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试验禁忌症
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适应症
由于激发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气道高反应性,而气道 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主要病生理特征。故激发试验 主要用于不典型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体包 括: (1)在患者罹患呼吸道感染,接触特殊环境,运动 或温度变后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憋气等。 (2)慢性咳嗽1个月以上,经一般抗炎及对症治疗 无明显好转。 同时以上患者肺功能测定各参数无异常。 (3)已明确诊断哮喘患者的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
检查费用
套餐费用介绍
1.肺功能常规检查 114.8 元 肺通气功能检查、流速容量曲线、计算机、图文 报告、细菌滤过器。 2.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实验 214.8元 肺通气功能检查、流速容量曲线、支气管舒张实 验、计算机图文报告、细菌滤过器。 3.医保甲类
预计收益
1.社会效益 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诊断准确率,加强此类 患者的管理,方便患者就医,助力“老百姓身 边的医院”建设。 2.经济效益
时间 1-12月
人次 200左右
金额(元) 4.3万左右
检查申请及报告流程
医师根据病情评估适应症→ 系统进入检查 管理→ 多功能检查下找到肺功能检查→ 选择 相应套餐并确认收费→打印条形码(门诊为导 诊单) →送门急诊4楼功能检查科导医台预约 检查时间→根据预约时间至肺功能室检查→检 查后即时出具检查报告。 目前我院肺功能室检查时间为: 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3、测试方法 通常采用两种方案:即2分钟潮式呼吸法和 5次剂量计法。 (1)2分钟潮式呼吸法: 采用Wright或DevilbissNo646雾化器雾化吸 入给药,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压力50psi, 流量5L∕min。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浓度 0.03-16mg∕ml。 ①受试者休息15分钟,先测定肺功能基础 值(FEV1),测两次,取高值。
生长发育相关检验-激发试验(3.9)

GH药物激发试验【如何做?】
二、精氨酸激发试验 精氨酸能通过α-受体的介导作用,抑制下丘脑促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
的分泌,从而刺激垂体分泌GH。 方法】 准备过程同可乐定激发试验。采用25%精氨酸(每支20 ml,含5 g精氨酸),
按0.5 g/kg体重(最大30 g)计算用量,以注射用水稀释成10%溶液后于 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配制方法见表2)。在静脉滴注精氨酸前、起始 滴注后每30 min采血一次,历时90 min,共5个采血点,每次采血1~2 ml。
生长发育科相关检验 ----激发试验
需做GH激发试验的指征:
• 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SD以上。 • 身高增长速率在第25百分位(按骨龄)以下: ——3岁以下,每年生长速率<7cm; ——3岁至青春期开始,每年生长速率<5cm; ——青春期,每年生长速率<6cm; • 排除有慢性疾病史(肝、肾疾病)。 • 排除有明显畸形综合征。
表1 按精氨酸含量配制10%精氨酸溶液
精氨酸含量( 10%精氨酸( 25%精氨酸( 需加入注射用水
g)
ml)
ml)
(ml)
5
50
20
30
10
100
40
60
15
150
60
90
20
200
80
120
25
250
100
150
30
300
120
180
如:10kg 儿童配比 可乐定:10公斤*4ug/ 公斤=40ug
如:20公斤儿童, 20kg*2.5ug=50ug(0.05mg)
浙一模板
性早熟诊疗常规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lhrh激发试验流程

LHRH激发试验流程
一、实验前准备
在进行LHRH激发试验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受试者身体状态评估:确认受试者身体健康,无相关禁忌症,如过敏反应等。
2.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试验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3.受试者教育:向受试者介绍试验流程、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4.药物准备:准备好所需的LHRH激发剂,确保药物质量可靠。
二、注射激发剂
1.注射方法:按照医生指导,正确注射LHRH激发剂。
2.注射时间:按照医生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射。
3.注射后观察:注射后,观察受试者有无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三、观察反应
在注射激发剂后,观察受试者的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症状变化:观察受试者有无异常症状出现,如疼痛、发热等。
2.生化指标变化:监测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如激素水平等。
3.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等。
四、数据收集
1.收集症状数据:记录受试者的症状变化情况。
2.收集生化数据:按照医生指导,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或尿液样本,
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3.收集其他数据:根据试验需求,收集其他相关数据。
五、结果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数据整理: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解读试验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

精选文档第九章气道反响性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种的刺激物,如生物性刺激(尘螨、动物皮毛、花粉等)、物理性刺激(冷空气等)及化学性刺激(如甲苯、二氧化硫等),当这些刺激物被吸入时,气道可作出不一样程度的缩短反响,此现象称为气道反响性(airway reactivity )。
反响的强度可因刺激物的特征、刺激物的作用时间以及受刺激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有所不一样。
正常人对这种刺激反响程度相对较轻或无反响;而在某些人群(特别是哮喘),其气管、支气管敏感状态异样增高,对这些刺激表现出过强或/ 和过早出现的反响,则称为气道高反响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或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
另一方面,痉挛缩短的气道可自然舒缓、或经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后舒缓,此现象为气道可逆性( airway reversibility)。
气道反响性随和道可逆性是气道功能改变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色。
经过吸入某些刺激物引发气道缩短反响的方法,称为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或 bronchial challenge test ),可测定受试者的气道反响性特征。
同理,经过赐予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治疗,察看堵塞气道的舒缓反响的方法,称为支气管舒张试验( bronchial dilation test ),亦称支气管扩充试验。
因为直接丈量支气管管径有困难,所以常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断支气管缩窄或舒张的程度。
近20 年来认识气道反响的测定方法获得了宽泛的重视,将之应用于疾病研究和临床诊疗,并趋势标准化和规范化。
美国胸科协会( ATS)、欧洲呼吸协会(ERS)、加拿大胸科协会(CTS)及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等接踵制定了气道反响测定的指南。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一)气道反响性的特色1.剂量-反响曲线气道反响性的改变可表现为气道的舒张和缩短,经过气道管径的大小反应出来。
激发试验

介绍
01 正常值
03 注意事项 05 相关疾病
目录
02 临床意义 04 检查过程 06 相关症状
基本信息
激发试验(provocation test)是模拟自然发病条件、以少量致敏原引起一次较轻的变态反应发作、用以确 定变应原的试验。主要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有时也用于Ⅳ型变态反应的检查,尤其在皮肤试验或其他试验不能获 得肯定结果时,此法可排除皮肤试验中的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激发试验或分为特异性激试验和非特异性激 发试验。非特异性激发是用组胺或甲基胆碱做雾吸入,以观察患者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敏感性,从而进行病因分析 或疗效判定;特异性激发是用抗原做试验,对明确变应原有一定价值。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 器官的激发试验,常做的是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鼻粘膜激发试验和结膜激发试验。
(4)口腔激发试验 将变应原直接与口腔粘膜接触,阳性反应为口腔粘膜肿胀和充血。主要用注意事项
不适宜人群:呼吸道感染或肺功能明显减退者不做该项检查。 检查前:患者在做试验前,至少12小时停用β-受体激动剂和磷酸二脂酶抑制剂,24小时前停止用色甘酸钠, 48时前停用抗组织胺药物,96小时前停用羟嗪类药物。 检查时:吸入致敏原浸液后至少应观察30分钟,有条件者应观察24小时,便于发现迟缓反应和双相反应。 检查后:病人感到反应较重时,应及时处理或及时吸入气管解痉剂。
正常值
正常值
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不同试验的异常结果:
(1)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阳性结果的判定标准如下:①明显自觉症状,如胸部紧迫感和喘息等;②肺 部闻及哮鸣音;③FEV-1下降20%以上。 BPT较皮肤试验的特异性高,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过敏原吸附试验的相 关性较强。常用于确定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检验新制剂的抗原性、评价平喘药疗效以及观察脱敏治疗的结果等 方面。 本法的缺点是每次只能测试一种抗原,要求有一定专门设备和技术,并需取得病人合作。
第三部分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标准

第三局部: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标准谢燕清1、宋元林2、孙兴国3、蒋雷服4、王惠妩5、李琦6、阙呈立7、韩江娜8、赵桂华9、杨文兰10、周明娟11、赵海涛12、梁斌苗13、刘志军14、汪涛15、高怡1、郑劲平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肺功能检测中心,4江苏省人民医院,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7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北京协和医院,9河南省人民医院,10上海肺科医院,11广东省中医院,12沈阳军区总医院,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1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b5E2RGbCAP*通讯郑劲平〔jpzhenggy@16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120 p1EanqFDPw课题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开展方案工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研究(No.2021BAI05B01) ;十二五国家科技开展方案工程:临床医学研究协同网络建设示范应用研究 (No.2021BAI09B09) DXDiTa9E3d一、概述支气管激发试验〔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或 bronchial challenge test〕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人工刺激,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然后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断支气管是否缩窄及其程度的方法,是测定气道高反响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 或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 〕最常用、最准确的临床检查。
目前,无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1],还是中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和?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3]都将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列为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重要诊断条件之一,亦是哮喘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测定技术支气管激发试验

测定技术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的特点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包括尘螨、动物皮毛、花粉等生物性刺激、冷空气等物理刺激,以及甲苯、二氧化硫等各种化学气体的刺激,当这些刺激物被吸入时,气道可作出不同程度的收缩反应,此现象称为气道反应性( airway responsiveness )。
反应的强度可因刺激物的特性、刺激物的作用时间以及受刺激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
正常人对这种刺激反应程度相对较轻或无反应;而在某些人群(如手足多汗症3)其气管、支气管敏感状态异常增高,对这些刺激表现出过强或 / 和过早出现的反应,则称为气道高反应性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 或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 AHR) 。
一、气道反应性的剂量 - 反应曲线气道反应性的改变可表现为气道的舒张和收缩,通过气道管径的大小反映出来。
由于在整体上测定气道管径有困难,根据流体力学中阻力与管腔半径的 4 次方成反比这一原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常用测定气道阻力的大小来反应气道管腔的改变。
同时,由于气道阻力与气体流速成反比,因而气体流速( FEV 1 、 PEF 等)也常用于反映气道管径的大小。
图 1 显示不同情形下气道反应性的剂量反应曲线。
随刺激药物量的增大,气道阻力上升,呈 S 型改变,气道阻力对较低浓度的刺激无明显反应,为曲线的低平台部分,然后随刺激浓度的增加,气道阻力增加,但当反应达到最大值时,即使再增加刺激浓度也无反应,出现曲线的高平台部分。
图中曲线 A 为正常曲线;曲线 B 左移,提示较小剂量的刺激即可引起气道管径的改变,敏感性( sensitivity )增加;曲线 C 幅度增大,提示其刺激域虽与正常曲线相同,但增加剂量情况下其气道反应的强度,即反应性( reactivity )增大。
曲线 D 则为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均增高。
图 2 显示了不同受试者的特征曲线。
肺功能各项检查操作操作规范及意义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2.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80%,哮喘患者FEV1/FVC与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FEF50%;FEF7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着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着低于正常值。
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1.腹部肌肉的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4.头晕5.咳血6.心律失常7.气胸㈦常规用力肺功能的局限性1.非自然呼吸状态2.需要受试者用力呼吸3.需要受试者很好的配合4.部分受试者不能用力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痉挛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过敏性肺泡炎、泛细支气管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适应症:
1、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应用于临床疑诊为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职业性哮喘等的哮
喘,用以了解其气道反应性是否增加,从而协助临床诊断。
一般不用于临床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尤其在急性发着期。
2、对需要了解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是否发生改变,用于临川疗效判断时,支气管激发试验
也可作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3、了解其他可能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疾病的气道反应性,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肺泡炎、热带哮酸细胞增多症、细节病、支气管扩张、记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ARDS)、心肺移植术后、左心衰竭、以及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等也有可能出现AHR.
二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1、对吸入诱发剂明确超敏。
2、基础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50%预计值或<1.0L)。
3、心功能不稳定,近期内(<3个月)有心肌梗死,或正使用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心动过缓、
严重心率失常等。
4、严重的未被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00 mmHg)。
5、近期脑血管意外。
6、主动脉瘤。
7、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8、不能解释的荨麻疹。
9、不适宜测定用力肺活量的患者(如肺大泡、气胸等),不宜采用用力肺活量法测定呼吸流
量。
(二)相对禁忌症
1、基础肺功能成中度阻塞(FEV1<70%预计值),但如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则
FEV1>60%预计值者仍可考虑予以激发试验。
2、肺通气功能检查已诱发气道阻塞发生,在未吸入激发剂的状态下FEV1即下降>20%.
3、不能做好基础肺功能检查的受试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不符合质控要求)。
4、近期呼吸道感染(<4周)。
5、哮喘发作加重期。
6、癫痫需用药物治疗。
7、妊娠、妇乳妇女。
8、正在使用胆碱酶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不宜做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三并发症
气道反应性价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1、气道痉挛引起症状:咳嗽、胸闷、气促、喘鸣,此时以伴有通气功能下降为特征。
气道
痉挛症状经吸入β2受体兴奋剂可迅速缓解。
2、非气道痉挛的症状:如咳嗽、声嘶、咽痛(咽痛部以及声带受刺激充血水肿所致)、头
痛、面红等,但不伴有通气功能的降低。
吸入组胺引起的这些症状较乙酰甲胆碱稍多。
非气道痉挛症状多经休息15~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小部分可延长至2.5~4h,对于特异性激发试验,应特别重视迟发相气道反应的发生,并严密观察至少24h。
抢救设备配置:
抢救车一台、氧气瓶及吸氧面罩一个、抢救床一张、临床医生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