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比例标准

合集下载

监理资质等级人员标准

监理资质等级人员标准

监理资质等级人员标准一、综合资质综合资质是指具有涵盖所有工程专业的监理资质,可以承接所有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综合资质的人员标准要求如下:1.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5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20%,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50%。

2. 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25人,其中一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20人。

3. 申请综合资质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二、专业甲级资质专业甲级资质是指具有某一工程专业的监理资质,可以承接该专业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专业甲级资质的人员标准要求如下:1.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15%,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50%。

2. 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一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6人。

3. 申请专业甲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三、专业乙级资质专业乙级资质是指具有某一工程专业的监理资质,可以承接该专业中、小型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专业乙级资质的人员标准要求如下:1.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10%,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

2. 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8人,其中一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4人。

3. 申请专业乙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四、专业丙级资质专业丙级资质是指具有某一工程专业的监理资质,可以承接该专业小型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专业丙级资质的人员标准要求如下:1.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5%,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

2. 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一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不少于2人。

3. 申请专业丙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

五、专业丁级资质专业丁级资质是指具有某一工程专业的监理资质,可以承接该专业的简单小型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现行职称指标、可聘岗位数

现行职称指标、可聘岗位数

现行教师职称指标、可聘岗位数、空缺岗位数的计算办法一、副高、中级职称指标计算办法
二、职称内部可聘岗位数的计算办法
三、职称内部较高等级空缺岗位数的计算办法
五级、八级、十一级:空缺岗位数=可聘岗位数-岗位已聘人员数
六级、九级:空缺岗位数=可聘岗位数-已聘人员数+即将竞聘到五级(八级)人员数
注:1.以上一、二、三中的数据均为专业技术主系列(教师)数。

2.以上一、二中的计算结果均用去尾法保留整数。

3.以上一、三中空缺数计算结果若为正,则表示有相应数量的空缺,否则无空缺。

四、相关计算依据
1.专业技术副高级、中级职称结构比例控制标准(犍教通〔2009〕66号)
2.专业技术副高级、中级内部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犍府办发〔2009〕17 号)
副高级:专技五级:专技六级:专技七级=2:4:4
中级:专技八级:专技九级:专技十级=3:4:3
初级:专技十一级:专技十二级=5:5
3.2009年岗位设置政策要求:“在设置的岗位限额内以实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为基数来测算”职称指标及内部岗位数。

云南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

云南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

尊敬的客户,根据您的要求,我将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撰写一篇关于“云南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的文章。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完中升等晋级。

在云南地区,高完中升等晋级是指高中、完中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晋升到高级职称,例如副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等。

这是对教师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在云南地区,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定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重要人才,其职称评定标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们所能获得的高级职称比例标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据我了解,云南地区对于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的规定是比较严格的。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等条件,才能获得高级职称。

而在实际操作中,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获得高级职称的比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高级职称的评定准确公正。

作为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云南地区对于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的严格规定,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保障。

通过严格的标准和控制比例,可以确保高级职称的评定公平公正,同时也可以激励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在云南地区备受关注,并且受到严格规定。

这对于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探讨和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地区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的严格规定,确实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保障。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具体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需要认识到高完中升等晋级后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标准的严格规定存在的一些实际挑战。

一些教师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满足高级职称的评定条件,这可能导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困境和挫折感。

2022年中小学副高级职称比例

2022年中小学副高级职称比例

2022年中小学副高级职称比例
2022年中小学副高级职称比例:
1. 正高级职称:比例在60%左右。

正高级职称是指中小学校领导层团队中具有专业背景、有较强业务能
力和经验的年级、班班主任和其他年纪主任,也包括具备专业素质和
经验的该学校其他部门领导。

2022年,正高级职称比例将保持在60%
以上,由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职称水平也会不
断提高。

2. 副高级职称:比例在30%左右。

副高级职称是指在中小学校的任课老师或专业的教育人员,它是大学、研究生以及高中毕业生对教育事业发展有贡献的一种荣誉称号。

自低
学历到高学历,针对不同学历的老师,以及有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专
业教育从业者,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副高级职称的荣耀。

2022年,副高
级职称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将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 中级职称:比例在10%左右。

中级职称是指经过学历审核、技术审查和业务考核等考核后,鉴定为
具有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能的教育人员。

在中小学教师中,除正高级职称外,有些教师还具备中级职称,2022年,中级职称比例将保持在10%左右,比例的提升将提高对优秀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以激励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三种职称的比例在2022年将继续保持在正确的比例,以助力中小学重视教育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效率。

职称测算办法

职称测算办法

职称测算办法
1.高级、中级设定比例
高级中级
市级重点高中 43% 45%
区级重点高中 38% 48%
初中 30% 53%
2. 设定指数 = 设定比例×教师总数
3.教师总数 = 高级教师人数 + 中级教师人数 + 初级教师人数
+ 无职称教师人数
4.教职工总数 = 教师总数 + 技术工人 + 普工
5.(高中级)现有比例 = (高中级)现有人数÷教师总数
6.高级腾空后数 = 中级现有人数-高级当年的使用指数
7.高级使用指数 = 设定指数-现有人数
(并且不超过教师总数的7%、入围人数的60%)
8.中级使用指数 = 设定指数-高级腾空后数
(并且不超过教师总数的8%、入围人数的80%)
9. 数字一律四舍五入(小数点)保留整数。

大学教授的职称评聘应一分为二

大学教授的职称评聘应一分为二

大学教授的职称评聘应一分为二
我认为在当下大学不仅学术重要,授课也十分重要,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应该存在两套评聘职称的标准。

第一套标准是以学术占评审分重的70%,授课占评审分重的30%;第二套标准是以授课占评审分重的70%,学术占评审分重的30%。

这两套评聘职称的标准可供大学教师在申请评聘职称时自由选择,但是最后评选上的名额是有比例限制的。

如侧重于研究型的大学在评聘职称时以学术为重,那么就可以规定以第一套评聘职称标准评选上的教授名额可多一些,占60%,而以第二套评聘职称标准评选上的教授名额可略少一些,占40%。

评聘职称,无论执行哪一套评选标准,在对学术的评审原则应该是重质而不是重量,即评聘职称时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而是由参评教师拿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或论文提交专家组评审,引导学术评价更加注重创新和质量。

对于大学教师授课的评审,应以平时开讲座的时间、客座率以及学生的调查问卷为主要依据。

参于评审的专家组成员应该由教育部统一安排,以校外教授为主,校内教授为辅,并且还可以聘请国外一流的教授参与评审,这样有助于提升评审的严谨性、公正性。

最后的评审结果应张榜公布,评审的材料应在高校的网页
上全部公开,以便于广大师生查询和监督,让评审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评聘职称事关高校是否能够繁荣发展,因此,我认为教育部应该对这方面给予重视。

中学教师职称等级

中学教师职称等级

中学教师职称等级
中学教师职称等级
一、教师职称等级有以下三个级别:
1. 正高级:正高级教师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较高,一般以年限10年以上资历计算。

2. 高级:高级教师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较正高级低,一般以年限6~10年资历计算。

3. 中级:中级教师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较低,一般以年限3~6年资历计算。

二、教师职称等级的评定标准:
1. 教师职称等级评定标准以教师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和学科发展装备各自占比,最高不得超过80%;
2. 同一个等级的教师,比较分数的差距最大不能超过20%;
3. 首次晋职等级时,以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指标为主,其次以工作表现和学科发展装备各自所占比例的总和为辅;
4. 所有的教师晋级前,都必须进行一次专业技能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等级的主要评定指标。

三、教师职称等级高于中级的考核要求:
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任课能力,具有成功的教学经验,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发展;
2. 教师应具备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能够根据学校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应在学校或外部担任重要职务或具备受到外部认可的课程研究能力;
4.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主持
或参与担任学校重要组织协作活动;
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行为表现,能够在学校和外部公众场合宣传课程或学科教育的理念;
6. 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能够持续不断的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7.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和学生以及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
8.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内外培养能力,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福建省事业单位中级指标

福建省事业单位中级指标

福建省事业单位中级指标
专业技术高福建事业单位职称设置比例,中,初级岗位之间福建事业单位职称设置比例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比例为1福建事业单位职称设置比例:3:6。

高,中,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福建事业单位职称设置比例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比例:
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六,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九,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一,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承担的主体职能和业务,确定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辅系列岗位,辅系列岗位的等级和比例原则上低于主系列岗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
≤2
≤13
≤35
≥50
市级
≤10
≤30
≥60
县级
≤5
≤30
≥65
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服务的单位
省级
≤5
≤20
≤40
≥35
市级
≤2
≤18
≤35
≥45
县级
≤15
≤35
≥50
主要承担技能操作服务保障等职责的单位
省级
≤10
≤30
≥60
市级
≤5
≤25
≥70
县级
≤25
≥75
十、其他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三、卫生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医院
三级
≤5
≤20
≤45
≥30
二级
≤2
≤18
≤40
≥40
一级
≤1
≤14
≤35
≥50
疾病预防控制、药品检验
省属
≤8
≤22
≤45
≥25
市属
≤4
≤16
≤40
≥40
县属
≤2
≤13
≤35
≥50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9
≤30
≥60
普通高级中学
≤20
≤40
≥40
普通初级中学
≤10
≤35
≥55
普通小学
≤2
≤35
≥63
幼儿园
≤30
≥70
二、科研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省属
≤5
≤25
≤45
≥25
市属
≤2
≤18
≤40
≥40
县属
≤10
≤40
≥50
注:承担研究生培养和设有省(部)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单位,高级岗位比例可增加5—10%。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公证处
省属
≤3
≤12
≤40
≥45
市属
≤10
≤35
≥55
县属
≤5
≤30
≥65
会计、审计、经济、统计中心
省属
≤20
≤40
≥40
市属
≤10
≤35
≥55
县属
≤5
≤30
≥65
其他事业单位
省属
≤10
≤40
≥50
市属
≤5
≤35
≥60
县属
≤30
≥70
≤40
≥50
八、体育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优秀运动队
管理单位
省属
≤5
≤20
≤40
≥35
市属
≤2
≤13
≤35
≥50
体育场馆
≤2
≤13
≤40
≥45
九、机关直属服务性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和支持职责的单位
附表2:
陕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
结构比例控制标准
一、教育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普通高等院校、
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重点
建设院校
≤20
≤30
≤40
≥10
有博士点院校
≤15
≤30
≤40
≥15
有硕士点院校
≤12
≤30
≤40
≥18
一般本科院校
≤10
省属
≤5
≤25
≤45
≥25
市属
≤2
≤18
≤40
≥40
县属
≤10
≤35
≥55
图书馆、博物馆(院)、美术馆、文艺表演团体
省属
≤5
≤20
≤45
≥30
市属
≤2
≤18
≤40
≥40
县属
≤5
≤35
≥60
群众艺术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站、中心)
省属
≤4
≤16
≤45
≥35
市属
≤2
≤13
≤40
≥45
县属
≤5
≤35
≤30
≤40
≥20
高等专科、职业院校
≤5
≤30
≤45
≥20
中等
职业
学校
国家级
重点学校
≤30
≤50
≥20
省(部)级
重点学校
≤25
≤50
≥25
省属学校
≤20
≤50
≥30
其他学校
≤15
≤45
≥40
普通
中学
国家级示范
高级中学
≤30
≤50
≥20
省级示范
高级中学
≤25
≤50
≥25
省级标准化
高级中学
≤23
≤45
≥32
≥60
乡镇属
≤25
≥75
五、农业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ຫໍສະໝຸດ 省属≤8≤22≤45
≥25
市属
≤4
≤21
≤40
≥35
县属
≤15
≤35
≥50
六、广播影视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广播电台、电视台
省属
≤5
≤20
≤45
≥30
农村乡镇卫生院
≤1
≤9
≤30
≥60
注:设有研究生教学点承担研究生培养和设有省(部)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专科的单位,高级岗位比例可增加5—10%。疗养院、康复医院高级、中级岗位比例一般应比同类医院低5%。
四、文化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层次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艺术创作研究
市属
≤2
≤13
≤40
≥45
县属
≤10
≤40
≥50
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监测
省属
≤3
≤17
≤40
≥40
市属
≤1
≤4
≤40
≥55
七、新闻出版事业单位
机构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级(%)
副高级(%)
出版社
≤8
≤22
≤45
≥25
报社、期刊社
省属
≤5
≤20
≤45
≥30
市属
≤2
≤13
≤40
≥45
县属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