、影像学表现特点:
1. CT表现:脑膜瘤在CT上呈等、低或稍高密度,与周围脑组织相仿,但可在增强扫描中显示明显强化。
2. MRI表现:脑膜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但在增强扫描中呈明显强化。
三、瘤体血管饲养和血供特点:
1. 血运丰富:脑膜瘤通常具有丰富的血管饲养,可在增强扫描中表现为明显的强化。
2. 血供来源:脑膜瘤的血供多来源于颅内动脉系统,如中动脉或前、中、后大脑动脉。
四、瘤体固有信号和组织构成特点:
1. 固有信号:脑膜瘤的固有信号对于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包括均匀信号、高信号囊变或强化囊变等不同类型。
2. 组织构成:脑膜瘤的主要成分通常为纤维组织和小血管,也可伴有钙化、囊变、出血等其他组织变化。
五、周围结构受压特点:
1. 颅内压增高:脑膜瘤的存在会增加颅内压,可引起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2. 周围脑组织受压:脑膜瘤的生长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可导致局部脑沟变窄、扩大。
+
总结: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瘤体形态特点、影像学表现特点、瘤体血管饲养和血供特点、瘤体固有信号和组织构成特点以及周围结构受压特点。
准确理解和鉴别这些特点对于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膜,可分为脑膜内瘤和脑膜外瘤两类。
脑膜瘤的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脑膜瘤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CT扫描脑膜瘤的CT扫描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CT 扫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能够检测脑膜瘤的形状、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脑膜瘤在CT扫描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并且常常有钙化的表现。
此外,脑膜瘤在CT扫描上还可以显示与脑膜瘤相关的水肿和囊变等变化。
MRI检查MRI检查是脑膜瘤影像学诊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与CT扫描相比,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MRI检查常常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膜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在MRI图像上,脑膜瘤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肿块,并且常常能够显示与脑膜瘤相关的水肿和囊变等变化。
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DCE),可以帮助进一步评估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能够显示脑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像学技术。
对于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血管造影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脑膜瘤的血供主要来自颅内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膜瘤的血管分布情况,并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和CT的影像学技术。
PET-CT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脑膜瘤的代谢活性和生物学行为的信息。
在PET-CT图像上,脑膜瘤通常呈现为代谢亢进的灶,因为肿瘤细胞会具有增加的葡萄糖代谢。
此外,PET-CT还可以检测脑膜瘤的转移病灶,有助于评估其病程和预后。
结论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和MRI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肿瘤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n h i iest Afl tdHoptl maigC ne, iig 8 0 , hn ig a Unvri f i e si gn etr X nn 0 C ia y i a aI 1 1 0
【 sr c】 hsme igo t ca il n ri so eo ecm ntmos nie c fadsaeo ebantm r Ab ta t T i nn i mai r rna a dbani n f h o mo na t u r, cd n eo i s f h ri u o i e t
21 0 2年 1月 第 5 0卷第 3期
・
综
述 ・
成 静脉 窦受 侵 , 出现 静 脉窦 栓 塞 , 强 扫 描件 局 部 充盈 缺 损 ; 增
4 %~ 8 0 7 %的脑 膜 瘤伴 有 瘤周 水肿 , 度 瘤周 水肿 是 否 与恶 性 重 有关 仍有 争 议同 有 人认 为恶 性脑 膜瘤 或不 典型脑 膜瘤 常见 重 。 度 瘤 周 水 肿 , 反 没有 瘤 周 水 肿 的情 况 只见 于 良性 脑 膜 瘤 ; 相 但 S t mi h等 为 瘤周 水肿 的程 度 与脑 膜瘤 的病理 类型无 关 。
a d l so s o tp r t e o s r a in n e in ,p so e a i b e v t ,b t t t e a i ,t i n n i ma o a i n i g n i d n s h t r v o u a h s me tme h s me i g o f b sc a d ma i g f i g t a a e n
方位 观 察 血 管 的形 态 、 否 有 分 支 ; 可 显示 颅 内血 管 动脉 是 其 环 6级 以上 分支 , 这样 对 颅 内 动脉 对 肿瘤 的血 供 动脉 分 支能
脑 膜瘤 在 T 1加 权像 上 的信 号 与 邻 近 脑组 织 的脑 皮 质 相
够 清 晰 显示 ; 于静 脉 , C A对 脑 静 脉 的成 像 已得 到 临床 对 MS T 广泛 认 可[,, 以清 晰显示 肿 瘤 的 流 出静 脉走 向 , 于窦 旁 11 可 34 】 对 脑 膜 瘤通 常有 分 支血 管 注入 静 脉 窦 内 , 窦旁 的脑膜 瘤 要 注 非 意 肿 瘤 的 压迫 程 度 、 脉 内充 盈 情 况 及 血 管 连 续 性 的 观 察 . 静 对 于 血管 腔较 小 怀疑 有 病变 要 考虑 切 面观 察 血管 的情 况 。 MS T 重 建 方 法 有 : 平 面 重 组 ( R) 曲 面 重 建 CA 多 MP 、 ( P 、 大 密度 投 影 法 ( P 、 积 再 现 法 ( R) 仿 真 内 窥 C R) 最 MI ) 容 V 、
均匀 钙 化 , 多呈 沙粒 体样 钙 化 ; 近脑 组 织 受 压 推移 , 沟 、 邻 脑 裂增 宽 或 变窄 ; 当肿 瘤体 积 较 大 时 , 可表 现 为 弥 漫 性 或 局 限
性 骨 质 增 生 , 可 出 现 局 部 骨 质 破 坏 或 侵 蚀 , 时 在 增 生 也 有 目
3 4 中 国现 代 医生 CH N I A MODE N DOCT R OR
双 重 作 用 , 使 人 们将 V G 促 E F和 瘤 周 水 肿 联 系 起 来 1; 强 4增 1
后 , 灶 9 %左 右强 化 . 内强 化均 匀 , 1%呈轻 度 或 环形 病 0 其 约 0 强 化 , 化 明显 者可 不增 强 。 钙 当脑 膜瘤 发生 于 静脉 窦 时 , 造 可
大 压迫 邻 近组 织是 发生 间 接征 象 时被 发 现 . 通 常并 不侵 犯 但 脑 组织 . 同的部 位表 现 的症 状不 一致 。 不 基 本病 理是 脑膜 瘤 可 来源 于 脑膜 的各 组 成成 分 , 中 以 其 蛛 网膜 帽状 细胞 为 主要 来源 , 其好 发 部 位与 蛛 网膜 颗 粒在 脑 膜 上 的 分布 情 况相 一 致 , 多 发生 在 硬 膜 静 脉 窦 附近 , 膜 故 脑 瘤 呈膨 胀 性 生 长并 有 包 膜 . 周 同组 织 界 限 清 晰 , 与 南于 瘤 体 血 供不 均 匀 , 病灶 内可 见囊 变坏 死 。脑 膜瘤 的组 织病 理 学分 类 复 杂 , 照 WHO 0 7年 颁 布 的神 经 系 统肿 瘤 分类 1 脑 膜 按 20 2 1 , 瘤 分 为 上皮 型 、 维 型 、 度 型 、 纤 过 沙砾 型 、 管 瘤 型 、 血 微囊 型 、 分 泌 型 、 巴浆 细胞 丰 富型 、 生 型 、 索样 型 、 明细 胞 型 、 淋 化 脊 透 非 典 型 性 、 头 型 、 纹 肌 样 和问 变性 ( 性 )5种亚 型 。这 乳 横 恶 l 1 5种 中 9种属 于 I ( 级 良性 ) 3种 属 于 Ⅱ级 ( 度恶 性 )3种 , 低 ,
a c u t o b u 3 t 6 . h s me i g o l w r wi g c o n s fr a o t 1 % o 2 % T i n n i ma so g o n ,mo e b n g ,g o a ra d l — g d a d ed r e p e r e i n o d h i tmi d e a e n l e l p o l , y
而 内皮 细胞 的增 生 和肿 瘤 的血 管形 成 是脑 膜瘤 形 成 的 基础 ,
生 理状 态下 , GF具 有 促 进 血管 生 成 和增 加 血 管通 透 性 的 VE
属 Ⅲ级 ( 恶性 ) 目前 , 据 脑膜 瘤 的 大小 进 行分 型 的标 准 尚 。 根
不 统一 . 用 较 多 的是 , 瘤 最 大 径 > m 者 为 巨 大 型 脑 膜 应 肿 7c 瘤 ,~ m者 为 大型脑 膜 瘤 , 3e 3 7c < m者 为小 型 脑膜 瘤 。
下综 述 。
【 关键 词】 膜瘤 ; 脑 影像 ; 血管造 影
【 中图分类号】R 3 .5 79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12 1 )3 0 3 - 3 6 3 9 0 (0 2 0 - 0 4 0
The i a i n ng nd ci c lsg i c n e o e ngo a m g ng f di sa lnia i n f a c fm ni im i i
b c u e te e c a a trsis hsme igo fr mo a ae i ih u e a s o nn imao lo o te rc , e a s h s h rceit ,ti nn imao e v lr t shg ,b tb c u e sme me igo fbo d t h ih c la ot er c re c ae ic e s ,u u l e d t ma i g e a n t n h sp p r n od rt ei et ev n u lo e d t h e u rn e rt n ra e s al n e o i gn x miai ;T i a e,i r e o d fn h e o sbo d y o
r v e d i h sp p r e iwe n t i a e .
【 yw r s Me igo ;mae A gorp y Ke o d 】 nn ima I g ; n iga h
本 文 为 了 明确 病 灶 的 供 血 及静 脉 回流 情况 及进 行 术 后
2 脑 膜 瘤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综
・
】 。 述 ・
22 1第0 第 期 0 年 月 5 3 1 卷
脑膜瘤 的影像学表现及其 临床意义
张 红 迁
青海 大学 附 属 医院影 像 中心 , 海西 宁 青
8 0 0 10 1
[ 要】 膜 瘤是 颅 内及 脑 外 常 见肿瘤 之 一 , 摘 脑 发病 率 约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6 脑膜 瘤 生 长缓 慢 , 为 良性 , 3 2 %; 多 好发 于
22M RI 现 . 表
3脑 膜瘤 的血 管造 影检 查 31多排 螺 旋 CT血 管成 像 ( C . MS TA)
MS T C A是 以组 织 密 度对 比为 基 础 , 其优 点 是 创 伤 小 , 并 发症 少 , 次增 强 扫 描后 , 一 通过 C T技 术可 以从 不 同 的角 度及
2 1CT 表 现 .
的观察 , 同时 把脑 膜瘤 的基本 情况 及 影像 表现 作 如下 综述 。
1脑 膜 瘤 的 概 述 脑 膜 瘤 是 一 种 生 长 缓 慢 的 肿 瘤 , 年 人 多 见 , 女 性 发 成 以
C T平 扫时 肿瘤 边 缘 清晰 .呈 宽 基底 与邻 近硬 脑 膜 表 面 并 称钝 角 ; 灶 表现 为 多 发呈 等密 度 或高 密度 , 数呈 囊 性 . 病 少
瘤 组 织 侵 润 蛛 网膜 并 伴 有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加 时 . 会 致 水 分 子 才
流 入肿 瘤 问质 , 时 当 肿 瘤 邻 近 连 续 中断 时 会 导 致 进 人 瘤 此
周; 血管 内皮细胞 因子(aclr n ohl l rw h atrV GF vsua d tei o t co, E ) e ag f 是 最重 要 的血 管 生 长 因子 之 一 , 瘤 生长 依 赖 于 血 管 形 成 , 肿
质与 扁平 状脑 膜瘤 钙 化 间 间透亮 线 ; 瘤 周 围脑 白质 区可 见 肿 低 密点 改变 , 绕 肿 瘤 , 为 瘤 周水 肿 , 常 是 南蛛 网膜 下 环 称 通 腔 、 软化灶 及 白质脱髓 鞘 引 起 , e等p 现 , 周水 肿 的 发 脑 I d I 发 瘤 生与其周 围组 织 的粘 着有关 , 只有 当颅内 血管 穿通蛛 网膜或肿
中老 年 人群 , 于这 些特 点 , 由 脑膜 瘤 的切 除 率很 高 , 由于 有些 脑膜 瘤 的血 供 丰 富 , 但 导致 术 后 复发 率 提高 , 常 需 要 通 影像 学检 查 ; 文 为 了明确 病灶 的供 血及 静 脉 回流情 况 及术 后 的观察 , 本 同时 把脑 膜 瘤 的基本 情况 及影 像 表 现作 一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