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能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

2、能采用多种分类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并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并珍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三、知识链接或(背景资料)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1、按落叶不落叶可分为常青树和落叶树;2、按生长周期可分为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3、按与人的关系可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4、按开花不开花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六、实施建议:反思:第1课《小草和大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会辨别周围常见植物。

2、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3、丰富多彩的植物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绚丽多姿、我们要懂得保护珍惜。

二、学习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三、学习过程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认真观察教材2-3页,列举出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小草有:等。

大树有:等。

2、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或两种小草和大树,观察它们的主要特征。

(温馨提示:观察时要认真细致,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除利用感官外,还可利用简单工具如放大镜、小刀等,但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花草树木)我观察到的小草通过观察你发现小草的相同点有等我观察到的大树大树的相同点有: .通过比较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3、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明确人们通常根据植物在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进而构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草本植物茎的特点是:。

木本植物茎的特点是:。

4、判断教材或你身边的植物哪些植物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

(把结果写在教材上)5、本活动你不明白的问题是。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1)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1)

1.《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辨别植物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特征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在相互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3.能够感受到地球上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树立起保护植物的意识。

【预习导学】1.看图填出植物的名称:( ) ( ) ( ) ( )2.你还知道哪些小草和大树的名字?我知道的小草有:我知道的大树有: 【探究新知】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方法提示:1.观察时可以分别从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进行观察2.通过观察比较小草和大树的寿命、高矮是如何的3.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4.听从小组长安排认真观察,及时做好记录)自己先观察,在小组合作交流,小组长合理分工,创意展示,分享共赢活动二:通过观察,你发现小草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方法提示:1.你可以试着用手分别摸一摸,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从它们的支持力强弱分别进行比较 3.试着用简单的工具分别观察各自茎的横截面,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组长合理分工,创意展示,分享共赢活动三:找一找我们常见的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方法提示:1.找出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2.比较这些植物各自茎的特点进行划分3.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小草都是草本植物,所有的大树都是木本植物)先独立思考,然后师友交流,创意展示,分享共赢【拓展延伸】活动四:小草和大树一样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请设计一条保护植物的宣(温馨提示:自己要独立完成)【共享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于今天的表现还满意吗?有什么评价呢?【作业布置】1.选择几种植物,观察它们的根、茎、叶等器官的特征结合你的实践感受,写一篇科学实践日记。

(温馨提示:1.运用好你今天所学到的科学知识2.写出你所观察到的情况3.写出你在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3. 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谜语导入:绿油油,地在头,头上戴朵花,地上铺层绿。

(打一植物)2. 揭示谜底:小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象征什么?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理解课文1. 提问:课文为什么说小草是“平凡而不起眼”的,大树是“引人注目”的?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3. 教师总结:小草象征平凡、谦逊、坚韧的人生观;大树象征自信、骄傲、张扬的人生观。

四、品读课文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欣赏哪种人生观?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颗小草或一棵大树?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是____的,大树是____的。

六上《小草与大树》导学案

六上《小草与大树》导学案
2、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
3、完成第9课《同步指导》练习题。
3、做好迎接听写词语的准备。
1、双方听写由生字组成的9个词语。
2、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每一词语2分。
3、双方对读课后第2题的词语,读对一词得1分;抽说其中2个词语的意思,每词5分。(你的成绩=你的得分+对方被你所扣的分数,总分30分)
1、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2、组长找出几个较难写、较难记忆、较难理解的词。
其他组给展示小组评分:1、书写工整快速2分;2、站姿大方2分;3、面朝大家2分;4、语言流畅2分;5、表达正确2分。(总分10分)
利用课件检测全班学生对思考:夏洛蒂·勃朗特遭受了哪些逆境?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简要地说说)
2、说出课文大体内容
双方讨论任务二
①思考:夏洛蒂三姐妹的写作转型说明什么?她们又是怎样做的?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双方有感情的对读5—7自然段。
2、核对完成讨论任务五
1、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2、小组组员统一结果。
1、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在讲台上向全班大声地回报并说出理由。
2、接受其它小组的质疑。
教师评价、补充、板书,归纳。



1、收集关于励志的格言警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找出首尾两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说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比喻。
双方核对讨论任务三。
1、全组对任务三作出结论。
2、全组组员交流两个比喻句。
1、小组代表展示出夏洛蒂姐妹前后的变化及成功意义。
2、组员把对两个比喻句的体会写在纸上,面向全班说出来。
教师评价、补充、板书。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师生学习案班级姓名年级六学科语文总课时02 时间课题9 小草和大树分课时01 课型自学·交流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难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程学法提示一、导入二、明确学习目标三、自学+交流(一)通读文本,学会生词。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2. 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收获,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3. 全班展示。

展示朗读,解决疑难问题。

(二)再读文本,理清文脉。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夏洛蒂·勃朗特遭受了哪些逆境?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简要地说)2.根据以上问题提示,试着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品读画面,感悟人物形象。

她们的路子走对了!她们()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画出生字,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自学啦!(1)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2)小草指_____________;大树指_____________。

(3)说说这段话中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一般用法:A. 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B.表示强调; 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a.“小草”、“大树”()b.“不是妇女的事业”()(4)回答问题:1)她们的什么路子走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全班交流。

五.课堂检测1. 用“﹨”划去下列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劳累.(lěi lèi) 谋.生(mó móu)罕.见(hǎn hǎng) 不堪.回首(kān kàn)撇.下(piě piē) 枉.费(wǎng wàng)逆.境(nì lì) 惴.惴不安(zhuì zhuài)2. 读读带点的字,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几笔()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弄清引号的用法。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小草和大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读课题2、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3、题目中的“小草”“大树”分别指谁?“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2、检查读生字新词,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4、说说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5、哪些写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哪里写的是事业上的困难?按“概括——生活中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总结”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导语: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

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

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生活的艰辛。

1、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第二大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生活中经历的困难?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科学导学案小草和大树

科学导学案小草和大树

固安县第四小学导学案模板
组长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备注:
1.导学案的编制原则:突出主体性原则、问题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2.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课堂测评。

3.导学案的编制形式: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4.基本要求: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合理衔接。

27故事二则(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7故事二则(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7故事二则(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目标1.理解并背诵两个小故事。

2.掌握小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含义。

3.学习小故事中的人物、动词和形容词等基本词汇。

教学重点1.理解小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含义。

2.掌握小故事中的人物、动词和形容词等基本词汇。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故事的情节和含义的同时,理解其中的比喻和象征。

2.掌握小故事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等更加具体的语言表达。

知识准备1.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读小故事的能力。

2.学生已经熟悉了一些与小故事有关的基本词汇。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可以问一下同学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听哪些故事,询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故事。

学习接下来老师可以学习以下两个小故事:第一个小故事:《小草与大树》在一片草地上,有一棵高大的大树,它的身旁有一株茂盛的小草。

在这片草地上,小草总是喜欢依偎在大树身边,和大树一起享受着风吹草动的快感。

然而,有一天,刮了一场大风小草终于不再弯曲在大树身边。

大树看着小草,劝告她离身远一点,不要太依赖他,不要总是想依靠别人的力量,而是学会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能茁长成长。

小草听了,想到了这句话,努力地挺直了身子。

这个小故事想表达的就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事物,都应该学会自立自强,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力量。

问同学们,为什么小草应该离大树远一点?这个动作代表了什么含义呢?第二个小故事:《小石头与大石头》小石头想变成像大石头一样大一样重,于是他就去看大石头。

“大石头,你是怎么变得这样大这样重的?”小石头问道。

“我是一边被河水冲刷,一边被日晒雨淋,一点一点经历了风吹雨打而变得大小不一样的。

”大石头回答了小石头。

小石头想了想,就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沉,哪怕只是一点点,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也会变成一块大石头。

这个小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不管是什么目标,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去实现,只有这样才会变得更加出色。

问同学们,小石头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重量?这个动作代表了什么含义呢?总结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这两个小故事,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故事有什么感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9《小草和大树》
早读课:(20分钟)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10分钟)
检效:小组长检查晨读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目标的达成情况。

建议可以进行诵读比拼。

(10分钟)
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预习目标:自读自悟:《小草和大树》全文,完成如下任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绿线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段的意思。

理清课文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4.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勃朗特三姐妹:
《简.爱》
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女子成长为独立女性的故事。

简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在孤儿院里长大,饱受欺凌。

待到可以独立谋生的时候,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另一个孤女的家庭教师。

在这里,她遇到了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并爱上了他。

两人差异是明显的:罗切斯特有钱,有不动产,还有被藏在阁楼顶上不时会发出嚎叫的疯老婆;简没有钱,没有相貌,但她不肯妥协去做一个富人的情妇——尽管他们是真心爱着对方。

爱又怎么样呢?对于简来说,爱一个男人的那份爱,能抵得过爱自己的原则或者面子的那份爱吗?显然不能。

于是,简离开桑菲尔德。

出走之后的简依然痛苦,在内心深处,常有罗切斯特的呼唤紧紧相随。

一个女人心有所属,她不能接受别的男人了。

这样的女子,上天也会怜惜她。

终于,简得到了来自从来不知有其人的叔叔的巨额遗产,她终于有钱了,罗切斯特的钱和不动产终于不能再给她带来心理上的不舒服,他们终于势均力敌了。

踌躇满志的女人重返桑菲尔德。

上天是更加公平?疯女人的一把火让美丽的桑菲尔德化为灰烬,让罗切斯特成为盲人。

这是一个经历过爱情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痴情男人,而且,一度那么优秀的他总算穷了。

简在这个时候像天使一样出现在他身旁,她不嫌弃他,她愿意给予他更多的爱情和生活上的照顾。

简终于找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平等---她好歹成为爱情中施与的一方,她的人生理想实现了。

夏洛蒂:(Charlotte Brontë)自强不息、奋斗进取成为她一生的主旋律。

蔑视虚伪的上流社会,对丑恶的世态进行了犀利的讥讽的勇士。

她波澜不宁的丰富的内萨克雷在纪念夏洛蒂的文章《最后一幅素描》中说:“凡是读过她的书的人,谁不钦佩这位妇女对真理的炽热的爱,她的勇敢,她的纯真,她对邪恶的义愤,她热切的同情心,她虔诚的爱和信仰,她激越的荣誉感。

一种急切的诚实是这位妇女的性格特征。

”这段话可以说是夏洛蒂的真实写照。

心世界,也使她的作品更富于激情和新意,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艾米莉:(Emily Brontë)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诗人,她的诗的风格往往是直抒胸臆,感情浓烈;景物描写常常荒僻,寂寥。

但她的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

艾米莉:艾米莉被人们认为是三姐妹中天分最高的一位。

她沉默寡言,性格自闭,孤傲乖僻,挚爱荒原,一生中几乎没有朋友。

但她却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才,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

并以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驰名文坛,被誉为英国19世纪文学史中最奇特的女作家。

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小说之一。

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爱米丽不过是步历代哲人、隐者、科学家、艺术家后尘,通过生活和创作,身体力行地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

安妮:(Anne Brontë)她只活了29岁,而且在短暂生命的后十年,从事郁闷的家庭教师工作就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还是写出了两部小说《艾格尼斯·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她笔下的小说就如同她本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主人公都有着纯洁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独立和幸福,这也是安妮内心的写照。

勃朗特三姐妹分别代表了三种性格迥异的女人。

艾米莉·勃朗特的性格跟姐姐夏洛蒂迥然不同,她身形高大,性格比较狂野,现代俗称的“假小子”,但是,她的才情不容忽视。

她被一些文学作家认为是真正的天才,尽管她在29岁那年,因为感冒未治愈而早逝。

她很坚强,虽没有夏洛蒂强大的野心,但是,她敢于跟命运抗争,只是这种抗争有些愚蠢,意志力再强也抵不过病毒对身体的侵噬。

这让我想起日本电影《情书》里的女主角,这种自虐的现象只能说明人自身有着强大的自毁倾向。

艺术天才似乎都有这种倾向。

安妮·勃朗特是一个很独立的女人,她安静的外表下藏匿着十分强烈的感情,她是一个很让人难以捉摸的人。

尽管,在28岁那年,她紧接着艾米莉得痨病死去。

她们家族的故事一直都充满着悲情的色彩,她们的父亲老勃朗特却比她们家所有的人都活得长久,这么一位老人看着自己的亲人、孩子一个一个离开,他一生参加的都是家人的葬礼,从未参加过一场婚礼,就连夏洛蒂的婚礼他也没有参加,因为他没有同意夏洛蒂的婚事,甚至认为夏洛蒂不应该结婚生子。

事实也如此,夏洛蒂怀孕之后不久便死去了,她的身形太过于瘦弱,不适合怀孕。

勃朗特三姐妹的家庭是让人最感兴趣的,她们不同于现代的一些女作家们,她们没有到过很多地方,她们唯一的恋爱也是那么的热烈和单纯,她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这个还有很多谜团),只是生活在一个安静的村子里,却能写出传世之作,她们的精神世界和写作天赋让后人叹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