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对联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语文运用:对联

1.【2017·山东滨州】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
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
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坚韧,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2)请结合上面新闻,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
(2分)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答案】示例:巾帼英雄奋勇出击奥运写传奇【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对联的能力。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可以进行这样的切分:“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
然后根据新闻材料,提炼出关键词,一一作对即可。
如,“铿锵玫瑰”代指“中国女排”,可以想到“巾帼英雄”;“沉着应战”可选用材料中的“奋勇出击”;上联的结果是“大赛终折冠”,下联可选用材料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的关键词,与“大赛——终——折冠”一一对应为“奥运写传奇”。
注意字数相同,内容有联系,形成对偶即可得分。
2.【2017·浙江宁波】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2分)A.齐家立业即文章B.千秋功业一楼书C.四面湖山依几席D.争与友人戏落红4.B【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对联,要注意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形同、平仄相协,宽对即可。
从结构上看,上联是“四字短语+三字短语”;从词性来看,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认真分析所给的四个选项,B项是符合要求的。
(3)3.【2017·北京】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应用点拨

广告标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敬他人,对偶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对偶
文质兼美
广告标语小讲堂
一、紧扣内容,抓住主题 二、活用修辞,构思新颖 三、仿拟熟语,巧用谐音 四、文质兼美,人文关怀
【东莞】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班内开展 “生命与空气”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一项活动:联系实际拟写一 则公益广告。
素材积累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培根 ②与书为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③你的问题在于读的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④阅读是拓展人生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每本书都是一扇 门,通向我们没有涉足的新世界。在阅读中,我们经历了 我们本来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经历的事情,游历那些我们的 肉身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刘慈欣
对联知识小讲堂
二、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主谓、动宾、并列、偏正、动补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主谓:地震、国营(名词+动词/形容词) 动宾:唱歌、扫地(动词+名词) 并列:声音、朋友(词性一致) 偏正:微笑、春风(修饰语+中心语) 动补:推开、拉走(动词+形容词)
上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仄)
【2023原创】近年,外卖行业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外卖配送的交通安全问题引 发人们的热议。光明日报记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在用餐高峰期,一个路口在半小 时之内竟有50多名外卖小哥闯红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卖订单都有时效性, 送慢了要罚款。二是因为外卖公司的奖励机制,订单越多奖金越高。三是外卖员 安全意识不强。请你就此现象提出你的建议。(3分)
【答案】①政府方面:完成闯红灯处罚机制,外卖员闯红灯次数累计到一定程度可以 对外卖公司进行处罚。
语文:中考复习—语言实际运用专题之对联

故事三
吕蒙正仕途未达之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有一年 吕蒙正仕途未达之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 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他家却是冷落 凄清,毫无节日的那种热闹气氛, 凄清,毫无节日的那种热闹气氛,唯一有的就是贴在自 家门上的那副对联: 家门上的那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横批:南北。 从全联看,它的意思就是“ 缺一(衣 少 十 食 从全联看,它的意思就是“ 缺一 衣)少(十)食, 没有东西” 没有东西”
课堂流程:
四 个 竞 赛 环 节
1、对答如流 2、佳趣共赏 3、知错能改 4、小试牛刀
激趣 积累 实践 创新
公 布 竞 赛 规 则
一、对答如流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草堂留后世,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诗圣著千秋。
必 答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 题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趣法
实践法
竞赛法
利用小组竞赛,加强竞争意识,活跃氛围,给学生 利用小组竞赛,加强竞争意识,活跃氛围,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学法分析
5
学法分析
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 2 6
一 风
一 一
必 答 题
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
上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贝多芬奏出悲壮乐曲 下联: 下联:炼钢铁意志 柯察金写下动人篇章
作 游 戏
海
东海 福如东海 福如东海水 福如东海水
山
中考语文对联专题复习39张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笠翁对韵》
珠联璧合得佳句 ——中考对联专题复习
昆 明 大 观 楼 天 下 第 一 长 联
对对联的小锦囊
1 延展法
2 拆合法
3 关注对联中的特殊表达(例如比喻、 拟人、妙用数字等)
中考传真:
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
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
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
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2013
内蒙古包头)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
连线题·牛刀小试
A.坐,请坐,请上坐 B.冬去山青水秀 C.欲穷千里目 D.辞旧岁 E.先天下之忧而忧
a.更上一层楼 b. 后天下之乐而乐 c.茶,敬茶,敬香茶 d.春来鸟语花香 e.迎新年
解题方法:准确把握对联特点
连线题·更上层楼
A.古今来多少角色 B.有声画谱描人物 C.板凳要坐十年冷
D.好言一句三冬暖
对联的特点
(一) 上下联字数相等 (二) 对应词词性相同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 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下面是 “咏玄武湖”的一幅对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荷香夏送一湖水 柳雾春送十里堤
下联:柳雾春笼十里堤
对联的特点
a.文章不写一句空 b.恶语半片一夏寒 c.天地间大小舞台
d.无字文章写古今
初中语文对联学生考试必备

初中语文对联学生考试必备对联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初中考试必备的对联。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对联推荐上联:德智双馨共铺和谐路下联:儒健一体争做栋梁材横批:后起之秀上联:走进文明学校下联:泛舟知识海洋横批:一方净土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联:熬头喜在汗水中横批:努力学习上联: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下联: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横批:向名校进军上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下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横批:勇登书山上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下联: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横批:舍我其谁上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下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经典的初中语文对联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常见的初中语文对联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1.判定对仗工稳与否,有哪些依据?2、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贴画。
(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
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好。
(2分)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3、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表达观赏感受。
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雄姿威武迎春至,。
A.闻鸡起舞事业兴B.清音嘹亮唤福临C.鸡唱曙光报吉祥D.莺歌燕舞贺新岁4、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 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 D.报国文章尊李杜5、中国传统戏曲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以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
利用有限的舞台和简单的陈设,体现人生起伏、世事变迁,追求“得意而忘形”的艺术境界。
右图是一座刚整修的传统戏楼,最适合张贴的对联是(2分)A.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岸柳舒眉春雨细山桃掩袖晓烟青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
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7、清明要追思先祖,更不能忘记先烈。
为此班级开展了“清明节的铭记”的活动。
一位同学依据《红岩》内容拟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请你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B.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C.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D.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8、在2017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晨光二中的设计者收集以下四幅对联,适合挂在读书廊廊柱上的一项是(2分)A.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B.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C.上联:墨香盈雅室下联:书声溢芳园D.上联:有山皆图画下联:无水不文章9、昔日阳关长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悲欢聚散一杯酒”,若让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阳关玉关门不闭B.南北东西万里程C.万里长城万里歌D.东南西北几声泪10、右边这副对联是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对联抄写下来。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你能顺利考上今年好的高中,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对联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总复习:对联对联是近年来的一种热门题型,特别是结合文言文内容来进行对偶知识的考察,如泉州中考中的文言阅读中就有一题对对子的题目,预测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骈句,这本身就依赖于文言作品而存在,借助文言语段来考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其次是因为文言文的骈句、对仗的语言形式具有示范性,结合文言文语境来训练,其要求实际也有了一定的降低。
那么,如何对好对联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方法: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
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
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
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中考语文复习丨语言运用考点1:对联

语言运用考点1:对联基本特点:(1)字数相等。
即上联与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2)句式一致。
句式指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上下联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中考例题如下:1.(2019广东)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随时不清风动来举起消酷暑答案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2.(2019吉林)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答案:(1)B(对“六十”的称呼:耳顺、花甲,这样AB都可以,但对联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选B)(2)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3.(2019湖南岳阳)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9分)⑴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填“甲”或“乙”即可)。
(1分)⑵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3分)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3)以下是学生会宜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李馆长,您好! 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 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导入
【2】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 故居.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 群顽童在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 升庵的衣裤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 为衣架”,让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 长江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 扬名乡里。
例题解析(一)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 (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
例题解析(一)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 “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 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例题解析(四)
四、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结 合起来加以考查。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 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006年 辽宁锦州市中考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答案解析(一)
这种形式的对联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考生只要知道 对偶的有关知识,再根据下联把上联做一点压缩就可 以了。另外课外书读得多的同学也很可能知晓这是毛 泽东同志拟写的一副对联,其上联是“苟有恒,何必 三更眠五更起”。
11
要求: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上下联的词性,
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
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
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
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
词组相同。
3、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口
——
语
交
对
际 印
联
前提测评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 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分)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例题解析(五)
五、对联品读即根据对联中的信息以及相关背景来解读对联 中的内涵。
例7、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①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的 人格魅力,下联中的“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 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 ②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 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山东烟台市中考 题)
例题解析(三)
三、对联删改这有两种情况,1、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 联;2、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非课改区中考题)
答案解析(二)
无论是何种类型,解答此类试题都要根据对联 的知识,即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对, 句法结构也要一致来进行删改。 参考答案: 例4: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例5: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例题解析(三)
三、对联删改这有两种情况,1、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2、 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 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 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 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2006年江 苏南京市中考题)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答案解析(一)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知识。对联有五大特征:字 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 例1要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然后根据其意义对出下联。例2 也要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但内容受到了限制,必须是来自 名著。 参考答案: 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贪污腐败失民心等。 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 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
知识定位
对联的主要种类: 春联、喜联、挽联、楹联、俗联。 这也是我们初中考察的主要内容。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5、句式一致,整齐如一。6、结构相应,彼此对称。
11 春 联
定义: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 特有的文学形式。
例题解析(二)
二、对联匹配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
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2006年福建福州市中考题)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 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此题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下联内容 要相互关联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
定义:楹联亦称楹贴、对子、对联,由上、下联组
14 楹 联
成,一般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上刻琢。 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 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对
楹联是一个11
联”。 特点:楹联是象,最 具有中国特 色,不能翻 译,也不能 改写,更不
的对联,它多用于口语,所以通俗易懂,格调清新; 它来源于生活,故而深得群众喜爱。
11 举例:相传,有个商号的老板,请唐伯虎代写对联,
唐伯虎灵机一动,挥毫写了一副: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这副对联,结构严谨,工整自然,浅显明快,上下 联都用比喻,意味深长。但是,这个商人却不满意, 要求写得能通俗明白,显而易见。唐伯虎没法,只 好挥笔再书一副: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 天虱子越捉越多
4、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12 挽 联
定义: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 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 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 庄严的。 11 要求:要求感情真挚,注意挽联的写作特征。
举例: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 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 生。 --林则徐挽关天培
课题导入
【2】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 故居.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 群顽童在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 升庵的衣裤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 为衣架”,让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 长江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 扬名乡里。
答案解析(二)
这是今年南京市的中考对联题,本题由于给出了例子 ,又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所以根据对偶的知识也很快 就能给出答案:白马湖、天想寺、状元楼。
新型题型(三)
三、分析对联,排列顺序 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
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
答案解析(四)
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对对联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相 关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参考答案:(1)知恩必报(或 “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2)可从个人品格、聪 明才智、民族气节、历史成就等方面来回答。
新型题型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考试题型。其中对联试题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成为中考试题风景线中的一个亮点。近几年来很 多地方都进行了对联题的尝试。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形式。浅析如下 :
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 一生最恨帮闲 敢于嬉笑怒
骂 不愧思想权威
答案解析(三)
这是1998年甘肃省中考试题,此题要求学生先 根据下联的字数确定②在最前面,然后根据词 性相对的原则确定顺序为④①③。从难度上看 也是较容易的。
新型题型(四)
四、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 主要作品集填在括号里。
答案解析(三)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对联中的重要词语,如“表”“ 对”“三顾”“ 酌酒花间”“磨针石”“正气”“丹心” 等,再联系自己相关的知识积累来解答。参考答案:(1)诸 葛亮 三顾茅庐(2)李白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花间一 壶酒,独酌无相亲)(3)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 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 举例: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 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
能移植。 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15 俗 联
定义:就是语言朴实、富有情趣并被广大群众喜爱
新型题型(二)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
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地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 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 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 的对子。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