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一步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 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调整期 特点:生长速率常数为零、菌体粗大、RNA含量增加、代 谢活力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2、对数期 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菌数和 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3、稳定期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水平、 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是生产的收获期、芽孢杆菌开 始形成芽孢。 4、衰亡期 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整个群体出现负增 长、细胞开始畸形、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典型生长曲线
环科1201 林国俊
微生物生长曲线定量研究液体培养基中 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叫做微 生物生长曲线。 典型生长曲线将少量纯种微生物细胞接 种到容积恒定的液体培养基上,在合适 的环境下,细胞就会由小变大,发生有 规律的生长。若以细胞数的对数为纵坐 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绘出一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
微生物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及繁殖(共113张PPT)

二、连续培养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or
封闭培养(closed culture)
培养基一次加入,不予补充,不再更换。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二、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Continous culture )
一、生长曲线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 如氨基酸、转化酶、外肽酶或抗生素等。细胞呈现多种形态,有时产 生畸形,细胞大小悬殊,有些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变成阴性反应等。
该时期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但在衰亡期的后期,由于部分
细菌产生抗性也会使细菌死亡的速率降低,仍有部分活菌存在。
细菌的生长曲线一般用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
一、生长曲线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一、生长曲线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迟缓期(Lag phase):
将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菌数不立即增加, 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也称延迟期、适应期。
一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2、膜过滤培养法
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 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 成的菌落进行统计。
一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3、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
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例如巨大芽孢杆菌,在迟缓期末,细胞 的平均长度比刚接种时长6倍。一般来说处于迟缓期的细菌细胞 体积最大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222(㏒ x2 - ㏒ x1)
R=
=
t2 – t1
t2 – t1
• 代时(G)
1 G= =
t2 – t1
R
3.322(㏒ x2 - ㏒ x1)
稳定期
• 特点:
1 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0 2 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值 3 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4 细胞内出现储藏物质,芽孢菌内开始 产生芽孢
微生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生长阶段
特征
延滞期
细胞不分裂(不生长),但细胞变大,细胞内RNA含量增 高,原生质呈碱性,合成代谢活跃,易合成新的诱导酶, 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接种物中死细胞较多或培养基不丰 富时延滞期较长。
指数期
细胞分裂(生长)最快,细胞进行平衡生长,酶系活跃, 代谢旺盛。生长速率由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决定。
• 在发酵中的应用:一般来讲控制发酵条 件时控制在微生物生长曲线稳定期结束 前,比如酸奶发酵,除控制温度条件外, 最重要的就是发酵时间。不能短,微生 物还处于繁殖期,发酵效果不好;不能 长,微生物处于衰退期,衰退将产生很 多代谢物,使产品风味发生变化,甚至 影响保质。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应用
•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废水处理中,用初期 培养的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时,宜接入对数期的 微生物: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运行 系统,宜接入稳定期的微生物;高负荷活性污 泥法处理废水时,宜用对数期和稳定期微生物; 对有机含量低BOD5/COD《0.3、可生化性差的 废水,即用衰亡期微生物处理;对间歇排放的 废水可采用衰亡期微生物的间歇爆气法处理。
稳定期
新繁殖的细胞与死亡细胞数目相等,菌体产量达到最高, 细胞开始储藏糖原、脂肪等储藏物,产芽孢的开始形成芽 孢,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可能由于营养物的消耗或抑 制生长的代谢产物积累,细胞停止增殖,但仍存活。
简述一步生长曲线绘制的基本步骤。

简述一步生长曲线绘制的基本步骤:
一步生长曲线,是指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以下是其绘制的基本步骤:
1.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确保每个细胞最多只吸附一个噬菌体。
2.经过数分钟的吸附后,在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对应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噬菌体。
3.用培养液稀释此混合液,终止抗血清的作用,再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4.期间每隔数分钟取样,连续测定其效价。
5.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噬菌体特征曲线,即为一步生长曲线。
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
其中潜伏期是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裂解期是紧接在潜伏期后的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平稳期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及相关知识点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及相关知识点一、概述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可以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生长和繁殖。
它们的生长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对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及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生长的特点和规律。
二、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用生长曲线来描述,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滞留期、指数期、静止期和逝去期。
1. 滞留期在这个阶段,微生物适应新的环境,准备开始生长和繁殖。
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
2. 指数期一旦微生物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就开始以指数增长的方式进行繁殖。
这是微生物生长最快的阶段,细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3. 静止期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耗尽或者有毒物质积累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会减缓甚至停止。
这个阶段被称为静止期,微生物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新的适宜条件出现。
4. 逝去期在最终阶段,微生物的数量开始减少,直至全部逝去。
这可能是由于环境不适宜、营养物质耗尽或者毒素积累等原因。
三、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酶活性。
细菌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嗜热菌、中温菌和嗜冷菌,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2. pH值pH值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有些微生物适应酸性环境,有些适应碱性环境,而有些在中性环境中生长。
3. 营养物质微生物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进行生长和繁殖,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4. 氧气氧气是许多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生长。
不同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也不同。
四、微生物生长与工业生产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制药、食品加工、酿酒等行业。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意义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定义三、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研究意义四、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噬菌体是微生物界中一种特殊的生物,能够在宿主细菌体内完成复制、组装和释放。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是研究噬菌体生长规律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这一曲线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噬菌体的生长特性、感染机制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阐述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意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定义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表达、组装和释放等过程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这一曲线通常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以病毒产量为纵坐标,描绘出噬菌体在感染过程中的增长规律。
三、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研究意义1.揭示噬菌体生长规律:通过研究一步生长曲线,可以了解噬菌体在感染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噬菌体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分析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步生长曲线可以反映噬菌体与宿主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病毒复制、组装和释放的过程,以及宿主细菌应对病毒感染的相关机制。
3.评估噬菌体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不同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可以评估噬菌体的生物活性,为筛选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噬菌体提供依据。
四、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应用1.疫苗研究:一步生长曲线可用于评估疫苗候选株的生物活性,为疫苗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2.抗病毒药物研究:通过研究一步生长曲线,可以评估抗病毒药物对噬菌体的抑制作用,为药物筛选和优化提供依据。
3.噬菌体治疗:一步生长曲线可用于评估噬菌体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五、结论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作为一种研究噬菌体生长规律的重要方法,对于揭示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生物活性和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3)实践意义
• 对以生产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 (乳酸等)为目的的某些发酵生产来说,稳定期 是最佳的收获期;对维生素、碱基、氨基酸等物
质进行生物测定来说,稳定期是最佳测定时期。
15
4、衰亡期
衰亡期
16
4、衰亡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义: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整个群体呈现出 负增长。
7
(2)应对办法
1
通 过 遗 传 学方法改变 种的遗传特 性使延滞期 缩短。
2
利 用 对 数 生长期的细 胞作为“种 子”
3
尽 量 使 接种前后 所使用的 培养基组 成不要相 差太大。
4
适当扩大 接种量等方 式缩短延滞 期
8
2、指数生长期
指数期
9
2、指数生长期
定义:又称对数生长期,微生物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 ,细菌数量呈指数增。
6
(1)特点
➢生 长 速 率 常 数 等 于 零。 ➢细 胞 形 态 变 大 或 增 长。 ➢细 胞 内 RNA 尤 其 是 rRNA含量增加,原生 质呈嗜碱性。
➢合 成 代 谢 活 跃 , 核 糖 体 、 酶 类 和 ATP 的 合成加快,易产生诱 导酶。 ➢对 外 界 不 良 条 件 如 氯化钠溶液浓度、温 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 素反应敏感。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1
1、定义及绘制方法
定义: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 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绘制方法:微生物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 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 为横座标,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座标作图, 得到的一条反映微生物在整个培养期间菌 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微生物生长曲线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结束
大家好
15
大家好
9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 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 t2t1 (lgW2lgW1)/lg2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 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或 OD。
大家好
10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 板;
成因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 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 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 增加。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成因 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
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
成因 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 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 死亡。
大家好
6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 的代时;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 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 生长的方法
状态。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好5稳定期:(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 的细菌数相当。
成因 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 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 会产生芽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②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原核细胞的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交联在一起进行。
③真核细胞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
④真核生物中除某些低等类群(如甲藻等)的细胞以外,染色体上都有5种或4种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而在原核生物则无。
⑤真核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有专门的DNA复制期(S期);原核细胞则没有,其DNA复制常是连续进行的。
⑥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原核细胞所没有的。
⑦真核细胞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其鞭毛(纤毛)、中心粒、纺锤体等都与微管有关,原核生物则否。
⑧真核细胞有由肌动、肌球蛋白等构成的微纤维系统,后者与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等密切相关;而原核生物却没有这种系统,因而也没有胞质环流和吞噬作用。
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型,原核生物的为70S型,两者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⑩真核细胞含有的线粒体,为双层被膜所包裹,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核酸合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内膜上有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链。
⒊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
它的裂解生活史大致为:1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2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3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4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5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增殖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
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细菌细胞至细菌细胞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的最短时间。
又可分为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
裂解期从被感染的第一个细胞裂解至最后一个细胞裂解完毕所经历的时间。
平稳期指被感染的宿主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数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
裂解量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