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化学下册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教案3 (沪科版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化学方程式 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2个氧分子;3个镁原子;碳酸钙;氧化铝中铝显+3价;过氧化氢;碳酸;3个亚铁离子;KMnO 4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下列四辐图片的化学意义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高锰酸钾制氧气双氧水制氧气电解水【新知导学】: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表示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105(归纳)1、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7(1)写: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化学式,中间用“等号”相连。

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____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注:注明和生成物的。

观察思考:P99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活动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点燃正确读法:以2H2 + O22H2O为例:宏观角度读作:。

微观角度读作:。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含义?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相关解释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板书设计】。

(新版)沪教版2018九年级化学全册_4.3.5_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学案

(新版)沪教版2018九年级化学全册_4.3.5_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学案

第4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5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原理;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学习重点】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教材P.100.的例题,弄清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式。

交流下列问题:⑴本题中已知质量的物质是谁?待求质量的物质是谁?⑵设未知量的方法与数学上的设法是否相同?⑶已知量、未知量写在什么位置?⑷解题过程中质量单位是怎样处理的?【新知导学】:100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有关混合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处理小组合作:某1t赤铁矿石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75%(杂质不含铁元素),工业上用CO来冶炼这种铁矿石(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高温2Fe+3CO2),则理论上可炼得纯铁多少吨?练习:H2、O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可能是()A.2g 氢气和16g 氧气 B.4g 氢气和16g 氧气C.2g 氢气和18g 氧气 D.无法确定活动二有关质量差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小组合作: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至质量不再减轻(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几种类型的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2、(提升)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加热15.8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A.K2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C.K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2.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3Mg+N2====Mg3N2; 2Mg+O2====2MgO, 已知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A.大于40g B.小于40g C.等于40g D.无法确定3.将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锰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可能是()A.55:64B.55:56C.55:48D.55:16【课后训练】1.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I2+5CO2,根据生成的CO2的质量,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反应物所含元素的种类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相同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CO2中的氧原子总数2.两份相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A.1∶1 B.1∶2 C.3∶8 D.3∶43.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精编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精编版)
36 4 32
x y 1.6g
,x=1.8g ; ,y=0.2g
答:电解消耗1.8g水,同时生成0.2g氢气。
请翻开课本,阅读例题把你刚才的解题思路、过程与例题对比,一样吗?有欠缺的地方吗?请把 你完整的解题过程的格式写出来。
(给学生5分钟时间)
实物投影学生的完整书写格式,由学生进行评价,指正。
(课件展示)完整的解题格式
探究(二):
辨析改错: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在登山过程中,人均携带4.8Kg的氧气,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 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解:设完全分解需要x Kg的高锰酸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激发学习的欲望。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观察思考、讨论归纳
自信课堂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生发自信
情景导 入一.引入
(师)展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汇报讨论结果、计算方法。
二、自主合作彰显自信
探究(一):
规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呢?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2H2O 2H2↑+O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3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0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3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0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课题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3)
地点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自主探索
能力目标
1.依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量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例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高锰酸钾?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4g镁条和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氧化镁
B.5g镁条和5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氧化镁
C.6g镁条和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氧化镁
D.8g镁条 和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氧化镁
2.(1)要制取1.6g氧气,需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3)找:找出反应物和生成100 44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4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1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4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1

(1)6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表中 m 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 4 )要得到 280kg CaO ,需 要这种石灰石多少千克? ( 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
高温
解: (1)6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 1.2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6g - 1.2g) ÷ 6g×100%=80% (3)m=4.0g -(6g - 4.0g)=2g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4g 镁条和 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B. 5g 镁条和 5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C. 6g 镁条和 4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D. 8g 镁条 和 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教 学 过 程 2. (1)要制取 1.6g 氧气,需 15.8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2 )将 31.6g 高锰酸钾晶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测得剩余固体质量 减少了 1.6g。则剩余固体的组成为 KMnO4、K2MnO4、MnO2。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一些简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些常 见的计算类型。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常见题型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 ,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 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 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 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kg。求: (1) 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解: (1)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8kg 1000g / kg 3356 .6 L 1.43g / 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推荐】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推荐】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题步骤及书写格式,懂得质量守知识与技能
自信课堂教学进程
情景导
要携带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假如你是长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32
1.6g

请把你完整的解题过程的格式写出。

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中化学一个难点,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太差,。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教案

化学方程式课题 4.3 化学方程式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相关应用;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3、掌握给信息写方程式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和给信息写方程式。

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和给信息写方程式。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和交流【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并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⑴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⑵氧化镁、________⑶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⑷双氧水、________⑸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 ⑹氧化铜、_________⑺一氧化碳、__________ ⑻水、_______2.计算:2g的氢气燃烧至少要消耗______g的氧气。

12g的碳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g的氧气,如完全生成一氧化碳则需要___g的氧气?【新知导学】:1、求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式量2H2 + O2点燃 2H2O分子个数()()()式量()()()式量*系数()()()二、合作、研讨与交流活动一、(一)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例:2H2O 通电 2H2↑+ O2↑1.说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练:2H2O2 MnO2 2H2O + O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2Mg + O 2 点燃 2MgO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未知物质的化学式1.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 2 + 4Na xR + C (金刚石),则xR 为 ( ) A 、1,Na 2CO 3 B 、2、Na 2CO 3 C 、4、Na 2CO 3 D 、2、Na 2O 22.根据反应3NO 2 + H 2O = 2HNO 3 + X ,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A 、N 2B 、NOC 、N 2O 3D 、N 2O 5解题技巧与步骤:统计、消减、平分活动三、(三)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判断化学反应1.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2:1:2B .1:2:2C .1:1:1D .2:2:32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解题技巧与步骤:统计各类原子或分子数目,遵循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类不变解题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 化学方程式描述含义的相关注意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应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板书】二、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一)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过渡】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阅读】请看教材107页例题。

【交流】这道题涉及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已知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反应物碳酸钙的质量。

【投影示范】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0 44x8.8g100∶44 = x∶8.8gx = 20g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板书】(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2012.兰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俊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课时
课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初步学会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分析型计算题的分析处理方法。
重点
掌握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步学会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分析型计算题的分析处理方法。
难点
掌握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步学会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分析型计算题的分析处理方法。
稀盐酸的用量
第1次
加入5g
第2次
加入5g
第3次
加入5g
第4次
加入5g
剩余固体质量
1.315g
0.63g
0.3g
0.3g
问:(1)2石灰石样品中含杂质多少?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100kg这种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多少kg含杂质的氧化钙?
3.(2012.梅州市)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例1.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例2.某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6.75
6.75
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1.实验室用30g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待完全反应后发现生成了二氧化碳11 g,求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2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4)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练习与巩固交流与展示实验与探究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1.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二氧化碳2.24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g/L),称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5.6g,求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62g红磷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 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