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拓展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4、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能力目标:1、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
2、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化学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
2、让学生体会到随着认识的深化化学式等符号的意义将越来越丰富,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章的化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解题能力,但化学计算确实第一次接触,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一个从易到难得过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难点: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导入
复习: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氢元素______ 一个氢原子______ 三个氢原子__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教案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巩固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和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含量、所含元素的质量比3、掌握规范的化学计算书写格式二、教学重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含量、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三、教学难点:根据化学式进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学案五、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12原子的质量×1/23、相对原子质量数值(1)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或元素周期表(2)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比较: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5、相对分子质量(1)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2)计算步骤:①写出正确的化学式②查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求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板书】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学生完成学案1(三位学生板书)(二)新课讲授启问:已知化学式,还可以哪些计算?讲解:因为化学式不仅具有质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量的意义,所以根据化学可以进行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例1.计算水(H2O)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H : O =(1×2):16= 1 : 8答:H2O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板书】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练习】学生完成学案2、3(二位学生板书)【小结】化合物中各元素间的质量比=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总个数: 另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总个数。
【活动】某含氮的氧化物里,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20,求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解:设含氮的氧化物为N x O yN : O =14x : 16y =7 : 20解得X : y = 2 : 5答: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N2O5提问:你能算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吗?解:H % =2H/H 2O=2×1/18=11.1%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O%= 1 -H%=1 -11.1%=89.9%【板书】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课件

从元素周期表中查。 从相对原子质量表(课本附录3)中查。
从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3)查出下列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a__1_3_7____
Cu___6_4_____
Fe___5_6____
Cl ___3_5_._5___
相对原子质量通常取整数,但为了减小 误差, Cl取35.5 。
第七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一)
思考:“C”它有哪些意义?
1、表示碳元素 2、表示一个碳原子 3、表示碳这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 4、还表示碳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1.993×10-26千克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千克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1.674×10-27 千克
=1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求法: 用该原子的质量与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 就是这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能否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相对原子 质量计算方法?
某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C-—12—原—子—的—质—量—×—1—
12
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千克,则实际质 量为n千克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标准:把一个C-12原子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1 份为1.661×10-27千克。
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的质量: 1.674×10-27 千克 碳原子的质量: 1.993×10-26 千克
1.674×10-27千克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1/12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127-53=74
通过上述知识,我们可以得出,求任何一 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以下三种方法: 1.计算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第二章第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二章【主题】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公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归纳—练习”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归纳、类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
难点:运用质量分数综合解题。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为 2.7的第三课时,主要讲授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类比此公式,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前几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比的学习都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学生。
在思维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做实验,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也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比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减轻负担。
五、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教师提问]上课!同学们好。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首先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H 2O ”这个化学式能得出什么信息?[学生回答](预期)表示水这个物质;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教师提问]非常好。
除此之外,上节课又补充了一点,还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答](预期)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教师提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怎么求算的呢?首先要写出水的化学式,不过这道题已经给你们了。
接着要查表,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氢元素呢?[学生回答](预期)16;1。
[点评总结]对,最后再根据一个分子中原子数量进行加和。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第七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二章 第七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3、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中子4、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一个碳原子质量得出的,是相对质量,没有单位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如Al 2(SO 4)3的相对分子质量 =27×2+(32+16×4)×3=342。
注意:结晶水合物中的“· ”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 ”前后两部分的相对质量“加”在一起。
如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5(1*2+16)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1、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A mB n 为例)Al 2O 3中铝、氧元素的质量比:m (Al )∶m (O ) =(27×2)∶(16×3)=54∶48=9∶8。
2、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以A mB n 为例)例:H 20中求H%=%162121+⨯⨯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种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a g H 20水中求H 的质量=%162121a +⨯⨯⨯g4、确定物质化学式(以A mB n 为例)m ( A ) 、 m (B ) 分别为 A m B n 中 A 、B 的质量。
例1: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化学式: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OB. NO 2C. N 2OD. N 2O 5例2:叶绿素的相对分子量小于900,分子中含C-73.8% H-8.3% N-6.3% Mg-2.7%,其余为O 。
确定叶绿素的化学式 .5、求某不纯物质的纯度或某不纯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3:在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6%,求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氮)练习;一、化学式的意义(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等)1、气温频繁变化,感冒患者悄然增多,为有效防治流感,我校紧急购买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含35%过氧乙酸)进行环境消毒,其中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 2H 4O 3,以下叙述错误是( )A. 过氧乙酸是化合物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C.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D.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2、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的物质,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虾青素由40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B. 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C. 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D. 虾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1新版浙教版

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目标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能依照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依照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养量比。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难点:依照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课程资源的预备与开发PPT课件教学预设【引入】今天咱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一请同窗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C 表示一个碳原子表示碳元素的质量关于前面两层意思咱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三层含义【新授】咱们明白“C”那个元素符号能够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能够查得 C:1.993×10-26千克 H: 1.674×10-27千克O: 2.657×10-26千克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超级小,因此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经历,因此咱们取他们相对的值。
在取那个相对的值之前咱们必需先有一个标准。
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咱们就能够够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此刻咱们的原子质量过小了,因此咱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事实上这确实是成立原子质量模型。
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咱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较,把比值就概念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就来规定那个标准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因此必需指明是哪一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先留一个问题,什么缘故要取1/12C-12作为标准?找到了标准,咱们就能够够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例如:O: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一、相对原子质量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八年级科学下册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所含元素的质量比.【重点难点】1、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及化合物的质量、样品中的纯度。
【学习过程】创设情境自主先学1、以一种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这种原子的 .2、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m千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是n千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相对分子质量是4、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1)CO2 (2)5H2O (3)H2SO4(4)Cl2(5)2KClO3(6)P2O55、元素A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O2,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二、生生合作交流展示根据硫酸铵[(NH4)2SO4]的化学式计算:(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硫酸铵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5)1吨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6)1吨硫酸铵与多少吨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相等?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物质,请比较碳酸氢铵(NH4HCO3)、尿素[ CO(NH2)2]、硫酸铵[ (NH4)2SO4 ]、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大小,并与同学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2.7.1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原子质量(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7-1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原子质量 目录.................................................................................................................................................. 1 .................................................................................................................................................. 2 .................................................................................................................................................. 3 .................................................................................................................................................. 5 .. (9)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也可表示为126C )质量的112(1.661×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后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 r 表示。
(2)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12kg kg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标准碳原子的质量如C 、H 、O 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6-10661.110993.1⨯⨯=12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610661.110657.2⨯⨯=16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7-10661.110674.1⨯⨯=12.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A 、B 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A 、B 两原子的质量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目标
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
C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三层含义
【新授】
我们知道“C”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C:1.993×10-26千克
H: 1.674×10-27千克
O: 2.657×10-26千克
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
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
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
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
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
C-12 M=1.993×10-26千克
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1/12C-12作为标准?
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
例如:O: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一、相对原子质量(作业本 B本P10 第1题)
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查找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激发爱国热情
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作业本 B本
P10 第2/4/9/11题)
【例题】注意规范及计算方法。
H2SO4、3CO2、CuS04.5H2O等
2、化学式的意义:5点(作业本 B本P10 第6/10题)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讲解】及【练习】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作业本 A本P11 第3.2题)
【例题】H2O、NH4NO3
【练习】Fe2O3、CO2、H2SO4、NH4HCO3、
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作业本 A本P11 第3.3题)
【例题】讲解例题。
提醒学生注意:①各元素的质量比跟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
例如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12,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2∶4∶3。
②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
【练习】
【补充】计算5t氧化铁中含铁多少吨。
(作业本 A本P11 第3/4题)
[解]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
氧化铁的式量是56×2+16×3=160
5t氧化铁中所含铁的质量是:5×70%=3.5(t)
答:5t氧化铁中含铁3.5t。
板书设计
一、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化学式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