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极化政治中的民主与民粹.doc
2024年西方民主体系发展与变革

汇报人:XX
交流和合作
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公 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政治素
质和民主意识
民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 市场自由化、提高政府效率、增强 社会稳定性
2024年西方民主体系的发展趋势: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应对社会变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经济发展对民主制度的影响: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主意识、促 进政治参与
20世纪民主化浪潮:美国、 苏联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 推广民主制度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 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民主制度在许多国家得到实践和发展 民主制度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政治极化、社会分裂等 民主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政治极化:左 右翼政党之间 的对立和分歧
政治制度与科技的融合,如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政治决
策中的应用
政治制度与全球化的互动, 如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等
政治制度与环境保护的关联, 如绿色政治、可持续发展等
选举制度改革:推行电子 投票、邮寄投票等新型投 票方式,提高投票效率和
准确性
政治参与度提升:鼓励公 民参与政治活动,提高政 治参与度,增强民主制度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竞争与 合作,对民主体系的影响
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在民主体 系中的角色和责任
挑战: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 恐怖主义等对民主体系的挑战
问题:民主体系在面对全球性 问题时的局限性和困境
5
民主制度的重 要性:保障人 民权利,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民主制度的挑 战:民粹主义、 极权主义等思
加剧
社会不平等: 贫富差距扩大, 社会阶层流动
当前的政治环境分析报告

当前的政治环境分析报告1. 引言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政治氛围、政治体制和政治风向的综合体现。
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个体,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环境中,政治环境会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逐步分析的方式,探讨当前的政治环境,以期了解其现状和未来走向。
2. 当前政治环境的特点2.1 多极化与全球化当前的政治环境呈现出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事务逐渐超越了国家边界,并且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政治事件都可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同时,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也使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复杂。
多极化的特点使得不同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2 政治极化的加剧近年来,许多国家出现了政治极化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分歧日益加深,对立也更加激烈。
政治极化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困难,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这种政治极化的加剧是当前政治环境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2.3 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的兴起在某些地方,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的思潮正在兴起。
这种思潮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失业问题。
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的支持者认为国家应该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并且应该采取更加保护主义的政策。
这种思潮的兴起对于当前的政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当前政治环境的影响3.1 经济发展与政治环境当前的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稳定和政策一致性是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政治动荡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投资者的犹豫和经济的不稳定。
因此,维持政治环境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2 社会稳定与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政治冲突和社会动荡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和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的升级。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需要积极应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并采取措施缓解社会矛盾。
4. 未来政治环境的展望4.1 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面对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国际合作与治理将变得更为重要。
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

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作者:钟准来源:《党政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特朗普上台标志着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
民粹主义得以动员起大量支持者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政治的极化,被主流政治排斥在外的民众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现状。
作为回应,主流政党开始关注民粹主义者所代表的选民诉求,尽管这些诉求本身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建制的。
特朗普上台之后在一系列问题上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分歧日益扩大;而另一方面,两方也在特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因此对抗与冲突仍将是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的主流。
这种冲突将对美国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关键词〕特朗普;共和党;民粹主义;代议制;建制派;反建制派〔中图分类号〕D0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6-0031-08特朗普的上台标志着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
尽管他是以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总统竞选,但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与共和党并不一致。
特朗普上台之后,与掌控了国会的共和党建制派的关系将会成为影响美国政治的一大重要因素。
在欧洲,民粹主义的兴起同样对主流政治造成了巨大影响。
法国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在法国总统竞选时获得了大量支持,德國另类选择党的影响日益提升,奥地利2016年总统大选无人得票过半等现象都表明民粹主义的兴起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民粹主义者及民粹主义政党与西方主流政党的关系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这类民粹主义者的兴起将会对欧美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主流政党可能以怎样的方式回应民粹主义者带来的挑战?这种关系将会对该国的政治体制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特朗普与共和党的关系进行反思。
一、美国政治的极化与特朗普民粹主义的崛起(一)美国政治的极化危机有学者认为,政治极化的本质是“选民结构及其地理基础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两党内部意识形态紧张所产生的结果”。
〔1〕一方面,两党之间表面的对立和差异不断增强。
两党对立的极化表现在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妥协与共识被福山所谓的“否决政治”所取代。
欧洲议会议员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演讲。
作为一名欧洲议会议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此,我将就当前欧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我想谈谈欧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不断涌现,这些都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以下是我认为欧洲需要应对的几个关键问题:一、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欧洲经济在过去几年虽然有所复苏,但整体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这些挑战,欧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 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
3.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难民危机与安全形势近年来,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欧洲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公平、合理的难民分配机制,减轻成员国负担。
2. 加强边界管控,防止非法移民涌入。
3. 强化反恐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
4. 加强地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
三、民粹主义与政治极化当前,欧洲民粹主义势力抬头,政治极化现象加剧,这严重威胁到欧洲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稳定。
对此,欧洲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欧洲一体化建设,提高民众对欧洲认同感。
2. 传播欧洲价值观,弘扬多元包容、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培养公民意识,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
4. 加强政党合作,推动政治对话与协商。
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欧洲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3.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五、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刍议全球化的深化与民粹主义的复兴

刍议全球化的深化与民粹主义的复兴摘要:当下,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趋势正在逐渐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吸收其中的优势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消极影响也在逐渐产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危机和矛盾现象。
尤其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深化,科技革命的浪潮已经激起的世界范围内的层层涟漪,全球化的经济效应、基本内涵、发展趋向等众多因素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和调整。
全球化的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加剧民粹主义的发展势头,给予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国家一系列的发展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政治;全球化;民粹主义;治理危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制度矛盾逐渐显示出来,西方一部分国家对于全球化的抵制思想逐渐深化,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表现的十分明确。
民粹主义在全球化大有复兴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安,全球化进行中的阻碍力量逐渐加剧。
对于世界局势的研究和反思能够有效把握民粹主义的复兴节奏,并且能够理性认识当下的国内国际趋势,有效应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变化,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全球化的双刃效应及其新的深化进程(一)全球化的积极成效首先,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和高速增长。
根据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了自身的强大作用,为世界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和支持,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财富[1]。
其次,获得了社会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的显著成效。
世界经济增长推进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也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工商业的发展驱动下,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渐提升,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人口数量正逐渐递减。
人们生活中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推进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然后,国际政治发展中的合作意识日益明显。
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往来和经济交流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已经逐渐突破了主权国家的意识,建立了广泛深化的合作关系,谋求更加深化的合作和供应机制。
论民粹主义的美国起源、当代发展及制度逻辑

论民粹主义的美国起源、当代发展及制度逻辑作者:柳亦博王若彤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06期摘要:从纷繁的现象和复杂的定义中很难把握民粹主义,想要理解民粹的制度逻辑,必须从源头出发考察其发展演变。
当代民粹主义的源头是19世纪末美国的人民党,在其诞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中,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民权运动之前的左翼民粹主义阶段,民权运动之后的右翼民粹主义阶段,以及后特朗普时期的无领袖民粹主义阶段。
民粹主义在美国社会中间歇性的爆发,缘于民粹主义已深深扎根在其民主制度中,它通过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身份政治和代议制的联结,形成了一种“民主-民粹”的共生态。
美国只有通过民主制度的自我革新,才有可能摆脱民粹主义的纠缠,否则只能在民粹主义的斜坡上不断滑向深渊,从现代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变成国际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民粹主义;美国;代议民主制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21)06-0084-12一、引言民粹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除非它表现为具体的行动,否则很难被识别出来。
身处在民粹主义浪潮中的人们往往难以分辨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边界,这是因为二者确实共享了部分理念——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为民粹主义提供了支点,而民族国家则为民粹主义提供了生存空间。
盖尔纳(Ernest Gellner)将民族主义比作一头“大象”,每个研究者只能把握它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若沿用盖尔纳的比喻,我们可以将民粹主义比作一只狡猾善变的“狐狸”,学者们根本无法捕获这个研究对象。
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席卷全球的民粹主义浪潮,浪潮的中心分别在19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和俄国、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拉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东亚和东南亚[1],以及2010年之后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民主国家联盟,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与英国脱欧被学术界视为最近的一次民粹主义高峰。
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以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为例

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
— — —以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为例 钟㊀ 准
〔摘要〕 特朗普上台标志着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民粹政治排斥在外的民众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现状。作为回应, 主流政党开始关注民粹主义者所代表的选民诉求,尽管这些诉求本身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建制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2016BS055 )。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 “ 欧盟问题国内政治化及其对英国和意大利公投的影响研究”( 感谢重庆大学本科生刘一遷为本文做的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钟准,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博士,重庆㊀ 400044 。
· 31·
的。特朗普上台之后在一系列问题上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分歧日益扩大;而另一方面,两方也在 特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因此对 抗与冲突仍将是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的主流。这种冲突将对美国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㊀ ㊀ 〔关键词〕 特朗普;共和党;民粹主义;代议制;建制派;反建制派 ㊀ ㊀ 〔中图分类号〕 D091. 5㊀ 〔文献标识码〕 A㊀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7 ) 06 - 0031 - 08
党 政 研 究㊀ 2017 6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主持人:林德山
【 主持人语】 近年来,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欧美选举政治中的突出表现再次引发了 人们对民粹主义的关注和热烈讨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有关民粹主义的 定义。由于民粹主义诉求过于模糊、多变,它可以与政治光谱中的不同波段结合,形成包 括左翼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等各种不同形态的民粹主义。当前西方主流民意最为关心 的,并不是从事文化批评的民粹主义或经济民粹主义,而是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民粹主 义。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新一轮民粹 主义高潮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反对欧洲一体化,抵制经济全球化,宣扬新种族主义、民族 主义。民粹主义的再次兴起将会对欧美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主流政党可能以怎样的方式 回应民粹主义者带来的挑战?这种关系将会对政治体制带来怎样的影响?钟准文章借助特 朗普与共和党的关系进行反思,项佐涛、黄震文章阐述了法国国民阵线给法国政治带来的 冲击,林德山文章认为,民粹主义政党崛起冲击了既有的政党权力结构,民粹主义力量已 经从边缘而走向了舞台中心,但由于其意识形态及行为方式的特征,它们受到了主流社会 的联合抵制,尚不足以取代后者的地位。
浅析当代民粹主义发展

浅析当代民粹主义发展作者:刘红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摘要: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标志着全球民粹主义的迅猛崛起,民粹主义本身并不利于全球政治发展,本文将从民粹主义的发展谈起,分析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件民粹主义主导下的全球事件,浅析民粹主义对全球化进程、民主制度和国际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民粹主义;英国脱欧;美国大选2016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两件令世界震惊的政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宣布英国脱离欧盟组织,英国首相随即宣布辞职;二是美国大选的意外结局,美国人民用自己神圣的选票选举出了一位从未有过从政经验的商业人士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虽然是民主国家内部的事宜,这两件事情绝对不是一件区域性、地方性的事件,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实潮流和趋势下,其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力必定会超越国界从而影响全世界。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看似不可能的“政治意外”,中外政治学者和专家几乎一致认定,这是民粹主义发展的结果,很显然,世界范围的民粹主义已经形成主要潮流,将成为影响世界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民粹主义的发展谈到民粹主义,在政治学上又翻译为平民主义和民众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哲学。
顾名思义,民为人民民主,粹为纯、单一、完全之意,合而为之则是:完全的民主、没有界限的民主、不顾一切的民主。
英国学者玛格丽特认为,[[[] Margaret Canovan.Trust the People!Populism and the Two Faces of Democracy,Political Studies,1999(XLVⅡ):2-16]]“现代的民主理论与实践包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层面:救世性和实用性,民粹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正式源于民主内部这两个层面内在的紧张关系。
从救世性的角度看,大众权力处于救世想象的核心,人民大众是合法权威的唯一来源,当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将履行救世的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极化政治中的民主与民粹英美极化政治中的民主与民粹-学术研究论文英美极化政治中的民主与民粹内容摘要英国通过全民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在美国共和党初选中获得多数选票,正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两件事一般被看作是当代英美政治民粹化的象征。
绝大多数分析都认为,,脱离欧盟对英国国民的长远利益来说其实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特朗普如当选总统对美国整体也不利,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如果这是民粹主义的表现,那么民主和民粹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可以以此为契机分析现代民主政治的若干重要特征和机理。
关键词民主民粹主义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极化政治代表作者段德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北京10087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的代表问题跟踪研究”15C2200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代表制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14KDC017 2016年6月,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是脱离欧盟。
毫无疑问,在欧盟已经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的时刻,这一公投结果会对其一体化的进程构成不小的打击。
它传递出一个很清晰的信息英国人起码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想再继续维持以前那种对外开放和合作,他们认为欧盟这种国际共同体带来的负面效果超过正面价值,全球化的贸易也不一定对他们自己有好处,他们想变得更“独立”。
就此而言,这可能是自近代以来一直以自由国际贸易为基本国策的英国的最重要转向。
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总统选举爆出大冷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获胜,成为正式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在很多人看来,特朗普的胜利就是美国版本的政治右翼化和民粹化,即便在接下来的竞选中他输给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他的影响也不会马上消失。
如何理解西方世界的这种变化经常被人们认为已经相当成熟的西方民主,为什么也不能阻止这种右翼化的趋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契机分析现代民主政治的若干重要特征和机理。
议程的设定客观地说,英国脱欧并非一时兴起之举。
在历史上,相对于欧洲大陆来说,英国长期扮演“离岸手”的角色,尽力使欧陆内部的各个权力之间保持有利于自己的平衡。
二战后,欧洲开始踏上内部整合之路,一般来说人们将其看作经历无休止的战争后欧洲各国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反思和拒绝,但欧洲的外部边界仍然存在,苏联作为一个共同的外部威胁在欧洲整合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2】英国属于广义上欧洲的理所当然的成员,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成立之后.英国也是较早加入的国家之一(1973年)。
但很多英国人一开始就对这个超国家组织有所怀疑,以至于加入仅两年后,英国执政的工党就为此问题陷入难以解决的内部分歧。
工党政府支持留欧,但很多代表下层民众的工党成员极力反对。
当时的保守党则支持留欧。
1975年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宣布就留欧还是脱欧举行全民公投,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投。
当时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曾这样评价这次公投这是“工党为了解决其内分歧而采取的动作”,工党政府没有能力做出决定,便“把球甩给了人民”。
【3】撒切尔领导了当时保守党的支持留欧运动,但她在任英国首相之时,又极力反对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尤其拒绝英国加入欧元区。
【4】世易时移,2016年英国举行了其历史上第二次公投,主题仍是脱欧与否(欧盟早已在1993年取代欧共体),但支持和反对的阵营几乎调换了位置。
执政的保守党政府支持留欧,但很多保守党成员支持脱欧,工党主流则支持留欧。
然而,撒切尔所指出的问题却仍然存在。
卡梅隆为了连任首相,争取“疑欧派” Eurosceptics特别是右翼政党英国独立党UKip对保守党的支持,承诺连任成功后将就是否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如果我们只看公投本身,它很容易给我们一种印象,即这是公民“自己”在用选票就某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好像这是民主的体现。
公投之后很多媒体都做出类似这样的评论,即无论公投结果如何,这是民主的声音。
卡梅隆自己也在公投结果公布后发表公开演讲时说“这个国家刚刚进行了一场大型的民主活动,这也许是我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 然而,我们还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即为什么要就这个议题公投,而不就其他议题公投为什么现在公投而不是其他时间为什么公投的选项只有这两个而不能有第三个或更多事实上,在公投前,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被决定了,它们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公投本身,却并没有经过民主的程序。
如前所述,这些决定通常是某些政客在政党内部权衡之后做出的,远离公众的视线,公众对这些决定基本上没有控制能力。
正如英国这两次公投所体现的,它们都或多或少跟政客们的个人野心有关。
很多人在讨论公投是否民主时,都只关注公投本身,而没有考虑公投的这些有关议程设定的“前提条件”,好像公投自然而然就该如此这般发生,这是对现代西方民主以及全民公投的一种非常粗浅的理解。
在欧洲语言中,“全民公投”referendum -词起源于古罗马,最初指“平民大会”的投票决定,因此与它同义的另外一个词是“plebiscite”,其词根“pleb”即平民的意思。
一个议题通过与否完全由选票的数量决定,或有时候干脆就由群众喊声的大小决定。
在近代,较早使用这种方法来通过政治议题的是法国的拿破仑,1880年他通过公投将自己确立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执政,300多万人投了赞成票,只有区区562人投了反对票。
【5】在这一结果的支持下,仅四年之后他就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希特勒是另一个喜欢使用全民公投的人,他的上台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民粹色彩,这方面已有相当多的描述,【6】但较少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前后一共发动了四次公投,而且都得到超过90选票的支持。
1933年,在得到几乎不受法律限制的统治权后不久,希特勒要求德国人就德国是否退出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和国际联盟进行公投,95的人投票要求退出。
1934年,兴登堡总统去世后,希特勒要求公投决定是否确立自己为唯一的德国元首,90a/o的德国人投票赞成。
1936年,98.8的德国人投票同意德国占领被凡尔赛条约确定为非军事区的莱茵地区。
1938年,99的民众通过公投同意德国吞并奥地利。
【7】值得注意的是,纳粹党上台前夕,德国内外交困,民生凋敝,纳粹党趁机煽动民众赢得议会选举中的多数票,但即便是多数也只有440。
为何在不久后的公投中希特勒就能获得一边倒的支持,史蒂夫-道格拉茨很精辟地说,那主要是因为在公投时根本没有反对派。
【8】公投只有“是”或“否”、“赞成”或“反对”的答案,无论结果是什么,都带有压倒性的特征。
正如此次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一样,如此重要的议题,即便只有53的投票支持脱欧,此结果也只能被打上“人民的呼声”的封印。
无怪乎撒切尔称公投是独裁者和煽动家才喜欢用的工具。
政治的极化我们将目光投向美国,特朗普的获胜当然不是因为全民公投,但仍然带有明显的民粹特征。
特朗普经常说他代表着美国”沉默的大多数”,与建制力量theestablishment包括共和党内的建制力量对抗,他要将权力从那些习惯于操弄政治的精英手里夺回来,交给人民。
当然,将权力交给人民或“沉默的大多数”实际上等同于交给他自己,因为他认为自己才真正代表着人民,才真的为人民发声。
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现代民主政治多少都带有一些民粹色彩,一个候选人要在选举中胜出,多少都要有一些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卡里斯玛式的人格魅力,而竞选者也都需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相信自己才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言人。
然而,这里有一个“是朋友还是敌人”的问题。
一般而言,竞争中的不同政党和候选人不会把其他阵营及其支持者看作真正意义上的“敌人”,他们充其量只是持有不同的政治见解,对“这个国家怎么了”“我们应该向何处去”这样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而已。
而且关键在于,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相信自己一方就是永远和绝对正确的,从而不同意自己的另一方就是“与人民作对”,甚至应该被彻底打倒。
用当代政治理论家尚塔尔·墨菲Chantal Mouffe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对立但不敌对的竞争状态,而且现代民主主要就依赖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开放性,墨菲将其称为“论争式民主agonistic democracy”。
【9】然而,特朗普在近期的美国大选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番图景,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美国大选非常抢眼,与以往很不一样的最主要原因。
特朗普相信他所代表的“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民,并声称“其他人并不重要”。
他甚至向其支持者暗示,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下拥有持枪权的、支持他的人可以做点什么。
特朗普的生意中有一块是培训别人怎么赚钱,后来很多学员向法院起诉他的那个所谓“特朗普大学”存在欺诈行径。
在初选期间,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怒斥就此案做出裁决的法官,称他是墨西哥裔,所以他不可能做出公正的裁决。
此言一出,美国国内舆论大哗,因为这其实不完全是盛怒之下控制不住情绪的表现,它和特朗普一贯的政治立场实际上是一致的。
特朗普非常著名的一个竞选口号就是要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建一堵墙,挡住来自南美的非法移民,他对外来移民持强烈的敌视态度,他认为应该把打击恐怖主义和对穆斯林人群及其宗教的控制紧密相联,如果当选势必要加深制度性的宗教和种族歧视,他对女性公开的嘲讽和攻击也数不胜数。
因此,在特朗普那里,“美国人民”是有所特指的,比如墨西哥裔、穆斯林、有色人种、同性恋等可能就不那么值得被归人人民之列。
自然,他也将其对手希拉里的竞选阵营看作敌人,几乎是欲除之而后快。
种种迹象都表明,特朗普的竞选策略基本上是通过分裂社会,制造恐惧,尤其是对外来移民、穆斯林和全球化的恐惧,从而达到煽动民意并获取政治利益的目的。
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是中下层白人,他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利最少,而且随着制造业从美国流向其他国家,他们的工作机会也在减少,因此对全球化甚少有好感。
他们也敌视外来移民,认为外来移民抢了自己本来就少的工作机会。
他们大都因为极端伊斯兰主义和恐怖主义也敌视穆斯林群体。
特朗普所做的基本上就是将这些人的愤怒调动起来,作为他自己的政治基础。
特朗普现象与墨菲所说的“敌对式民主antagonistic democracy”很相似,即不是将政治对手看作和而不同、有序竞争的对立面,而是看作一定要打倒的敌人。
【10】这也是为什么该现象同时带有很强烈的民粹色彩的原因。
民粹主义一般会将“人民”或“人民的意志”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因而只可能有“真正的人民true demos”和”虚假的人民false demos”之间的区别,不可能有关于“谁是人民”“什么是人民的利益”这类问题的不同答案。
1民粹主义领袖一般会攻击已有民主程序的正当性,认为它代表了少数人或建制派的利益,正如特朗普在选举中所做的那样。
他试图将其政治上缺乏经验这一点转化为优势,将自己装扮为那部分被体制忽略了的大多数人的真正代表,而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