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 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穆勒(John Stuart Mill)。 • 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她的代 表作是《为女权辩护》。在这部名著中,她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 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 其次,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的理性教育;再次,她认为,男女两性的 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最后,她 明确提出,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她认为,理 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理性包含着克服或控制爱情与热情的能力。虽 然她承认女性的性存在,但却坚决认为,同爱情一样,女性的性欲也 必须服从于理性,因此,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 上。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期
• 第一次浪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西方女性主义 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 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 受教育和立法上应当平等,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她们主 要是从经济方面诉求妇女的解放,对以后的女性主义运动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运动有很大影响 ,这一代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有易仆生的《娜拉》、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一时期,女性主义还没有 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是一些实践活动。第一次浪潮运动 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益 。
• 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它引发了女性主义 的理论研究热潮,更多的女性为争取女性在文化 、历史、习俗上的更多自由而投身到这场斗争中 。第二次浪潮基于男女差异与女性主义观点上, 探讨性别歧视在思想、文化与社会的根源与运作 。
女权主义是什么意思

女权主义是什么意思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投票权、代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
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
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
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高的问题;流产和遗弃女婴问题;婚后居住在男方家所带来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女性主义理论

她还认为“性别就是阶级”。(女性的殖民化,即 普遍屈从于男权制的压迫,是超越阶级、种族和文 化的。在所有已知社会中,性别都是以权力为基础 的,因而是一种政治关系)。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20世纪70年代,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从归结为女 性的生理特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从而走 向另一极端。攻击异性恋。“所有的已婚女性都是妓 女”。主张消除家庭,抛弃为母之道,不与男性性交。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弗里丹Betty Frieden: 1963 《女性的奥秘》
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不’!她号召女性冲出家 庭这个”舒适的集中营”,到社会上去接受高等 教育,从事高层次职业,实现自由价值。
多年之后,《非常女人》:在事业和婚姻上二者 可以得兼。第二阶段:在男女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重塑我们的制度,以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对生活和 爱的新的肯定之中,能够选择要孩子。
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 蜜且愉悦。 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 是”ALL MEN” 。
第一节: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
2、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英文中用Man作为笼统的人的专有名词 比如: Men可以替代People, 而Women却不能替代
《复制娇妻》: 揭露男权社 会真相
《末路狂花》: 突围-叛逆 男权
《女魔头》:杀 死男权
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
治机制,代之以赋权
机制(systems of
empowerment) 关注:1 男性针对女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吸收了女性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尊重女性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并希望借助与女性合作的方式,推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不仅为妇女发声,更成为为所有相对弱势群体一方争取权利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方式,它承认服务对象群体作为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能动性,将个人问题认定为公共议题的一部分,通过团体互助,寻求个人问题的集体解决之道。
社会性别是从女性主义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其主要观点有:(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2)人们现有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3)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生物角色的延伸。
(4)社会性别的角色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5)社会结构有利于男性,女性是受歧视和排斥的群体。
(6)性别既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
(7)社会性别概念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不平等的不认可和挑战。
(8)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身份,它与其他社会身份(如阶层、民族等)交织在一起。
(9)个人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视角理解人的问题,把女性放在社会分工、地位等级这样的社会处境中理解她们的遭遇,而不能仅从个人或者家庭这样的私人生活处境出发分析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理论,对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承认并支持女性的力量,认为进行服务时应当深入了解女性案主所处的生活背景。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服务旨在让更多的人尊重女性,消除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现象,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女性主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其主要是为了争取女性平等的权利。
业内人士认为,女性主义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加强对妇女权利的保护和反对妇女权利的侵犯。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的目标是什么。
一、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对性别不平等、歧视和对于女性的压迫的抵制和反击运动。
它的核心理念是反对性别歧视,强调男女平等,旨在让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像男性一样受到平等对待。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女性自由主义的争取,它也关注男性自由。
二、女性主义的目标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社会实现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反对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抗议暴力、涵盖文化、心理和物质层面,使得不同种类的权利得到公平对待。
2.反对性别暴力的发生女性主义力图消除对于妇女的性别暴力,包括性骚扰、性剥削、家庭暴力、强奸等。
女性主义者通过法律、社会运动、文化影响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为女性争取基本尊严和人权。
3.倡导性别自由女性主义要求妇女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像男性一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压迫。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支持女性在职场的发展女性主义者呼吁通过培训机遇、公平薪酬、平等机会和工作环境等措施支持妇女参加职场,进一步增加妇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机会。
5.树立女性的地位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为女性树立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地位。
女性主义通过倡导灵活的职业机制以及公平的资产与财产构成,以增加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中取得的权益。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和尊重妇女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但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女性。
最终,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令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平等和人性化。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北青网)女性主义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早,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地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
人们认为,最早也是起源于美国。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
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
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
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
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
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女性主义为何总和性相连女性的歧视是全方位的。
尽管如此性是比较突出的,带有性意味的歧视是占有中心地位的。
也就是说,压迫越深反抗越强。
女性对自身的反思恰恰从最激烈的地方表现是非常自然的。
(自《另类的尖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志理论家
• 巴特勒─企图开放出生理性别、社 会性别、性别认同、性认同、性对 象、性实践各种面相的交杂互动。
歌曲分享
• • • • 伤心酒店 苦海女神龙 抚摸 彩虹梦
伤心酒店
一杯搁再来 你若有了解 甭问阮对叨位来 不愿讲出来 郁卒放心内 感情失落的无奈 苦苦在等待 还是等无爱 虚情的对待 多情的世界 找无真情爱 引阮心悲哀 有爱也罢 无爱嘛快活 今夜伴阮是孤单
苦海女神龙
讨厌交男子 欢迎女朋友 讨厌文雅幼秀欢喜学风流 没人像我这款 心头乱乱想 饮凶酒 为何饮凶酒 越饮越忧愁 为谁人酒醉 为谁人迷茫 沦落在异乡的苦海女神龙 .................................
抚摸
无边的夜是铅 黑沉沉如你的眼 猫儿 踟蹰在床间 踏着我心田 无秧的田是旷野 渴望 温柔的挖掘 且停下你脚步 在我怀安歇 吻我 吻我 用你的唇 抚摸 抚摸 如铅 的你 喃喃诉说 吻你 吻你 用尽深情 抚平旷野的心
●彩虹城市
同志大游行
以彩虹作为「同志」的意象,始自美国旧金山一九七八年同志大游行 旗帜的设计人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所设计的八色彩虹旗: 粉红、红、澄、黄、绿、祖母绿、锭、紫,八色;八色分别象征性、 生命、愈疗、太阳、自然、艺术、和谐与灵魂。自此,视觉的缤纷与 意义的多元,便是象征同志的彩虹代称。 始自二零零零年的首届同玩节举办起,在我们每日生活的城市街头便 开始绽放彩虹色泽,到了二零零三年亮丽的台北都会更有了娉婷妖娆、 各色队伍骄傲现身的同志大游行,却紧接着在今年的此时,我们听见 了「一种」都市保守的声音告诉我们:多元是错的。──娉婷台北城, 不接纳多色公民的缤纷异彩。 然而作为都市异公民,我们仍将用自己的双脚走进城市的亮处,且张 扬旗帜──用我们的颜色对我们的城市说话。 我们以彩绘的身体热闹上路,城市的彩虹属于我们,而彩虹落处所迸 放的花火,则将无私地献给这座城市。
从同志观点看女性主义
这是一段由基进女性主义衍伸出的过 程─同志女性主义。其代表的人物有: 芮曲、罗德、维蒂格、鲁冰、巴特勒。 他们所包括的有70年代的基进、也有 80年代的性欲解放、各有更多元的文 化。我们将一一介绍,更要带领大家 看看现在的状况。
缘起
• 石墙事件 • 基进女性主义
历史
• 70年代 →女同志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 女同志身份为实践〉。 • 80年代 →性自由女性主义者对部分基进女性主 义者反色情路线之批判。 • 90年代 →多元开放,出现「queer」一词。打破 女、男同志的对立、打破同性恋、异性 恋的对立,开放更多有志一同的同志集 结。
彩虹梦
走在深夜 台北街头 哪个角落属于我 倾听 身边 声音诉说 我的爱竟是个错 公司树丛 停停走走舞池人群擦肩而过 黑暗如鬼魅让 人惊恐 爱在心中说不出口 若是情感 有了寄托 却恐惧生活有什么用 拥有珍爱 却压抑心中 我的爱能否长久狂 舞整夜为何闪躲 黎明之后还有什么 是否 愿意在我的左右 走到尽头相爱相守 炫丽 的彩虹是我一生所想追求 能握你的手 在 阳光下骄傲地走 自由的彩虹 是否你也心 动 期待你也会懂我们要一起走 希望这不 是梦 美丽如天边的彩虹
• 在二次大战战后,从战场回到职场的男 在二次大战战后, 性,与从职场被赶回家庭的女性 • 婚姻与生育中女性角色,权力的改变 婚姻与生育中女性角色, 从以往被奴役的角色, 从以往被奴役的角色,转变为有决定权 • 参与劳动生产,而能在经济上独立 使 参与劳动生产, 得家庭的经济支持, 得家庭的经济支持,重要性下降 • 社会与政治权力逐渐提升 男性产生恐 试图利用”传统” 惧,试图利用”传统”控制女性
各流派女性主义在历史渊源。分析方法和 改造方案上固然有差异,但因其目的都在 判,改造父权文化,所以差异之外也不乏 重迭,神似之处。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不仅是再时间上是所有女 性主义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它各 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 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 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 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固 应平等对待。
●同治国家 同志大游行 公民愿景与市民社会,一直是近年来所有社会运动思考的原发点,我 们对于社会的批判、对不义之不平的所有基础,从来就是我们看见某 些被忽略的社会成员,不具备公民身分的人民──让他们成为公民, 便意味着让他们可以发言、进入政治、表达自己──让他们进入国家。 而自同志运动、性公民运动以来,关于彩虹城市与花样主体的新社运, 要主张的便是将「你家的事」变成「大家的事」──过去将所有性身 分与性行为的选择贬抑为「私」的、因而不属于公民领域的思考惯性, 需要受到更清晰的挑战与扭转──不受承认的性身分将我们排除在市 民社会之外,我们要走进去。 因此我们说:同志要结婚、同志在工作、同志上学去,同志的妖异要 恣意绽放也要不被窥探;这是情欲自主,所以反对歧视污名──因为 我们走在阳光下,与这个国度里的正直公民们一般。 我们要成为公民;我们给城市上色;我们是花样同志;我们要共同治 国。
同志理论家
• 芮曲 打破强迫异性恋霸 权的首要之务,不 仅在于女人必须开 始反抗男性的宰制, 更在于女人彼此之 间相互看见情感连 结与欲望流动的可 能。→所有女人都
同志理论家
• 罗德:情欲 小黄球 差异政治
• 分离主义─维蒂 格
同志理论家
• 鲁冰:各种情欲实 践中角色扮演的协 调沟通与幻想层面 的自由发挥。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同志大游行
●花样主体 二零零零年第一届台北同玩节的英文全称,定名为:Lesbian and Gay Civil Rights Movement, Taipei.──,同玩 节与同志大游行的手册,则首度将集结号召的「同志」族群指涉范围 扩增「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两个类属──将【LGBT】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的社会运动包含进一 种「全称同志」的战斗联盟,而在今年更加入了BDSM、以异类性行为 作为身分的??? 我们的集结不以我们的相似为基础──我们之间唯一的相似就是异的 坚持;我们是性变异的──「同志」是我们的性身分,我们的异是相 对于正常、主流、异性恋、身体所决定的性别种种──在以生殖功能 为其诵扬基础的「直人」社会当中的另类展现。 我们是变异的,是直社会里美丽的蜿蜒,是马铃薯田里偶见骄傲的花。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 意指妇女运动,在近两世纪之内,因使用广泛, 而被赋予不同意义。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观点来解释其原因 • 描述男女不平等。 •寻求改善之道 •探讨如何根除宰制与附庸的权力关系,建 立平等共存的新理论
大意:解构父权体制,建立新文化的思想工 具与行动方案。
女性主义学派
存在主义:内容
• 黑格尔 自觉存在 与 自体存在 • “我 看 我的手” 我的手” • 沙特 存在先于本质 • 沙特 他者
西蒙波娃:第二性
• 波娃 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 女人不是生成的, • 挑战本质论的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 • 书中的主要论述方向: 书中的主要论述方向: • 性别差异的起源 • 性别差异即不平等生活的内容及衍义 • 两性应如何生活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追求平等,互爱,共享的社会主义 思想。
主张人类社会唯一有机体制,互相依存,所 以应以合作的集体主义取代自私的个人主 义。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发展于二次大战之后的法国,其功 能在重建人们劫后余生的自信。
基进女性主义
主张女人所受的压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剥 削形式,且是一切压迫的基础,并企找出 妇女摆脱压迫的途径。 压迫的根源~父权制度
鳄鱼手记: 鳄鱼手记:邱妙津
同志大游行
●异议公民 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民(citizen)」简言之是这样一种人:在社会中具有被承认的政治地位、 对于公共事务有参与和发言权的人。因之公民概念一直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 我们对公民社会的理想也因而一直在于:所有社会的成员都应该是这个社会的 参与者。然而自雅典城邦以来的政治发展历史却不断告诉我们:真正的「公民」 成员其实经常都是范围限定的「某种人」──贵族的、知识的、男性的、城市 的、具有某种条件的人民。 因此,「公民」其实是一种身分,是人可以进入社会的标记。民权或女权、阶 级或性别或种族革命的历史便在在昭示,所谓民主进步的历程正是不断让不同 的主体进入公民范畴的历程──「解放」对社会而言,便意味着异的开展。 所以自我标志为「异议公民」,是为了在行走时宣说:我们就是异,我们要成 为公民;我们将被看见、因为我们一直在。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波娃
生平
• 西蒙 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法国人 • 21岁时,与沙特成为伴侣 (Jean-Paul Satre, 19051980 存在主义大师) • 1949 出版<第二性>
存在主义的时代背景