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服饰
印度的服饰风格从萨里到库尔塔的传统装束

印度的服饰风格从萨里到库尔塔的传统装束印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其服饰风格也因此独具特色。
从传统的萨里到库尔塔,印度的传统装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印度传统服饰的演变和特点,从萨里到库尔塔,带您领略印度服饰的魅力。
一. 萨里作为印度最为著名和受欢迎的传统女性服饰,萨里以其优雅和典雅而闻名于世。
萨里由一条长长的织物裹身而成,通常长约5到9米。
它可以是丝绸、棉花或其他纺织品制成,并用各种瑰丽的图案和颜色装饰。
印度的不同地区和各个邦拥有自己独特的萨里风格。
例如,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流行着卡纳塔克萨里,它以丝绸和金色边缘装饰为特点。
而孟加拉邦的萨里则以棉花和纹样丝绸制成,并以手工绣花驰名于世。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展示了印度多元文化和地域的魅力。
二. 库尔塔库尔塔是印度男性的传统装束,也在近年来逐渐走入了现代时尚。
库尔塔是一种长袍或者长衫,通常由棉花或者丝绸制成。
它有时带有精美的装饰,如刺绣、珠子和金色边缘。
库尔塔在印度的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和造型。
北部邦的库尔塔通常较简单,颜色偏向中性色,而拉贾斯坦邦的库尔塔则更加鲜艳多彩,并采用了繁复的刺绣技巧。
尽管库尔塔是传统的男性装束,但它在现代时尚中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创意,成为了受到世界范围内注目的服饰。
三. 印度传统服饰的魅力1. 多样性和丰富性印度的传统服饰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地区和邦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服饰风格,体现了印度多元的文化遗产。
这种多样性也反映在服饰的款式、颜色和装饰上,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美感。
2. 手工艺制作印度的传统服饰几乎都是由熟练的手工艺人用传统技术制作而成。
从织布到刺绣,从染色到装饰品的应用,都需要耐心和技巧。
这些手工艺制作使得印度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印度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3. 文化意义印度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束,更代表着印度文化的理念和传统。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较全)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1. 中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服饰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服饰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在北方,著名的传统服饰是汉服,它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汉服以其华丽的样式和独特的裁剪技巧而闻名。
在南方,传统服饰有旗袍和长衫等,它们以其简约而优雅的设计而著名。
2.的传统服饰是和服,它是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和服的特点是它的宽松和流线型的设计,强调对身体的尊重和优雅。
和服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场合和季节的不同,有不同的款式。
除了和服,也有一些其他的传统服饰,如浴衣、袴等。
3. 韩国韩国的传统服饰是韩服,它是韩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服的特点是它的宽松和直线型的设计,注重对身体轮廓的隐藏。
韩服通常由多层组成,包括上衣、下裤和外套等。
在韩国传统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人们会穿上韩服来表达敬意和庆贺。
4. 印度印度的传统服饰是萨利(Sari),它是印度妇女常穿的一种正式服装。
萨利是一种长长的、带有华丽的花纹的织物,妇女们将其围在身上,并结成精美的褶皱。
印度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服饰,如库尔塔等,它们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5. 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传统服饰有多种类型,如卡夫塔和阿拉伯长袍等。
卡夫塔是一种宽松的连衣裙,常用轻薄的面料制成,适合炎热的气候。
阿拉伯长袍是一种宽松、长袍式的外套,通常由白色面料制成,以遮挡阳光和沙尘。
6. 波斯波斯是伊朗的传统服饰,它是一种华丽而富有装饰性的传统服装。
波斯有多种款式,包括带有菱形图案的长袍和头巾等。
波斯的传统服饰通常由丝绸和羊毛等高质量面料制成,注重细节和装饰。
7. 爱尔兰爱尔兰的传统服饰是卡尔科特。
卡尔科特是一种宽松的长袍,通常由厚实的羊毛面料制成。
这种传统服饰起源于爱尔兰农民的日常生活,经过时间的演变,现在成为了爱尔兰文化的象征之一。
8. 苏格兰苏格兰传统服饰是半裙。
半裙由褶皱的裙子和宽松的外套组成,通常由格子图案的羊毛面料制成。
印度传统服饰之魅力印度传统服饰叫什么

印度传统服饰之魅力印度传统服饰叫什么纱丽是印度妇女最爱穿的一种服装,它在印度女性心目中的地位,有点像过去中国妇女穿的旗袍。
它庄重、雅致、大方、美丽,常被穿着出现在正规场合,实际上是印度的一种国服。
泰戈尔有一句形容纱丽的诗:“长发飘柔的妇人,把纱丽从屋顶栏杆上挂下来……”令人对这种浓郁的民族服饰增添更多的向往。
一继承宗教文化的传统服饰印度是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印度服饰如印度的其他艺术品一样,具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宗教观念指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印度服饰正如印度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一样,具有宗教性、多样性、装饰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带着神秘而浓郁的印度情调。
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特征。
宗教习俗影响了服饰款式、结构和造型。
一袭薄薄的纱衣紧贴身体,半透明的湿衣效果,构成了一种含蓄神秘的美感,象征着在肉体塑造中,灌注了沉思冥想的宁静精神。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服饰色彩都有着不同的喜好,印度就把黄色与“佛法光辉”的佛教教义相联系,在服饰中广泛使用黄色。
二印度传统服装的总体特征与类别1、不同阶层虽有差异,但无论贫穷富裕都穿传统服装纱丽因穿者的贫富也有不同,穷人穿的纱丽大都是棉布或粗麻所做,贵妇人穿的则是丝绸或薄纱制的纱丽,上缀以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价格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款式和面料上,还有很重要的区别是上面的装饰:有的华丽璀璨,有的淡雅简约,在体态丰盈的印度女子身上勾勒出不同的风韵来。
据传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常见身披纱丽的妇女形象。
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渐演变为妇女的普通装束。
2、男女的传统服饰都很讲究印度人崇尚白色,男性服装以白色为主。
传统的男子服装叫“托蒂”,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上身则穿被称为“古尔达”的肥大的、过膝的长衫。
印度服饰_正式

许多印度男性穿圆 领或无领的陶迪, 头上缠上各式各样 的围巾。在比较正 式的场合穿‘尼赫 鲁服’,代表印度 民族独立的象征
配饰
古丽褶裙
传统印度女 人的服饰分 三部分,古 丽衫是紧身 的短上衣, 褶裙是围在 纱丽内的宽 松长裙,最 外面的是纱 丽。
纱丽 纱丽的颜色 大胆鲜艳, 除有桃红、 艳橘、火红、 宝蓝等各单 一颜色外, 还有各式传 统花纹。纱 丽的质料品 种多样,以 棉、丝为主, 品质较好的 还绣嵌金纹。
由于印度地处热带,一年四季气 候炎热,所以男士多用白色 服装, 传统的男子服装叫“托蒂”和 “古尔达”,又宽又大。适合于 热天穿着。职员和教师们一般都 穿西服,由于印度被英国人统治 时间较长,现在流行的服装是西 服多于传统服装。传统服装多在 家里穿用。还有一种印度人常穿 的服装是小竖领、单排扣,很像 我国的中山装样式。
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印 度人的服饰十分绚丽,印度纱丽来自 “诗之国”,它是服装里的诗,看印 度纱丽常常就会想到泰戈尔的诗,那 么理想,那么光明,充满了永恒的生 命力。每一举步都像是道路上的欢 歌。 纱丽本是一块四、五米长的布料,质 地多是轻薄的柔软的。但必须先到专 门做胸衣的店里量身定制与自己的上 下胸围完全合符尺度的胸衣,还需配 一条衬裙,然后才可以将纱丽缠绕到 身上,穿纱丽需要技巧,纱丽的下摆, 不能太露脚趾,但又不能太长。穿纱 丽走路,上坡时尤其得提防别被纱丽 绊倒,也因如此,穿纱丽走路是十分 妖娆摇曳的。印度的女子大多体态丰 腴,纱丽的效果更是半遮半掩,肩后 搭着的一段纱丽随步伐飘动。
旁遮普服
女性
纱丽 托蒂 古尔达 尼赫鲁服
男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旁遮普服”,由宽松的裤子 和长衬衫组合而成,旁遮普 服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长 衫,长裤和披巾。上衣是和 膝部一样长短的宽松服,胸 前、领口和袖口处都印有或 绣有各种图案,下身是一条 紧身裤,裤子也是有肥和瘦 两种。脖子里披搭一条薄如 蝉翼的纱巾走起路来,纱巾 随风拂动,显得潇洒飘逸。 这是印度妇女最爱穿用的传 统服装,尤其是一些年轻女 士和一些爱讲究时髦的女士 十分喜爱穿戴
印度的民间服饰和传统时尚

印度的民间服饰和传统时尚印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服饰和传统时尚。
这些服饰不仅反映了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也彰显了印度独特的文化传统。
一、民间服饰1. 萨里(Sari)萨里是印度女性最常穿的传统服装之一。
它是由一条长长的布料缠绕在身上而成,通常是丝绸或棉布制成。
不同地区的萨里会有不同的打法和特色,例如北部地区的萨里通常是较长的,而南部地区的萨里则较短。
萨里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花纹、颜色和绣花来区分不同的地区和社区。
2. 康塔(Kurta)和丹蒂(Dhoti)康塔是印度男性常穿的传统上衣,通常是长袖和长款的。
丹蒂则是男性下身穿的长裤,布料通常是薄棉布。
这是男性常见的传统服饰组合,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很常见。
3. 艳加纱(Lehenga Choli)艳加纱是一种华丽的传统女装,主要在特殊场合如婚礼、节日等穿着。
它由一条裙子(艳加)和紧身上衣(纱)组成,通常采用丝绸、绸缎等质地,并饰以繁复的刺绣和宝石。
二、传统时尚1. 丰富的颜色和纹样印度传统时尚以其华丽多彩的纹样和鲜艳的颜色而闻名。
印度人喜欢在服饰上使用大胆的色彩和复杂的图案,常见的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等。
这些鲜明的颜色不仅体现了印度文化的活力和热情,也与印度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密切相关。
2. 细节和装饰印度传统时尚注重服饰的细节和装饰。
例如,萨里上常见的金属边饰、宝石和刺绣增添了华丽感。
而艳加纱上的刺绣、珠片和纱质面料则彰显了专业手工艺人的独特技艺。
3. 印度传统时尚的现代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传统时尚开始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多种新的风格。
例如,设计师们将传统服饰的元素与当代时尚融合,创造出时尚而又独特的印度服装系列。
此外,年轻一代也更加倾向于穿着适合日常生活的舒适服饰,而不是传统的华丽服装。
总结:印度的民间服饰和传统时尚多样而独特。
无论是萨里、康塔和丹蒂,还是艳加纱,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印度人民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也成为了国际时尚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印度服饰文化

二、印度男性服装
• • 印度人崇尚白色,男性服装以白色为主。 印度男子的传统服装叫"托蒂"(Dhoti), 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通常为三 四米长的白棉布,也有麻质或丝质的,围 裹在腰间,下垂至膝或脚背,有的带滚边。 它宽松肥大、简洁舒适、通风散热、适合 印度的气候。 随着社会发展,男子的衣服也有改进,除 “托蒂”外,上身加了一件肥大的、过膝 的长衫,名为“古尔达”(Kurta)。天冷时, 再加一件披肩。
五、印度婚礼
• • • 在印度人的一生中有四件事情绝对是不能马虎,分别是出生、普迦仪式、婚 礼、葬礼。 这就不得不说印度人的婚礼了。印度青年男女的传统婚礼仪式以其华丽的服 饰、盛大的场面、热情的歌舞等特色闻名。 印度婚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部份洗脚。新娘的父母用牛奶和清水给新人洗脚,并祝福他们的新生活。 第二部份宗教礼。新人右手相握,听牧师诵读圣经,然后用白布在新人肩头 缠绕二十四圈,示意两个人从此成为一个整体,永不分离。 最后一部份,便是一些古老流传的习俗。新娘的兄弟或表兄弟领着新人走火 圈,同时手里还必须拿着大米、燕麦、树叶等象征财富、健康、繁荣和幸福。 新郎的兄弟们向新人抛满玫瑰花瓣,驱邪避恶。新郎和新娘互相喂满满五口 粮果,明确丈夫和妻子的责任与义务。
手绘所用的颜料来自 北方一种叫“汉娜” 的植物。
人们采摘下这种灌木的叶子 和嫩芽,将其磨成极精细的 糊状物,便成为手绘师重要 的绘图原料。与文身的永久 性不同,曼海蒂会在一个月 左右的时间后慢慢消褪
完!
谢谢欣赏
四、印度舞服饰
• 印度舞——表演给神看 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 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 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 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 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 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 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 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 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 一层神秘色彩。
印度狂欢节庆祝活动传统服饰与宗教意义

印度狂欢节庆祝活动传统服饰与宗教意义印度狂欢节,又被称为汤加尔节,是印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宗教庆典之一。
这个节日不仅吸引着当地的千万人参与庆祝,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穿上传统的服饰,跳舞、唱歌,庆祝胜利与新生。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更代表着宗教和神圣的意义。
在印度狂欢节期间,人们常常穿上丰富多彩的服饰,如锦绣的丝绸长袍、华丽的头饰和各种装饰品。
其中最典型的服饰之一是“卡帕狮子衣”,它由一条长长的丝绸布料制成,可以像披肩一样穿在上身,并将另一端盘绕在头上。
这种服饰寓意着胜利和骄傲,象征着人们的力量和勇气。
此外,女性通常会穿上“莎里”,一种华丽的长袍,以及配套的珠宝和头饰。
男性则会选择“库尔塔”,一种长袍式的上衣,搭配长裤和头巾。
这些传统服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意义。
印度狂欢节源自印度教中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善恶神之间的战斗和胜利。
传说中,邪恶的魔王汤加尔企图统治整个宇宙,他的姐姐洛克提耶发现他的阴谋后,将他杀死,从而拯救了世界。
印度狂欢节就是为了纪念洛克提耶的胜利而举办的。
在印度狂欢节期间,人们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胜利和新生,更是为了表示对神圣的敬意。
他们认为身着传统服饰能够帮助他们与神灵相连接,传达敬意和祈祷的意愿。
因此,这些服饰不仅具有美丽和艺术的价值,更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表达。
除了传统服饰,印度狂欢节还与特殊的身体彩绘相联系。
在庆祝活动中,人们会将身体涂上各种鲜艳的颜料,以表达喜悦和幸福。
这种身体彩绘被称为“胡里”,并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再搭配上绚丽的彩绘,整个狂欢节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画卷。
总的来说,印度狂欢节庆祝活动传统服饰的选择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
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印度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更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表达。
穿上这些服饰,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节日的喜庆与仪式感,更能够融入到印度独特的宗教庆典中,与神灵相连接。
印度穿衣的地理知识

印度穿衣的地理知识
印度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每个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和传统。
以下是一些印度穿衣的地理知识:
1. 北印度:北印度的气候寒冷,因此人们通常穿着暖和的衣服。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裤子和头巾,而女性则穿着萨里或莎丽。
2. 南印度:南印度的气候炎热,因此人们通常穿着轻便的衣服。
男性通常穿着薄长袍和裤子,而女性则穿着萨里。
3. 西印度:西印度的气候温暖潮湿,人们通常穿着轻便的棉质衣服。
男性通常穿着短袖衬衫和短裤,而女性则穿着萨里或莎丽。
4. 东印度:东印度的气候潮湿,人们通常穿着轻便的棉质衣服。
男性通常穿着短袖衬衫和短裤,而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萨丽。
5. 喜马拉雅山区:喜马拉雅山区的气候非常寒冷,人们通常穿着厚重的衣服。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裤子,而女性则穿着厚重的萨里或莎丽。
总之,印度的穿衣风格因地理和气候条件而异,但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服饰
提到印度的衣,人们肯定会
马上说:“印度有纱丽”。
纱丽
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
据传,
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
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就常见身披
纱丽的妇女形象。
最早的纱丽只
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
渐演变为妇女的普通装束。
纱丽的式样繁多,不拘一格。
每逢喜庆的日子,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喜爱的纱丽,点上传统吉祥痣、涂上迈何迪,逛街串门、访亲问友。
纱丽因穿者的贫富也有不同,穷人穿的纱丽大都是棉布或粗麻所做,贵妇人则穿的是丝绸或薄纱制的纱丽,上缀以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纱丽之外,印度妇人还有一种衣服也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叫“古尔蒂”;下身则是紧身的裤子,名叫“瑟尔瓦”三再加一条纱巾往脖子上一围,长长地向后飘去。
印度男子最为普通的服装是“托蒂”,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甘地穿的那种衣服。
“托蒂”其实也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达脚部。
随着社会发展,男子的衣服也有改进,除“托蒂”外,上身加了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
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
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场合,经常会看到个别上穿“古尔达”、下围“托蒂”、足踏拖鞋的老人。
不知内情的外国人往往以为这些人无足轻重,实际上这种打扮才是最有身份的标志。
不过,在城市里,男子服装已经趋于西化,西装差不多是最为普遍的男子服装,即使不穿正规的西服,也是西式的衬衣和长裤。
印度男子,特别是有身份的政府官员在正规场合,常穿一种很像“中山装”的上衣,也是紧紧的衣领,胸部有一兜,再别支钢笔,看上去也是满精神的。
传统印度女子服饰
英文关键字:sari,Salwar Kameez,Salwar
传统印度女人的服饰分三部分,乔丽衫是紧身的短上衣,衬裙是围在纱丽内的宽松长裙,最外面的是纱丽。
纱丽的颜色大胆鲜艳,除有桃红、艳橘、火红、宝蓝等各单一颜色外,还有各式传统花纹。
纱丽的质
料品种多样,以棉、丝为主,品质较好的还绣嵌金纹。
纱丽的穿法繁简不一,大致可分包头式、披肩式、垂挂式3种,穿法无硬性规定,可依个人喜好。
在公司行号上班的女性,大部分采用较正式的披肩式穿法;而在路上随处可见比较随意的,大多是包头式或垂挂式。
另外,晚宴上则以较浪漫的垂挂式居多,将纱丽的尾端轻披肩上,让一端布料顺其自然垂挂于手臂上。
印度女性黝黑深邃的脸庞中那一点朱砂,显得特别突出。
这点朱砂,在传统印度习俗中代表已婚的身份。
现已不那么严格了,朱砂的颜色也各式各样,且式样日益新潮多变。
搭配身上从头额、颈肩、耳朵、手腕、手指、足踝甚至鼻环上的各式金银饰物,越多越闪亮,不仅漂亮,也是身份的代表。
称之为“Bandi”的红点,代表婚姻身份,叫做“Tika”的红点则是欢迎之意。
进入餐厅、饭店时,接待人员会在男女客人额上点上红点,女性是圆点,男性是长形,有时则会在红点上沾上一粒米,代表丰
收、好运、祝福之意。
穿著紗麗的順序
1.抓著衣角放在右腰處,從前到後繞一圈。
2.把已經繞腰一圈的布,再由前至後繞一圈。
同時把布邊塞進襯裙裡,製造出皺褶。
3.把繞在後方的布向上拉,把右側腹包起來。
4.把布斜斜地從右腹拉到左肩,再從左肩披到背後即完成。
纱丽的穿法:由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末端的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和上身穿的短衫相协调,露出一截腰肢。
穿纱丽其实就是上身穿件小小的紧身衣(叫
Blaos,一般是丝绒的,或者从纱丽上直接剪下1米来做),把整件纱丽选个角打个结塞在腰里,然后围着腰一圈儿一圈儿的绕,前面理出层次来,剩下的部分搭在肩上,在背后自然下垂。
说起来简单,选一件合适的纱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拿布在身上披披就能搞掂,每件在身上粗粗裹好也至少需要5-10分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被人转啊转啊裹啊裹啊。
挑来拣去,给Nancy敲定一件玫瑰红的,Ling的是浅棕,Susan 一眼相中了那件坠性极好的果绿,我捧着一件宝蓝和一件苹果绿唉声叹气,好是好啊,可总觉着缺了点儿什么。
但实在是没精力再去试其它了,没奈何间正想招呼店员把那件宝蓝的包起来,旁边闪过缎子的微光。
我一下子跳起来,接过来细细端详。
料子是稍有质感的缎子,水红,镶金边。
选定了一件浅橘红的Blaos,跟着店员一头钻进试衣间,第N次象个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象个粽子一样被从头绕到脚。
一站出来,大家眼睛都是一亮,齐声喝彩。
颇有些众里寻它、弱水三千的味道。
我就此拥有了在印度的压箱宝,穿着它参加婚礼、出席晚宴、主持晚会,真正衣尽其用,物超所值。
纱丽的价格因料子不同、花式各异而高低不一,
从200多卢布到几千卢布,各种价格的都有。
光买一块纱丽是不能穿的,你必须到专门的缝衣店里去做胸衣,因为胸衣的底部必须完全与胸际尺寸相等,多一分少一分,穿出来都会很尴尬,所以不可能有成品卖,另外还得买一条衬裙,然后就可以穿纱丽了——把四五米长的布裹在身上,半遮前胸,再在后背折叠出一个拖曳的披肩,就算穿好了。
在印度,我曾穿过两次纱丽,都是在印度妇女的帮助下才穿成功的。
拖在地上的纱丽下摆,不能太露脚趾,但又不能太长。
穿纱丽走路,下坡没问题,上坡时就得时刻提防别被纱丽绊倒。
印度的妇女大多体态丰腴,她们穿着纱丽,半遮半露,显得绰约美丽。
纱丽和胸衣颜色的搭配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印度妇女在这方面有天生的感觉,或素雅、或鲜艳,或相近、或对比,都显得恰到好处。
泰戈尔有一句形容纱丽的诗:“长发飘柔的妇人,把纱丽从屋顶栏杆上挂下来……”
孟买也有叫人
眼前一亮的景观,那就是总在你眼前飘然远去的纱丽。
印度女人的服饰实在是美丽至极。
一块五、六米长的花布,色泽鲜艳,从腰间缠起,剩有一米左右的纱丽便甩在肩后。
进寺庙或不愿让生人见到自己的脸时,拉起肩后的纱丽就可以把头围起来。
走在街上,肩后的纱丽随风飘动,甚为飘逸。
我留意到,穿纱丽的女人无一不露腰。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长达一百年之久,使得英语在印度很普及,但英国人却不曾改变印度女人的穿衣之道,这大概是因为印度的女人实在是太懂
得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