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腰椎滑脱症ppt医学课件

• 而在成年人,腰椎滑脱的主要 原因多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 及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所致。若腰椎滑脱越来越严 重,会造成对神经的压迫。
腰椎滑脱的分型
• 一种是真性滑脱,该症状 是由于椎弓根崩裂狭部不 连造成;常见于40岁以下 的成人,儿童少见。
• 还有一种是假性滑脱,是 由于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 行性改变引起,但滑脱的 程度多不重。多见于50岁 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 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 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 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 滑脱。
• 病理性骨折:
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 上下关节突,使椎体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 病理性滑脱。局部病变可以是肿瘤或炎症。
腰椎滑脱不同年龄段特点
• 对于青少年,临床上最为多见 的是由于腰椎骨上的某一部分 (椎弓峡部)断裂所致,医学术语 称“椎弓崩裂”;椎弓峡部在 维持腰椎的正常排列上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了断 裂,腰椎将不能承受正常的生 理负荷(指正常生活中的行走坐 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滑移。
腰椎滑脱的手术原则
•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 以及植骨融合。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 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 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 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内固定是 指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的位置, 防止椎体滑脱复发或腰椎的不稳定,但内固定只能提供腰 椎手术后短时间的稳定性,其长期的稳定性最终需要依靠 植骨融合来达到。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 系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单独或者同时采用 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强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脊 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 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
腰椎滑脱的分型
• 一种是真性滑脱,该症状 是由于椎弓根崩裂狭部不 连造成;常见于40岁以下 的成人,儿童少见。
• 还有一种是假性滑脱,是 由于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 行性改变引起,但滑脱的 程度多不重。多见于50岁 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 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 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 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 滑脱。
• 病理性骨折:
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 上下关节突,使椎体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 病理性滑脱。局部病变可以是肿瘤或炎症。
腰椎滑脱不同年龄段特点
• 对于青少年,临床上最为多见 的是由于腰椎骨上的某一部分 (椎弓峡部)断裂所致,医学术语 称“椎弓崩裂”;椎弓峡部在 维持腰椎的正常排列上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了断 裂,腰椎将不能承受正常的生 理负荷(指正常生活中的行走坐 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滑移。
腰椎滑脱的手术原则
•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 以及植骨融合。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 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 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 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内固定是 指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的位置, 防止椎体滑脱复发或腰椎的不稳定,但内固定只能提供腰 椎手术后短时间的稳定性,其长期的稳定性最终需要依靠 植骨融合来达到。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 系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单独或者同时采用 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强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脊 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 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
腰椎滑脱PPT医学课件

腰椎滑脱
1
一、概念 二、病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2
腰椎滑脱:指相邻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相对 位移。
椎弓根峡部裂性 退变性
创伤性和病理性 椎弓根发育不良性
3
• 峡部:上下关节突之间椎弓的狭窄部分。
4
• 影像
• 斜位片:项颈征,腰椎45° • 上关节突“狗耳”, • 横突“狗头”, • 椎弓根“狗眼”, • 小关节突“狗前肢”, • 峡部“狗颈”出现项圈。
11
• 2、退行性腰椎滑脱 • 腰椎不稳、过度活动、保护性过度肌痉挛、
关节突负荷增加、骨质增生、关节松弛等 等均可导致滑脱,进而出现椎管狭窄、压 迫相关症状、体征。
12
• 发病率:年龄 L4.5>L3.4>L5S1。
腰痛
腰椎不稳
前凸增加
椎间盘退 变
窦椎神经 刺激
13
滑脱
神经根嵌压
下肢痛和坐骨 神经痛
7
峡部裂L5多见,椎弓骨核分离,遗传性发 育不良,慢性劳损或疲劳骨折。 • 直立时L5承受椎间的压应力+椎弓峡部的剪 应力+反复作用 峡部断裂 椎体滑脱。 • 发生率:L5>L4? • L5承受的应力>L4。
8
• 临床表现 • 1、先天性椎弓崩裂(峡部裂)滑脱
• 发病率6%~7%,约一般滑脱,4岁以后, 12~16发病最高,偶然发现,腰部负重或扭
殊治疗,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轻微腰腿痛,对症治疗。
• 先天性滑脱Ⅰ°~Ⅱ°或Ⅱ°以上,有腰腿
痛神经症状,应行椎管减压,滑脱复位、 内固定和植骨融合。 • 退行性滑脱 腰腿痛症状明显者,应手术治 疗。
17
• 手术适应症: • (1)滑脱>50%,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 (2)进行性滑脱者 • (3)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脊柱畸形和步态
1
一、概念 二、病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2
腰椎滑脱:指相邻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相对 位移。
椎弓根峡部裂性 退变性
创伤性和病理性 椎弓根发育不良性
3
• 峡部:上下关节突之间椎弓的狭窄部分。
4
• 影像
• 斜位片:项颈征,腰椎45° • 上关节突“狗耳”, • 横突“狗头”, • 椎弓根“狗眼”, • 小关节突“狗前肢”, • 峡部“狗颈”出现项圈。
11
• 2、退行性腰椎滑脱 • 腰椎不稳、过度活动、保护性过度肌痉挛、
关节突负荷增加、骨质增生、关节松弛等 等均可导致滑脱,进而出现椎管狭窄、压 迫相关症状、体征。
12
• 发病率:年龄 L4.5>L3.4>L5S1。
腰痛
腰椎不稳
前凸增加
椎间盘退 变
窦椎神经 刺激
13
滑脱
神经根嵌压
下肢痛和坐骨 神经痛
7
峡部裂L5多见,椎弓骨核分离,遗传性发 育不良,慢性劳损或疲劳骨折。 • 直立时L5承受椎间的压应力+椎弓峡部的剪 应力+反复作用 峡部断裂 椎体滑脱。 • 发生率:L5>L4? • L5承受的应力>L4。
8
• 临床表现 • 1、先天性椎弓崩裂(峡部裂)滑脱
• 发病率6%~7%,约一般滑脱,4岁以后, 12~16发病最高,偶然发现,腰部负重或扭
殊治疗,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轻微腰腿痛,对症治疗。
• 先天性滑脱Ⅰ°~Ⅱ°或Ⅱ°以上,有腰腿
痛神经症状,应行椎管减压,滑脱复位、 内固定和植骨融合。 • 退行性滑脱 腰腿痛症状明显者,应手术治 疗。
17
• 手术适应症: • (1)滑脱>50%,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 (2)进行性滑脱者 • (3)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脊柱畸形和步态
腰椎滑脱介绍ppt课件

精选ppt
5、手法治疗
❖镇痛软组织放松:俯卧晃腰法、局部揉、 滚法;
❖穴位镇痛:取痛点(肌肉、韧带、筋膜 附着点、神经行进路线)及环跳、秩边、 承扶、风市、委中、承山等;
❖理筋正骨:侧位斜扳法、坐位旋转复位 法。多用于假性滑脱,真性滑脱慎用。
精选ppt
6、腰背肌锻炼
精选ppt
(二)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二、腰椎滑脱症的概念
❖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不连续,患椎 向前滑移,称为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无峡部崩裂,而是因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致 椎间位置滑移,称为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 性滑脱;
❖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 压症和马尾综合征等表现,则称为腰椎滑脱 症。
精选ppt
精选ppt
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 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 先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脊柱正常力线, 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精选ppt
(一)腰椎X线片
2、侧位片: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
间常见硬化征象;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椎间隙狭窄,椎间隙前后比例异常。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具体测量。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一)腰椎X线片
3、斜位片 可显示峡部崩裂情况
精选ppt
精选ppt
❖椎管前后径延长,可呈“双管征”; ❖滑脱椎体“双边征”; ❖椎间盘于相邻椎体层面以相反方向超出
椎体边缘“夹心征”;
精选ppt
❖椎弓根下层面可见锯齿样裂隙,宽窄不 一,走行不定, 呈双关节面;
精选ppt
❖椎管前后径延长“双管征”;
精选ppt
5、手法治疗
❖镇痛软组织放松:俯卧晃腰法、局部揉、 滚法;
❖穴位镇痛:取痛点(肌肉、韧带、筋膜 附着点、神经行进路线)及环跳、秩边、 承扶、风市、委中、承山等;
❖理筋正骨:侧位斜扳法、坐位旋转复位 法。多用于假性滑脱,真性滑脱慎用。
精选ppt
6、腰背肌锻炼
精选ppt
(二)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二、腰椎滑脱症的概念
❖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不连续,患椎 向前滑移,称为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无峡部崩裂,而是因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致 椎间位置滑移,称为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 性滑脱;
❖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 压症和马尾综合征等表现,则称为腰椎滑脱 症。
精选ppt
精选ppt
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 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 先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脊柱正常力线, 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精选ppt
(一)腰椎X线片
2、侧位片: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
间常见硬化征象;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椎间隙狭窄,椎间隙前后比例异常。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具体测量。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一)腰椎X线片
3、斜位片 可显示峡部崩裂情况
精选ppt
精选ppt
❖椎管前后径延长,可呈“双管征”; ❖滑脱椎体“双边征”; ❖椎间盘于相邻椎体层面以相反方向超出
椎体边缘“夹心征”;
精选ppt
❖椎弓根下层面可见锯齿样裂隙,宽窄不 一,走行不定, 呈双关节面;
精选ppt
❖椎管前后径延长“双管征”;
精选ppt
《腰椎滑脱症》课件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和手术治疗(如椎体融合术、椎弓根 螺钉固定术等)。
病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退行性病变等 病理机制:椎弓峡部断裂、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等 症状:腰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临床表现:腰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等
诊断方法: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
物理治疗:如牵 引、按摩、热敷 等
药物治疗:如非 甾体抗炎药、肌 肉松弛剂等
康复训练:如腰 背肌锻炼、核心 肌群训练等
辅助器具:如腰 围、护腰等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椎体相对于其下方的椎体发生前移或后移的现象,通常伴有疼痛、麻 木等症状。
分类:根据滑脱的程度和类型,可以分为前滑脱、后滑脱、侧滑脱等。
病因:腰椎滑脱症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退行性病变等。
患者年龄:45岁
症状:腰部疼痛、下肢 麻木、行走困难
诊断:腰椎滑脱症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腰椎融合术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 好,症状缓解,行走能 力恢复
案例一:患者A,年龄45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案例二:患者B,年龄50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案例三:患者C,年龄60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讨论:腰椎滑脱症的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腰部肌肉锻炼的 重要性:增强腰 部肌肉力量,提 高腰椎稳定性
锻炼方法:如仰 卧起坐、俯卧撑、 平板支撑等
病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退行性病变等 病理机制:椎弓峡部断裂、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等 症状:腰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临床表现:腰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等
诊断方法: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
物理治疗:如牵 引、按摩、热敷 等
药物治疗:如非 甾体抗炎药、肌 肉松弛剂等
康复训练:如腰 背肌锻炼、核心 肌群训练等
辅助器具:如腰 围、护腰等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椎体相对于其下方的椎体发生前移或后移的现象,通常伴有疼痛、麻 木等症状。
分类:根据滑脱的程度和类型,可以分为前滑脱、后滑脱、侧滑脱等。
病因:腰椎滑脱症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退行性病变等。
患者年龄:45岁
症状:腰部疼痛、下肢 麻木、行走困难
诊断:腰椎滑脱症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腰椎融合术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 好,症状缓解,行走能 力恢复
案例一:患者A,年龄45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案例二:患者B,年龄50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案例三:患者C,年龄60岁,腰椎滑脱症,症状为腰痛、腿痛、行走困难 讨论:腰椎滑脱症的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腰部肌肉锻炼的 重要性:增强腰 部肌肉力量,提 高腰椎稳定性
锻炼方法:如仰 卧起坐、俯卧撑、 平板支撑等
腰椎滑脱症 ppt课件

下腰痛:长期反复发作,战立行走、负重及弯腰加重、卧床休息 减轻;
坐骨神经痛: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麻 木、膝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实验(+); 椎管狭窄表现:间歇性跛行; 马尾综合症:鞍区麻木,大小便异常,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
不全性瘫痪。
11
五、腰椎滑脱症的影像
学表现
腰椎X线
片1、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
减压要求彻底,完全松解神经根; 退行性滑脱解除骨性结构切除外,增厚钙化的黄韧带、小关节囊
也应彻底切除; 但是,又要尽量减少减压范围,尽量保留关节以维持腰椎稳定。
23
手术方式、步骤: 1、椎管减压; 2、滑脱复位; 3、内固定术; 4、植骨融合。
24
滑脱复位
目前,对复位意见任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 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腰椎滑脱症1一、腰椎滑脱症的研究历史
1854年Kilian最早定义脊椎滑脱(spondylisthesis):一椎体在另 一椎体上部分或完全的滑移;
1855年Robert确定峡部滑脱基础病变部位在峡部; 1982年Neuman命名退变性滑脱,并将先天性滑脱与峡部滑脱分
开。
2
3
二、腰椎滑脱症的概念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先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 脊柱正常力线,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25
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及,其优点为短节段 脊柱融合,对于因广泛椎板减压而无法使用常规钩、棒等内固定 器的患者,椎弓根螺钉则为最佳选择。
椎弓根螺钉连接系统外,另有一套复位器,通过复位器对滑脱椎 体进行提拉使其复位。
18
药物治疗
西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消炎、布洛芬、扶他林; 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予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坐骨神经痛: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麻 木、膝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实验(+); 椎管狭窄表现:间歇性跛行; 马尾综合症:鞍区麻木,大小便异常,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
不全性瘫痪。
11
五、腰椎滑脱症的影像
学表现
腰椎X线
片1、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
减压要求彻底,完全松解神经根; 退行性滑脱解除骨性结构切除外,增厚钙化的黄韧带、小关节囊
也应彻底切除; 但是,又要尽量减少减压范围,尽量保留关节以维持腰椎稳定。
23
手术方式、步骤: 1、椎管减压; 2、滑脱复位; 3、内固定术; 4、植骨融合。
24
滑脱复位
目前,对复位意见任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 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腰椎滑脱症1一、腰椎滑脱症的研究历史
1854年Kilian最早定义脊椎滑脱(spondylisthesis):一椎体在另 一椎体上部分或完全的滑移;
1855年Robert确定峡部滑脱基础病变部位在峡部; 1982年Neuman命名退变性滑脱,并将先天性滑脱与峡部滑脱分
开。
2
3
二、腰椎滑脱症的概念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先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 脊柱正常力线,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25
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及,其优点为短节段 脊柱融合,对于因广泛椎板减压而无法使用常规钩、棒等内固定 器的患者,椎弓根螺钉则为最佳选择。
椎弓根螺钉连接系统外,另有一套复位器,通过复位器对滑脱椎 体进行提拉使其复位。
18
药物治疗
西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消炎、布洛芬、扶他林; 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予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腰椎滑脱课件2.ppt

椎弓根下层面可见锯齿样裂隙,宽窄不 一,走行不定, 呈双关节面;
椎管前后径延长“双管征”;
滑脱椎体“双边征”;
椎间盘于相邻椎体层面以相反方向超出 椎体边缘“夹心征” ;
(三)腰椎MRI片
椎弓峡部崩裂面粗糙的低信号带;
双关节征、双边征和椎间盘夹心征
五、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保守治疗:卧床、牵引、理疗、支具或 腰围、药物、手法、腰部肌肉锻炼等达 到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 循环、调整小关节位置; 手术治疗: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 加强腰椎稳定、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二)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步骤: 椎管减压; 滑脱复位; 内固定术; 植骨融合。
(1)椎管减压 是否减压决定于有无神经根压迫症状, CT片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减压要求彻底,完全松解神经根; 退变性滑脱除骨性结构切除外,肥厚钙 化的黄韧带、小关节囊也应彻底切除; 但是,又要尽量减少减压范围、尽量保 留关节突以维持腰椎稳定。
腰椎运动节段刚度的下降,使该节 段活动范围超过正常、活动的性质也有 改变,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 潜在脊柱进行性畸形及神经损害的危险 者称腰椎节段性不稳是 根据腰椎前屈、后伸位的X线片测量结果, 即一个节段在其尾端最近一个节段上移 位大于4mm或一个节段下终板与其尾端 最近的一个椎体的上终板之间的角度变 化大于10°,即可诊断为腰椎不稳定,
腰椎滑脱症
二、腰椎滑脱症的概念
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不连续,患椎 向前滑移,称为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无峡部崩裂,而是因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致 椎间位置滑移,称为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 性滑脱; 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 压症和马尾综合征等表现,则称为腰椎滑脱 症。
腰椎滑脱诊断与治疗PPT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腰椎滑脱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观察腰椎结构、滑脱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腰椎活动度、肌肉力量、神经反射等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腰椎滑脱的病史、家族史等
汇报人:
CONTENTS
护理人员
腰椎滑脱的诊断
腰椎滑脱的治疗
腰椎滑脱的预防
腰椎滑脱的并发症及处理
PART ONE
PART TWO
骨密度检查:了解骨质疏松情况,评估治疗方案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观察腰椎结构、滑脱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PART FIVE
神经根受压: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腰椎不稳:导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导致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
骨质疏松: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
辅助器具:如腰围、护腰等
手术适应症:严重腰椎滑脱、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等症状
术后康复: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风险:神经损伤、感染、出血等
手术方法:椎体间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椎间盘切除术等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电疗等
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观察腰椎结构、滑脱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腰椎活动度、肌肉力量、神经反射等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腰椎滑脱的病史、家族史等
汇报人:
CONTENTS
护理人员
腰椎滑脱的诊断
腰椎滑脱的治疗
腰椎滑脱的预防
腰椎滑脱的并发症及处理
PART ONE
PART TWO
骨密度检查:了解骨质疏松情况,评估治疗方案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观察腰椎结构、滑脱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PART FIVE
神经根受压: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腰椎不稳:导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导致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
骨质疏松: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
辅助器具:如腰围、护腰等
手术适应症:严重腰椎滑脱、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等症状
术后康复: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风险:神经损伤、感染、出血等
手术方法:椎体间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椎间盘切除术等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电疗等
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腰椎滑脱完整ppt课件

腰椎胎生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 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 根,另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 若两者之间发生不愈合,则形成先天性峡部崩裂 (spondylolysis),又称为峡部不连,局部形成假 关节样改变。行走以后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 向前滑动,称为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也 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脊椎滑 脱,其峡部并无崩裂。
整理版课件
10
症状
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 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 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 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 后减轻或消失。
整理版课件
11
症状
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 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 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 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疼 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 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 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 症状。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因种族、地区而异,在 欧洲为4~6%,在我国约占人口总数的 4.7~5%;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 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 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占85%;发病男 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1。腰椎滑脱 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椎体 发生率为82~90% 。
整理版课件
8
病理性骨折
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上、 下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 生病理性滑脱。局部骨病变可以是肿瘤或 炎症。
整理版课件
9
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
症状 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 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 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 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腰椎滑脱的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理版课件
10
症状
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 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 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 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 后减轻或消失。
整理版课件
11
症状
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 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 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 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疼 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 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 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 症状。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因种族、地区而异,在 欧洲为4~6%,在我国约占人口总数的 4.7~5%;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 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 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占85%;发病男 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1。腰椎滑脱 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椎体 发生率为82~90% 。
整理版课件
8
病理性骨折
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上、 下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 生病理性滑脱。局部骨病变可以是肿瘤或 炎症。
整理版课件
9
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
症状 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 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 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 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腰椎滑脱的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滑脱课件
20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课件
1
定义
脊柱滑脱通常指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 常见于腰椎,在我国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 常见病之一。目前将腰椎滑脱分成发育不 良性(包括高度发育不良性及低度发育不 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 理性等6种。其中又以峡部裂性及退变性多 见。
腰椎滑脱课件
2
腰椎滑脱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腰椎滑脱课件
16
X线片表现
侧位片:能清楚显示椎弓崩裂形态。裂隙 于椎弓根后下方,在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 之间,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斜向前下,边缘常有硬化征 象。病变一侧者侧位片显示裂隙不完全或 不清楚,两侧者显示较清楚。
腰椎滑脱课件
17
X线片表现
侧位片可显示腰椎滑脱征象,并能测量滑 脱分度及分级。
分度判定:国内常用的是Meyerding分级, 即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4等份,根据椎体相 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的程度分为I-IV度。 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 径的1/4者。 Ⅱ :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 Ⅲ :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 Ⅳ :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
腰椎滑脱课件
6
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人体处于站立时, 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 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 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腰椎滑脱课件
7
退变性因素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 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磨损,发生退行性改 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 椎间不稳、前纵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 滑脱,但峡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称假性滑 脱。多见于50岁以后发病,女性的发病率是 男性的3倍,多见于L4,其次是L5椎体,滑 脱程度一般在30%以内。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因种族、地区而异,在 欧洲为4~6%,在我国约占人口总数的 4.7~5%;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 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 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占85%;发病男 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1。腰椎滑脱 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椎体 发生率为82~90% 。
腰椎滑脱课件
18
X线片表现
斜位片:可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在椎弓崩 裂时,峡部可出现一带状裂隙,称为苏格 兰(Scotty)狗颈断裂征或长颈犬(Greyhound) 征。其前下方常位于骶骨上关节突顶点上 数毫米,偶尔可位于顶点的稍前方。
腰椎滑脱课件
19
X线片表现
动力性X线片:可判断滑移的活动性,对判 断有无腰椎不稳价值较高。腰椎不稳的X线 诊断标准有过伸、过屈位片上向前或向后 位移> 3 mm或终板角度变化> 15 º,正位片 上侧方移位> 3 mm;椎间盘楔形变> 5 º。 过屈时可使峡部分离,有助于诊断。
腰椎滑脱课件
3
腰椎滑脱的病因学
腰椎滑脱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大量 研究表明先天性发育缺陷和慢性劳损或应 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的重要原因,一般认 为以后者为主。
腰椎滑脱课件
4
创伤性
腰椎峡部可因急性外伤,尤其是后伸性外 伤产生急性骨折,多见于竞技运动现场或 强劳动搬运工。
腰椎滑脱课件
5
先天性遗传因素
腰椎滑脱课件
8
病理性骨折
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上、 下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 生病理性滑脱。局部骨病变可以是肿瘤或 炎症。
腰椎滑脱课件
9
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
症状 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 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 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 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腰椎滑脱的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腰椎滑脱课件
14
腰椎滑脱的影象学改变
X线片表现 :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 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凡疑诊本病 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右斜 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腰椎滑脱课件
15
X线片表现
前后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通过仔细 观察,可能发现在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 减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宽度 约1~2 mm。明显滑脱的患者,滑脱的椎体 因与下位椎体重叠而显示高度减小,椎体 倾斜、下缘模糊不清、密度较高,与两侧 横突及骶椎阴影相重叠,称为Brailsford弓。 滑脱腰椎的棘突可向上翘起,也可与下位 椎体之棘突相抵触,并偏离中线。
腰椎胎生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 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 根,另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 若两者之间发生不愈合,则形成先天性峡部崩裂 (spondylolysis),又称为峡部不连,局部形成假 关节样改变。行走以后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 向前滑动,称为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也 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脊椎滑 脱,其峡部并无崩裂。
腰椎滑脱课件
12
症状
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 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 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 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腰椎滑脱课件
13
体征
腰部检查可见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也可因 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椎变直。腰椎活动受限,前 屈时疼痛经常加重。患椎棘突处压痛,可触及上 一个棘突前移,而致局部形成台阶感。坐骨神经 受损的体征常不肯定,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累体征,如 拇趾背伸无力,足背痛觉下降,跟腱反射减弱等。 如滑脱严重,可因马尾神经受累而出现膀胱或直 肠括约肌障碍。
腰椎滑脱课件
10
症状
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 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 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 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 后减轻或消失。
腰椎滑脱课件
11
症状
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 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 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 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疼 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 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 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