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电影观后感

合集下载

赤壁电影的观后感5篇

赤壁电影的观后感5篇

赤壁电影的观后感5篇赤壁电影的观后感(1)昨天看了吴宇森导演的三国之赤壁的上集,感觉有一点失望,但也不算完全失望,起码我还是想继续看他的下集赤壁,至少吴宇森的赤壁里面的动作和场面比三国之见龙卸甲要好看一点。

吴宇森的赤壁这部电影比较适合给那些没有一点中国历史常识的美国人看,但对我来说可能就不太适合,记得高中课文里都有三国演义的段落,大学听得又是单田芳的三国演义评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也在那时候通读了一遍,之后又是彻夜玩日本的三国志,现在玩的还是光荣的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游戏,可以说,三国的故事以及里面的.人物形象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模式了,一提到赵云、关羽、张飞,他们的形象几乎是固定化的,而吴宇森导演之下的这些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都不一样了。

其实我更认同的是光荣的电脑游戏中的三国人物形象,而且我觉得,日本人的确真正吃透了三国文化的精髓,他们的游戏对于三国历史中很多有趣而详细的描写,又没有违背原本小说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三国演义文化,一味迎合外国人所好制作的电影,是不能反映出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文化。

这一点其实我们值得向日本人学习,日本人开发的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的英文版在西方也非常流行,不少老外都热衷于这个游戏,有的老外甚至专门为了这个游戏而研究了中国的三国历史和文化,这也说明了好东西,不用投其所好,照样能发扬光大。

赤壁电影的观后感(2)三国鼎立时期,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蜀国。

东吴与蜀国结为同盟,共同抗曹。

在周瑜勇猛地火烧连船,孔明机智地草船借箭后,曹操大败,败走华容道。

此次战役空前绝后,被喻为“赤壁之战”《赤壁》一片以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重现了古代宏伟的战斗场面,实在令人震惊。

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不经感慨到:团结力量的伟大。

影片中,刘备与孙权结盟把弱小两国变为了强大一国,击败了曹军。

可见团结的力量不可小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弱小的蚂蚁团结起来的威力。

《赤壁》电影观后感

《赤壁》电影观后感

《赤壁》电影观后感主题栏目精选:“《赤壁》电影观后感”,敬请访问。

观看优秀的作品,会领悟许多感悟,与此同时,看电影时我们都会有许多个人的观点,为了向他人展示了自己欣赏作品时的感悟,我们可以用观后感进行记录,观后感要适当的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你有过写观后感的经历吗?编辑收集并整理了“《赤壁》电影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电影观后感【篇1】诸葛亮要去东吴,讲了一大通理由后,刘备问他什么时候动身,他说就今晚,刘备端起一碗饭说“那你多吃点吧”。

诸葛亮见孙权,当时想着该舌战群儒了,应该很精彩,结果呢?短短几句不轻不重的话就把这段经典一笔带过了。

同事说金城武第一眼看上孙权那个镜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然慢镜头拉过就瞟上了孙权了,然后俩眼就扎人家身上拔不出来了,当时她就觉着这诸葛亮看着势头是对孙权一见钟情了,典型的琼瑶剧里女主角一眼就相上男主角时的场景镜头运用嘛,而且表情动作和神态也一样。

周瑜问诸葛亮“这么冷的天你还拿着扇子,不冷吗”,诸葛亮回答“我要随时保持冷静”诸葛亮给周瑜的马接生,周瑜问“这个你也懂”,答曰“略懂”,然后就是小乔要周瑜给刚出生的小马起名字,周瑜说“就叫萌萌吧”,全场乐翻。

晚上鲁肃说起抗曹的事情,周瑜说“大喜的日子不谈公事”。

有个镜头是演周瑜为小孩挖笛子眼,哈哈,同事可是吹笛高手,一看这镜头就找到了严重问题,当时就发表了她的专业演讲:笛子音歪了,哪个音歪了你挖哪个孔就是了,而周瑜却去挖气孔管!不是没事儿胡勒勒嘛!气孔又不发音,就是个棒坠子穗子的地方。

再有古时候的笛子哪儿还有笛头啊,又没装饰牛角,何况那么短的能不跑调嘛,就算是小G调的也不能那么短啊,再说那里是南方,都是曲笛,哪有那么小个的笛子阿!又不是吹河北梆子呢!哈哈,看来我们的大导演真是该好好补补课。

有场张飞在八卦阵里跟敌人厮杀的场面,张飞一出场大家就哄笑,整个一个金刚呀,赤手空拳,吼叫着就冲上来了。

书中称张飞是猛张飞,人家是粗中有细,可是这个张飞整个一个傻张飞。

赤壁电影观后感200字

赤壁电影观后感200字

赤壁电影观后感200字《赤壁电影观后感200字》篇一看完《赤壁》这部电影,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这部电影一开场,那宏大的战争场面就像一记重锤砸在我心上。

战船一艘艘地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士兵站在上面,那场面就像一群密密麻麻的蚂蚁在搬家,看着就让人震撼。

电影里的人物那也是相当有看头。

周瑜,哇塞,那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啊,不仅长得帅,还聪明得不像话。

他站在船头,那风一吹,衣袂飘飘的,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一样。

诸葛亮呢,就像个老狐狸,眼睛咕噜噜一转,就一个计谋出来了。

不过呢,这电影也有让我觉得不太爽的地方。

我就寻思着,这电影里的一些情节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比如说那个八卦阵,好家伙,那阵仗摆得,就跟魔法阵似的,敌人一进去就晕头转向。

这真的符合历史吗?也许导演是为了让电影更有看点,可我总觉得有点变味了。

而且啊,电影里有些爱情戏感觉有点突兀。

小乔去曹营那一段,我就想啊,这不是羊入虎口嘛。

她就那么轻轻松松地去了,还妄图说服曹操,这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吗?这就好比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绵羊,跑到老虎面前说“你别吃我,你要善良”,这可能吗?但是话说回来,这电影的视觉效果那是没得说。

那些战船燃烧起来的时候,火焰冲天,就像一条巨大的火蛇在江面上肆虐。

士兵们在船上厮杀,刀光剑影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感。

从这个角度看,它还是一部挺成功的商业片的。

我就在想啊,我们看这种历史题材的电影,到底是更注重它的历史真实性呢,还是它的娱乐性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就像我平常纠结是吃火锅还是吃烧烤一样,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纠结点。

总的来说,《赤壁》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大杂烩,有让我惊艳的地方,也有让我忍不住吐槽的地方。

不过不管怎么说,它也让我对赤壁之战这个历史事件有了更多的兴趣,也许我该去翻翻史书,看看真正的赤壁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赤壁电影观后感200字》篇二嘿,《赤壁》这部电影可真让我有不少话想说。

刚看的时候,我就被那场面给镇住了。

《赤壁(上)》电影观后感

《赤壁(上)》电影观后感

《赤壁(上)》电影观后感《赤壁(上)》电影观后感一直以来,我都对《赤壁》这部电影充满期待。

不仅因为它以东吴为主角来叙述那段历史,更是因为我希望它能展现出那段战争的深刻内涵。

然而,当我看完《赤壁(上)》后,心中却充满了失望。

这部电影的确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场面宏大,制作精良。

但在我看来,它却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地展现出那段历史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鲜明,但却显得过于单薄,缺乏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尤其是那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他们的形象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让人感觉有些失望。

电影中的剧情也存在一些问题。

它过于注重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对于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政治斗争却描述得不够深入。

这使得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战争片,而缺少了对于人性和历史的思考。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也显得有些突兀和不合理,让人难以理解。

我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它应该能够通过对历史的描写,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同时,它也应该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收获。

然而,《赤壁(上)》这部电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所欠缺。

它只是一部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而制作的商业电影,缺少了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此外,我认为电影的制作方在选择演员和导演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电影中的演员阵容强大,有梁朝伟、金城武、张震等众多知名演员加盟,但他们的表演却并没有能够完全展现出角色的魅力。

尤其是金城武,他在电影中的表演有些过于夸张,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

而导演吴宇森的风格也过于个人化,他在电影中加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和元素,使得电影的风格有些不统一。

《赤壁(上)》这部电影虽然在制作上有所突破,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它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地展现出那段历史的内涵,也没有能够给观众带来太多的启示和思考。

希望下部电影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展现出更加精彩的剧情和更加深刻的思想。

《赤壁》观后感(最新)

《赤壁》观后感(最新)

《赤壁》观后感昨天放学去看赤壁下了,嗯,我觉得是部很不错的电影~很震撼的,发人深省~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后来回家看了看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呵我真是…褒贬声一片啊~不过我还是没有动摇自己对这部电影最初的评价,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表扬的声音就不多说了,主要针对那些批评的声音,我倒有些自己的看法。

大多数批评的声音都说什么玷污原著,不忠于历史之类的话,我认为这些人对电影还不太了解…(这也只是我的一己之见,没什么别的意思~)如果想了解历史,不如去看史书。

如果想看视频上的历史,不如去看三国的电视剧。

现在的商业电影在娱乐观众的同时,最主要的目的不还是为了赚钱么~导演们要针对现在社会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现象,拍出一部部能让观众满意的电影。

其实说实话,我看的电影很少,但是我觉得那些看过以后能让人有所思考的电影才能算作好电影,而那些只有虚壳而没有内在的电影,也只能博得观众的一笑而已,看过也就完了,对人们的思想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人们的心灵也不会有所触动。

整部电影下来,中间让人发笑的地方很多。

有些地方纯属是导演为了搞笑而作。

但也有些地方,在笑的同时又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

印象最深的是各位将军将自己碗中的元宵分给周瑜的那个场景。

那时电影院里有一阵阵议论的声音,听到很多人在说:“呵呵,怎么都给他了,他吃的了嘛~那碗盛得下吗……”呵大家还真是瞎操心~为什么不用这瞎操心的工夫想一想这个情节到底在传达一个什么意思呢。

大战来临,大家分别将自己碗中的元宵分给周瑜,然后意味深长的对视……大家希望这战能赢,能回来团圆,能和家里人团圆……影片中将战争的场面拍的很好,也将那一群群的死人拍的让人震撼…战争所带来的后果,真的是无法计算……在战场上,人的生命真的很贱,不是么?枪林弹雨中,时刻有死去的可能,但是那些战士们还是那样英勇无畏……我在想,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交战的双方都希望获胜,然后免税的免税,团圆的团圆。

对于那些领导者,他们是为了自己的雄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于是便发动着一场场战争。

赤壁观后感(优秀8篇)

赤壁观后感(优秀8篇)

赤壁观后感(优秀8篇)《赤壁》观后感作文篇一东汉末年,新野一战刘备大败。

无法反击的蜀军只好带着老百姓离开新野。

但老百姓的行动很慢,这极大地耽误了行军转移的速度。

有人劝刘备放弃老百姓,说这样会使转战快一点。

但刘备说:“不行,老百姓不愿投靠曹操才跟我们走的,我们连老百姓都保护不了,那我们打仗还有什么意义?”刘备决定让孔明去东吴请求援军。

孔明来到东吴,接下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舌战群儒”,最终,孔明说服了周瑜和孙权,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一场三国大戏,就因此拉开了……不同的人看《三国》,会有不同的理解。

那么导演吴宇森要通过电影《赤壁》表达他怎样的思想呢?一、情义高于一切。

赤壁一役的胜利完全在于“义”和“团结”。

“义”是一种神奇的万能力量,能让不同的人联合起来,割头换颈。

“团结”让无数根稻草抱成一团,不会被轻易折断。

曹操虚为汉民,实为汉贼,不讲正义,更不懂得用人,狂妄专横,自然没人愿意相信他,真心效力于他。

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备虽然打的胜仗不多,但他得民心,肯为老百姓着想,即使到了自己最危急的时刻,他也仍然不愿弃老百姓而自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观后感作文篇二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让我学到了很多。

故事是这样的:曹操,字孟德。

有一次,他亲自带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准备攻打江东。

当时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吓得孙权连大气也不敢出。

幸好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帮助孙权,受到了孙权的热烈欢迎。

虽然是初冬,诸葛亮却预测三天以后有东南风,于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条计谋。

他们先派庞统去游说曹操,让他把所有的战船都用铁链连接起来,再让黄盖领兵去诈降,趁机把曹操的战船都烧毁。

等到了黄盖诈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东南风,于是黄盖放出了许多火船。

赤壁观后感周记

赤壁观后感周记

赤壁观后感周记篇一赤壁观后感周记嘿,这周看了《赤壁》,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啊!一开始,我觉得这不过就是一部普通的古装战争片,可能就是打打杀杀,没啥特别的。

可看着看着,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这片子简直太精彩啦!那场面,好家伙,那叫一个宏大!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尘土飞扬,也许我这形容有点夸张,可真的就是那种让你心跳加速,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就在想,这要是我在战场上,可能腿都吓软了,还打啥仗啊!诸葛亮和周瑜,这俩大神,那智慧简直绝了!诸葛亮的淡定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我就好奇,他脑袋里咋装了那么多计谋?难道他晚上不睡觉都在琢磨这些?周瑜呢,帅气又有勇有谋,我觉得他可能就是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的人。

再说那些战争的策略,什么火攻啦,连环计啦,我在想,古人的脑子咋这么好使?我平时做个数学题都费劲,他们居然能想出这么复杂的战术。

不过,看这片子的时候,我也有点小纠结。

你说,战争到底是为了啥?为了权力?为了荣誉?也许都有吧。

可这背后,死了那么多人,值吗?我觉得可能有时候,和平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这一路看《赤壁》,心情起起伏伏,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有时紧张得要命,有时又被逗得哈哈大笑。

总之,这片子,真不错!篇二赤壁观后感周记哎呀妈呀,这周看了《赤壁》,可把我给激动坏了!一开始听说这电影,我还没啥兴趣,心想:“不就是古代打仗的事儿嘛,能有多好看?”结果,我啪啪打脸!这电影简直太牛了!那画面,简直美炸了!赤壁那景色,绿水青山的,要不是有战争,说不定能成为旅游胜地呢!还有那些士兵们的盔甲和武器,闪闪发光,说不定比我家里的不锈钢盆都亮!说到人物,我可太喜欢孙尚香了!她那股子泼辣劲儿,就像我们班的女汉子,谁都不怕!我就在想,要是她在我们班,那肯定是大姐大,谁敢惹她?不过,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也有很多疑问。

比如说,曹操为啥非要打赤壁?难道就是为了小乔?这理由也太扯了吧!也许他是想称霸天下,可这代价也太大了吧?还有啊,战争的时候,那些士兵们难道不害怕吗?我要是在那,可能早就尿裤子了!他们怎么能那么勇敢地往前冲?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家人?这一路看《赤壁》,我一会儿感动得想哭,一会儿又兴奋得想跳起来。

《赤壁》观后感500字400字作文

《赤壁》观后感500字400字作文

《赤壁》观后感500字400字作文《赤壁》观后感500字400字作文篇一:《赤壁》观后感昨天,去同学那拿资料,顺便约了另外的一些“死党”一起去看《赤壁》。

我们进场已经迟到了两分钟,但还是及时的赶上了。

电影的一开场就是“刘备被曹军所迫,投奔孙权。

赵子龙单枪匹马救少主”。

那气势汹汹的场面让人震惊不已。

在整个《赤壁(上)》的影片中,最令我感动是一位老汉在周瑜军营的水田里丢了一头水牛时的那一幕幕。

老汉向周瑜说明了情况,周瑜不仅归还老汉丢失的水牛,也没有惩罚这个盗取水牛的士兵,人的是影片中孙尚埋伏在曹操的大营里,还花了一张很大很大的地形图,这可帮了周瑜他们很大的忙。

这电影场面拍得很逼真。

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一例,那么多船向曹操营地冲去,诸葛亮悠然自得的在船舱内等待着曹军的箭,,特别气派壮观。

还有最后的大战,本来想火烧周瑜的曹操结果适得其反,这也告诉我们凡事要冷静,不能冲动,这样会坏了大事的。

那一个个拼搏奋斗的场面更激动人心。

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如连环计、反间计、美人计看起来感觉有点悬念,希望再能拍下集!《赤壁》观后感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东汉末年,曹操大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役,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一举扫灭南方的刘备和孙权,统一全国。

为歼灭曹操,孙权决定与刘备结盟。

大家经过探测,知道了曹操的战士们因为惧怕风浪颠簸,竟用铁索将船舰一条接一条连在一起,这样做虽然使士兵免受晕船,但船舰的行动也就非常不便。

黄盖、周瑜等人发现了曹操的连环船有不容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

为了方便放火,周瑜和黄盖使出了“苦肉计”,轻敌的曹操果然蒙骗上当。

联军们趁此机会,势如破竹,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曹操会成了孙权与刘备的手下败将呢?难道他的兵马不够吗?不是他的兵马不够。

那为什么曹操有十万兵马却依然抵挡不住孙权和刘备呢?是因为曹操太轻敌,十分骄傲自大,掉以轻心,认为孙刘联军不堪一击,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举就可以击破;而孙刘联军水陆两军人马虽然力量弱小,不足五万,但是上下军人团结一心,所以士气大增,并在周瑜和诸葛亮的帮助、指点下,找到了敌军的弱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电影观后感
《赤壁》观后感
慢镜头的刀剑入体镜头、飙得堪称奢侈的血浆、战场上飞翔的白鸽……吴宇森对三国历史的情怀在滚动的胶片中如江水般流淌,昨日(3日),仅一个小时的删减版《赤壁》让提前先睹为快的媒体记者大呼不过瘾。

该片共8本拷贝,当天成都放映的只有4本,曾在北京引发笑场的小乔“发嗲”、孙尚香念出“匹女有责”、孙权发出“无字天书”的场景并没出现。

管中窥豹,华丽的3D场景之下,这部耗资5.4亿人民币、费时3年的“最烧钱华语片”,对吴宇森的粉丝来说还算物有所值,吴氏的暴力美学、慢镜头和白鸽一个都不少,这个三国就是吴宇森心中的三国……
刀光剑影、跃马横枪、羽扇纶巾、英雄惜英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即使片尾字幕打出众多三国史专家和顾问的名单,但吴宇森未必想把《赤壁》拍成历史教科书,他说:“这部电影只是商业娱乐大片。

”所以,我们可以用娱乐的精神解读这部尚未拍完的史诗,也算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向吴大师致敬。

原定于昨日上午10时的《赤壁》首映时间推迟了一刻钟,这是因为入场观众要经受严格的安检:排队、验收入场券、存包、关手机、金属探测仪“搜身”,虽然如此但无人抱怨,因为《赤壁》是足够值得期待的。

【第一回】谋略传鸟惊飞带出曹操的霸气
汉,建安13年。

国都许昌内的大殿内,文武百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肃静的殿堂之内飞进一只小鸟,落在了儿皇帝的手上。

突然,气氛骤变,鸟惊飞,众人跪拜。

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腰上的玉佩响起的撞击声在安静的大殿上显得突兀,此人就是张丰毅扮演的曹操,他神色阴郁,鸟吓得扑翅而逃。

(画外音:这绝对是吴宇森的节奏和手法。

)
曹操要汉献帝南下讨伐刘备和孙权,皇帝最开始不允,大夫孔融上奏反对出征。

曹操只说了一句:“祭旗!”孔融被斩杀,一腔热血喷将出来,这就是《赤壁》的开场白。

(画外音:曹操出场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满腹谋略,“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人物形象铺垫得干净而丰富。

)
捧诸葛杜撰“回光战术”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神勇无敌,在当阳桥大喝一声,吓得曹军肝胆俱裂,可吴宇森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计谋,杜撰出历史上子虚乌有的“回光战术”,淡化了张飞的“神嗓”。

随后,与吴国联手,诸葛亮布下八卦阵,将曹的陆军全歼。

(画外音:虽然《赤壁》在看片中落下了打斗场面精彩,斗智场面稍显不足的诟病,不过每次出现都算是点睛之笔。

)
【第二回】猛将传【赵云】舞双剑潇洒酷似“小马哥”
胡军扮演的常山赵子龙出镜场面超多,单枪匹马,七次杀进重围,救出幼主刘禅,杀得性起,将手中长枪抛出,让一位曹将来了个透心凉,手中再无兵刃,情急之中,赵云空手夺过敌兵两把宝剑,挥舞起来又是一片血光。

(画外音:让人立刻联想到吴宇森在《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周润发耍双枪时的潇洒。

)
【张飞】耍盾牌长坂坡大破敌军
军史上著名的长坂坡之战成了《赤壁》的第一个高潮。

电影中的张飞扮相和我们脑海中的张翼德基本相符,豹眼圆睁、胡须怒放、手提丈八蛇矛,胯下一匹乌骓马。

曹军大兵压境,张飞问诸葛亮有何妙法,诸葛亮说:“用我的回光战术。

”随后,张飞率兵在当阳桥边立起背面是镜子的盾牌,利用阳光的反射,闪得曹军骑兵人仰马翻,大败而归。

(画外音:看到这里,有观众小声嘀咕:“哟,还耍起了高科技。

”)
【关羽】甩飞刀酷帅POSE难忘怀
眼看蜀军就要溃败,军阵中突然杀出一员猛将,这正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的关羽关云长,不负武神称号的他,跃身一撞就可以把匹烈马顶飞。

一口青龙偃月刀斩杀曹军无数,虽然银幕上没出现断头断手的场面,但四处乱溅的血浆也让观众胆寒。

观战的曹操冷嘲热讽之时,青
龙大刀忽然飞到他面前,重重地插到地上。

曹兵欲杀关羽,曹操大吼:“不得无礼。

他如果要杀我,早就杀了,关羽从不背后伤人。

”然后看着关羽从容离场。

英雄惜英雄,被吴宇森刻画得淋漓尽致。

(画外音:虽然英雄的情怀抒发到位,但观众后来一看到关羽出场就发笑,这是为何?因为扮演关羽的演员每次出场都先弓腰,把刀背在身后,然后来个百米冲刺一阵狂奔,这个POSE几乎成为吴氏关羽的标志。

)
【第三回】笑谈传刘备的“劝饭”
《赤壁》开拍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其中被人诟病的一个焦点就是不该让金城武出演诸葛亮,不过从昨天电影看来,金城武版诸葛亮的表现尚可,虽然没有那么仙风道骨,但下巴上的胡子也逐渐让人忘记这是“史上最帅的诸葛亮”。

吴宇森表示,他并不想神话诸葛亮,所以这次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情味和幽默感。

没料到尤勇扮演的刘备更加幽默。

诸葛亮准备到东吴联合孙权合力抗曹,临行前,刘备给诸葛亮端来一大碗米饭,说道:“军师去东吴路途遥远,需要体力,所以多吃点。

”全场大笑。

(画外音:如此婆婆妈妈、慈母送儿般的刘备让人喷饭。

)
鸽子乌龟最抢镜
片中有交代,诸葛亮八卦阵的灵感来自乌龟的盾甲形状,这只乌龟出镜率超高,甚至还担当了迷惑曹军的角色,有影迷笑着说:“乌龟可能要成为今年夏天最热门的宠物哦。


片尾,诸葛亮用扇子逗着两只白鸽,对周瑜笑言:“我刚给它们洗了个澡,正在把他们给扇干呢。

”观众席又发出一阵阵笑声。

最后,吴宇森最爱的鸽子振翅高飞,越过滚滚长江,从那只鸽子的视角,观众看到了下面密密麻麻的战舰和曹操布下的军阵,最后鸽子飞到曹营,此时的曹操正惬意地观赏士兵们的蹴鞠大战……与此同时,周瑜一把火烧掉了沙盘中曹军战船的模型,影片就在这时戛然而止。

(画外音:吴宇森绝对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也许,继鸽子后,乌龟将成为吴宇森电影的新标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