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B3C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三相交流电的旋转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相电动机中,有三个电源线分别连接到三个相位上,分别为
A相、B相和C相。

每个相位上的电流都间隔120度相位差,
形成了一个三相交流电系统。

当电动机的电源被接通后,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激励电动机的旋转磁场。

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三个绕组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

首先,当电流通过A相绕组时,产生一个磁场,即A相磁场。

同样地,当电流通过B相绕组时,产生B相磁场;电流通过
C相绕组时,产生C相磁场。

这三个绕组的磁场组成了一个旋转磁场,其方向和频率由电源的供电频率决定。

在正常的三相电源中,频率为50或60赫兹。

当三个磁场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其方向和速度由电流的相位差和线圈的布置方式决定。

这个旋转磁场在电动机的定子(静止部分)上产生了磁场。

接下来,通过电动机的转子(旋转部分)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电动机会开始旋转。

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旋转磁场和磁场相互作用
的方式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这种机制使得三相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中,包括工业、交通、农业等。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

其它特性还有惯频特性、起动频率特性等
电机一旦选定,电机的静力矩确定,而动态力 矩却不然,电机的动态力矩取决于电机运行时的 平均电流(而非静态电流),平均电流越大,电 机输出力矩越大,即电机的频率特性越硬。
其中,曲线3电流最大、或电压最高;曲线1电流 最小、或电压最低,曲线与负载的交点为负载的 最大速度点。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
转子
IA
A
IC C
定子 IB B
定子内圆周 均匀分布着六个 磁极,磁极上有 励磁绕组,每两 个相对的绕组组 成一相。转子有 四个齿。
三相单三拍
A
B'
C'
1
42
C
3B
A'
A相绕组通电,B、C相 不通电。由于在磁场作用下, 转子总是力图旋转到磁阻最 小的位置,故在这种情况下, 转子必然转到左图所示位置: 1、3齿与A、A′极对齐。
要使平均电流大,尽可能提高驱动电压,使采 用小电感大电流的电机。
三、步进电机的使用
1.要注意正确的安装,安装步进电动机,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要求进 行。步进电动机是一精密装置,安装时注意不要敲打它的轴端,更不要拆卸 电机。
2.正确的接线。不同的步进电机的接线有所不同。
3.控制步进电动机运行时,应注意 考虑在防止步进电机运行中失步的问题 步进电动机失步包括丢步和越步。丢步 时,转子前进的步数小于脉冲数,越步 时,转子前进的步数多于脉冲数。丢步 严重时,将使转子停留在一个位置上或 围绕一个位置振动;越步严重时,设备 将发生过冲。
拉住2、4齿,转子转过15, 到达左图所示位置。
A
B'
C'
C
B
A'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步进电机特有的结构。

这种电动机能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精确的步进运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医疗设备、打印机等领域。

这种电动机的核心部件包括定子(驱动器)和转子(旋转部件)。

定子中包含着三个电磁线圈,分别对应三相电源的各个相位。

通过依次对这三个线圈通电,可以产生可旋转的磁场,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而转子上的磁铁则会受到这一磁场的作用,从而实现转子的步进运动。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可简要概括如下:
1.相位控制:通过周期性地改变各个相位线圈的通电顺序和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电
动机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这种相位控制能够确保电动机按照精确的步进角度进行旋转。

2.磁场互动: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会在定子中产生磁场。

这些磁场与转子上的磁
铁相互作用,导致转子受力从而旋转。

通过调整电流和相位的变化,可以控制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对转子的精准控制。

3.步进运动:电动机通过依次激活不同线圈,将磁场旋转到不同的位置,从而推动
转子按照固定的步进角度旋转。

这种步进运动特点使得电动机能够实现非常精确的位置控制,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场合。

总的来说,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场互动的基本原理,通过精确的相位控制和步进运动实现了对转子的精准控制。

这种电动机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种设备的准确运动提供了可靠的驱动力。

1。

三相 步进原理

三相 步进原理

三相步进原理
三相步进原理是指在三相电源的驱动下,步进电动机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转动的原理。

步进电机通常由若干个固定的电磁线圈组成,每个线圈都对应一定的角度步进。

而三相电源一般由三个互相间隔120度的交流电提供。

具体来说,三相步进电机内部包含多个线圈。

当三相电源的不同相位施加在这些线圈上时,会产生不同的磁场。

这些磁场按照固定的顺序交替产生和消失,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通过不同的线圈组合和时序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的角度步进。

三相步进电机的步进角度和速度取决于驱动信号的频率以及线圈的设计。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步进角度越小,电机转速越快。

反之,频率越低,步进角度越大,电机转速越慢。

除了角度步进,三相步进电机还具备一些其他特点。

例如,它们可以精确控制转动角度和速度,且可以在停止之后保持固定的位置。

这使得它们在许多需要精密控制和定位的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三相步进原理是利用三相电源驱动电机内部线圈的磁场交替产生和消失,从而实现精确的角度步进和控制转动角度和速度的原理。

它在自动化控制和精密定位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相步进电机运行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运行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运行原理三相步进电机运行原理:一、三相步进电机基本原理三相步进电机是利用电磁场中的自旋力而产生的有功向量运动,它的运行遵循着磁通和旋转角。

其相应地电路如下图所示。

三相交流步进电机同步电路由三相霍尔继电器和三相换相电路组成,它在此基础上驱动三相交流步进电机进行步进旋转。

二、运行原理步进电机运行总是有起步、变速、停止以及恒速4种情况:1、起步:起步时,驱动器给出信号,继电器通断,绕组由A相迅速向B相,B 相再迅速向C相做换相,转子由迅速向半月的起点检测,此时继电器断开,转子开始转动,同步数据也进行相应的更新,在接下来的步长中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2、变速:当驱动器输出变速指令后,通过继电器改变磁场强度,改变转子的位置,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改变转子运动的角速度,最终实现变速的目的。

3、停止:由于转子中的磁力会在极性改变以后化为热能而消失,这些热能会使转子发生微小位移,造成刹车,从而实现停止的目的。

4、恒速:驱动器在维护恒定频率的时候,检测转子的位置,来计算换相的时机,按照此机制,可以获得恒速的运行,也就是说,转子在某一转速频率下,只要不经过变速,就会一直维持在这个速度下。

三、优点:1、定位准确:三相步进电机可以把信号精准定位,并且拥有良好的冲击抗干扰性,可以解决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大大提高定位的效率。

2、脉冲宽度低:三相步进电机的脉冲宽度和条件脉冲宽度小,相比其他模式的步进电机,可以降低控制器的功耗和发热量,更合适的空间限制,也可以延长脉冲持续时间,从而提高稳定性。

3、扭矩反应灵敏:驱动器通过改变绕组比,来实现扭矩反应灵敏度龙洋,可以自动调整,从而达到驱动效率更高,更稳定的状态。

总结:三相步进电机可以把信号精准定位、脉冲宽度低、扭矩反应灵敏,运行起步、变速、停止以及恒速等操作都十分高效,在很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步进电机驱动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输入信号,这些信号告诉电机要旋转多少步数以及旋转方向。

2. 驱动器将输入信号转换成适合步进电机操作的电流波形。

这通常涉及将信号转换为数字脉冲,然后通过逻辑电路将脉冲转换为电流波形。

3. 电流波形被送到步进电机的线圈。

步进电机通常由多个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4. 磁场的极性和强度的变化导致步进电机的转动。

线圈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会导致电机转动到下一个步进角度。

5. 驱动器接收到的下一个步进信号后,会改变电流波形的极性和强度,从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动。

这样的迭代过程将使步进电机按照预定的旋转步数和方向精确地旋转。

总的来说,步进电机驱动器通过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合步进电机操作的电流波形,改变电流波形的极性和强度,以及通过线圈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指通过依次激励步进电机的三相线圈,以实现电机的旋转运动。

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它的转子是由磁铁磁极构成的。

三相步进电机通常有4个线圈,也叫做A、B、C、D相。


中A相和C相构成一对线圈,B相和D相构成另一对线圈。

步进电机的转子被分成若干个位置,每个位置都对应一个具体的电机状态。

为了使步进电机转动,需要依次激励步进电机的线圈。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三相驱动器,它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计算机按照特定顺序给步进电机的线圈施加电流。

具体的驱动方法有全步进和半步进两种。

在全步进驱动中,控制器依次激励AB相、BC相、CD相、DA相,每次只激励一
对相邻的线圈。

这样,步进电机就可以按照规定的顺序旋转。

在半步进驱动中,每个全步进驱动周期被细分为两个步进。

在第一个步进中,控制器激励A相、AB相、B相、BC相、C
相、CD相、D相、DA相。

在第二个步进中,控制器只激励
AB相、BC相、CD相、DA相。

这样,步进电机可以实现更
精细的旋转。

总之,通过依次激励步进电机的三相线圈,可以实现电机的旋转运动。

不同的驱动方法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和精度,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

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原理

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原理

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原理嗨,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三相混合步进电机的原理,这可是个超级有趣的玩意儿呢!你看啊,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就像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小助手,你让它干啥它就干啥,而且干得还特别精准。

那它为啥这么厉害呢?这就得从它的内部构造说起啦。

这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啊,里面有定子和转子。

定子就像是一个固定的舞台,它有三相绕组,这三相绕组就像是舞台上的三个演员,各司其职。

转子呢,就像是在这个舞台上跳舞的舞者。

这舞者啊,可不是乱跳的,它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动呢。

想象一下,这三相绕组通电的时候,就像是舞台上亮起了不同颜色的灯光。

比如说,A相绕组通电了,就好比红色的灯光亮起来了。

这个时候,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转子开始转动。

哎呀,这转子就像是一个被吸引的小磁针一样,乖乖地跟着磁场的方向走。

可这还没完呢!接着B相绕组通电,就像绿色灯光亮起来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磁场。

这时候转子又得跟着这个新的磁场调整自己的位置。

就好像舞者在舞台上,根据不同颜色灯光的指示,变换着自己的舞步。

然后C相绕组再通电,蓝色灯光亮起,转子又跟着动起来了。

我有个朋友,他刚开始接触三相混合步进电机的时候,就特别纳闷。

他说:“这东西咋就能这么精确地转呢?”我就跟他说:“你看啊,这三相绕组通电的顺序就像是一套规定好的舞蹈动作。

只要按照这个顺序来,转子就会按照咱们想要的方向和角度转动。

”那它为啥叫混合步进电机呢?这是因为它结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优点。

永磁式步进电机有永磁体,就像有个小磁铁在里面帮忙。

反应式呢,靠的是磁场对转子铁芯的反应来转动。

三相混合步进电机就像是把这两者的长处都拿过来了,就像一个厨师,把两种美味食材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道超级棒的菜肴。

这电机的步距角也是很有讲究的。

啥是步距角呢?简单来说,就是转子每次转动的角度。

这个角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电机的精度。

就好比我们走路,每一步迈出去的大小。

如果步距角小,就像我们小碎步走路,走得就很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B3C的工作原理关键字: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SVPWM根据正弦电流细分驱动的原理,设计出三相混合式细分型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采用电流跟踪和脉宽调制技术,使电机的相电流为相位相差120°的正弦波,功率驱动电路采用IPM模块(BJ-B3C型步进驱动器)或六只MOS管(BJ-HB3C型步进电机驱动器)。

该驱动器解决了传统步进电机低速振动大、有共振区、噪音大等缺点,提高了步距角分辨率和驱动器的可靠性。

1、前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开环伺服运动系统执行元件,以脉冲方式进行控制,输出角位移。

与交流伺服电机及直流伺服电机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价格低廉,并且无积累误差。

但是,步进电机运行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低频振荡、噪声大、分辨率不高等,又严重制约了步进电机的应用围。

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与它的驱动器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驱动技术的改进来克服步进电机的缺点。

相对于其他的驱动方式,细分驱动方式不仅可以减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提高分辨率,而且可以减少或消除低频振动,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均匀。

总体来说,细分驱动的控制效果最好。

因为常用低端步进电机伺服系统没有编码器反馈,所以随着电机速度的升高其部控制电流相应减小,从而造成丢步现象。

所以在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其应用非常广泛。

因为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比二相步进电机有更好的低速平稳性及输出力矩,所以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比二相步进电机有更好应用前景。

传统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方法都是以硬件比较器完成,本文主要讲述使用DSP及空间矢量算法SVPWM来实现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

2、细分原理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对步进电机的定子绕组中电流的控制,使步进电机部的合成磁场按某种要求变化,从而实现步进电机步距角的细分。

最佳的细分方式是恒转矩等步距角的细分。

一般情况下,合成磁场矢量的幅值决定了电机旋转力矩的大小,相邻两合成磁场矢量的之间的夹角大小决定了步距角的大小。

在电机产生接近均匀的圆形旋转磁场,各相绕组的合成磁场矢量,即各相绕组电流的合成矢量应在空间作幅值恒定的旋转运动,这就需要在各相绕相以正弦电流。

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十分类似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其转子上所用永磁磁铁同样是具有高磁密特性的稀土永磁材料,所以在转子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转子磁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结构上,它相当于一种多极对数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由于输入是三相正弦电流,因此产生的空间磁场呈圆形分布,而且可以用永磁式同步电机的结构模型(图1)分析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矩特性。

为便于分析,可做如下假设:a.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完全对称;b.磁饱和、涡流及铁心损耗忽略不计;c.激磁电流无动态响应过程。

图1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简单结构模型U、V、W 为定子上的3 个线圈绕组,3 个线圈绕组的轴线成120°。

电机单相绕组通电的时候,稳态转矩可以表达为:T=f(i,theta) 。

其中,i 为绕组过的电流;theta为电机转子偏离参考点的角度。

由于磁饱和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转子结构是圆形,其矩角特性为严格的正弦,即:T=k *I*sin(theta),k 为转矩常数若理想的电流源以恒幅值为I 的三相平衡电流i U、i V、i W供给电机绕组,即:i U=I*sin(wt)i V=I*sin(wt+2*PI/3)i W =I*sin(wt+4*PI/3)则电机各相电流产生的稳态转矩为:T U=k*I*sin(wt)*sin(theta)T V=k*I*sin(wt+2*PI/3)*sin(theta+2*PI/3)T W=k*I*sin(wt+4*PI/3)*sin(theta+4*PI/3)稳态运行时,theta=wt,则三相绕组产生的合成转矩为:T=T U+T V+T W=3/2*k*I*sin(PI/2-wt+theta)=3/2*k*I以上分析表明,对于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当三相绕组输入相差120°的正弦电流时,由于在部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电机的输出转矩为恒值。

因此,将交流伺服控制原理应用到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系统中,输入的220V 交流,经整流后变为直流,再经脉宽调制技术变为三路阶梯式正弦波形电流,它们按固定时序分别流过三路绕组,其每个阶梯对应电机转动一步。

通过改变驱动器输出正弦电流的频率来改变电机转速,而输出的阶梯数确定了每步转过的角度,当角度越小的时候,那么其阶梯数就越多,即细分就越大,从理论上说此角度可以设得足够的小,所以细分数可以是很大,而交流伺服控制的每步角度与反馈的编码器的精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使用的为2500线,所以每一步转过的角度仅为0.144度,而此方法控制的步进电机,比如其细分数为10000,则每一步转过的角度为0.036度,所以比一般的伺服控制精度高很多。

当然,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

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通过恒流方式可以使在电机低频和高频时保持同样的相电流从而使高频的力矩特性有所改善,这只能是在低速时,所以其综合性能(高低速噪声,高速力矩,高速平稳性等)很难赶超交流伺服控制系统。

图2 给出相差120°的三相阶梯式正弦电流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一般把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或者三角形,按照电路基本定理,三相电流之和为零。

即I U+I V+I W =0 。

所以通常只需产生两相绕组的给定信号,第三相绕组的给定信号可由其它两相求得。

同样,只需要对相应两相绕组的实际电流进行采样,第三相绕组的实际电流可根据式求得。

3、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系统构成驱动器的总体方案如图3 所示,主要包括单片机电路、电流追踪型SPWM 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组成。

图3 驱动器的整体框图3.1 DSP模块设计在这里,我们选择了TI公司的DSP作为CPU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实际上也是一种单片机,它同样是将中央处理单元、控控制单元和外围设备集成到一块芯片上。

但它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为采用了多组总线技术实现并行运行的机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具有更强的运算能力和更好的实时性。

本文选用的DSP(TMS320LF2407A)是一款电机控制专用芯片,144引脚,具有丰富的IO资源,含有四个通用定时器,具有两路专用于控制三相电机的PWM发生器(可产生六路PWM信号),另外还有专用接收外部脉冲和方向的I/O口,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

DSP输入信号包括步进脉冲信号CP、方向控制信号、脱机信号,过流保护信号。

这几种信号均通过高速光耦连接到DSP的引脚上,另外还有细分步数及电流选择信号。

当脱机信号为有效时,驱动器输出到电机的电流被切断,电机转子处于自由状态(脱机状态)。

反馈电流通过DSP自带的的10 位模数转换器(AD)采样,反馈的电流通过一定的算法后,由DSP自带的PWM口输出控制电机。

3.2 电流追踪型回路这种传输方式以模拟电压的幅值代表采样电流或者电压的大小,其主要用来采样a,b两相电流及母线电压检测,实现电机电流控制以及过压、欠压、过流保护。

驱动器通过采样电阻检测步进电机绕组的实际电流,与设定电流相比较后经过滞环比较器调节器,调节器输出信号由20KHz 频率的三角波载波输出,形成脉宽调制信号(PWM),通过功率驱动接口电路来控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与关断,使步进电机的绕组实际电流跟踪给定参考信号,按给定的正弦规律变化。

3.3 功率驱动电路驱动器的主回路采用交-直-交电压型逆变器形式,由整流滤波电路、三相逆变器以及步进电机等组成。

整流滤波电路构成直流电压源,完成220V、50Hz 交流电源到直流电源的变换。

逆变器实现从直流电到变频变压交流电的转换,为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定子绕组提供要求的交流电流。

逆变器由仙童公司生产的六只G30N60B3DMOS管组成,构成三相逆变桥。

驱动器采用两只电阻检测步进电机相电流的瞬时值。

功率驱动电路的核心是功率模块(MOS管)。

MOS管与电流追踪型PWM 输出之间必须通过专用高速光耦连接。

根据MOS管的过流值和电机峰值线电流来选用合适的MOS管,即电机的线电流的峰值小于MOS管的最大电流值。

本设计中电机最大相电流为8.1A,该电流是相电流的有效值,峰值相电流为8.1* sqrt(2) = 11.312A 。

此外,电机绕组在三角形接法时,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 倍,所以线电流峰值为19.6A。

由G30N60B3DPDF文档知,其最大流值为30A,故可以保证正常使用,正常工作要求适当的散热设计保证部结温永远小于150摄氏度,因此要外加散热器并强制风冷,以保证MOS管正常工作。

3.4 并口通讯为了避免在控制过程中停电或者其它特别原因掉电时造成损失,使用带电RAM存储电机位置,保证来电后工件可继续完成加工。

并口RAM比传统使用的E2ROM速度传输更快更可靠,可更有效的记录电机运行状态,但占用CPU的I/O口较多,这里CPU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使用。

3.5 控制软件流程图4 主程序流程图图5 中断部分的流程图为减少功耗和保护电机,设置了自动半流功能,它由滞环比较器自动进行调节。

4、结论实践证明:市步进自动控制技术生产BJ-HB3C型步进电机驱动器适应性很强,基本上可以适应所有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特别对三相绕组星形接法,低频时运行平稳,无振荡,有效地抑制了振荡、噪声。

另外,驱动器部设计多种保护电路,使整个驱动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bjzdkz.步进技术公司可提供步进系列产品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